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也纳少年合唱团是由一群身穿蓝色水手服的男孩所组成的,这项特殊的打扮也成为了他们的标记。他们以优雅而又轻盈无比的童声女高音与童声女中音,演唱着各式各样的圣歌、圆舞曲、艺术歌曲、民歌与弥撒。
在维也纳,儿童时代要成为维也纳童声合唱团的一名成员,到了而立之年应该成为骑术学校的一名骑手,年近花甲则要当一名政府官员。这是维也纳人向往的三个职业。维也纳童声合唱团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合唱团之一。它将近500年的历史使其成为奥地利的象征。其前身是奥地利皇家童声合唱团,它与维也纳爱乐乐团一起被视为奥地利的两个国宝。维也纳童声合唱团实际上分为四个合唱队,每队25个孩子,四个队轮流在国内外演出。平时所有孩子在维也纳奥加滕花园里的寄宿学校学习。这所古老的寄宿学校以“保持传统”著名,顽固地保持着一成不变的教育方法和苛刻的规章制度。
维也纳童声合唱团招收学员并进行培养,不收任何费用。但要被录取,则需有相当过人的聪敏与天赋。维也纳童声合唱团团员全体住校,以校为家,平常的课程采取小班制,每班不超过10人。小小的团体,却拥有30多位优秀的教师。孩子们每天除了一般的必修课程、音乐课程外,还有艺术修养方面的学习及训练,比如舞台上的动作、台步、鞠躬、谈吐等等。
维也纳童声合唱团位于富丽堂皇的奥加敦皇宫,团员们平时在这里生活、学习,在这鸟语花香的环境中,孩子们的艺术天才才得到尽情发展。他们平时每天早晨6点起床,6时30分开始做发声练习及体育运动,晚上9时就寝。在每天8个小时的课程中,有4个小时的普通学科,2个小时的声乐训练与合唱练习,2个小时的器乐练习,另外还有4个小时的康乐与休闲活动。
团员们到了变声期就退役了。他们可以转到宫中的“养老之家”高高兴兴地继续接受一般中学生的正规教育。虽说不再随童声合唱团演出,但他们仍然参加其他的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参加“维也纳男生合唱团”,仍然活动于音乐的舞台。以前良好的教育及训练使他们比别人更具有特长,演唱、乐器都是他们的拿手好戏。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将在高中毕业后走进世界著名的音乐学府,并走上职业音乐家的道路,成名于世。
每逢周日和其它宗教节日在城堡小教堂都会举行弥撒,而在弥撒上维也纳童声合唱团都会联合国家歌剧院合唱团的团员以及国家歌剧院交响乐团的成员演出新老大师的音乐作品。
参考时间如下:1月2日至6月25日,9月10日至12月31日期间的每个周日,还有12月25日上午9:15时。
潞安大鼓是北方富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传统鼓书暨鼓曲形式,又称“潞安老调”,因流行于古潞安府(今山西长治)一带而得名,另外还有“干板腔”和“潞安鼓书”等别称。早在清乾隆三年便有驰名于上党一带的鼓书艺人路占元...
所罗门群岛(Solomon Islands)是南太平洋的一个岛国,位于澳大利亚东北方,巴布亚新几内亚东方,是英联邦成员之一。所罗门群岛的首都霍尼亚拉(Honiara),全国有87种方言,通用皮钦语,官...
土库曼斯坦的饮食较为广泛地使用胡椒、洋葱、茴香、薄荷等调味品是土库曼斯坦乃至中亚厨艺的一大特色。比较有名的土库曼传统食品有烤肉、抓饭、烤馕、烤肉饼、炸馓子和包子等,饮料以茶为主,夏天人们往往喝酸骆驼奶...
玻璃银光刻是在制镜基础上进行的美术创作,即在玻璃上作画,故而又称“镜画”。又因其在镜画中的线条都是银色的,所以通称“玻璃银光刻”。约在民国初期,上海市场的衣柜门上出现了一种既具有观赏性又具有实用性的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
拉洋片,是一种传统民间艺术。表演者通常为一人,道具是一个约一人高两臂宽的大木柜,柜的前面有四个直径二三厘米的圆洞,洞上安了凸透镜,柜子的一侧安装有锣、鼓、镲,由两条小绳控制。透过柜子上圆洞观众可以看到...
利比里亚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Liberia)利比里亚国旗利比里亚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9∶10。由红、白相间的11道平行横条组成,左上角为蓝色正方形,内有一白色五角星。1...
孟加拉国人以米饭为主食,也喜欢各种各样的甜食。他们对中餐倍加喜欢。当地人除了在高级饭馆或正式社交场合使用刀叉外,平时一般用右手抓食取饭。男子和妇女通常是分开就餐。家中妇女常在男子吃过饭之后才用餐。在吃...
甘肃省陇南市成县民间音乐主要包涵在传统的春节社火、木偶戏、锁呐和南北山区山民们哼唱的山歌,目前已濒临失传。传统社火曲传统社火主要有步社火、夜社火等形式。其中主要传唱的社火曲普遍为《渡船曲》,小曲有《十...
云南大理、洱源、剑川、鹤庆、云龙等地服饰的款式略异,但基本构件一致。男痕迹由对襟白衬衫、黑领褂、大筒裤、剪口布鞋等件组成。女装由蓝、白、雅布(淡蓝)等色布制成的右衽大襟衬衫、领褂、围腰(围裙)、飘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