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酸酒鸭,是定南县的一道传统客家名菜,其用料讲究,味型独特,开胃的酸味、过瘾的辣味、迷人的酒香,令人馋涎。
定南客家酸酒鸭制作工艺始于南宋,当时,中原战火连天,大批北方、江淮难民南徙,由于南方潮湿多雨,客家先民按中医理论常喝姜汤,仍感身寒,后有人用当地野山椒拌、姜末、与客家人手酿米醋一起服用,竟达到了发汗、祛湿的功效,效果极佳。之后,客家人常在食品中拌有酸和辣的作料以及姜、茶油等辅料,酸酒鸭也由此产生。
通过800余年的传承,定南客家酸酒鸭及制作工艺早已走进当地千家万户,成为当地客家逢年过节必备的一道菜肴。
客家人天生喜欢酸酸辣辣的刺激味道,口味十分浓重。酸酒鸭之所以在定南菜中占上一绝,自然是因为它有独特的味道。
酸酒鸭,鸭子是主料,鸭子的选择非常重要。鸭子必须选上等品:鸭子精瘦,以稻谷为主食;重量以三四斤为好,羽毛光滑且丰满,拍翅膀时十分有力。这样的鸭子肉质鲜美,口感嚼劲十足。
为了保证肉质,鸭子一般用文火慢炖,炖到筷子足以插入鸭肉即可。这时的鸭汤浓厚鲜美,鸭肉口感极佳。
用客家米醋,配以红辣椒、青辣椒、姜蒜等制成的酸酒是定南人烹制酸酒鸭必不可少的一种配料。
当酸酒鸭端上餐桌时,拿着筷子夹一块鸭肉,蘸点酸酒入味,再放进嘴里。酸味顺着肉进入嘴里,一股酸辣味涌上舌尖,再配以口中鸭肉的味道,真是越吃越香。
吃完之后,酸中浸着一丝辣味,重新涌回舌尖,在口腔里来回滚动,让人忍不住多吃几块鸭肉,满口留香。
酸酒鸭,客家人风味中的一绝,餐桌上的一颗明珠。
2010年,定南客家酸酒鸭制作技艺还被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酸酒鸭,是定南县的一道传统客家名菜,其用料讲究,味型独特,开胃的酸味、过瘾的辣味、迷人的酒香,令人馋涎。定南客家酸酒鸭制作工艺始于南宋,当时,中原战火连天,大批北方、江淮难民南徙,由于南方潮湿多雨,客...
藏历五月十五日是林卡节。藏语称“藏木林吉桑”,意为世界焚香日,世界快乐日。据说是以此纪念莲花生大师曾于猴年五月降伏了藏地的一切妖魔。热爱大自然又能歌善舞的藏族人民在这一天身着节日盛装,带着青稞酒和酥油...
张家界大峡谷位于张家界市慈利县三官寺乡,紧邻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张家界大峡谷是一个新近开发建设的旅游景区。张家界大峡谷原来有两个名字,一个叫做烂船峡:来源于神泉溪,整个大...
多哥 男女双方感情破裂,便到当地部门申请,并各自请管理人员将头发剃去一半,将剃下来的头发互相交换。阿富汗 如果女方提出离婚,那么她再嫁人时,她的再婚丈夫要付给前夫两倍当年婚礼费用;如果是男方提出离婚,...
“龙天庙会”是为祭祀创建了“文景之治”的汉文帝刘恒和汉景帝,每年二月二都要举行的活动,同时也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龙天庙会”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被评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龙天庙俗称刘王祠,位于古...
在中国现代史上,李汶是一位大名鼎鼎的人物,因他解放初期(1951年)去了香港,故了解他的人并不多。李汶(1894—1975),原名增让,字揖升。湖南省桂东县三都长义(今桥头乡尚义村)人。他出生仕宦之家...
高邮民歌是江苏省的传统音乐。高邮民歌大都是群众触景生情的即兴之作,内容十分丰富。高邮民歌多采用“间白”、“对白”及“一领众和”的传唱方式,音乐以五声音阶和加清角或变宫的六声音阶为主,常有四、五、六度的...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皇朝,由蒙古族元世祖忽必烈于1271年所建,定都大都(今北京市),1276年攻占临安,南宋灭亡。1279年经崖山海战后消灭南宋残余势力, 全面占领中国,结束...
成吉思汗陵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伊金霍洛旗阿腾席连镇东南约15公里处。成吉思汗原名铁木真,1162年出生于蒙古一个部落贵族的家庭,他凭借机智勇猛,逐渐统一了蒙古。1206年,蒙古各部落首领在斡难河畔召开大会...
农历二月初八是释迦牟尼佛出家纪念日,各地佛寺大多要隆重举行千佛法会。“南华诞”始于唐代公元714年,是宝林寺(后改名法泉寺)住持令韬为弘扬六祖禅法,保护六祖惠能真身,于每年农历二月初八和八月初三(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