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二首》唐·高适
2、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三衢道中》宋·曾几
3、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雨过山村》唐·王建
4、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5、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逢入京使》唐·岑参
6、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唐·韩愈
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唐·杜牧
8、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
9、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
10、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
1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宋·陆游
12、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唐·李商隐
13、关河冻合东西路,肠断斑骓送陆郎。《对雪二首》唐·李商隐
14、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城南》宋·曾巩
15、往日崎岖还记否,路上人困蹇驴嘶。《和子由渑池怀旧》宋·苏轼
16、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唐·白居易
17、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咏牡丹》宋·陈与义
18、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望岳三首·其二》唐·杜甫
19、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春行即兴》唐·李华
20、人随沙路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夜归鹿门山歌》唐·孟浩然
21、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商山早行》唐·温庭筠
22、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清明即事》唐·孟浩然
23、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除夜》宋·文天祥
24、征路那逢此,春心益渺然。《春江晚景》唐·张九龄
25、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北青萝》唐·李商隐
26、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庭中有奇树》汉·佚名
27、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阙题》唐·刘昚虚
28、揽辔独长息,方知斯路难。《蜀道难》唐·张文琮
29、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30、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除夜》唐·崔涂
31、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宋·苏轼
32、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满江红·写怀》宋·岳飞
33、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宋·李清照
34、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宋·辛弃疾
35、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鹊桥仙·纤云弄巧》宋·秦观
36、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宋·欧阳修
37、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宋·苏轼
38、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清平乐·别来春半》五代·李煜
39、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宋·苏轼
40、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兰陵王·柳》宋·周邦彦
41、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正气歌》宋·文天祥
42、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行行重行行》汉·佚名
43、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别云间》明·夏完淳
44、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涉江采芙蓉》汉·佚名
45、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咏早梅》南北朝·何逊
46、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墨萱图·其一》元·王冕
47、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七哀诗三首·其一》魏晋·王粲
48、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唐·杜甫
49、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梦李白二首·其一》唐·杜甫
50、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新婚别》唐·杜甫
51、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垂老别》唐·杜甫
52、早知行路难,悔不理章句。《从军行二首》唐·王昌龄
53、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唐·杜甫
54、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题扬州禅智寺》唐·杜牧
55、路逢相识人,附书与六亲。《前出塞九首》唐·杜甫
56、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灵隐寺》唐·宋之
57、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留别王侍御维》唐·孟浩然
58、收泪即长路,援笔从此辞。《赠白马王彪·并序》魏晋·曹植
59、十上耻还家,裴回守归路。《南归阻雪》唐·孟浩然
60、春风江上路,不觉到君家。《寻胡隐君》明·高启
61、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山石》唐·韩愈
62、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赠去婢》唐·崔郊
63、天北天南绕路边,托根无处不延绵。《春草》唐·唐彦谦
64、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三首》唐·李白
65、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岐。《对雪》唐·高骈
66、昨日春风源上路,可怜红锦枉抛泥。《春雨》唐·徐凝
67、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春雨》唐·李商隐
68、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吊白居易》唐·李忱
69、经雨不随山鸟散,倚风疑共路人言。《梅花》唐·罗隐
70、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见三秦。《冬至》唐·杜甫
71、岭水争分路转迷,桄榔椰叶暗蛮溪。《谪岭南道中作》唐·李德裕
72、莫令岐路频攀折,渐拟垂阴到画堂。《咏柳》唐·薛逢
73、路旁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老将行》唐·王维
74、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春思》唐·皇甫冉
75、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五代·冯延巳
76、亚夫营畔柳濛濛,隋主堤边四路通。《杨柳》唐·汪遵
77、万里辞家事鼓鼙,金陵驿路楚云西。《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唐·刘长卿
78、景阳楼畔千条路,一面新妆待晓风。《杨柳枝·御柳如丝映九重》唐·温庭筠
79、千层石树遥行路,一带山田放水声。《山行》清·姚鼐
80、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柳》唐·郑谷
 
          基诺族同胞和汉族同时过年,除夕之夜,基诺山寨非常热闹。大汽灯下,放着一个木鼓,打鼓人用两根约一尺长的木棒,一边擂鼓,一边跳跃。这时满屋的人们,手拉着手,围成一个圆圈,由一人领唱,大家合鼓点,摆动着身子...
 
          瘟疫(天花、鼠疫、霍乱等)自古便是一个社会性的难题。早在商代,中国就有了瘟疫的文献记载《小屯·殷墟文字乙编》,到春秋战国时,人们已对疫情有了较高的认识,《礼记·月令》多次提到“疫”:“孟春行秋令,则民...
 
          王甫洲地处老河口市郊汉水之中,成于汉水,也没于汉水,经历了三落三起,留下美丽的传说故事。一是官邸说。王甫洲得名源于王府建筑。相传楚汉之争年代,一次汉军将士韩信因得不到重用逃向沙洲岛,被箫何连夜追赶上劝...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有福气的,为此民间有不少关于“福气”的讲究,比如耳垂大的人有福气、嘴厚的人有福气、过年时“福”字要倒着贴,寓意“福到了”。这些古老的风俗传说虽然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但也反映了民众对美...
 
          境内居民的生育观念受封建思想影响较深,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多子多福”,崇尚儿女双全、子孙满堂的家庭,对生育极为重视,与盖房、结婚一起,称为人生3大喜事。妇女分娩,俗称“占房”、“坐月子”。婴...
 
          在越南,“中秋节tết Trung Thu”还被称为“儿童节tết Nhi Đồng”(还是越南小朋友们,加上“六一”,他们一年中有两个专用节日了)!虽然也吃月饼也赏月,也知道这个月中此时的月亮最大最...
 
          太原年俗生活中有节日,节目中有民俗;风俗使节日代代传承,节日使生活五彩斑斓。旧时,太原地区月月有节日,而最隆重、最热闹,风情最浓厚的要数过年了。旧历年的正月初一日,民间称过年,为区别于公历元旦,后来又...
 
          今天这篇文章大家一定要认真阅读知晓,对号入座,一旦发现自己身上有这些情况,请第一时间去联系自己信得过的师傅,不要再耽搁拖延下去,以免错过最佳化解时间。1、身边能说知心话的朋友越来越少,自己越来越孤独郁...
 
          斯里兰卡的维达人之间流行氏族交错从表婚,亦即姑舅婚(指姑舅表兄妹三者间的通婚,这是群婚制的一种残余形式。姑舅表兄妹不属同一氏族,因此在实行亲兄妹间禁婚的群婚制时,姑舅表兄妹可以结婚,这在今天的维达人中...
 
          扁担,是壮族互击体鸣乐器。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红水河流域的都安、马山、巴马、南丹和桂西的百色、平果、大新等县广大农村。壮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民间舞蹈盛行,在广西宁明花山崖壁画中,就有两千多年前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