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习俗
乌兹别克斯坦人有两大专长和两大特点。两大专长是能歌善舞和刺绣工艺。每逢节假日都要跳舞唱歌,有大型的、集体的、有个人的、家庭的。形式很多。他们用的床单、枕套、帽子、衣服等都有绣花,一般都很精美,还有最具盛名的绣花盘,工艺精巧。
两大特点是:一是取暖的坑炉特别,有叫火塘,即在屋中央挖一大坑,里面放炉生火,又做饭。又取暖。取暖不是一般取暖,而且坑沿上搭上木板,人可以睡在木板上,像是木头的炕一样,十分别致。另一个特点:孩子多。每家多到几十个,少则几个。由于没有生育政策,人们的观念是多子多福。所以家家放开生育,孩子都很多,所以是世界上年轻人占比例很高的国家。
他们每年的宗教节日主要有肉孜节、古尔邦节、圣纪节,届时张灯结彩,讲经、赞扬穆罕默德的功绩,特别是清真寺里热闹非凡,有的清真寺里炸油香、宰羊、宰牛,有的聚餐。有的分成等份,来者每人一份,或每家一份。因此地盛产棉花,所以每年还有棉花节、歌咏节。此外,还有庆祝独立日,是政府组织的官方纪念性活动。还有一个特别的仪式叫苏麦克莱仪式,家家都要做甜粥,载歌载舞分送各家,人们视为上品。
婚丧喜庆礼仪
乌兹别克斯坦人婚姻关系宗教色彩较浓,规定男女双方都是信奉伊兰教的信徒。不能与其他民族、宗教的人有婚姻关系。他们的习惯是在亲戚之间通婚,如姑表、姨表、堂兄妹之间均可结成婚姻关系。亲事一般都是包办性质,先由男方父母规定对象。再请媒人正式提亲。然后举行订婚仪式。商定彩礼及其他婚典费用、一切都决定好之后再给媒人送礼。以示感谢。传统婚礼要举行四天,第一天到女方家庆贺,费用由男方支付,晚上二阿訇诵渎《古兰经》,新娘打扮好以后,由女亲戚陪伴去婆家。第二天在男方家庆贺。庆贺次序是:第一天在女方家以女客为主,第二天在男方家以男客为主。特别是第二天晚上要揭面纱,由新娘家的女性亲戚进,一旦新娘的真面目显露于广众面前,欢乐的气氛达到了高潮。第三天,由新娘的父母招待客人,以示庆贺和感谢。第四天,由新郎父母款待宾客,赠送礼品,以示婚礼告罄。
过去人们常用半斤八两来形容两个事物是一样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原来我们祖先使用的秤是十六两为一斤,所以半斤和八两就是一样的。我们的祖先为什么定为十六两为一斤呢?是他们不聪明吗?不是的。传说我们的先人观察...
乌克兰人结婚,从说媒、相亲、订婚到婚礼,有一整套习俗。有专职的媒婆,常用“你家中有奇货,我手头有买主”来当开场白,探听口气。如果女方的父母同意这门亲事,就和媒人一起绕桌走三圈,再对神像画个十字,然后商...
冬至是24个节气之一,古人认为: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礼记·月令》载:“是月也,日短至。”每年仲冬之月的冬至日,这一天日昼在一年四季中最短,所以又将“冬至”称为...
“碎碑刻碑”的典故,是在《感应篇注》里面谈到的。孙思邈是唐代的一位著名的医药家,他从小就是神童,七岁就能每天背诵千言的这个古文,而且还通晓天文、占相,精于医道。他在终南山也隐居过,他得到了一个龙宫里面...
社交礼仪德国人在待人接物所表现出来的独特风格,往往会给人以深刻的印象。第一,纪律严明,法制观念极强。第二,讲究信誉,重视时间观念。第三,极端自尊,非常尊重传统。第四,待人热情,十分注重感情。必须指出的...
保安族男子平时穿白布衫,青布坎肩,黑、蓝、灰色长裤,头戴布制黑、白色圆顶小帽;喜庆节日喜欢穿翻领、大襟、镶边的黑色条绒长袍,腰束之高阁5尺长的彩色长带,头戴礼帽,足蹬牛皮长筒靴;冬天穿褐色翻领皮袄。...
聚居在四川西部茂县、汶川、理县、黑水、松潘等地的羌族,因为居住的地方远离城市,地势海拔较高,因此被称为住在云端里的民族。羌族民风淳朴,路不拾遗,每家门口的墙壁上,都会留个小洞。外人进门之前,要先摸墙洞...
庞统祠墓是安葬和纪念三国时期刘备的军师庞统的地方,位于德阳市罗江县鹿头山白马关,东距县城5公里。庞统,字士元,道号凤雏,湖北襄阳人。生于东汉灵帝光和元年(178)。在当时,庞统与诸葛亮齐名,社会上流传...
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简称阿富汗)(The Islamic State of Afghanistan)。代码A,简称A.F.G或AF。来自波斯语意为“山上人”,中国古代称阿富汗为吐火罗、大月氏。阿富汗国...
一、 装裹装裹(给死者穿衣)又称装老。旧社会人们为自己的后事准备得较早。一般过了五十岁,就开始为自己准备棺木和装老衣。对久治不愈的病人,家人便要为其准备好寿衣棺木。如人一旦死后,衣服棺材不齐全,而要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