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要是厌恶某个人,除了说“没材料”、“没起子”的粗话来指责他外,还常用一种非常有趣味的熟语来评价他:“猪不啃、狗不叼”,或索性一个词“狗尿苔”。这些用语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呢?干嘛要借动植物的习性来表示呢?
其实用普通话来解释很简单,就是说一个人或者相貌丑陋,或者缺少知识和教养,举止粗野,令人讨厌。
用猪与狗来比喻,是因为这两种动物与北京人的生活关系密切。
猪的食性很杂,荤素不择,以素为主,从粮食到糟糠,从田间野菜到家庭溲泔水,几乎可以说,凡是人能吃的,它都能吃,甚至能喝酒、醉酒。人不能吃的一些东西,它也能津津有味大嚼以果腹。猪吃食时,发出很大的很香甜的咀嚼声,表现出一种食不厌多的贪婪相,所以当人们形容一个人饭量大、吃得多且又吃相狼狈时,常说:“跟猪一样能吃。”
话就引到“猪不啃”了,一个人如果从里到外糟糕到连猪都不屑啃一口的地步,那么他该是多么令人厌恶啊。
狗尽管是人类的永久的朋友,但由于它混迹于人类生活,沾染上了恶习,因此反而被人类嘲讽,并且以狗喻人留下了大量贬义词。这样,在北京便留下了与“猪不啃”意义相同的词汇“狗不叼”,狗连屎都吃,却都不情愿用嘴去碰他,可见此人比屎还臭。
与上述贬义词的意思相同的,还有一个用植物来比喻的词——狗尿苔。
狗尿苔,是一种长在树根下、草丛里的菌类,也就是蘑菇。它生长非常迅速,似乎狗撒下一泡尿的那么一点水份和功夫,就能马上长出一片。生命短促,上午则长出来,过中午就枯萎了。质贱体轻,柄细伞薄,俯在地面上,很不起眼。虽然无毒,人们却不吃它,不仅因为没滋味,还因为其特性不招人喜欢:采来一把,还没空功夫洗呢,它就已经腐烂了,只能怎么釆来的,怎么扔出去。
因此,北京人拿“狗尿苔”形容人,与“猪不啃,狗不叼”的用法一样,只不过在人物性格中增加了一种轻浮不自重而又无特长与能力的意思。
扶乩(fú jī),是中国道教的一种占卜方法,又称扶箕、抬箕、扶鸾、挥鸾、降笔、请仙、卜紫姑、架乩等等。扶,指扶架子;乩,谓卜以问疑。在扶乩中,需要有人扮演被神明附身的角色,这种人被为鸾生或乩身。神明...
印度,女人没金鼻钉不出门印度政府近日计划发行“纸金”,也就是让老百姓认购银行里储备的黄金。虽然购买“纸金”并不意味着能将实物黄金拿到手,但印度人还是趋之若骛,充分体现了他们对黄金的喜爱和信赖。金饰胜过...
春节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也是最有魅力的节日之一。近年来,随着广大海内外华人的共同努力,春节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重要节日。2017年春节,对于生活在加拿大的华人而言,意义非同一般:2016年...
民间镇邪治惊吓的八种方法1、鸡血镇惊法用公鸡血滴到自家大门口,念念有词:驱邪避灾。民间传说是因为人被吓丢了魂,需要把魂收回来才行,在人住的大门驱邪就是把邪气赶走。2、筷子滴水法拿一个碗,装一碗清水,拿...
中国宝鸡法门寺国际文化旅游节暨太白山旅游登山节(以下简称“两节”)是宝鸡市市委、市政府全力打造的重点旅游文化节庆活动之一。自2001年4月举办第一届“两会”以来,每年举办一届。“两节” 以宝鸡法门寺和...
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催生了枫亭元宵游灯的民俗文化奇葩。根据考证,枫亭元宵游灯始于宋代,至今已有900多年。宋庆历四年,蔡襄知福州时,曾布告百姓在元宵大放花灯。于是,枫亭也就有了元宵游灯的民俗活动。“枫...
犀牛寨位于重庆市武隆县土地乡天生村,是大仙女山5A级旅游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印象武隆”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剧场4公里,距世界自然遗产地、国家5A级景区天生三桥5公里,背靠仙女湖。犀牛寨是保存最完整的传...
爸爸节---8月8日爸爸节由来对于“爸爸节”,还是有很多人不了解。我国的“爸爸节”诞生于1945年8月8日,当时正值我国抗战时期,上海部分爱国人士发起“爸爸节”来颂扬、纪念在战场上为国捐躯的父亲们。这...
浙江天台生育习俗中的禁忌怀孕 新妇怀孕以后,为了确保母子健康,在过去有十大忌:一忌进祠堂庙宇,羞见陌生之人;二忌动刀动斧,尤其忌切鱼,特别是切黄鱼头;三是忌剥鸡蛋和桂圆;四忌烧菜时翻炒;五忌杀鸡,剥鸡...
连城县以前有一百三十多种很难互通的方言,现在仍有三十三种。连城的方言如此繁杂,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因为全境多为低山丘陵盘踞,是一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县,并且分属三个流域:连城县境东部的曲溪乡将军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