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旧时,莆仙有个独特的风俗,凡是民间发生争执不休的矛盾、纠纷,总是由乡里的长辈出面调和。缺理的一方依例要用红布一块、方糕十包,上门给对方赔个礼,叫“挂红”。在沿海、山区的一些乡村,则送羊牯(公羊)一只、红酒一坛,上门向对方认错,叫“谢过”。这样,大家互谅解,双方捐弃前嫌,从此和好。
据说,莆仙这一风俗来源于唐代。
传说唐朝,在莆仙兴泰山区有两个相邻的小乡村,一个叫后溪林村,村里的人家姓余,出了9名秀才;另一个叫石史村,村里的人家姓史,出了一位史宾,在朝中当御史大夫。这两村人因平时有些磨擦,互相结怨。后溪林村人为了不让石史村人骑马从村前经过,便在村前盖了一座孔庙,立了一块碑,上面写着:“军民人等到此下马”。石史村人却不买后溪林村的账,依然骑着马从溪林坟前款款经过。后溪林村人十分恼怒,便聚众挥着斧头,把石史村人坐骑的马脚砍断,逼他们步行回家。石史村人受此大辱,便派上人上京城找御史大夫,为他们出气。
在京城的御史,听了乡亲们的告状后,心中有数,但并不急于表态。到了夜里,他宴请家乡来的亲人。只见酒桌上,烛盘里点着10支蜡烛,中间一支又粗又大,周围几支又小又细。酒过三巡,御史一句也不提家乡的事,只是劝大家喝酒。不多时,烛盘中间的大烛被周围的小烛灼得溶化了,倒了下来,客厅里暗了许多。过一会儿,御史叫人拿去周围的小烛,重新点起大蜡烛,厅内又亮了起来。
这时,御史端起酒杯,对乡亲们说:“各位请喝下这杯酒,并想像刚才的那支大蜡烛。要如何处置村里的事,谅必大家一定会明白的。”
酒席散后,乡亲们一夜也没睡着。大家细细一想,大蜡烛也会被小蜡烛溶化,史家虽然有史大人作靠山,但余家也有9位秀才。将来,他们的前途无可限量,如果大家互相结怨结仇,两村都会两败俱伤。大家想到这里,心里一亮,觉得还是史大人心胸广,思路长啊!
第二天,乡亲们向史大人辞别,说不再计较村里的那件事。史大人高兴地与乡亲们送别,并吩咐乡亲们要向余家赔礼,还特地修了一封书信托乡亲们带给后溪村的余姓弟兄。
史家人回家后,照着史大人的吩咐,备了一匹红布、10块方糕,到余家赔礼,又呈上史大人的书信。余家人见史家人知书达礼,再看史大人的书信后,自觉十分惭愧。于是,余家人也备办一只羊轱(公羊)和一坛红酒作为回礼,并写信向史大人认了错。从此,两村的乡亲都和睦相处,亲如一家。于是,莆仙民间便流传徉“红布糕、羊轱酒”的风俗,并一直沿袭至今。
洛阳灵山寺原名报忠寺、报恩寺,亦名凤凰寺。在洛阳市西南40公里,今宜阳县城西灵山北麓,背依山崖,面临洛河,坐南朝北,和多数中国佛寺方向迥异。相传周灵王寝葬于此,故名其山为灵山,灵山寺也因此得名。寺内建...
梁公林是孔子父母的墓地,距曲阜城东13公里,在兖岚公路以南,防山之北。它面对泗水,背倚防山、古柏参天,桧楷成荫,是一处人造园林。宋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真宗追封孔子的父亲叔梁纥为“齐国公”,元...
文安当地民众自古以来习以土葬,死者因贫富不同,葬俗礼教繁文缛节不同,规模也不同,操作程序大致相同。一、请忙事人当有家人去世上床后,在挂索钱纸和设祭台的同时,要请忙事人。旧时请忙事人,孝子一定要在由族中...
据《每日邮报》报道,烫乳礼是一种将烧热的物件放到女孩胸部上以阻止胸部发育的风俗。这项风俗与“割礼”类似,多见于西非地区,没想到在英国也有多人惨遭其害,英国目前大约有1000名女孩遭受了烫乳礼的荼毒。这...
九龙山,位于安阳水冶镇南面,彰武街道西部,是一座历史名山,俗称“九龙山”,又名龙山。西晋著名的文学家左思写出了轰动一时的《三都赋》,洛阳人竞相传抄,一时洛阳纸贵。在其《魏都赋》一篇中,左思形容九龙山为...
回族把出生视为一种大礼,保留着许多传统的风俗习惯。在孕育期,通常称妇女有孕为“有喜”。询问时,一般只说有喜了吗?而不能问你怀孕了吗?妇女在孕育期还有许多避讳和禁忌。如不送亲,不参加婚札,不见已故的人,...
布依族的丧葬习俗,各时期有所不同。据史籍记载,明至清初,布依族原为火葬,清中叶以后, 始行木棺土葬。明郭子章《黔记诸夷仲家》中说:“丧,食尚鱼虾,而忌禽兽之肉,葬以伞盖墓,期年而焚之,祭以枯鱼”;清康...
粪箕,竹子或柳条编的,当年在合肥农村很常见,属于农家必备之物。与粪箕作伴的,还有一个撮粪的铲子,俗名比较难听,叫“屎刮”。儿时,我去外婆家,与表兄弟们玩耍,就可以在院子角落看见粪箕,屎刮紧紧挨着它,亲...
石屏彝族海菜腔,又称“石屏腔”、“曲子”,俗称“倒搬桨”,以异龙湖中一种称为“海菜”的草本水生植物而得名,流行于异龙湖畔、陶村鸭子坝、牛街、龙朋六街等地尼苏颇(三道红)聚居地区。同时,也为汉族所喜爱,...
老人过寿法门有哪些1、老人过寿以虚岁50岁、60岁、66岁、70岁、77岁、80岁、88岁、90岁、99岁及百岁以上宜大过,虚岁50岁之前,无论家族多么显赫,也不见建议大过寿辰,大摆寿宴。其中6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