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多见树木少见人的神农架林区,青年男女相识的机会并不多,他们的婚配主要是靠媒人的介绍。如果男女双方觉是合适,就举行订婚仪式。男方在选定的日子给女方家送一份“礼吊子”(从猪背上割下的上等猪肉)及其他礼物,另外还要给未来的岳父岳母送上一二匹布,称为“父母布”。从订婚到结婚至少要隔两年,长的可隔五年。
旧俗新娘离家上轿之前,将一把筷子撒在娘家堂屋地上,象征快生贵子。然后由兄长或舅舅抱起送至花轿,这才挥泪上轿而去。无论路程远近,新娘天黑才能进入新郎家。举行典礼、闹房之后,新郎新娘不能同床共枕。新郎要陪在新娘身边坐到天明,据说这样夫妻恩爱才能地久天长。
第二天清晨,新郎家置办一桌10大碗的丰盛酒席,款待送亲的客人,正式履行交亲手续。送亲中的长者当着新郎、新娘和新娘的公婆的面,讲明新娘有哪些缺点,请新娘的公婆指教,请新郎体谅和帮助;同时对新娘提出持家、做人的期望。新娘的婆婆要送亲中的长者转告亲家,不要挂念女儿,我们会和睦相处。新娘这时拿出自己的针线手工品 (鞋、绣品)请大家品评。宴席完后,喇叭高奏“送亲曲”,婚礼才告结束。
客人登门,主人首先端茶倒水,这是我国人民待客的习惯。但在神农架西南山乡,却有一种特别的习俗。若遇客人来访,热情的主人首先端出一大杯白酒递给客人,说声请喝茶,这种以酒代茶的方式叫做“喝冷酒”。
给客人“喝冷酒”,一来是表示主人的热情之心,二来表示家庭的富裕。客人接过“冷酒”要一饮而尽,主人才觉得高兴;如果客人不会饮酒,应向主人讲明,品尝一下,以示对主人的尊重。喝过“冷酒”,主人这才给客人泡上热茶。初来这里的客人,往往被热情的主人搞得莫名其妙。
若在这里作客,吃饭也很讲究,主人给客人盛饭,每次只盛一点点,过一会儿,客人碗里的饭还未吃完,主人便夺下客人的饭碗,将碗内的饭倒掉,重新盛一点热饭。原来这样做,是为了让客人一直吃热饭。就算是大热天也是如此。这“喝冷酒、吃热饭”,很有意思吧!
这里在席上喝酒很随便,主人给客人斟上酒,同时也盛来饭,愿吃则吃,愿喝则喝,不善饮酒者可以放心吃喝,主人不予勉强。
但在神农架北部山乡,酒规却大有不同。如果你到这里作客,热情的主人定会用香喷喷的烧酒和自制的黄酒来款待你。不过,这里的酒规名堂很多,若不懂这里的规矩,往往会大出“洋相”。
若逢宾客满堂,上足酒菜,主人委托一名善饮酒、有“权威”的人担任“酒司令”,作为席上的公证人。其职责是让席上的人喝足酒。
首先,每人面前一只酒杯,均斟满酒,这叫“门杯”。出于对别人的尊重而敬酒,叫做“出杯”;门杯喝完以后,方可用自己的杯子敬酒,对方接过酒喝完后,再斟完一杯酒还给敬酒者叫“还杯”;敬酒过后,主人往往还要来个“转杯”,即主人先喝一杯,再用自己的杯子,从左边依次开始下转,每人喝一杯,再将杯子转到主人面前。当酒过三巡后,“酒司令”就要发话,号召酒席上的每个人向其中一个客人敬酒,这个人就要喝完所有人的敬酒(酒席上有几个人就要喝几杯),这叫做“赶麻雀”,也叫“开会”。等他把每个人的敬酒都喝完后,把空酒杯交给“酒司令”,由“酒司令”斟满每一杯酒,再由客人发话号召所有的人给另外一个人敬酒,并依次往下转。此时,酒席上斛筹交错,喝酒的气氛达到最高潮。在酒席中,还有许多酒规,如“催杯”、“跳杯”、“发杯”、“留杯”,如果没有一定的酒量,往往被喝得醺醺大醉。
神农架山民性格耿直纯朴,无论大人小孩,是男是女,既能喝酒又很会劝酒。按他们的习俗,来了贵客、远客,不喝好、不喝得大醉,主人就觉得脸上无光。不过,不会喝酒的客人也不用害怕,只要一开始就不举杯,主人是不会强其所难的。
最后有一点需注意,散席时,各人要将面前的空杯斟满酒放下,这叫留杯。意思是说主人待客热情诚恳,酒喝好了下次再来。
神农架人还有个缠头巾的习惯,特别是山村妇女,有时缠在头上的毛巾多达十余条,将头顶盘成了一个大圆盘。据说头巾缠的多,一来防寒,二来是显示富裕。著名诗人韩笑浏览神农架后曾在一首诗中写道:“神农氏的后裔住在深山,新建的木屋贴着对联,玉米金灼灼,辣椒红艳艳。女主人显示富裕,头上缠十条毛巾----真是奇观!......奇特的习俗使诗人大为感叹。
山里农民爱抽烟,特别喜欢抽自己种的烟叶,俗称旱烟。他们说抽香烟不过瘾,抽旱烟才来劲。这里的老农,几乎每人备有一个旱烟袋,长度在一米左右,有的甚至超过一米,农户家里都有一个火坑,坐在火坑边烤火时,用这长烟袋抽烟极为方便,烟袋锅接近火炉,人却不用弯腰。有的烟袋锅下端有个尖角,外出时这长烟袋既是烟袋,又是拐杖,一物多用。随身携带,老人们谓之“长枪”。但离开火坑,这“长枪”却多有不便,若用打火机和火柴给自己点烟,就是手臂拼命地伸长,也是够不着烟袋锅。这时只有将打火机点燃,放在地上,然后自己后退三尺,方可过上烟瘾。
考古工作者曾在神农架一古墓碑石上,发现一幅石刻像,刻着一老者手持一根烟袋,其长度超过自身的身高。将这种图像刻在墓碑上,看来这“长枪”定是墓主生前的心爱之物。
在多见树木少见人的神农架林区,青年男女相识的机会并不多,他们的婚配主要是靠媒人的介绍。如果男女双方觉是合适,就举行订婚仪式。男方在选定的日子给女方家送一份“礼吊子”(从猪背上割下的上等猪肉)及其他礼物...
陕西十大手工艺品1、剪纸陕西民间剪纸历史悠久,题材广泛,风格独特,十分繁荣。每逢春节或结婚等喜庆节日活动,人们总要在窗户上或居室内贴满剪纸,以示喜庆欢乐。剪纸内容,有反映现实生活中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
酸酒鸭,是定南县的一道传统客家名菜,其用料讲究,味型独特,开胃的酸味、过瘾的辣味、迷人的酒香,令人馋涎。定南客家酸酒鸭制作工艺始于南宋,当时,中原战火连天,大批北方、江淮难民南徙,由于南方潮湿多雨,客...
藏历五月十五日是林卡节。藏语称“藏木林吉桑”,意为世界焚香日,世界快乐日。据说是以此纪念莲花生大师曾于猴年五月降伏了藏地的一切妖魔。热爱大自然又能歌善舞的藏族人民在这一天身着节日盛装,带着青稞酒和酥油...
张家界大峡谷位于张家界市慈利县三官寺乡,紧邻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张家界大峡谷是一个新近开发建设的旅游景区。张家界大峡谷原来有两个名字,一个叫做烂船峡:来源于神泉溪,整个大...
多哥 男女双方感情破裂,便到当地部门申请,并各自请管理人员将头发剃去一半,将剃下来的头发互相交换。阿富汗 如果女方提出离婚,那么她再嫁人时,她的再婚丈夫要付给前夫两倍当年婚礼费用;如果是男方提出离婚,...
“龙天庙会”是为祭祀创建了“文景之治”的汉文帝刘恒和汉景帝,每年二月二都要举行的活动,同时也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龙天庙会”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被评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龙天庙俗称刘王祠,位于古...
在中国现代史上,李汶是一位大名鼎鼎的人物,因他解放初期(1951年)去了香港,故了解他的人并不多。李汶(1894—1975),原名增让,字揖升。湖南省桂东县三都长义(今桥头乡尚义村)人。他出生仕宦之家...
高邮民歌是江苏省的传统音乐。高邮民歌大都是群众触景生情的即兴之作,内容十分丰富。高邮民歌多采用“间白”、“对白”及“一领众和”的传唱方式,音乐以五声音阶和加清角或变宫的六声音阶为主,常有四、五、六度的...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皇朝,由蒙古族元世祖忽必烈于1271年所建,定都大都(今北京市),1276年攻占临安,南宋灭亡。1279年经崖山海战后消灭南宋残余势力, 全面占领中国,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