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的姓一般由一至五个字组成,其中以复姓(两个字)居多,字数最少的如“一”和“乙”;最多的达7个字,甚至12个字,如“大身狭屯仓田部”,“藤木太郎喜佑之卫门将时能”和“笼谷懿俯舍仰隶里小也弘光”。
中国很早就打破氏姓之贵贱,人皆慎名,生而有姓氏。而在日本,历来严种姓之别,因此姓氏往往必须由天皇赏赐,朝廷不时加以甄别,以防一般百姓冒姓。
在幕府时代,即武家时期,武士有“苗字带刀”的特权,所谓的“苗字”就是拥有姓名权,日语词汇“苗字”翻译成汉语就是“姓”;而“带刀”就是众所周知的日本武士“佩戴双刀”的特权(丧失武士身份的浪人只能带一把长刀,地痞流氓有时也带一把刀而无人敢过问)。
因此明治维新以前的一般日本老百姓如农民从来无姓,也无名,纵然有名也是“诨名”一类的东西,或仅以兄弟排行相称,如太郎、二郎、三郎……一男、二男、三男等等。
明治以后何以突然允许一般百姓拥有姓氏?日本的一般民众是在进入明治以后,才有姓名权。何以会有如此变化呢?
首先日本新政府立志改革,建设“文明开化”的近代国家,宣布“万民平等”以树立日本人的自立精神,此福泽谕吉等所谓“一人独立则一国独立”,老百姓连姓名都没有就更别谈什么“文明开化”!
其次1869年以后将军、大名“版籍奉还”,于是土地、人口管理一律收归明治政府,名义上属于天皇。但明治新政府在课税征役时发现,许多日本人无名无姓,管理起来很麻烦。为了方便户籍管理和激励国民,明治政府便于1870年决定,一般老百姓可以拥有姓氏权,可以给自己取姓。
但是由于长期以来日本农工商已经奴化,加之习以为常,或是不识字不会取的缘故,竟然响应号召的人并不太多。于是,明治政府不得不于1875年再次下令,要求“凡国民必须有姓氏”,没有姓的则给他起名起姓,否则受罚。这样一来普通老百姓才急急忙忙请人取姓,才开始有了姓氏,不过是非常古怪的姓,如田中、田边、犬养之类。
从日本人的姓氏可以透视日本社会文化明治以后日本人古怪的姓氏是怎么来的呢?由于许多无姓的农民没有也无权读书识字,一时也想不出合适的来,随便就取一个,或者请识文断字的人给帮忙取一个,一般是请和尚、户籍人员等,而这些原先有姓名特权的人由于心理多少有些不平衡,更可能是由于户籍管理官员在登记户口姓名时技穷而信口开河,下面这些日本农民的姓氏取的很是随意。
例如,住家的周围是稻田的农民就根据“田”的特征让他们姓田中、田边、藤田、吉田,或野中、藤野什么的;
家住河边的就让他姓河边、河本、渡边,或川上、川口、川端、川崎等;
如果住在山脚下,户籍官就会建议说:“你就姓山本吧”。如此,山上、山中、山下、山口,不一而足。
再如今日本人中姓“松下”、“松本”的,他祖上老家的房子肯定是在一棵大松树下;
此外,竹本、竹下、竹内、竹中、多木、芝木等也是顺此理来命姓的。
从日本人以上姓氏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的祖先大多来自农村。
而拥有以下姓氏的日本人,如:东条、南条、北条、九条、十三条等姓,一看也就知道他们的祖先则可能是城市居民(町人),住在或东或西、或南或北的某条(如九、十三条)街上。以居住地为姓氏的古朴方式在中国古代也很流行。
春联,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那时候,春联是刻在门庭木椽或石柱上的,也有的篆刻在悬挂门庭的长幅竹片上。后来又用墨写在丝帛稠带上。到汉代时,随着纸张的出现,人们又将春联写在纸上,并一直延续到现在。春联看...
在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有这样两个村民聚落,一个叫羊獬(包括南、北羊獬两个行政村),一个叫历山(包括东、西圈头等六个行政村)。前者座落于汾河东岸的平原上,后者处于汾河以西的山区,两者相去70余华里。按照中...
云南千年菩提树长出“佛手”,深抓岩壁,当地人:凤凰变的!在云南的香格里拉,有一颗非常传奇的凤凰菩提树,如果单独是说一棵菩提树的话,可能并不是多么稀奇,但是这棵菩提树却长在万丈悬崖边上,而且还在这里生活...
佛塔之国有人曾打过这样的比方:把大大小小的佛塔排列起来,真可以从缅甸的南疆排到北国边陲,绵延1500多公里。佛塔最集中的地方要数缅甸中部的蒲甘小城,这里曾是缅甸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之都,素有“万塔之城...
夏布因轻柔胜丝,避暑爽身,实为暑天衣料佳品而得名。夏布原料为苎麻,苎麻经过传统手工工艺绩纱、纺织加工而成的苎麻布,现称为夏布。夏布有生夏布和熟夏布之分,生夏布是淡草黄本色易于创作中国画,熟夏布经漂白后...
念佛与持咒,本来源于修定的方法之一,然在净土教及密教独立成派之后,便与修定的方法分了家。如果站在整体佛法的立场来说,仍是彼此呼应的。念佛的方法,可以涵盖念一切佛与一切菩萨的圣号在内,未必单指念的阿弥陀...
很多人眼中的博物馆大多是枯燥的建筑物或者是高端的科技产品,再有的就是旧时的古物,大多数年轻人都不太愿意去现在的博物馆,但是在世界的某些角落有着风格不同的博物馆,今天本站小编就带你认识世界上最温情奇特的...
清凉山在怀仁县何家堡乡悟道村西约五里远的地方,山势陡峭,峰峦叠嶂。山上有一寺名清凉寺,据说是文殊菩萨赴五台山途中的第一道场。主峰北山凹处有一石窟,石窟中一尊石雕文殊菩萨像,高1.78米,栩栩如生,端坐...
庶出旧时的婚姻制度是一夫多妻制,官宦人家、商贾巨富除了娶妻之外,还有纳妾的权利(娶小老婆)。山西民间俗称纳妾为“讨二房”、“讨小”,家中以及外人称小老婆为“姨太太”。小老婆所生的子女,即是庶生(非嫡生...
盘古是传说中的开天辟地的英雄人物。岭南人崇拜盘古的习俗由来已久,并因此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民间庙会。在广西柳州、来宾市一带,盘古庙会最为盛行,其中柳州盘古庙会最有特色。盘古庙会是柳州非常著名的节日。每年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