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米尔语人名中经常会出现一种“维拉桑”(vilasam)的人名构件,用以标记父亲7代祖先的名字,“维拉桑”是采用父辈的前7辈祖先名字的第一个音节,从“维拉桑”上一眼就可以看到血缘关系,如“穆•考•卡•穆•塔•厄•甘纳什”(Mu. Ko. Ka. Mu. Tha. Er. Ganesh)与“穆•考•卡•穆•塔•卡•甘纳什”(Mu. Ko. Ka. Mu. Tha. Ka. Ganesh.)两人的名字显示他们为堂兄弟。
从地域上看,不同地域的人们也会不同人名习俗。
南印度人的姓名系统长期以来一直是比较单一的,一般有三种人名构件,即村名、姓氏、名字,不同的民族或宗教的人们的人名由这三种人名构件进行组合。如印度七弦琴演奏家基狄•巴布(Chitti Babu,1936~1996)中的“基狄”(Chitti)为村名,“巴布”(Babu)为本名;南印度第一统治者普利瑟瓦尔(pULITHEYAR),他的名字就是姓氏;纳提克音乐歌手马杜赖•马尼•艾耶(Madurai Mani IYER,1912~1968)中的“马杜赖”(Madurai)是地名,“艾耶”(Iyer)是婆罗门种姓,“马尼”(Mani)是名字。而操坎纳语、马拉耶拉语的人以及淡米尔人一般使用“本名—父名”的人名系统,其中淡米尔的人名有显著的外形特征,男子为“B-s/o-A”(B为A之子)、女子为“C-d/o-A”(C为A之女),如印度改革者库马拉斯瓦麦•杜拉伊塞梅(Kumaraswamy s/o Duraisamy,1906~ )表示“杜拉伊塞梅”的儿子“库马拉斯瓦麦”。
北印度的某些特定语族与斯里兰卡的僧迦罗人奉行“本名—姓氏”传统。其姓氏部分源出于各该族群之文化传统,其余则与宗教、职业及个人的种姓阶级有关,如印度诗人克塞弗•马力克(Keshav MALIK,1924~)的姓氏“马力克”(Malik)意为“部落酋长”。
操阿萨姆语、孟加拉语、古嘉拉蒂语及北印度语者所组成的北印度人,拥有本民族的姓氏,如北印度桂冠诗人本德(Sumitranandan pANT,1900~1977)的姓氏“本德”(pant)即是北印度特有的姓氏,该姓氏来自梵学家,属于婆罗门种姓。
另外也有一部分人采用类似西方国家的名字(一个或两个)加姓氏的人名结构,如印度比哈尔邦财政部长安哥拉•纳拉扬•辛哈(Anugrah Narayan SINHA,1887~1957)。
东印度和西印度的姓名与南印度和北印度的人名有较大差异。在阿豪姆旺统治时期,阿豪姆按自己独特的人名系统取名。其基本形式为:名字+父名+姓氏。姓氏多数表示职务名称或社会地位,如作家布哈本德拉•塞基亚(Bhabendra Nath SAIKIA,1932~2003)的姓氏“塞基亚”(Saikia)的意思是指挥超过100名的士兵(“sa”意为“100”),多面艺术家布胡朋•哈扎利卡(Bhupen HAZARIKA,1926~)的姓氏“哈扎利卡”(Hazarika)的意思是指挥超过1000名士兵的军官(“Hazarika”,意为“1000”);前国会主席德夫•康特•巴鲁(Dev Kant BARUAH,1914 ~1996,1975~1977在任)的姓氏“巴鲁”(Baruah)有“长者”的意思。
西孟加拉邦的孟加拉人一般有两个名字,一个是使用正式场合的名字(bhalo nam),另一个是在亲朋好友中使用的类似绰号的名字(dak nam)。人名的全称形式为:名字(bhalo nam)+姓氏(family name)+绰号(dak nam)。如塞弗登•乔杜里•坎琼(Saifuddeen CHOWDHURY Kanchon),其中“塞弗登”(Saifuddeen)为名字,“乔杜里”(Chowdhury)为姓氏,“坎琼”(Kanchon)为绰号。
由于印度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所以只能按照地区来进行姓氏排行统计:
北印度(包括德里、哈里亚纳邦、旁遮普邦等)的三大姓氏:夏尔马(Sharma)、维尔马(Verma)、古普塔(Gupta);
东印度(包括奥里萨邦、孟加拉等)的三大姓氏:查特吉(Chatterjee)、森(Sen)、波色(Bose);
南印度(包括卡纳塔克邦、泰米尔纳德邦、喀拉拉邦等)的三大姓氏:奈尔/纳亚(Nair /Nayar)、皮莱(pillai)、饶(Rao);
中印度(包括北方邦、中央邦)的三大姓氏:辛格(Singh)、亚达夫(Yadav)、贾达夫(Jhadav);
西印度(包括马哈拉施特拉邦、古吉拉特邦等)的三大姓氏:沙阿(Shah)、梅塔(Mehta)、帕特尔(patel)。
除非是亲朋好友,否则不能以名字相称,而应该称“某先生”、“某夫人”、“某小姐”。通常对男人只称呼姓不称呼名,女人通常只称呼名。
印度人沿袭“妻随夫姓,子承父姓”的习俗,女子结婚以后一般要改姓夫姓,如英迪拉•尼赫鲁(Indira NEHRU,1917~1984,1966~1977、1980~1984在任总理)与费罗慈•甘地(Feroze GANDHI,1912~1960)结婚后,随姓甘地(Gandhi),即英迪拉•甘地(Indira GANDHI)。他们的两个儿子拉吉夫•拉特纳•甘地(Rajiv Ratna GANDHI,1944~1991,1984~1989在任总理)和桑贾伊•甘地(Sanjay GANDHI,1946~1980)都姓“甘地”(Gandhi)。
盐亭嫘祖故里、蚕丝嫘神圣地的嫘祖和嫘祖文化遗存丰富多彩,其悠久的历史令人瞩目。该地汉族民间传说、民间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独具特色。种类众多嫘祖种桑、养蚕、治丝的故事众口相传。精彩的舞蚕龙、桃子龙等汉...
牙克石市 是由满语“雅克萨”音转而来。雅克萨为“涮坍的河湾子”。牙克石市附近扎敦河有一个很大的河湾洲渚,故名。免渡河 镇名,滨洲线铁路站地。因免渡河流经境内,镇以河名。“免渡”是蒙古语“门都”的音转,...
大家对加拿大的饮食文化有多少了解呢?由于加拿大是一个移民国家,所以也拥有一个丰富多采的饮食文化。其中,“三不”饮食文化便是别有一番情趣。1、不设烟酒对于中国人来讲,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到酒店招待朋友吃饭,...
潞安大鼓是北方富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传统鼓书暨鼓曲形式,又称“潞安老调”,因流行于古潞安府(今山西长治)一带而得名,另外还有“干板腔”和“潞安鼓书”等别称。早在清乾隆三年便有驰名于上党一带的鼓书艺人路占元...
所罗门群岛(Solomon Islands)是南太平洋的一个岛国,位于澳大利亚东北方,巴布亚新几内亚东方,是英联邦成员之一。所罗门群岛的首都霍尼亚拉(Honiara),全国有87种方言,通用皮钦语,官...
土库曼斯坦的饮食较为广泛地使用胡椒、洋葱、茴香、薄荷等调味品是土库曼斯坦乃至中亚厨艺的一大特色。比较有名的土库曼传统食品有烤肉、抓饭、烤馕、烤肉饼、炸馓子和包子等,饮料以茶为主,夏天人们往往喝酸骆驼奶...
玻璃银光刻是在制镜基础上进行的美术创作,即在玻璃上作画,故而又称“镜画”。又因其在镜画中的线条都是银色的,所以通称“玻璃银光刻”。约在民国初期,上海市场的衣柜门上出现了一种既具有观赏性又具有实用性的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
拉洋片,是一种传统民间艺术。表演者通常为一人,道具是一个约一人高两臂宽的大木柜,柜的前面有四个直径二三厘米的圆洞,洞上安了凸透镜,柜子的一侧安装有锣、鼓、镲,由两条小绳控制。透过柜子上圆洞观众可以看到...
利比里亚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Liberia)利比里亚国旗利比里亚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9∶10。由红、白相间的11道平行横条组成,左上角为蓝色正方形,内有一白色五角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