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民间剪纸历史悠久,题材广泛,风格独特,十分繁荣。每逢春节或结婚等喜庆节日活动,人们总要在窗户上或居室内贴满剪纸,以示喜庆欢乐。剪纸内容,有反映现实生活中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风俗习惯的作品;有表现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如“五谷丰登”、“连年有余”等运用谐音、象征和寓意手法的作品;有表现神话传说、戏剧故事,如“武松打虎”、“杨门女将”等类作品。
剪纸地方风格浓郁,如陕北高原剪纸显得强劲有力、豪迈奔放;关中平原剪纸一般精而不繁、巧而秀丽,陕南流行的植物纹样,疏密虚实相宜,装饰趣味浓郁。陕西民间剪纸总的具有狙犷简练、明快、醒目的地方特色。表现手法注重集中、概括、夸张、装饰,着力于写意传神。
陶埙是古代用陶土烧制的一种吹奏乐器,大小如鹅蛋,六孔,顶端为吹口。它是中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大约有七千年的历史。
相传埙起源于一种叫做“石流星”的狩猎工具。古时候,人们常常用绳子系上一个石球或者泥球,投出去击打鸟兽。有的球体中间是空的,抡起来一兜风能发出声音。后来人们觉得挺好玩,就拿来吹,于是这种石流星就慢慢地演变成了埙。最初埙大多是用石头和骨头制作的,后来发展成为陶制的,形状也有多种,如扁圆形、椭圆形、球形、鱼形和梨形等,其中以梨形最为普遍。
户县地处关中平原,物产丰富,风景秀丽,是我国著名的农民画乡。户县农民画兴起于50年代末。全县广大农民继承民间剪纸、绣花艺术的传统,以绘画为手段,抒发自己的感情,将渭河之滨、终南山下特有的人情风貌、生产场景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反映社会主义农村的面貌。
农民画作者现已发展到2000多人,主要代表人物有李凤兰、王京龙等。户县农民画富有强烈的生活气怎能和鲜明的艺术风格。农民画不拘一格,呈现出清新、自然、明快、烂漫的特色。在表现手法上多用写意、夸张、变形的技法,想像力丰富,有着与专业画家迥然不同的独特的构图和情趣。
皮影发源于西汉,兴起于北宋。陕西关中皮影在全国久负盛名,除了表演时豪迈、厚劲、高亢的唱腔外,皮影还制作精美,引人入胜。
关中皮影刻绘善于动用冼炼的轮廓造型,夸张的装饰纹样,疏密相间、虚实有致的手法,精致缜密的雕镂功夫,以表达剧中人物的相貌、身份、衣着和性格,达到形神兼备,深刻感人。
布艺是一种采用绣、拼、贴、缀、填充等综合手法制成的立体布制艺术品。根据用途分为四种类型:一是为孩童所作的布艺,也称布玩;
二是婚俗布艺,有着美化新婚洞房的作用,更寄托着辟邪纳福、生殖繁衍的祈盼;三是寿俗布艺,多为女儿为老人所做,有生命延绵、种族昌盛的寓意;四是端午节的各式香包,有辟邪护生的民俗功用。
洛川毛麻绣以麻袋片为底,用彩色的毛线、棉线为原料,采用扎、织、绣的方法制作而成。不但有剪纸的特点,而且具备刺绣的风韵,工艺精细,为中国民间艺苑中软雕艺术的出新另辟了蹊径。
毛麻绣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构思新颖,技艺精湛,多出自村姑农妇之手,构图将画面充满,平面展开,互不遮挡。造型上大刀阔斧,大胆夸张,使形象更加鲜明,色彩艳丽,作品集精细华丽与粗犷古朴于一体,富有装饰性,随着世界范围内民间艺术热潮的兴起,洛川毛绣已经成为国内外艺术家和游客们求之难得的艺术品和旅游纪念品。
陕西凤翔彩绘泥塑,俗称“泥玩”,产生于明代,有500多年历史。她是用凤翔粘性很强的“板板土”和泥、制模、翻坯、彩绘而成。其中最具代表性作品虎、狮寄托着送子、护生、镇宅、纳福的寓意,广泛用于民俗文化活动之中。
凤翔木版年画是中国木版画家族中的珍品,迄今已有500多年历史,可谓印刷界之前驱。它继承和发扬了中国最早的木版雕刻技法,结合了彩印手绘技法,形成了敷色浓艳而深沉,线条刚劲而流畅的独特风格,体现着农民对土地的热爱,对富裕生活的向往。
陕西是中国风筝的发源地,制作风筝的历史已有两千多年。陕西民间制作风筝,其图案运用人物、走兽、花鸟、器物等形象和一些吉祥文字,以民间谚语、吉语及神话故事为题材,通过借喻、比拟、双关、象征及谐音等表现手法,构成“一句吉语一图案”的美术形式,赋予求吉呈祥、消灾免难之意,寄托人们对幸福、长寿、喜庆等愿望。它因物喻义、物吉图案,将情景物融为一体,因而主题鲜明突出,构思巧妙。
由于历史上的富县交通封闭,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少,与现代文明相对隔绝,仍保留着古老的文化传统和民间风俗,从而使其它地域早己失传的古老民族文化原始传统,得以在民间较完整保存下来。
富县薰画,起源于富县民间古老的装饰工艺品——碗架云子,碗架一般为立式三层,高2米,长2~3米,是延安南部各县农村储放盛米、面的瓦缸和餐具的家具,功能类似今天的橱柜。
碗架正面敞,为美化居室、防虫挡尘,民众就用薰画粘于架层上,因此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薰画兼具剪纸和版画的艺术效果,古朴浑厚,结构严谨,手法简炼,主次分明,虚实相映,形象夸张,主题鲜明,是中国民间艺苑的一株奇葩。它与富县剪纸珠联璧合,为富县赢得“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美名。逢年过节,当地妇女聚在一起,画的画,剪的剪,薰的薰,家家户户的炕头、墙壁、碗架等处贴了薰画,五彩纷呈,美不胜收。
在多见树木少见人的神农架林区,青年男女相识的机会并不多,他们的婚配主要是靠媒人的介绍。如果男女双方觉是合适,就举行订婚仪式。男方在选定的日子给女方家送一份“礼吊子”(从猪背上割下的上等猪肉)及其他礼物...
陕西十大手工艺品1、剪纸陕西民间剪纸历史悠久,题材广泛,风格独特,十分繁荣。每逢春节或结婚等喜庆节日活动,人们总要在窗户上或居室内贴满剪纸,以示喜庆欢乐。剪纸内容,有反映现实生活中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
酸酒鸭,是定南县的一道传统客家名菜,其用料讲究,味型独特,开胃的酸味、过瘾的辣味、迷人的酒香,令人馋涎。定南客家酸酒鸭制作工艺始于南宋,当时,中原战火连天,大批北方、江淮难民南徙,由于南方潮湿多雨,客...
藏历五月十五日是林卡节。藏语称“藏木林吉桑”,意为世界焚香日,世界快乐日。据说是以此纪念莲花生大师曾于猴年五月降伏了藏地的一切妖魔。热爱大自然又能歌善舞的藏族人民在这一天身着节日盛装,带着青稞酒和酥油...
张家界大峡谷位于张家界市慈利县三官寺乡,紧邻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张家界大峡谷是一个新近开发建设的旅游景区。张家界大峡谷原来有两个名字,一个叫做烂船峡:来源于神泉溪,整个大...
多哥 男女双方感情破裂,便到当地部门申请,并各自请管理人员将头发剃去一半,将剃下来的头发互相交换。阿富汗 如果女方提出离婚,那么她再嫁人时,她的再婚丈夫要付给前夫两倍当年婚礼费用;如果是男方提出离婚,...
“龙天庙会”是为祭祀创建了“文景之治”的汉文帝刘恒和汉景帝,每年二月二都要举行的活动,同时也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龙天庙会”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被评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龙天庙俗称刘王祠,位于古...
在中国现代史上,李汶是一位大名鼎鼎的人物,因他解放初期(1951年)去了香港,故了解他的人并不多。李汶(1894—1975),原名增让,字揖升。湖南省桂东县三都长义(今桥头乡尚义村)人。他出生仕宦之家...
高邮民歌是江苏省的传统音乐。高邮民歌大都是群众触景生情的即兴之作,内容十分丰富。高邮民歌多采用“间白”、“对白”及“一领众和”的传唱方式,音乐以五声音阶和加清角或变宫的六声音阶为主,常有四、五、六度的...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皇朝,由蒙古族元世祖忽必烈于1271年所建,定都大都(今北京市),1276年攻占临安,南宋灭亡。1279年经崖山海战后消灭南宋残余势力, 全面占领中国,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