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戏楼,坐落在亳州市区大关帝庙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关帝庙始建于清顺治十三年(1656),由山西、陕西两地的药材商人集资兴建,所以又称山陕会馆。戏楼是康熙十五年(1676)在大关帝庙内创建,经康熙至光绪二百多年的修建、藻彩、雕镂等粉饰加工,确实极雕镂藻绘之工,金碧辉煌。由于戏楼上饰绚丽鲜艳的彩绘戏文和精美的砖雕、木雕艺术品,光彩夺目,后人遂以“花戏楼”之名传呼至今。
花戏楼与大关帝庙山门连为一体,是一座仿木结构砖雕牌坊,中间为三间四柱五楼式门楼,拱形券门,门额砖刻“大关帝庙”四个大字,并饰以金色.其上端镶嵌“参天地”三个金字。两侧皆为二柱单楼式门楼,以拱门相承.额曰“钟楼”、“鼓楼”。整个牌坊为水磨青砖墙面,镶满立体透刻砖雕,雕刻繁缛.剔透俊美。内容有“松鹤延年”、“三星高照”、“郭子仪做寿”、“吴越之战”、“三顾茅庐”、“白蛇传”、“老君炼丹”等图案,涉及流行戏文、名人轶事、吉祥图案、山水花木、鱼龙鸟兽、亭榭楼阁、织锦图案等七十余种。
雕刻用砖为厚度不足二寸的特制青砖,在极有限的范围内,雕刻者以高超的技巧,娴熟的刀法,利用特制的工具,采用切、钩、削、凿、剔等方法,将砖透刻成数层,不但各种人物的举止神态雕刻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还把各种人物场景融合于自然环境之中,车马腾飞,历历在目,鲜明有序,给人以强烈的立体感。砖雕刀法最具功力的是一个直径仅5厘米的圆雕双层透花绣球,通体刻了30余个3亳米的圆孔,满球雕花,玲珑剔透,可谓巧夺天工。在构图配备等艺术处理上,也颇具匠心,构图古朴自由,主题明确形象,布局均匀,比例适中。整座砖雕牌坊内容之丰富,雕工精湛,艺术感染力之强,为国内罕见。
进入山门即戏楼,是古代演戏用的舞台,其平面呈“凸”字形,底层类似门厅,是大关帝庙的人流主通道。戏台造型既突出了舞台平稳庄重,又小巧精致,别具特色,布局严谨,充分利用空间,其戏楼大梁内外饰绘的光彩鲜艳的木雕和彩绘,不仅装饰了戏楼的华贵富丽,还突出了歌台娱乐特点。
戏楼坐南朝北,木质结构,面阔三间,为两层楼建筑,组合歇山顶,错落有致,曲直合宜,绿色琉璃瓦屋面,配以五彩琉璃塑像,富丽堂皇。
舞台正中屏风透雕“二龙戏珠”,上悬“演古风今”匾额。场门有二,额书“想当然”、“莫须有”。台前擎檐柱悬挂木楹联“一曲阳春唤醒今古梦,两般面貌做尽忠奸情”,其寓意深刻明了。台缘置木雕栏杆,饰有“三英战吕布”、“凤仪亭”、“华容道”等戏文。整个舞台布局紧凑,功能突出。
舞台擎檐柱顶端周围刻有圆雕“八仙上寿”图。八位仙人,举止各异,神态自如,立于莲花须弥座上,圆雕浑朴,造型生动。卷棚边沿的檐枋、悬枋向外者,皆镶嵌大木立体透雕,有“长坂坡”、“诸葛亮舌战群儒”、“上方谷火烧司马懿”、“空城计”、“孔明七擒孟获”等三国戏文十八出,并辅以珍禽异兽、花纹图案四十余种。戏楼木雕技艺高超,刀法娴熟,概括简明,造型夸张,浑朴生动,粗细得当。粗犷时,如衬景物象,数刀而成;细腻处,虽寸马分人,而须眉毕具,这更显出作品的丰满。
戏楼木雕通体饰彩绘,浓烈明快,冷暖对比强烈,有我国工笔重彩年画之妙,并在木雕底层版面的空白处,绘出相应的景色,使木雕与彩绘巧妙结合,相辅相成,更显出层次,咫尺之间有千里之势。除木雕饰彩外,戏楼梁枋问布满彩绘,有“伯牙碎琴谢知音”、“赵子龙力斩五将”、“马跃檀溪”、“草船借箭”等戏文、人物、故事、僧侣、山水、花鸟、楼阁及各种图案,相互调换,格式灵活.丰富多彩。总之,戏楼之上,凡木皆饰彩绘,琳琅满目,色彩绚丽而不失典雅.浓淡参差恰到好处,极尽典雅之柔韵,金碧辉煌之俊彩。
戏楼东为钟楼,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铸的一口重千余斤的大钟,仍高悬于钟楼内;戏楼西侧为鼓楼,随着时间的流逝,已鼓毁楼空;戏楼正北为大关帝庙之正殿;戏楼两翼为两层看楼,观戏之用。戏楼、钟楼、鼓楼、看楼、正殿等是一套完整的戏剧建筑群,院内屋顶起伏,东西看楼排列,廊庑周接,四环四合,井然有序,达到了高墙、深院、宁静、舒适之境地,每当演戏之时,声响不外溢,效果良好,剧院功能完备,并完整地保存至今,实为难得。
整座花戏楼建筑,是一部精美的艺术品,其砖雕、木雕作品,秀丽玲珑,精湛完美,形神兼备,情景交融,雅俗共赏,给人以美的享受,瞻其艺术,叹为观止。它对研究古代建筑艺术、戏曲发展、舞台形式以及戏剧雕刻、绘画艺术的风格流派等,均有重要的价值。特别是砖雕、木雕、彩绘内容,保存了许多失传的剧目,是研究戏剧史难得的资料。
夏布因轻柔胜丝,避暑爽身,实为暑天衣料佳品而得名。夏布原料为苎麻,苎麻经过传统手工工艺绩纱、纺织加工而成的苎麻布,现称为夏布。夏布有生夏布和熟夏布之分,生夏布是淡草黄本色易于创作中国画,熟夏布经漂白后...
念佛与持咒,本来源于修定的方法之一,然在净土教及密教独立成派之后,便与修定的方法分了家。如果站在整体佛法的立场来说,仍是彼此呼应的。念佛的方法,可以涵盖念一切佛与一切菩萨的圣号在内,未必单指念的阿弥陀...
很多人眼中的博物馆大多是枯燥的建筑物或者是高端的科技产品,再有的就是旧时的古物,大多数年轻人都不太愿意去现在的博物馆,但是在世界的某些角落有着风格不同的博物馆,今天本站小编就带你认识世界上最温情奇特的...
清凉山在怀仁县何家堡乡悟道村西约五里远的地方,山势陡峭,峰峦叠嶂。山上有一寺名清凉寺,据说是文殊菩萨赴五台山途中的第一道场。主峰北山凹处有一石窟,石窟中一尊石雕文殊菩萨像,高1.78米,栩栩如生,端坐...
庶出旧时的婚姻制度是一夫多妻制,官宦人家、商贾巨富除了娶妻之外,还有纳妾的权利(娶小老婆)。山西民间俗称纳妾为“讨二房”、“讨小”,家中以及外人称小老婆为“姨太太”。小老婆所生的子女,即是庶生(非嫡生...
盘古是传说中的开天辟地的英雄人物。岭南人崇拜盘古的习俗由来已久,并因此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民间庙会。在广西柳州、来宾市一带,盘古庙会最为盛行,其中柳州盘古庙会最有特色。盘古庙会是柳州非常著名的节日。每年农...
苗族人认为祖先的灵魂不死,有着尊祖祭祖的古老传统。其中在饮食上的尊祖方式就是常见的一种生活现象,并逐渐形成了一个饮食祭祖的文化。上香、祭酒、祭菜在苗族人家中大多都没摆有神龛,但在堂屋的中堂某一处墙壁下...
福州“白露必吃龙眼”福州有个传统叫作“白露必吃龙眼”的说法。民间的意思为,在白露这一天吃龙眼有大补身体的奇效,在这一天吃一颗龙眼相当于吃一只鸡那么补,听起来感觉太夸张了,哪有那么神奇,不过相信还是有一...
非遗项目:尼木措毕项目级别:四川省级非遗项目申报单位:美姑县文化馆2012年,冬季,正是农闲时节。正是美姑彝人超度——“尼木措毕”仪式的盛期。“尼木措毕”彝语指超度,是大凉山彝族民间最为隆重、最为盛大...
日本把每年的4月1日至7日定为绿化周。绿化周包括工厂绿化日、荒山绿化日等。每逢植树周,全国所有的公民都参加植树,连天皇也不例外。从1951年起,日本把每年的4月3日定为“植树节”。第一届植树节以荒地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