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大利亚在历史上曾经是六个各自为政的独立殖民地,后来这六个殖民地用了五十年的时间才合并成立了统一的澳大利亚联邦。
澳大利亚是个联邦,它的正式国名就叫做“澳大利亚联邦”(The Commenwelth of Australia)。那么它为什么是个联邦呢?原来在组成一个统一的联邦之前,澳大利亚有六个各不相干各自为政的独立的殖民地,各个殖民地都有自己的议会,自己的总理,还有自己的一套法规政策,连对外进行贸易都有各自不同的关税制度。
一七八八年,满载第一批英国流放犯人的所谓“第一舰队”抵达澳洲大陆东海岸后开始建立了第一块殖民拓居地。当时这块殖民地很大,包括了现在的塔斯马尼亚州、昆士兰州和维多利亚州。后来又有了与新南威尔士殖民地并存的西澳大利亚和南澳大利亚两块殖民地。
到了一八五零年,英国政府同意给这些殖民地有限的自治,澳大利亚就被划分成了六块单独的殖民地。为什么当时澳大利亚没有直接建立一个统一的殖民地,而是被划分成六块,又用了五十年的时间才形成一个统一的联邦呢?
严格来说这些殖民地应当叫做‘自治领’,跟真正的殖民地不同,基本上是自治的,只是在外交和国防上由英国代管。这六个自治领互不隶属相对独立,为什么呢?因为澳大利亚太大了,有三十个英国那么大。在一七八八年刚开始建立殖民地时只建立了一个殖民地,当时菲利普总督率领第一舰队在悉尼登陆,沿东海岸向北向南发展,向北到了布里斯班,向南到了塔斯马尼亚到了维多利亚墨尔本一带。这些殖民点都由悉尼的新南威尔士一个殖民地政府进行管理。但很快他们就发现距离太遥远了,由一地管理这么遥远地方的殖民地太不方便了。比如塔斯马尼亚来往要用帆船,来往一趟要好几个星期。所以当时就在塔斯马尼亚设立了一个副总督,有很大的自主权。后来塔斯马尼亚的移民和官员要求干脆自己管自己,不要受新南威尔士政府的管。他们向英国提出了这一要求,在一八二五年就成功了,塔斯马尼亚变成了一个直接由英国管理的殖民地。出于同样的原因,到了一八五一年维多利亚,到了一八五九年昆士兰也都脱离了新南威尔士政府,变成了独立的殖民地。南澳和西澳距离悉尼更远,开始成立就没受新南威尔士政府管。
有史料记载,实际上从一八五零年英国决定把管理权交给这六个殖民地时,就已经有议论认为有必要建立一个统一的联邦。后来各个自治领的政府也感觉到了有这个需要,也有了这种可能。
六个自治领都是同宗同源,都来自英国或者爱尔兰,讲同样的语言,有同样的文化背景,同样的生活方式,这是成立联邦政府的基础。交通和通讯的极大改进也促进了联邦政府的成立。电报是在一八四四年出现在美国,到了一八五四年时澳大利亚就建立了第一条电报线路,在墨尔本和吉隆之间。到了一八五八年,墨尔本到悉尼,墨尔本到阿德莱德的电报线就开通了。到了一八七七年,西澳首府佩斯到阿德莱德的有线电报线路也开通了。交通方面首先是道路越修越好,铁路也出现了。一八八三年,悉尼到墨尔本的铁路建成了。一八八七年,墨尔本到阿德莱德的铁路开通。一八八九年,悉尼到布里斯班的铁路也开了。这样这些交通和通讯把这六个当时的自治领越来越紧密地联合在一起。
另外殖民地的统治者们发现了越来越多的共同需要把他们联系在一起。比如第一就是国防。在国防上他们不可能依靠一万多公里以外的英国,需要自己防卫自己。六个殖民地就像六个小国,各自建立自己的国防系统很昂贵也不够强大。假如合在一起,既有效又强大。尤其是一八八三年到一八八四年德国占领了澳大利亚北边的近邻新几内亚。德国当时是英国的敌国,自然也是英国殖民地或自治领的敌国。那么敌人跑到大门口来了,这些自治领马上有了紧迫感,要联合在一起保卫自己。另外在外交上,六个小国合在一起讲话才更有力量。当时昆士兰曾经因为德国占领了新几内亚而和英国交涉,要英国采取行动,结果英国置之不理。昆士兰感到如果六个自治领合在一起讲话,英国就不会这样藐视我们了。另外一个共同的需求就是想阻止有色人种特别是中国人的入侵。在一八五零年五一年开始的淘金热中有大量的中国人来到了澳大利亚。当时没有入境限制,谁愿来谁来。到了一八六几年,维多利亚、南澳和新南威尔士都禁止中国人入境。可昆士兰还允许中国人入境,到一八七零年以后还有大批中国人跑到昆士兰去,一度华人占了昆士兰人口的十分之一。而且一旦进入昆士兰,他们就可以从陆路再前往其它地方。所以其它的自治领就认为需要采取统一行动,禁止一切有色人种进入澳大利亚,让澳洲成为白人的国家。
摔瓦盆,又叫摔“吉祥盆”、摔“阴阳盆”、摔“老盆”等等,是在我国流传了千百年的一种丧葬习俗。农村的葬礼通常来说,流程都很繁杂,各地的风俗也不一而同。但是有一项传统,却在广大农村都有保留。那就是在出殡前...
鞋为旧时婚嫁吉祥物,主要是着眼于其音,“鞋”“谐”相谐,是夫妇两情相谐、和合美好的吉祥象征。旧时婚俗,新妇嫁妆常备有铜镜和鞋,寓“同偕到老”之意。张云璈《四寸学》卷一云:“今俗新婚之夕,取新妇鞋,以帕...
侗戏相传在一百多年前,由侗族歌师吴文彩创制而成,他在侗族长篇说唱叙事歌的基础上,以汉族传书《二度梅》为蓝本,编出了第一部侗戏《梅良玉》。侗戏是受汉族戏曲的启发而产生的,并在其发展过程中接受了一些如桂戏...
郑州清真寺因地处北大衔,故又名北大街清真寺、北大清真寺或北大寺,是伊斯兰教在郑州建造最早、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伊斯兰教与其它宗教最不同的一点是民族与宗教合一,哪里有穆斯林哪里也就有清真寺。所以郑州伊斯兰...
顺德本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有发音盏鬼的顺德话,更有朗朗上口的俗语和接地气的方言。“唔使问阿贵”释义:对某个判断十分有把握、认为必然如此。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例句:“唔使问阿贵”,尼件事肯定系...
甘肃庆阳饮食文化饮食庆阳素以小麦为主,辅以糜子、谷子、高粱、荞麦,六七十年代又引进玉米。面食为基本主食,杂粮搭配食用。过去向来流行一日两餐,早九时前为早餐,下午四时左右为午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
王铎,字觉斯,号痴庵、嵩樵,别号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有“神笔王铎”之誉,明末清初时的著名书法家。官至礼部尚书,精行、草书,兼能画山水、竹、兰。有书法史论家认为,王铎的书法艺术成就不仅...
德化九仙山下,大铭登地,有一株与茶丛不同,其味道也不一样的茶树,人们称它祖师公茶。相传,明万厉年间,史云济儒士,看到九仙山荇菜的灯火明亮,要到荇菜坐化。来到这里,有一位老大娘,安排他吃住,热情接待,他...
祝酒的传说 在不同场合,都有可能被提议祝酒。祝酒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开始有历史记录的年代。古代的勇士向他们的神祝酒。希腊人,罗马人如此,古代的北欧人则相互祝酒。几乎每一种文化都有祝酒的习俗,最终演变成...
拉壶为印度神话其中之一是海界中的海神,出生时是只巨人,半人半兽的身体,住在海中的宫殿中。据早期所流传下来的故事,拉壶因犯错得罪了天神而被打入人间变成乌龟,其用意是为了让他体会民间疾苦及有所改进。时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