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门祭典,俗称“做洪门”,是茶山瑶一种重大民间宗教仪式。这一活动旨在消除野兽之害,祈求人畜平安,五谷丰收。做洪门通常要许多年才举行一次,由血缘较近的同族联合举行。
祭典仪式十分隆重,要作三天三夜。首先要设神坛。神坛设在家里(即宗族主之家),祭祀由师公主持。
装神坛时,要挂许多神像,请他们降坛领筵。这些神是:大圣、北府、当山、虎相、梁王、吴王、雷王、甘灵圣、社王、陈宏谋、五郎、六郎、三元、三师、三界(冯三界)等诸多神。神坛用五色纸装裱,分为3个营盘,各营盘分别插上刀剑及大小旗帜,上写星宿、日、月、虎兵、龙兵等名称,用120面小旗排插成阵,分为东、西、南,北中5个门,互相通联,各门再用12支小旗插成一殿,共12簇,每簇代表一种动物,如某某飞鸟、某某野兽。此外,尚有明利堂、金牛殿、玉皇宫等布置。在坛堂户外竖幡,把白布幡悬挂于约二丈高的竹竿上。
师公们头戴面具,身穿法衣,着法裙,在庄严堂煌的神坛里边唱边念经,做法术,舞蹈一番。师公每到一门都要学鸟兽叫,或装作鸟兽动作,到代表性着老虎的那簇小旗时,由师公做法将“老虎”杀死,并把各种旗帜烧光,表示把一切害鸟害兽,凶神恶鬼一齐驱逐,即可保五谷丰登,人畜安康。
洪门祭典师公要跳以下几个舞蹈
女游舞,描写龙王女儿从海底游上岸参加人间重大祭典,显示做洪门场面盛大,气势恢宏以及人间充满了欢乐。
六郎舞,师公表演六郎砍山伐木,烧山开地,唱山歌等节目,等他种的“谷米”成熟时,便有各种飞鸟来扰害,都让六郎给打死,庄稼得到保护。
恋船舞,象征丰收之后青年男女纯真的自由恋爱。
鸡公舞,体现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催财马舞,表现洪门祭典后,喜气盈门,财源广进。
上巳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俗称三月三,该节日在汉代以前定为三月上旬的巳日,后来固定在夏历三月初三。“上巳”最早出现在汉初的文献。《周礼》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据记载,春秋时期...
自清雍正八年(1730年)建城至今,百色城已有280多年的历史。百色城既是文化古城,也是革命红城。1929年12月11日,邓小平、张云逸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百色城发动了百色起义,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留...
寿阳县位于山西省东部,枕恒岳,络太行,居潇河中上游。地理坐标为东经112度46分至113度28分,北纬37度32分至38度5分。县界北起高丘山,南至盘垴,南北最宽直线相距61.2公里;西起罕山,东至马...
您恐怕没有想到,在中国古代,“枣”是“木本粮食”、“铁杆庄稼”,和米、面同等重要;枣是水果,还是粮食。《战国策》载,苏秦曾对燕文侯说:“北有枣栗之利,民虽不由田作,枣栗之实,足食于民矣”。早在2000...
麦秸画麦秸画,又叫麦秆画、麦草画,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汉族传统工艺美术品,始于隋唐时代的宫廷工艺。相传这种麦秸画,系在数十年前由印度尼西亚华侨传入广东潮州,然后发展起来的。经过历代传承,一直延续至今,经久...
“尚西”是蒙古语,神树的意思。过去蒙古族群众有祭尚西的习俗。通常是在一棵孤独的神树下,用五颜六色的花布条把树枝装饰得特别艳丽。一位“尚西老人”盘膝坐在神树之下,男女老少聚集在周围,拜祭尚西,并推选几名...
1934年5月,美国首次发行母亲节纪念邮票,邮票上一位慈祥的母亲,双手放在膝上,欣喜地看着前面的花瓶中一束鲜艳美丽的康乃馨。随着邮票的传播,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把母亲节与康乃馨联系起来,康乃馨便成了象征母...
灵峰寺正月十五庙会是三台县唯一的、民间自发组织的以庙会为主兼农具交流会二者合一的盛大庙会,还有二月十九日、六月十九日、九月十九日观音庙会。一到会期,来自于三台及邻县的善男信女及群众前来参加庙会,游人如...
这可能是中国最古老的庙会,也是中国最浪漫的庙会。每年仲春二月。从农历二月初二到三月初三,这期间每天有几万到十几万人涌向周口市淮阳太昊陵朝圣,最多时一天可达40万人,这就是淮阳太昊陵庙会,俗称“二月会”...
普米族人的春节一般要持续三天到半个月时间,在宁蒗以腊月初七为岁首,兰坪和维西的普米人则在正月 过春节。春节期间,普米族同一氏族的人邀约集体上山放牧,共同聚餐。青年男女举行赛马、打靶、赛跑 、踢毽子、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