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寻乌县,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处,是客家聚居地,东江源头县,人口32万,是集客家文化、红色文化、橘橙文化为一体的中央苏区县,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
各类非遗项目基本情况如下:
民间医学挑积和民间习俗寻乌客家迎故事均是2007年列入寻乌县第一批县级非遗项目。
挑积是该县省级第一批非遗保护项目,2008年12月列入省级第二批非遗保护项目。
挑积是古老的中医治病手术,源自远古的石器时代,由砭石、放血疗法发展而来。属针炙疗法,用瓷锋在手掌的鱼际穴或指缝穴上,刈开小口,挤出皮下脂肪,然后用止血粉,包扎好伤口,适当服些草药,简单便捷、效果显著,几天后就可治好,很受欢迎。挑积作为一项汉族民间医术,一种汉族民间文化,千百年来造福于广大群众,对弘扬汉族文化,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有着巨大的现实价值和战略价值。
寻乌客家迎故事习俗于2015年6月列入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16年12月列入江西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寻乌客家迎故事习俗传承人谢小洪、陈治略2人被列为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寻乌客家迎故事习俗曾在凤凰卫视播出,还分别于2004年和2009年在江西电视台播出。
“迎故事”是把一个个历史传说、民间故事、人文景观等制作成一台台生动的人物造型,沿街巡游的一项群众集游活动。活动以编扎、抬架的方式,由挑选出来的6-8岁左右的男女儿童,扮演各种故事中的人物造型,将其固定在木架上,由男青年抬着,沿街巡游,向人们诉说着一个个优美动人的传说。
教化歌于2009年3月列入寻乌县第二批县级非遗项目;传统音乐寻乌山歌、寻乌客家传统技艺老蟹子、民间舞蹈船灯、十二景灯、鼻吹唢呐打盘花均为2014年7月列入该县第三批县级非遗项目;
传统戏剧汶口汉剧、传统舞蹈香火龙、周田围屋建造技艺、山茶油土榨技艺等为2017年8月列入该县第四批县级非遗项目。
大年三十有守夜的习俗,因此脯羹便成为大年三十晚上必备的夜宵之一,原料:红薯淀粉、鸡杂、豆腐、豆干、豆芽、粉丝、腐竹、鸡蛋、猪肉、香菜、姜丝等。先将水烧开,将各种菜放入煮熟,放好调料,而后用红薯淀粉勾芡...
一、春 节春节是政和县百姓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初一到初三叫过“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叫“过大年”。新中国建立前,初一要选吉时开大门,大放鞭炮,祈求一年诸事如意。大人小孩一律换新衣,初一早餐吃除夕预先做...
寻乌县,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处,是客家聚居地,东江源头县,人口32万,是集客家文化、红色文化、橘橙文化为一体的中央苏区县,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各类非遗项目基本情况如下:一、省级非遗项目民间医学挑积和...
相传,很早以前,渤海中有三座神山,其上物色皆白,黄金白银为宫阙,珠干之树皆丛生,华实皆有滋味,吃了能长生不老。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求大秦江山永固、个人长生不老,便慕名来到这里寻找神山,求长生不死药。他...
大圩古镇位于山水旅游名城桂林市东南18公里处,距灵川县城30公里,地处漓江中游,在漓江北岸由西向东沿江而建,古风浓郁。大圩古镇,广西古代“四大圩镇”之一。古镇始建于公元200年。古老的大圩老街顺着漓江...
欧阳修是北宋杰出的文学家、史学家和政治家,特别是他的文学成就震惊文坛,被誉为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一代文宗,“唐宋八大家”之一。宋熙宁五年(1072年)卒于颍州(今安徽阜阳)私邸,享年66岁,赠太子太师...
索尔代维洛耶稣受难会是意大利的民间传统节日。在每隔10年的10月举行。这个节日源于16世纪。从那时起,索尔代维洛每隔10年就要演出一次耶稣受难的戏剧,每次演出都极为成功,因此在国内外颇有名气,成为节日...
湖南省怀化溆浦民俗文化灯1、龙灯:溆浦龙灯是用竹札纸糊的亮灯,灯内用蜡烛照明,夜间尤如一条玲珑的彩龙,溆浦龙灯相传起源于唐朝,是我国龙灯的原形,至今只有溆浦一带保存这种非常原始的龙灯。溆浦龙灯的表演非...
咖啡对于工作人员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物品,特别是经常熬夜的工作者,不过喝咖啡杯子就很重要,一款舒适顺心的杯子能给人很好的心情,不仅如此还能提高咖啡的档次。本站小编为你带来世界上最大的咖啡杯。英国伦敦,一个...
中国的四大传统民俗除夕 一年一度的文化心结来历 春节原名为元日,相关的庆祝活动在夏代已经开始。作为岁首大节,它确立在汉朝。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汉武帝颁行《太初历》,确定以夏历的正月初一为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