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在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第三批国家工业遗产认定名单中,刘伯承工厂旧址赫然在目。刘伯承工厂原名是解放战争时期的晋冀鲁豫军区兵工二厂,坐落在上党古城东南约2公里的地方,是我国唯一以军队将帅名字命名的军工厂。
一直以来,刘伯承工厂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随着档案的逐渐揭秘,人们才了解到中国军工史上那段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
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前方武器弹药吃紧,晋冀鲁豫军区所属的19个兵工厂接到上级命令,夜以继日地生产炮弹、子弹支援前线。为了提高弹药产量,1947年2月,晋冀鲁豫军区组织19个兵工厂开展了一场争创刘伯承工厂生产竞赛活动。
当时,晋冀鲁豫军区兵工二厂的规模是19个兵工厂中最大的,主要生产82迫击炮弹。工厂的生产生活条件异常艰苦:做引信用的铜料,是从农村收购来的铜钱、铜器;产品质量检验,靠的是一把把老旧的卡尺;工人们睡的是大通铺,铺上连席子也没有……在这种条件下,老一辈军工人的信仰与追求、血性与担当彰显得淋漓尽致。为了寻找敌机投下的哑弹,敌机每次轰炸时,别人都是隐蔽起来,工人田万喜却骑上自行车,追着敌机跑,为的是取回哑弹里的炸药;工人郝庆胜用硫化盐、苏打、碱面、水泥和铅丝为原料,成功制作了生产急需的焊条;工人潘发旺冒着生命危险,近距离试验炮弹的杀伤力……
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兵工二厂创造了我国军工史上的一个奇迹:82迫击炮弹月生产量3万余发,生产竞赛活动期间共生产炮弹33万发,为淮海战役的胜利提供了有力的军火支援。
1948年4月,晋冀鲁豫军区军工处在长治大北街驻地,召开争创刘伯承工厂生产竞赛活动表彰总结大会,兵工二厂被评选为刘伯承工厂,奖励刘伯承司令员题词的锦旗一面。一个月后,晋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滕代远到工厂视察,亲笔题写了刘伯承工厂的厂名。
解放战争胜利后,淮海战役纪念馆曾有这样一段评价:“华北解放区参战武器82迫击炮及炮弹携带方便、命中率高、杀伤力大,深受前线各级指战员的欢迎。华北军工将与淮海齐名,永垂青史。”
如今,刘伯承工厂的字匾依然高高悬挂在旧厂大门上,那些铭刻着岁月痕迹的历史遗物,仿佛在诉说着老一辈军工人艰苦奋斗、忘我奉献的创业故事,他们的军工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传承。(文/刘志鹏 赵镜然)
链接
解放战争时期,晋冀鲁豫军区曾组织所属各兵工厂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生产竞赛运动,这次运动被冠名为“刘伯承工厂运动”。运动中产生了迄今为止唯一以中共领导人名字命名的一所兵工厂——“刘伯承工厂”。今天我们共同来回顾这段历史。
上党战役后,晋冀鲁豫军区将所属的兵工厂由偏远山沟迁到城镇。这时期,各兵工厂规模显著扩大,生产设备和条件不断改善,为人民战争开展奠定了扎实的物质基础。
1946年11月,中共中央军委相继发出两份电令,令刘伯承、邓小平、薄一波“运动战中迫炮作用甚大,……应大量制造”,令刘伯承、邓小平、滕代远“一切外援断绝,军火必须自力更生,特别是炮弹子弹。”根据中央军委指示,军区所属的19所兵工厂加紧生产,据有关资料,这一段时间,82迫弹由月生产5000发增加到15000发,50弹由10000发增加到20000发。
为了进一步调动各兵工厂的确积极性,组织发动职工,推动生产完成任务,支援不断扩大的西北战场和山东解放区战场,特别是适应人民军队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反攻的形势,1947年2月开始,晋冀鲁豫军区决定在所属的19所兵工厂,开展以“增加弹药产量、提高产品质量、开展技术改造、降低材料消耗”为目标的“刘伯承工厂”生产竞赛运动。
整个运动历时一年多时间,于1948年4月结束。经晋冀鲁豫军区组织评比,兵工二厂生产的炮弹,在产量、质量、成本和技术安全等方面成绩突出,被评为“刘伯承工厂”,授予刘伯承司令员题写“提高兵工质量,增大歼灭战的实效”的锦旗一面、奖金100万元冀币。对于各兵工厂在运动中涌现出的先进模范人物,军区也隆重进行表彰,分别颁发一、二等“刘伯承工厂运动”奖章。
1948年的5月1日,晋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滕代远到兵工二厂视察,题写了“刘伯承工厂”的厂名。之后,兵工二厂便将题字制作成厂标牌挂在大门上,成为全国唯一以领导人名字命名的工厂。
刘伯承得知此事后,专门从前方打来电话,在表扬工厂广大职工对前方部队作出的贡献后,特意指出,“工厂是党的、政府的,全解放区还没有一个毛泽东工厂,所以不要以我的名字命名。”刘伯承请工厂向全体职工做好解释工作,请接收他本人的请求。
据有关资料,考虑到刘伯承司令员的请求,之后“刘伯承工厂运动”竞赛运动,不再冠刘伯承名字。兵工二厂为了纪念运动夺冠,特地制作了以该厂大门为主图案的“刘伯承工厂”纪念章发放给全体职工。而“刘伯承工厂”的名字则一直未改动,旧址保留至今。
附:晋冀鲁豫军区兵工二厂即“南石槽兵工二厂”,1944年9月由八路军总部军工部一所二分厂改编而成,1945年11月迁至山西省长治市南石槽村,主要生产50mm掷榴弹和82mm迫击炮弹。
大家对加拿大的饮食文化有多少了解呢?由于加拿大是一个移民国家,所以也拥有一个丰富多采的饮食文化。其中,“三不”饮食文化便是别有一番情趣。1、不设烟酒对于中国人来讲,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到酒店招待朋友吃饭,...
潞安大鼓是北方富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传统鼓书暨鼓曲形式,又称“潞安老调”,因流行于古潞安府(今山西长治)一带而得名,另外还有“干板腔”和“潞安鼓书”等别称。早在清乾隆三年便有驰名于上党一带的鼓书艺人路占元...
所罗门群岛(Solomon Islands)是南太平洋的一个岛国,位于澳大利亚东北方,巴布亚新几内亚东方,是英联邦成员之一。所罗门群岛的首都霍尼亚拉(Honiara),全国有87种方言,通用皮钦语,官...
土库曼斯坦的饮食较为广泛地使用胡椒、洋葱、茴香、薄荷等调味品是土库曼斯坦乃至中亚厨艺的一大特色。比较有名的土库曼传统食品有烤肉、抓饭、烤馕、烤肉饼、炸馓子和包子等,饮料以茶为主,夏天人们往往喝酸骆驼奶...
玻璃银光刻是在制镜基础上进行的美术创作,即在玻璃上作画,故而又称“镜画”。又因其在镜画中的线条都是银色的,所以通称“玻璃银光刻”。约在民国初期,上海市场的衣柜门上出现了一种既具有观赏性又具有实用性的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
拉洋片,是一种传统民间艺术。表演者通常为一人,道具是一个约一人高两臂宽的大木柜,柜的前面有四个直径二三厘米的圆洞,洞上安了凸透镜,柜子的一侧安装有锣、鼓、镲,由两条小绳控制。透过柜子上圆洞观众可以看到...
利比里亚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Liberia)利比里亚国旗利比里亚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9∶10。由红、白相间的11道平行横条组成,左上角为蓝色正方形,内有一白色五角星。1...
孟加拉国人以米饭为主食,也喜欢各种各样的甜食。他们对中餐倍加喜欢。当地人除了在高级饭馆或正式社交场合使用刀叉外,平时一般用右手抓食取饭。男子和妇女通常是分开就餐。家中妇女常在男子吃过饭之后才用餐。在吃...
甘肃省陇南市成县民间音乐主要包涵在传统的春节社火、木偶戏、锁呐和南北山区山民们哼唱的山歌,目前已濒临失传。传统社火曲传统社火主要有步社火、夜社火等形式。其中主要传唱的社火曲普遍为《渡船曲》,小曲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