酒歌,借酒咏歌,以酒为媒,以歌为形,旨在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民俗价值。罗平彝族群众有“崇拜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灵,祭山、祭水、祭树、祭火、祭寨门、祭祖灵”的“三拜六祭”习俗,挖掘整理彝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整理古彝文《玄通大书》;收集、整理、考证、编辑了《罗平彝族文字集》,采集国际音标,罗平彝族常用的4种方言,涉及宗教、历史、哲学、语言文字、医药、天文、地理和农业科技等各方面的知识;彝族德高望重的么公利用彝语和汉语进行法律法规、国家方针政策、道德风尚的宣传教育,彝族山寨形成“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尊老爱幼、崇拜自然”的良好寨风,围着火塘传家风、彝家待客先用酒、好酒先敬客人喝”成为罗平彝家人的风尚。
走进罗平就像走进神秘梦幻的民族文化百花园。天籁般的少数民族酒歌更是一枝独秀,根深叶茂,争奇斗艳,博大而逍遥浪漫,闪烁着人类的智慧光芒,承载着少数民族豪迈的性格,炽热的爱国、爱家乡的情怀和源远流长的文化血脉。酒歌是罗平彝族歌谣中最丰富的一种民歌,也是众多歌谣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
漫长的历史演进中,聪明勤劳的彝族人民创造了特色鲜明、多姿多彩的文化艺术,同时更创造了独具特色的酿酒技术以及与之相关的酒文化。罗平彝族是一个喜喝美酒,爱唱酒歌的民族,在彝村彝寨,不论男女老少都会唱不同歌词旋律的酒歌,那酒歌在古老而美丽的彝寨飘荡,若如仙音,飘飘渺渺。这样的酒歌不仅在节日里唱,而且在彝家山寨里,有酒的地方自然会有醉人的彝家酒歌,有醉人酒歌的地方自然有欢乐的彝家人。尤其那远方的客人来临时,彝族朋友的酒歌唱得更亮,热情好客的彝家青年,端着一杯杯酒,笑眯眯地望着客人唱,向客人介绍:“罗平美酒甜又爽,贵客请喝彝家酒;罗平美酒敬贵客,祝你安康又快乐。”听着这样醉人的酒歌,客人感悟到彝族酒歌的博大精深。
彝族人好客喜酒,热情洋溢,彝族的酒文化源远流长。灿若星辰的彝族酒歌表现出彝族人民的豪爽性格、热情好客,对美好生活的孜孜追求。罗平彝家村寨有句顺口溜:“不会跳舞的只有老牛,不会唱歌的只有木头。”近年来,一些彝族歌手活跃在罗平城乡的舞台,大展身手,把彝族酒歌从山乡村寨的农家唱进了城里的宾朋筵席。一批功力深厚、技艺高超的彝族歌手传唱酒歌的浓郁氛围渐渐得以形成。
罗平彝族将喝酒唱歌连在一起,酒歌是彝族人民心中的桥、脚下的路。那些潇洒英俊的彝家男儿,总会唱着酒歌,踏着月色,到心上人的屋檐下唱出他的心声。那些美丽如花的彝家姑娘,会推开窗户说,来吧,喝一杯我为你酿的酒,听一曲我为你唱的歌。罗平彝族山寨的酒歌就变成了情歌,酒歌的音符,泡熟了彝家人的爱情。罗平彝家山村,到处酒歌潺潺、民风徐徐,到处是热情淳朴的酒香、劳动丰收的酒香、爱情甜美的酒香。那醉人的酒歌,会在梦中天天不落、夜夜升起。
“罗平彝家美酒又甜又爽口,客人啊,请你喝,你不喝就莫走,要喝你就喝个够,点滴都莫留,彝家人礼不周,还请再来走,彝家人礼不周,还请再来走……”“太阳与月亮相聚时,跟星星干一杯酒。云与雨水相融时,跟彩虹干一杯酒。男女恋人相聚时,跟天地干一杯酒。客人来到彝家时,敬上客人三杯酒。”罗平彝族村寨的酒歌曲调热烈高亢,粗犷豪放,热情四溢,音韵缭绕,生活气息浓郁,地域文化特征显著。
罗平彝家三杯酒,第一杯敬天地酒,第二杯敬祖先酒,第三杯敬客人酒。
居住在罗平清秀灵山里的彝族人民有着非常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审美感受。彝族酒歌中存有大量短小精悍,直击人心的内容:“喝酒要喝干,醉够把歌唱。喝酒喝双杯,喝够图吉祥。”“彝寨美酒甜蜜蜜,客人一定喝一杯。酒不醉人人自醉,喝了一杯再一杯。”彝族朋友酒歌唱得欢,更善于敬酒:“感情深,一口闷;感情厚,喝个够;感情浅,舔一舔;感情薄,喝不着。”请到罗平彝家村寨走一走,尝一口彝家美酒,品一品那些至情至性的彝族酒歌。定能带走心灵上的尘埃,抹平胸中的遗憾。“朋友啊朋友,请你来坐坐,请你来玩玩,在一起喝一口小酒,慢慢地说说话。有一口吃的,你不在,我吃不下;有一口喝的,你不在,我喝不下。朋友啊朋友,你要知道我的心。”在这一类劝酒歌里,是人与人之间自由、平等、欢愉、畅快的交流和事后美好甘甜的回忆。
在罗平彝族村寨,不仅仅男子喝酒,女子能说善喝,彝家美女端着大碗,眼睛闪亮,如天上星星。美女来到客人面前,笑容像高山上盛开的马缨花那样灿烂,像山泉水那样单纯,令客人赶快把平日的傲慢矜持和客套虚荣收敛起来。那酒歌仿佛是从山谷中响起,穿云裂石而来,撞击着聆听者的心灵。美女用彝语演唱,客人虽然听不懂唱词,但能感觉到美女歌喉圆润、飘逸而舒展。听起来很缠绵,回味无穷。那歌声犹如山涧里的溪水潺潺流淌,犹如白云缭绕着山峰嬉戏,如深山密林里众鸟的啁啾,听得客人如痴如醉,如梦如幻,一种古意盎然的心境油然而生。美女用彝语唱一遍又用汉语唱:“今天日子实在好,美酒端出来了,是啊,是啊,客人一定要高高兴兴端起喝!”
牙克石市 是由满语“雅克萨”音转而来。雅克萨为“涮坍的河湾子”。牙克石市附近扎敦河有一个很大的河湾洲渚,故名。免渡河 镇名,滨洲线铁路站地。因免渡河流经境内,镇以河名。“免渡”是蒙古语“门都”的音转,...
大家对加拿大的饮食文化有多少了解呢?由于加拿大是一个移民国家,所以也拥有一个丰富多采的饮食文化。其中,“三不”饮食文化便是别有一番情趣。1、不设烟酒对于中国人来讲,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到酒店招待朋友吃饭,...
潞安大鼓是北方富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传统鼓书暨鼓曲形式,又称“潞安老调”,因流行于古潞安府(今山西长治)一带而得名,另外还有“干板腔”和“潞安鼓书”等别称。早在清乾隆三年便有驰名于上党一带的鼓书艺人路占元...
所罗门群岛(Solomon Islands)是南太平洋的一个岛国,位于澳大利亚东北方,巴布亚新几内亚东方,是英联邦成员之一。所罗门群岛的首都霍尼亚拉(Honiara),全国有87种方言,通用皮钦语,官...
土库曼斯坦的饮食较为广泛地使用胡椒、洋葱、茴香、薄荷等调味品是土库曼斯坦乃至中亚厨艺的一大特色。比较有名的土库曼传统食品有烤肉、抓饭、烤馕、烤肉饼、炸馓子和包子等,饮料以茶为主,夏天人们往往喝酸骆驼奶...
玻璃银光刻是在制镜基础上进行的美术创作,即在玻璃上作画,故而又称“镜画”。又因其在镜画中的线条都是银色的,所以通称“玻璃银光刻”。约在民国初期,上海市场的衣柜门上出现了一种既具有观赏性又具有实用性的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
拉洋片,是一种传统民间艺术。表演者通常为一人,道具是一个约一人高两臂宽的大木柜,柜的前面有四个直径二三厘米的圆洞,洞上安了凸透镜,柜子的一侧安装有锣、鼓、镲,由两条小绳控制。透过柜子上圆洞观众可以看到...
利比里亚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Liberia)利比里亚国旗利比里亚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9∶10。由红、白相间的11道平行横条组成,左上角为蓝色正方形,内有一白色五角星。1...
孟加拉国人以米饭为主食,也喜欢各种各样的甜食。他们对中餐倍加喜欢。当地人除了在高级饭馆或正式社交场合使用刀叉外,平时一般用右手抓食取饭。男子和妇女通常是分开就餐。家中妇女常在男子吃过饭之后才用餐。在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