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及世界其它各地犹太人的民族认同意识
自公元70年罗马人攻占耶路撒冷,摧毁犹太教第二圣殿,犹大王国宣告灭亡以后,犹太人从此失国,流散到世界各地。重返故土,恢复民族家园是流亡在外的犹太人始终为之不懈奋斗的目标和梦寐以求的愿望。历史上每个时代都有许多有关虔诚者返回故土的感人故事,1948年5月14日,一个与故土中断了将近两千年的犹太民族主权国家一以色列国终于又在原来的地域上得到恢复。这在世界民族史上是—个很少见到的例子。当天发布的《独立宣言》宣称:“以色列故土是犹太民族的发祥地。在这片土地上,犹太民族的精神,宗教和民族特性得以形成;在这片土地上,犹太民族曾过着自由而独立的生活,创造了一种具有民族和世界意义的文化”。“被驱逐出以色列的故土后,流散到各国的犹太人对故土始终忠心耽耿,始终不渝地希望返回故土和获得自由”。“以色列国将向散居世界各国的犹太人敞开移居的大门。”’民族国家一经宣布成立,《独立宣言》一经发布,不同肤色的犹太人,操着各种不同的语言,甚至怀着各种不同的心态陆续从世界各地的寄居国回到远祖的这块土地上来。其实,在以色列复国之前的半个多世纪里,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尤其欧洲犹太人在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感召下,就已经掀起了多次移民运动。这种移民运动称作“阿利亚”(Aliya),希伯来语意为“上升”。它是犹太复国主义先驱者思想中的一个基本理想,表明一个犹太人在实现返回故土理想的同时,其人格和道德水平也上升到了一个更高境界。复国前,移民主要来自欧洲国家,复国后主要来自穆斯林国家,尤其是中东和北非的阿拉伯国家,约占40%。
今天的以色列国主要是一个由移民组成的国家,在近500万人口中,犹太人约占82%,虽然其中一半以上是在本土出生的,但他们中绝大多数人的祖辈或父辈也是移民。犹太移民来自世界将近100个国家和地区。以色列称这个国家最大的资源就是蕴藏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根据1970年通过的《回归法》修正案,任何一个居住在以色列境外的犹太人都可以自愿获得以色列国籍。据最新估计,全世界犹太人共约1400万,其中以色列约占28%,南北美洲约占48%,欧洲约占22%,其它地方约占2%,主要是南非和澳大利亚等地。就历史和宗教而言,世界各地的犹太人都承认属于同一个民族,然而在漫长的分隔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差异也是十分明显的,如体质特征、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等。因此在当今世界,尤其是以色列的犹太人社会大致可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即阿什肯纳兹人,塞法迪人和东方人。阿什肯纳兹人是中世纪希伯来语“日耳曼人”之意,原指祖先生活在日耳曼地区的犹太人。后来这个称谓的含义有所发展,包括法国、德国和斯拉夫国家里的所有犹太人。
今天以色列的阿什肯纳兹人主要指来自东欧、中欧、北美、南非、澳大利亚以及西欧和南美国家出生的犹太人。与塞法迪人不同,阿什肯纳兹人由于长期生活在特定的犹太区里,所以受外界影响明显较少。1939年巴勒斯坦共有44.5万犹太人,其中阿什肯纳兹人为34.5万人,占总人数的77.5%,他们构成了建国前的犹太人主体社会,以色列国的第一代领导人均出身于阿什肯纳兹人。塞法迪人一词出自中世纪希伯来语“西班牙”这个词,指那些祖先生活在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犹太人。整个中世纪,特别是1492年西班牙驱赶犹太人事件发生后,塞法迪人流散到地中海沿岸各地,主要定居希腊和土耳其,也有一部分人定居西欧。塞法迪人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均只身或分成小批来到以色列。
大多数塞法迪人由于散居在其他民族中间,所以同化现象比较严重。东方人一词在以色列通常指那些从中东、北非及亚洲其他一些地方移居来的犹太人及其后代。与前两者不同的是他们从来没有在欧洲生活过。东方人由于居住分散,·所以同化现象也相当严重扩,但有些成员几百年前就移居巴勒斯坦。以龟列建国后不久,东方人所占比率在移民中逐渐上升,最大的移民高潮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如1950年以色列在18个月内共接纳土2.15万伊拉克犹太人,依然留在伊拉克的犹太人不足1000人。1968年,东方人已占以色列犹太人的一半。由于出生率高,东方人到L985年统计时已达72%。无论是那个类型的人都承认自己是信仰同一宗教的犹太人,是“以色列儿女”。形成这种强烈的民族自我认同意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结起来,来自宗教的内在精神力量和来自外部的反犹排犹运动压力是最重要的两大因素。
摔瓦盆,又叫摔“吉祥盆”、摔“阴阳盆”、摔“老盆”等等,是在我国流传了千百年的一种丧葬习俗。农村的葬礼通常来说,流程都很繁杂,各地的风俗也不一而同。但是有一项传统,却在广大农村都有保留。那就是在出殡前...
鞋为旧时婚嫁吉祥物,主要是着眼于其音,“鞋”“谐”相谐,是夫妇两情相谐、和合美好的吉祥象征。旧时婚俗,新妇嫁妆常备有铜镜和鞋,寓“同偕到老”之意。张云璈《四寸学》卷一云:“今俗新婚之夕,取新妇鞋,以帕...
侗戏相传在一百多年前,由侗族歌师吴文彩创制而成,他在侗族长篇说唱叙事歌的基础上,以汉族传书《二度梅》为蓝本,编出了第一部侗戏《梅良玉》。侗戏是受汉族戏曲的启发而产生的,并在其发展过程中接受了一些如桂戏...
郑州清真寺因地处北大衔,故又名北大街清真寺、北大清真寺或北大寺,是伊斯兰教在郑州建造最早、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伊斯兰教与其它宗教最不同的一点是民族与宗教合一,哪里有穆斯林哪里也就有清真寺。所以郑州伊斯兰...
顺德本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有发音盏鬼的顺德话,更有朗朗上口的俗语和接地气的方言。“唔使问阿贵”释义:对某个判断十分有把握、认为必然如此。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例句:“唔使问阿贵”,尼件事肯定系...
甘肃庆阳饮食文化饮食庆阳素以小麦为主,辅以糜子、谷子、高粱、荞麦,六七十年代又引进玉米。面食为基本主食,杂粮搭配食用。过去向来流行一日两餐,早九时前为早餐,下午四时左右为午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
王铎,字觉斯,号痴庵、嵩樵,别号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有“神笔王铎”之誉,明末清初时的著名书法家。官至礼部尚书,精行、草书,兼能画山水、竹、兰。有书法史论家认为,王铎的书法艺术成就不仅...
德化九仙山下,大铭登地,有一株与茶丛不同,其味道也不一样的茶树,人们称它祖师公茶。相传,明万厉年间,史云济儒士,看到九仙山荇菜的灯火明亮,要到荇菜坐化。来到这里,有一位老大娘,安排他吃住,热情接待,他...
祝酒的传说 在不同场合,都有可能被提议祝酒。祝酒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开始有历史记录的年代。古代的勇士向他们的神祝酒。希腊人,罗马人如此,古代的北欧人则相互祝酒。几乎每一种文化都有祝酒的习俗,最终演变成...
拉壶为印度神话其中之一是海界中的海神,出生时是只巨人,半人半兽的身体,住在海中的宫殿中。据早期所流传下来的故事,拉壶因犯错得罪了天神而被打入人间变成乌龟,其用意是为了让他体会民间疾苦及有所改进。时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