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34年10月到1937年10月,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坚持了长达3年极其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由于中断了和党中央及上级党组织的联系,相互之间的交通被敌人切断,各游击区、根据地不得不独立自主地开展游击战争,用最劣等的武器同持有优良装备且在数量上10倍、20倍、甚至50倍于己的敌人正规军作战,克服了无数的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终于坚持了下来。这里记述的是陈毅5次历险的经历。
1935年4月,蒋介石获悉项英、陈毅已转移到粤赣边境,立即调动重兵包围“清剿”。他的嫡系国军第四十六师、粤军余汉谋的第一军3个师,加上江西省保安团等地方武装,共集结三四万兵力,设置了3道封锁线:第一道封锁线是粤赣边东面的桃江、西面的章水、南面的浈水,严密控制所有的渡口和可徒涉的河段;第二道封锁线在大余、南雄、南康、信丰之间的公路沿线,设据点,修碉堡,驻军队,昼夜放哨巡逻;第三道封锁线是在游击根据地周围的墟镇,村庄上驻军队、筑碉堡扼守,随时出动搜剿、追剿。
三道封锁线建成后,余汉谋下令进山“清剿”。红军游击队只能在深山老林里打埋伏,这里住一夜,那里过一宿,有时一天要搬迁几个地方,和敌人捉迷藏。一天下午5点钟,陈毅拄一根树棍,拖着一条伤腿,在警卫员护卫下,随红军游击队一起行军,搬个新地方。当时并没发现什么敌情,搬一搬,是怕头天住的地方会暴露了目标。敌人也不知道红军游击队要搬地方,结果途中遭遇了,双方打起来。一打枪人就散了,有的人跑得很远,有的躲在附近。陈毅行走困难,和警卫员一起躲在路边水沟芦苇丛里。敌人搜过来搜过去,领头的是国军一个连长,他叫排长去搜,排长叫班长去,班长叫士兵去,士兵朝水沟边走去,看了看,回来报告说:“没有人,共匪都跑了。”连长说:“什么没有?这里一定有几个,我看到他们钻进去了。”
他骂那个班长,班长仍叫士兵去,士兵说:“你怎么不去?我一下去就会被打死的。”连长说:“走开,我去。”没走几步,他就喊:“谁的一只鞋子掉了?”又说:“你们看,鞋子在这里,一定人也在这里,下去!”陈毅和警卫员听得清清楚楚,心想今天跑不掉了,立即把枪举起,子弹上膛,决定先打死一个再说。这水沟有两丈多深,芦苇丛很密,人难钻进来。陈毅和警卫员钻进来时,脸都划破了。敌连长命令排长下去,排长把芦苇一翻,正好把陈毅和警卫员盖得更严密了。敌排长没见到人,敌连长说:“好,跑掉了,我不相信他能跑掉了。”他把队伍带到路上抽烟等候。陈毅听到敌兵说:“咳,我们打共产党,打共匪,什么也没得到。”一个敌兵说:“我捡到一个挎包,里面有件衬衫,还有两本破书。”另一敌兵说:“啊,共产党苦得这样子,还读书呀!”天黑以后,敌人才集合队伍离开。
为了防止敌人假撤走,杀“回马枪”,陈毅和警卫员一直等到下半夜,才从芦苇丛中钻出来,迅速转移到对面一个小山坡上蹲着。第二天天刚亮,敌人又在芦苇丛中东搜西搜一两个钟头,大声叫着:“你还不出来,我看到你了。”就这样吆喝一阵没有任何动静,敌连长拎着一只鞋子,说:“看呀,打死了,腿打断了,沉下水去了。”这才撤走。
1935年春,中央军区参谋长龚楚率领红二十四师第七十二团700余人,向湘南游击区突围。他在宜章被粤军陈济棠部捉到了,随后叛变。龚楚向敌人告密说:“项英,陈毅在南雄、大余一带,我们分手时约定的。”陈济棠封他“少将剿共游击司令”,要他去捉项英、陈毅,给了他40个人做卫队,有十几支转盘枪、快慢机、驳壳枪,后面还跟一个连敌军。
当年10月,龚楚把卫队伪装成红军游击队,在北山龙西石地区,与粤军余汉谋部假打了一阵,造成声势,而后去寻找项英、陈毅的行踪。在行军路上,凑巧碰见了交通站长何长林,何长林认得他是参谋长,带他到交通站去。何长林见他衣服很新,部下都说广东客家话,起了疑心,龚楚见状,干脆露出狰狞面目,缴了何长林的短枪,说:“我现在是国民党,把陈毅、项英藏身的地方告诉我,我不杀你。”何长林怕死,立刻叛变了。他说:“陈毅的秘书今天下午要带七八个人来这里搞粮食,拿报纸,取情报,抓住他们,让他们带路,就能找到项英、陈毅了。”
果然,陈毅派去的人,一到交通站就被卡住了。龚楚也不暴露身份,说:“我是来找首长的,请领我去项英、陈毅那里。我在湘南发展了很大游击区,今天带队伍来,就是请他二人去那里领导。你们很辛苦,自己还挑米,我们那里可不是这样。”秘书说:“参谋长,你是老首长,是不是你和队伍先留下,我先回去报告,事先不报告,怕引起误会,自己人打自己人不好。”龚楚不同意,说:“我急着要见他们。”秘书说:“那好,这样吧,参谋长带几个便衣队,我们一路走,大队伍留下,一起去目标太大,会引起误会。”龚楚仍不同意。秘书心知这里面有问题,便答道:“好,去吧,走吧。”秘书和一起去的几个人,挑起米,边走边观察动静。龚楚问:“你们有多少人哪?”秘书胡吹说:“我们那里人多,有50多人,还有几挺机枪,打了好多胜仗。”龚楚害怕了,派两个卫队跟秘书他们走前面,他掉后十几米远,他怕死。
当走到离陈毅驻地很近的地方时,何长林说:“到了这个地方,我就晓得了,陈毅住处离这里不远,还有十多里。那个地方地形很好,很险要,一定是这个地方。他们几个人回去报告都来不及,我们走直路。”龚楚不同意,何长林坚持说:“我定要立这个头功。”龚楚坚持要自己带人去,从黄昏起,搞到凌晨4点多钟,陈毅派来的几个人都跑散了,龚楚抓住一个警卫员,说:“你马上带我去,你不去,我就枪毙你。我是国民党军官,不是什么参谋长。”警卫员想:我不带路,何长林也知道这地方,就同意领路。龚楚派两个卫兵挟着他走,一会儿就来到陈毅住的小山包下面,哨兵喊:“什么人?”警卫员说:“不要开枪,自己人。”哨兵说:“你们派一个人过来。”龚楚叫警卫员去,警卫员说:“你要沉着,不沉着,一打枪,项英、陈毅就跑了。”警卫员一上山,就喊:“他们是反动派。”哨兵一枪就把走在前面的一个敌人打死了。哨兵一开枪,龚楚他们站不住脚,冲锋也来不及,项英、陈毅他们听到枪声就登山,转了几个圈,等到龚楚把队伍集合起来,冲上哨兵阵地,哨兵就地一滚下山跑了。龚楚见这里地形险恶,项英、陈毅已有准备,便撤回去了。第二天,龚楚带一个营敌军上山,仔细搜剿,把陈毅他们住的棚都烧了,折腾了两天,一个人也未搜到,只好撤走。陈毅和项英等人在附近山上躲了三天,这才脱险。
1936年6月,广东陈济棠和广西李宗仁、白崇禧不满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发动以“反蒋抗日”为口号的“两广事变”,企图借此问鼎中原。蒋介石以他惯用的手段分化利诱,不到3个月,就瓦解了“两广事变”,又调遣重兵,对粤赣边等游击区发起新的“围剿”。这次进攻粤赣边的是蒋介石嫡系国军第四十六师,师长戴嗣夏被蒋介石称为“碉堡专家”。他在进攻游击区时,果然使出拿手好戏,山口、路口、渡口全都筑起碉堡,派重兵把守,白天盘查行人,夜晚警戒巡逻:编保甲,十户为一甲,设甲长,一村为一保,设保长,十保为一联保,设主任,“一家通匪,十家连坐”;移民并村,分散在山上的百姓,全部赶下山,集中居住,制造无人区;计口售粮、售盐,禁止上山劳动的百姓多带粮盐;还把16岁至40岁男子编成壮丁队,配合国军搜剿、追剿。
密如蛛网的敌人封锁线,给红军游击队生存与活动制造了极大困难。这年冬天,陈毅被戴嗣夏的第四十六师围困在梅岭密林深处一个人迹罕至的岩洞里,长达20多天。多亏梅关黄坑一个名叫张千妹的妇女,冒着生命危险,夜间上山送情报、送粮菜,这才存活下来。张千妹最后一次上山,遇上了搜山的敌军,她无处可藏,只好眼一闭,就地一滚,掉下几丈深的谷底,晕了过去,直到第二天晚上,她才拖着摔伤的一条腿,一步一步爬回了家。张千妹负伤后,没人送粮菜,陈毅在岩洞中又渴又饥,渴了还能从岩缝里找几滴山泉润喉,可肚子饿得实在难受,想走出岩洞找吃的,上山搜剿的敌人,不时从洞外传来走过的脚步声,又不能冒然行事。陈毅正是在这苦虑不得脱身的环境下,写下了他那气壮山河的绝笔——“梅岭三章”:
(一)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二)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三)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种遍自由花。
陈毅写下绝笔的当天,敌人没有进山搜查,第二天山里也很平静。正在陈毅纳闷之时,张千妹给陈毅送吃的来了,她告诉陈毅,山下的敌人都撤走了。陈毅感到奇怪,便走出岩洞,随张千妹下山。被敌人冲散的警卫员宋生发找来了,他从城里搞到一张国民党的报纸,上面登载有12月12日蒋介石在西安被张学良、杨虎城抓起来的消息。陈毅这才知道,正是因为西安事变,国军第四十六师这才匆匆从游击区撤走。国军一撤,敌人一些地方武装都缩在碉堡里不敢出来,陈毅就这样又逃过了一劫。
“双簧戏”在北方各地较为普遍,在南方就比较少了。“双簧戏”的发展历史并不是很长,起源于清朝末年。慈禧太后当权时,常常把外面的著名戏剧、杂曲演员找到宫里为她演唱。在名角中,有个唱单弦的艺人名叫黄辅臣,他...
我的家乡是在湖南省平江县的一个村子,虽说春节是中国传统文化节日,但是许多地方的庆祝方式以及过年方式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接下来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在我们那边是怎样过春节的。除夕那天我们叫辞年,在上午我们会去附...
提到欧洲或许首先想到的会是德国,与众不同的文化和较好的经济发展速度,在配合独有的建筑风格吸引了不少的朋友,那么德国境内十大城市都有哪些呢?下面就随本站来一探究竟吧!德国十大城市排名1、柏林2、慕尼黑3...
结婚生育,繁衍后代,此乃人生之大事、喜事。从婴儿呱呱坠地,到渐渐长大成人,主家一般要举行各种仪式,庆贺家庭添丁进口,并祈愿孩子健康成长,成龙成凤。分娩 旧时孕妇临产,家人急速请来接生婆为婴儿接生。接生...
惠山位于无锡市西郊,山脚下的泥土非同寻常,宋代大诗人苏轼就有“惠泉山下土如濡”之咏。这里土质细腻,粘度较高,可塑性强,是制作泥人的天然良才。惠山泥人有着久远的历史,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惠山的乡民便在...
古代赞美女人的经典的十九首诗一肤若美瓷唇若樱,明眸皓齿百媚生。亭亭玉立柳腰细,说话笑声燕语莺。二幽兰芳草回眸笑,嫣然婉媚如月明。美目盼兮眉柳叶,巧笑倩兮若吹笙。三山水不厌高与深,沈吟至今青子衿。呦呦鹿...
普贤菩萨,梵音名号Samantabhadra,或Vishvabhadra。音译三曼多跋陀罗菩萨、三曼陀菩萨。又作遍吉普贤菩萨。菩萨。我国佛教四大菩萨(观音菩萨、文殊菩萨、地藏菩萨、普贤菩萨)之一。普贤...
陕菜包含的口味很多,东府,西府,陕南,陕北都是陕西的菜,下面介绍一下东府蒲城当地的美食。1、八宝辣子八宝辣子夹馍,看一眼就让人口水四溢,恨不得咬一口才过瘾!尤其是蒲城特色的椽头蒸馍夹上诱人的八宝辣子简...
过去人们常用半斤八两来形容两个事物是一样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原来我们祖先使用的秤是十六两为一斤,所以半斤和八两就是一样的。我们的祖先为什么定为十六两为一斤呢?是他们不聪明吗?不是的。传说我们的先人观察...
乌克兰人结婚,从说媒、相亲、订婚到婚礼,有一整套习俗。有专职的媒婆,常用“你家中有奇货,我手头有买主”来当开场白,探听口气。如果女方的父母同意这门亲事,就和媒人一起绕桌走三圈,再对神像画个十字,然后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