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老城厢民间的信仰习俗非常庞杂,可以说是中国民间信仰的一个缩影,这与其五方杂处的人员构成有直接的关系,特点是功力性极强。
在科学技术不是很发达的年代,人们对天、地、日、月、星辰、雷、电、水、火、山、石等都有着非常虔诚的崇拜,这种崇拜带有很神秘的色彩,实际上已由最原始的自然信仰演变为人格化了的具象的神灵崇拜,比如拜天地,比如向天祈祷、对天发誓,以及对天公地母的崇拜等。一些人所供奉的“天地君亲师”的牌位,体现着这种从自然到人的崇拜的合一。
天津民间对玉皇大帝的崇拜较为普遍,玉皇阁在旧时是一个香火极盛的庙宇,每年三月初八的祭星,九月九的攒斗及登高是其规模较大的活动,与其相伴的庙会则为其增添了繁华热闹的气氛。
民间有祭祀太阳和拜月的习俗,传说二月初一是太阳神的生日,人们要在院内设供桌祭祀太阳神,供品除了糖饼、焖子、豆腐外,还要一碟大白菜心,上面有一张小公鸡图案的剪纸。邻里之间有互赠糖饼的习惯。而拜月则是八月十五由妇女们完成的,与之相配的还有“爬月”,以及“走月亮”。
人们把雷公电母看成一对配偶神,并且把行雨的职能加在了它们身上,并创造出“行雨闪电娘娘”和“雷祖”,玉皇阁和天后宫中都供有它们的神像。
人们对山、石的崇拜,是认为它们有很神秘的、强大的力量,是能避邪去灾的灵物,在天津老城里民居冲胡同口的房山上经常能看到有“泰山石敢当”字样的石头,人们认为这样就不会受到邪气的侵害。
此外人们对火神、河伯的崇拜也大都使其人格化。
天津老城居民对动物的崇拜主要体现在对“五大家”的崇拜上,即狐仙(狐狸)、黄仙(黄鼬)、白仙(刺猬)、柳仙(蛇)、灰仙(老鼠),俗称“狐黄白柳灰”,人们认为它们是亦妖亦仙的精灵,倘若敬奉它们,就会受到福佑,倘若损害它们,则会受到妖术的报复,民间多在自家的院落中盖“仙家楼”,供奉五大家的牌位,由于民间供奉五大家的非常普遍,因此经常有一些神汉姑子自称“顶仙”,能为人治病除灾,尤其受到一些妇女们的关注。
人们相信人死之后有灵魂的存在,尤其是祖先的在天之灵能够庇护后代,使之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因此在一些重大的民俗节日里,人们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祭祖。老城里许多大户人家都建有自己的家祠,其中供奉的就是本家祖先的牌位,祭祖仪式非常隆重而庄严。一般的小户人家则多在过年、清明节及十月一送寒衣等时候祭祀祖先,这种行为一般有缅怀先祖及祈求佑护两层含义。
鬼神在人们的意识中是非常神秘的,一些人宁可信其有,人们把人死后所居住的地方称做“阴间”或“阴曹地府”。
阎王原本是佛教中主宰地狱的一位冥神,而民间则把其视为众鬼之王。
人们把城隍看成是城市保护神,而城隍庙则成为阴间的衙门,民间对城隍的供奉和膜拜以庆祝城隍诞辰而举行的城隍庙会和鬼会最为著名。城隍庙会从农历四月初一城隍生日起到初八晚间鬼会止,历时8天,届时城隍庙前张灯结彩,搭台造棚,连续7天唱戏不断,而城隍出巡和鬼会则使这一活动达到高潮。
民间所崇拜的俗神也是五花八门多种多样。
天后在天津人的心中是“老娘娘”,地道的天津人很少知道天后宫的,但一提到“娘娘宫”便众所周知了。天津人对天后的崇拜源自于天津的码头文化,三岔河口,五方杂处,天后信仰是维系天津人民风民格的纽带,具有这很强的包容性。其中尤其天津结婚妇女都将“栓娃娃”作为一件大事,到“娘娘宫”偷个娃娃,而后每年“洗”一“洗”,娃娃大哥也就逐渐成了娃娃大爷、娃娃太爷。
门神是具有驱邪、卫家、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多种功能的保护神,如秦琼、蔚迟恭等,他们常被贴于临街大门上,威猛雄壮的样子,给人安全感,后来一些文官门神和祈福门神也多为人们所采用。
财神是主宰人世间金银财宝的神灵,因为其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成为最受崇拜的偶像之一,春节期间有请财神和送财神的民俗活动,有的家是到街市上请一张财神神祃供于家中佛堂或堂屋内供全神的地方,有一些小贩每逢过年前都要挨家挨户送财神神祃儿,并高声叫到“送财神爷爷来了”。此时,没有一家说“不要”,并且大多要多付一些钱,以讨个“财神”到家,“越过越发”的吉利。
民间在农历正月初二是敬财神的日子。九月十七是财神的诞辰日,此日,人们也要举办酬神祭祀活动。民间所供奉的财神分文、武两种,文财神是比干和范蠡,而武财神则是赵公明。
民间的关帝崇拜也非常普遍,这要归结于人们对英雄的崇拜。关羽生前英勇而讲义气,可谓义结千秋,忠贞不二,因此人们敬爱他,将其视为偶像。旧时,民间还普遍相信关帝具有司命禄,佑科举,治病除灾,驱邪避恶,巡查冥司,乃至招财进宝等多种功能,因此人们又将他视为正义之神、威武之神、万能之神,对其顶礼膜拜。
民间对王三奶奶的崇拜也非常普遍,相信她是京东人氏,本性慈善,生前能为人了灾治病,被誉为“活神仙”,其78岁那年骑着毛驴到妙峰山进香,不小心跌入山涧摔死了,人们说她是“成仙飞升”,因此对其加以供奉。天后宫内供有王三奶奶的像,民间有这样的说法:“摸摸王三奶奶的手,百病全没有;摸摸王三奶奶的脚,百病全都消”。
民国时期对王三奶奶的崇拜达到鼎盛,除了去天后宫进香以外,主要是成群结队去妙峰山朝拜王三奶奶,妙峰山还特意为天津香客开辟了一条专用道路,沿途都是天津的一些商号设置的茶棚和销售点,为香客提供免费的茶点,香客们多带有茶叶,到王三奶奶像前供一下,称为“灿茶叶”,这样的茶叶据说带有灵气,能治百病。人们朝拜完王三奶奶,大都要买一些麦秸编的鱼、马、福或一串聚福元宝,叫做“带福还家”。
扶乩(fú jī),是中国道教的一种占卜方法,又称扶箕、抬箕、扶鸾、挥鸾、降笔、请仙、卜紫姑、架乩等等。扶,指扶架子;乩,谓卜以问疑。在扶乩中,需要有人扮演被神明附身的角色,这种人被为鸾生或乩身。神明...
印度,女人没金鼻钉不出门印度政府近日计划发行“纸金”,也就是让老百姓认购银行里储备的黄金。虽然购买“纸金”并不意味着能将实物黄金拿到手,但印度人还是趋之若骛,充分体现了他们对黄金的喜爱和信赖。金饰胜过...
春节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也是最有魅力的节日之一。近年来,随着广大海内外华人的共同努力,春节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重要节日。2017年春节,对于生活在加拿大的华人而言,意义非同一般:2016年...
民间镇邪治惊吓的八种方法1、鸡血镇惊法用公鸡血滴到自家大门口,念念有词:驱邪避灾。民间传说是因为人被吓丢了魂,需要把魂收回来才行,在人住的大门驱邪就是把邪气赶走。2、筷子滴水法拿一个碗,装一碗清水,拿...
中国宝鸡法门寺国际文化旅游节暨太白山旅游登山节(以下简称“两节”)是宝鸡市市委、市政府全力打造的重点旅游文化节庆活动之一。自2001年4月举办第一届“两会”以来,每年举办一届。“两节” 以宝鸡法门寺和...
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催生了枫亭元宵游灯的民俗文化奇葩。根据考证,枫亭元宵游灯始于宋代,至今已有900多年。宋庆历四年,蔡襄知福州时,曾布告百姓在元宵大放花灯。于是,枫亭也就有了元宵游灯的民俗活动。“枫...
犀牛寨位于重庆市武隆县土地乡天生村,是大仙女山5A级旅游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印象武隆”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剧场4公里,距世界自然遗产地、国家5A级景区天生三桥5公里,背靠仙女湖。犀牛寨是保存最完整的传...
爸爸节---8月8日爸爸节由来对于“爸爸节”,还是有很多人不了解。我国的“爸爸节”诞生于1945年8月8日,当时正值我国抗战时期,上海部分爱国人士发起“爸爸节”来颂扬、纪念在战场上为国捐躯的父亲们。这...
浙江天台生育习俗中的禁忌怀孕 新妇怀孕以后,为了确保母子健康,在过去有十大忌:一忌进祠堂庙宇,羞见陌生之人;二忌动刀动斧,尤其忌切鱼,特别是切黄鱼头;三是忌剥鸡蛋和桂圆;四忌烧菜时翻炒;五忌杀鸡,剥鸡...
连城县以前有一百三十多种很难互通的方言,现在仍有三十三种。连城的方言如此繁杂,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因为全境多为低山丘陵盘踞,是一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县,并且分属三个流域:连城县境东部的曲溪乡将军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