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并非无战事之福地,“长毛”——太平军在横扫大江南北之后,同样把战火烧至古齐昌。清咸丰九年(1859年)3月20日黎明,“长毛”首目石镇吉、石镇常攻下梅州后,25日攻兴宁城。时知县彭蕴炜利用坚固的明城墙,同时派居民放溪水成渠,又在宁江河下游截水去路,长毛便无计成穴以施地雷战,未能攻下。
3月26日清将卓兴率2000众驱往兴城,激战后大败“长毛”。“长毛”急撤兵至罗浮司城。清提督高连升率兵退剿,陷入“长毛”伏击圈,大败,被俘数百人.“长毛”竟惨无人道将其埋入古家祠侧大坑!直至1984年冬时,村人挖屋基时,仍大量未腐烂的清军尸骨,哄动乡里……
兴城除遭正统长毛血洗外,还受“土长毛”之攻掠。清咸丰四年(1854),太平军席卷全国。李正春率众在五华水寨大岭岗举义,震动四方。李便被太平天国天德王封为“大元帅”。同年8月初,李部壮大至一万多人乘胜攻兴城。当时兴宁清兵早有备,遂内外夹击“长毛”,李部被迫飞渡宁江逃窜,另寻生路。只是老天亦不助“长毛”,反而“配合”清军而连日大雨,宁江暴涨而桥断修绝,“长毛”陷入被动挨打局面。最后被左宗棠所帅清军在梅州全歼“长毛”……
兴长期流传的民谣“长铁网挂城头,金龟水上游。任你天下乱,兴宁唔使(不用)愁”,其来历正是“长毛”血洗兴宁战事,还传言是观音娘娘的“咒语”保兴宁万世平安。兴宁古城呈龟形,龟与水有关。“长毛”攻兴宁、天降暴雨淹长毛,保全了兴宁。兴宁民间信观音的最多,便依当时战事而“杜撰”了观音娘娘神话。梅州客家恨长毛,固然有客家人正统思想比较严重的因素,但也与长毛长期征战,既不能实行《天朝田亩制度》给老百姓带来利益,反抢掠血洗,而致民怨沸腾;且清朝气数未尽,其统治比“长毛”更有利当时国情,因此,民众当然托观音娘娘抗“长毛”以护兴宁……
在今天的浙江版图上,你再也看不到一个个历史悠久的县,皖南和浙北本来是人口十分稠密的地区,太平天国运动造成这些地区荒无人烟,直到现在都没有恢复到清朝中期时的人口数目。当时人口稠密的浙江寿昌县、新登县、分水县、于潜县、孝丰县、崇德县、昌化县、 武康县、隧安县、汤溪县、宣平县等一个个县城,现在都只是镇而已,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太平天国把这些县的人口搞得都下降了80-90%,人口太少不得不撤县,直到今天也无法恢复人口,当然也就无法恢复这些县的建制。
中国历史学家戴逸研究指出,太平天国起义前20年的 1830年(起义发生在1851年)前,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29%,是世界上经济最强大的国家,西欧五国的GDp总和占29%,与中国持平。太平天国40年后的1900年,中国的GDp只占世界的6%。
据《中国人口史》统计的南方七省人口死亡数字:
江苏战前4471万人,死亡1679万,比例37.5%。浙江战前3027万人,死亡1630万,比例53.8%。安徽战前3738.6万人,死亡1700万,比例45.5%。福建战前1621万人,死亡449万,比例27.7%。江西战前2428万,死亡1172万,比例48.3%。湖北战前2218.7万人,死亡500万,比例22.5%。湖南战前2180.9万人人,死亡200万,比例9.2%。以上7省战前19687.3万人,死亡7330万,比例37.2%。如加上广东、山东、陕西等省死亡人口更多。
清朝末年,除以上七省死亡7330万,西部回乱引起的云南、陕西、甘肃和新疆死亡多达2200万。光绪大灾造成的陕西、山西、河南、直隶、山东五省人口死亡2290万。以上合计死亡人口11840万。如果加上未统计省份,总数不会少于1.2亿人。战前的1851年中国人口总数为4.36亿,死亡人口占战前人口的24.7%。
光在江苏省,常州6天死亡5万人。苏州城被屠十之二三,自杀十之二三,然后是瘟疫流行,人口去半。苏州府战前有人口654.3万,战后仅余229万,损失425万。
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的政治和经济打击是无法估量的。太平天国让中国经济崩溃,政治无法统一,军事上各自为战。太平天国战争期间发生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沙俄趁机占领了北方大片领土。甲午战争是太平天国后三十多年了,“地方军阀割据”非但没有减轻,反而更严重,当时的海军和陆军,各派互相见死不救,各派都试图“保护自己的实力”。
注
长毛是满清统治者对太平天国军队的蔑称。
因太平军反抗清政府剃发留辫的规定,一律蓄发,故称。《太平天囯歌谣·<前言>引》:“‘长毛’一来,生活好过。”《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回:“其时正值江南裁撤营头,所有前头打‘长毛’得过保举的人一齐歇了下来,谋生无路。” 清陈天华 《警世钟》:“ 湘军打长毛,当初也是连打败仗。” 鲁迅 《呐喊·风波》:“长毛时候,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
客家人“洗三朝”一般由年长的婆婆、奶奶主持,边洗边吟唱一些诸如:“洗洗头,做王侯;洗洗身,做富翁;洗洗手,荣华富贵全都有;洗洗腰,一辈更比一辈高;洗洗脚,身体健康唔食药……”等赞语。男女成婚后,媳妇有...
揭阳炮台丰溪村蔡厝保留着一个独特的“营蔗”传统习俗,每年的正月初九早上村民集中拜天公营蔗,“营蔗”习俗是丰溪蔡厝历传以久的特别习俗,蔗寓意生活节节高 、节节甜。通过“营蔗”祈求全村合境平安!一年更比一...
“核桃坡,核桃沟,核桃砭,核桃路,漫山遍野核桃树,核桃累累碰人头”。这说的就是商洛的核桃。商洛核桃,据说是西汉张骞从西域带回植于京都长安,然而“龙凤之地”不适核桃生长发育,便被发配到商洛山中。岂知,核...
萧县一般丧葬仪式,繁琐复杂,充满迷信色彩。老人临终前,要将病榻移至正屋当门,以便得正位而终。在寿终后,用整张白纸复盖在面上,叫“复面”,也叫“蒙脸纸”。床前放一瓦盆,死者有几个儿子,就在盆底钻几个眼,...
孝感因孝子董永“孝行感天”(孝亲之情感天动地)而得名,以至于人们以为孝感县设立是因为董永这个孝子才建县的,然事实并非如此。孝感的前身为孝昌县,以“孝道昌盛”而得名。为南朝宋孝建元年(454年),孝武帝...
胶东有糊制“纸斗”的风俗,以荣成、文登、莱西流行最广也最有特色,至今尤存。纸斗又称纸笸箩,是盛物的容器,多用来装针线布头及绣花样子,也有专门做成鞋盒和帽盒的。常见的纸笸箩制作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苇箔或...
斯里兰卡“三大怪”中最有趣的非高跷垂钓莫属。高跷垂钓只出现于斯里兰卡南部海岸寥寥可数的几处海滨,据说是独特的地貌让鱼儿喜欢在这里聚集。在斯里兰卡南部的阿杭格默,笔者看到当地在近海处密密麻麻插着一根根木...
赫哲族人注重礼仪,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尊老爱幼 赫哲人注重礼仪,有尊老敬长的良好社会风尚。晚辈出门回来,与长辈相见时,要向长辈行跪拜礼,依次向父母、兄嫂问安,以示敬重。长辈吻小辈的额头,以示亲热爱护...
西方人结婚仪式有很多习俗都是大家所熟悉的,首先西方婚庆场面既欢快热闹,又美丽浪漫。近年来由于我国的不断改革开放,东西方文化不断交融,我国现在的婚俗不少方面也在受西方婚俗的影响,比如穿婚纱、戴钻戒等等已...
春节是裕固族最主要的传统节日,节前有祭祖守岁活动。除夕之夜,家人团聚吃年夜饭,主要有抓肉、炸油果、馓子、酥油奶茶等。年三十守岁,正月初一早早起床,意为人勤春来早。按习惯,年轻人和晚辈要手捧清水,洒向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