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人们都习惯叫“天津卫”,这个名字预示着这里一座军事要塞。天津和很多沿海城市一样,在四五千年以前也是海洋,没有陆地的,后来经过漫长的地质演变形成陆地,天津陆地的形成则和黄河密不可分,黄河携带大量泥沙逐渐形成冲积平原,大约三千年前在天津境内入海,后又三次改道,大约在金朝时天津的陆地开始稳定。天津是因运河而兴,因漕运而繁荣起来的历史古城。它的形成离不开一个地方——三岔口,所谓的三岔口,就是海河、北运河和南运河在天津的交汇处,三岔口是天津这座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被誉为“天津摇篮”,人们俗称“先有三岔口,后又天津卫”,因为古代都是走水路沿河迁移、定居,在隋炀帝开凿运河以后,天津逐渐吸引了大量移民来此聚居,漕运枢纽让以三岔口为中心的天津成为了商贸重镇。
天津地区真正成为漕运枢纽和首都门户却始于金朝。1153年,女真人迁都燕京(今北京),改称中都。为保障首都吃粮,每年有大批漕船利用隋炀帝开凿的永济渠故道将河南、山东、河北等地的粮食运送到中都。1205年,御河(永济渠)北段经改造不再从今天天津静海县独流镇西北行永济渠旧道,而是向北经过天津的三岔河口,然后通过潞河北上通州和京师。金朝政府为保证漕粮能安全抵达中都,在南、北运河与海河交汇处的三岔河口成为漕运的重要枢纽。直沽寨的出现,使天津地区的战略地位发生了深刻变化,为日后天津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1272年,元朝在大都(今北京)设立国都。对南粮北运的需求大增,而隋唐大运河的通济渠段因黄河多次改道已全线淤塞,不能经常保持通畅,漕粮运量远不能满足大都的需要。因此,从1282年开始,海运漕粮逐渐兴盛。大批的南粮通过海运经天津大沽口进入海河,再经北运河运入北京,形成“半天下之财赋,悉由此路而进”的格局。到了1310年,每年海运漕粮高达200多万石(每石合今60公斤)。但无论是通过京杭运河运送漕粮,还是通过海洋运送漕粮,都必须经过天津。因此,天津成为漕粮北运的咽喉重地。元祐三年(1316),元代朝廷在直沽设海津镇,明确了直沽地区“河海通津”的枢纽作用。
1421年,明朝正式迁都北京,此时的大运河已全线贯通,每年运往北京的漕粮达五六百万石。到了清代,大运河成为沟通南北的经济命脉,除大量粮食经运河运往北京外,南北方土特产品、丝绸、建材等也成为运河运输的重要物资。晚清时期,随着天津的开埠,天津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商品集散地,海河运输逐渐取代了运河的功能,成为天津河海运输的重要通道。
天津八大家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天津的海运、漕运、盐业。韩家就是在清朝初期是靠海运行业起家的,“天成号”就是韩家经营的海运机构的字号。当时韩家有海船几十艘,而且生意不仅局限于国内,已经开通了朝鲜、日本这些航线。海上遇险货物受到损失,货主可得到适当赔偿。当时已经积累了大量财富的韩家,把保险业务整合进海运业务当中,为货主提供货物保险服务。保险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这是一般海船户所无法与之抗衡的,靠这项业务,许多小海船户被韩家挤垮或吞并,也更加壮大了自己的业务。
到了清朝咸丰、同治时期,韩家达到鼎盛时期,光有文字记载的,就养了99条海船,被称为清代天津“船王”。韩家除养海船,还开设有粮行、银号、当铺等。韩家是八大家中唯一祖籍为天津的家族,也是唯一以海运为主业的家族,他们赶上了天津海运行业高速发展的时期,又实行“物流配送”和“自营货物”并行的经营策略,所以财富得以迅速积累,成为天津首富。
天成号韩家的私宅达百余间,在当时的东门外沿河马路玉皇阁和天后宫之间,既有住宅,又有铺面、仓库和私家码头。因为地处天津城东,所以被人们称为“东门外韩家”,简称“东韩”与之对应的是“西穆”,就是卖茶叶的正兴德穆家。
韩家当时生活到底有多奢靡没有资料记载,但对于他家操办白事的记载还有很多资料。据说韩家从发家那天起,只要家有丧事,一定会大操大办,光出殡时的“头号杠”就需要64个人扛,各种程序全按讲究来,听过相声《白事会》吗?就那样的。韩家办白事时是“花钱如流水”,一次丧事花去白银十万两,竟是常有的事儿。老天津丧事上的停灵时间一般和家庭的财力有极大关系,长的可达“七七”,也就是49天。韩家的停灵时间一般都为49天,其间举行多次佛事,僧道番尼四棚经轮番上,辞灵的仪式隆重且规矩讲究多到“繁琐”的程度,出殡的队伍更是可以绵延数里,并且过街道时一刻不停地沿途撒钱,致使贫民争抢,一棚白事没几十万两银子下不来。
物极必反,随着两次鸦片战争的结束,清政府开始陆续开放通商口岸,韩家的事业开始受到冲击,尤其是1872年轮船招商局成立,使轮船海运发展起来,韩家的木船已然落伍了。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天津,把韩家经营的18家当铺洗劫了17家,从此韩家的家业土崩瓦解,船运业也被西方国家大型铁甲货船取代。
在韩家祖业尚未完全“崩盘”的时候,有一支,据说是长房韩荫棻(fēn)另立门户,迁居京城。自此,韩荫棻、韩渤鹏(耀曾)父子两代不再经商,走上了仕途。虽然官职都不算高,韩渤鹏1917年底当上王士珍国务总理秘书,大约是韩家官运的封顶之作了。但这个弃商从政的选择,却使得韩家的家业有了起色。正是在这段时间里,韩家买下了北京南城西琉璃厂尽头南柳巷的一处大宅院。于是天津“东门外韩家”,转身为北平“南柳巷韩宅”。
相关链接
历史上的天津八大家
牙克石市 是由满语“雅克萨”音转而来。雅克萨为“涮坍的河湾子”。牙克石市附近扎敦河有一个很大的河湾洲渚,故名。免渡河 镇名,滨洲线铁路站地。因免渡河流经境内,镇以河名。“免渡”是蒙古语“门都”的音转,...
大家对加拿大的饮食文化有多少了解呢?由于加拿大是一个移民国家,所以也拥有一个丰富多采的饮食文化。其中,“三不”饮食文化便是别有一番情趣。1、不设烟酒对于中国人来讲,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到酒店招待朋友吃饭,...
潞安大鼓是北方富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传统鼓书暨鼓曲形式,又称“潞安老调”,因流行于古潞安府(今山西长治)一带而得名,另外还有“干板腔”和“潞安鼓书”等别称。早在清乾隆三年便有驰名于上党一带的鼓书艺人路占元...
所罗门群岛(Solomon Islands)是南太平洋的一个岛国,位于澳大利亚东北方,巴布亚新几内亚东方,是英联邦成员之一。所罗门群岛的首都霍尼亚拉(Honiara),全国有87种方言,通用皮钦语,官...
土库曼斯坦的饮食较为广泛地使用胡椒、洋葱、茴香、薄荷等调味品是土库曼斯坦乃至中亚厨艺的一大特色。比较有名的土库曼传统食品有烤肉、抓饭、烤馕、烤肉饼、炸馓子和包子等,饮料以茶为主,夏天人们往往喝酸骆驼奶...
玻璃银光刻是在制镜基础上进行的美术创作,即在玻璃上作画,故而又称“镜画”。又因其在镜画中的线条都是银色的,所以通称“玻璃银光刻”。约在民国初期,上海市场的衣柜门上出现了一种既具有观赏性又具有实用性的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
拉洋片,是一种传统民间艺术。表演者通常为一人,道具是一个约一人高两臂宽的大木柜,柜的前面有四个直径二三厘米的圆洞,洞上安了凸透镜,柜子的一侧安装有锣、鼓、镲,由两条小绳控制。透过柜子上圆洞观众可以看到...
利比里亚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Liberia)利比里亚国旗利比里亚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9∶10。由红、白相间的11道平行横条组成,左上角为蓝色正方形,内有一白色五角星。1...
孟加拉国人以米饭为主食,也喜欢各种各样的甜食。他们对中餐倍加喜欢。当地人除了在高级饭馆或正式社交场合使用刀叉外,平时一般用右手抓食取饭。男子和妇女通常是分开就餐。家中妇女常在男子吃过饭之后才用餐。在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