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皮陆,晚唐作家皮日休、陆龟蒙的并称。二人友情深笃,诗风相近,互相唱和的诗篇很多,作品思想倾向基本相同,以诗而论,皮高于陆。
皮日休,晚唐文学家,字逸少,又字袭美,襄阳(今属湖北襄樊市)人,出身寒门,早年隐居鹿门山。
皮日休爱好喝酒,愤世嫉俗,自称是“闲气布衣”“醉吟先生”“酒民”“醉士”。据明夏树芳《酒颠》上说,他嗜酒成性,隐居在鹿门山时,每天都饮酒,自称是醉士。后来,在襄阳洞庭湖,他驾着船往来于湖上游赏,一面喝酒,一面赋诗,又自称是酒民。他一生写有许多关于酒的诗文,如《酒箴(并序)》《酒中十咏》《春夕酒醒》《酒病偶作》《<续酒具诗>序》等。
他有一个诗酒好友,叫陆龟蒙,他们时常在一起游山玩水,弈棋钓鱼,饮酒吟诗。
陆龟蒙是唐代的诗人,字鲁望,苏州人,居松江甫里,举进士不中,尝为湖州刺史张抟幕僚,辗转于苏湖间,不久便离职归隐。他也十分爱好喝酒。自和皮日休结成诗酒之友后,两人经常以酒诗唱和。
如皮日休写了一首《醉中寄鲁望一壶并一绝》:
门巷寥寥空紫苔,先生应渴解酲杯。
醉中不得亲相倚,故遣青州从事来。
此诗写皮日休一个人喝醉了酒,感到十分寂寥,就想到他的好友陆龟蒙此时可能没有酒喝,就派人送去了美酒,表达了他对陆龟蒙的真挚情谊。鲁望是陆龟蒙的字。酲杯指酒。青州从事是好酒的隐称,典出《世说新语·术解》:桓公(桓温)有主簿善别酒,有酒辄令先尝,好者谓“青州从事”,恶者谓“平原督邮”。
陆龟蒙看到这首诗后十分感动,就写了一首和诗,题目是《和袭美醉中以一壶寄》,其诗曰:
酒痕衣上杂莓台,犹忆红螺一两杯。
正被绕篱荒菊笑,日斜还有白衣来。
此诗写作者正在思渴饮酒的时候,傍晚忽然有人送来了美酒,真是雪中送炭。袭美是皮日休的字。红螺指酒。白衣,原指官府仆役,后常用以指代送酒的使者。
在一个春天的夜半,皮日休酒醉醒来,面对红烛独自彷徨,此时又想起了故友,于是写了一首《春夕酒醒》寄给陆龟蒙。其诗是:
四弦才罢酒蛮奴,醽醁余香在翠炉。
夜半醒来红蜡短,一枝寒泪作珊瑚。
醽醁,古代美酒名,典出南朝盛弘之《荆州记》:渌水出豫章康乐县,其间乌程乡有酒官,取水为酒,酒极甘美。与湘东酃湖酒,年常献之,世称酃渌酒。
陆龟蒙接到诗后,又和了一首《和袭美春夕酒醒》,他写的也是夜里酒后醒来的情景。其诗曰:
几年无事傍江湖,醉倒黄公旧酒起。
觉后不知明月上,满身花影倩人扶。
傍是靠近,傍江湖是说生活于江湖之上。黄公旧酒起,原指晋竹林七贤饮酒处,此处指作者与皮日休仿效竹林七贤的放达纵饮。可见,皮日休和陆龟蒙的友情,是以诗酒作为纽带。
“船头系个松根上,欲待逢仙不拟归”,在苏州的虎丘山附近,皮日休情不自禁地吟出了这两句诗,他被自然山水深深打动着,几乎要沉醉在这美景之中了。而此时站立在他身旁的是刚刚遭受了重大打击的陆龟蒙,“每逢孤屿一倚楫,便欲狂歌同采薇”。山间的风,溪涧的水,将陆龟蒙那股愤郁不平的心情慢慢安抚了下去,取而代之是一种对出离尘世,隐遁山间的渴望。那么在虎丘之前,陆龟蒙究竟经历了怎样的生活重击?一辈子都没有考上进士的他为何能与傲慢不羁的大才子皮日休结为挚友呢?在不到两年的时间,他们二人往来唱和的诗歌竟然达到了六百多首,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们每天都要以诗相约?诗歌在他们交往的过程中又担当了怎样重要的角色呢?
文学史上有许多闻名遐迩的并称,比如说“李杜”、“王孟”、“元白”、“苏辛”,大家一看这个并称就知道说的是谁,我们今天要说的并称叫“皮陆”。如果你没有关注过唐代文学,可能是陌生的。有很多的并称是后来人提出来的,而我们今天要说的“皮陆”他们的并称在他们生活的当世就已经被提出来了,这也是文学史上不多的一种现象。这种并称其实是他们诗才相等的一种赞美,皮日休是现在的湖北天门人,陆龟蒙是吴郡人,也就是现在的江苏苏州人。
天门与苏州这两个地方相距遥远,皮日休咸通八年(公元867年)就考中了进士,陆龟蒙一辈子基本上是个隐士,两个人的地位差距也相当大,那么这两个人要发生某种联系,那一定是需要机会的。尤其是有人这么说:
这个“最”字大家别轻易地放过,这说明什么?说明皮日休与陆龟蒙的关系在当时的诗人关系里面他们是最好的,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是最“铁”的。那么到底是什么机会让这两个看上去不大可能发生联系但最终却相识相交成为最知心的朋友呢?
唐咸通十年,也就是869年的六月份,崔璞就上任为苏州刺史,大概七百月之间皮日休就来到了崔璞的幕府担任军事院的判官的职务。大概是皮日休来到崔璞幕府的一个月之后。这一天的上午,秋高气爽,皮日休没有什么事情,就煮了一壶茶,然后打开一本书,应该说相当地悠闲自在。茶还没有喝上几口,就见一个人背着一个包来到了面前,满头的汗。皮日休看来人气质雅致,应该是个读书人,他不敢怠慢,就赶紧起来问,阁下找谁?他说我是陆龟蒙,您是袭美先生吧,袭美就是皮日休的字。皮日休一听来人是陆龟蒙,连忙说久仰久仰,赶紧请进。
皮日休也为陆龟蒙斟上了一杯茶,皮日休接着说,来苏州之前我就想,我去了苏州一定要见见你这个大诗人,我正琢磨着怎么请人来引见,没想到您亲自来了。陆龟蒙笑了笑说,听说您来了,我也一直想来拜见您,陆龟蒙一边说一边放下了背后的布袋,打开以后取出了一叠厚厚的诗稿,然后就送给了皮日休。皮日休接过了诗稿,当然就迫不及待地开始翻了起来,没看几首就连连说好诗,真是好诗。所以这就是皮日休与陆龟蒙的第一次见面,他们除了聊诗歌,啥也没有聊。
当天晚上,皮日休一口气把陆龟蒙所有诗稿都读完了,他觉得陆龟蒙这个人的诗稿里面所展现的思想和情感连这个诗歌用语造字的艺术那简直是另外一个自己,也就是跟自己一模一样。他有一种他乡遇故知的一种美妙的感觉。第二天,皮日休就回访了陆龟蒙。除了礼节性的回访之外,他这次是带了一首新写的是个过去的,毕竟陆龟蒙虽然已经认识了,但也是在说不上熟悉,皮日休就想我先写首诗歌,看他和不和,如果他和的话那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以后我就不断地写,那他应该就会不断地和。
一切正如皮日休所料,陆龟蒙居然完全配合着皮日休的写诗计划,开始了一首又一首的唱和,这方面的情况别人说了不算,我们看皮日休自己怎么说:
十年,大司谏清河公出牧于吴,日休为郡从事,居一月,有进士陆龟蒙字鲁望者,以其业见造,凡数编……余遂以词诱之,果复之不移刻,由是风雨晦冥,蓬蒿翳荟,未尝不以其应而为事,苟其词之来,食则辍之而自饫,寝则闻之而必惊。
前面一段见面的事情已经说了,这里就不重复了,后来几句,皮日休就直接道出了他们唱和的源头,就是因为自己尝试着来诱惑陆龟蒙来唱和,结果这个陆龟蒙也真是太配合了。“复之不移刻”他的意思就是说每次总是不一会儿陆龟蒙的和诗就写好了。大家知道要和诗,一方面要有诗歌的才气,另外一方面,也要有和的兴趣。你看两个人无论是怎样的天气,无论是在哪里,也无论是在吃饭还是睡觉,只要看到对方的诗歌,马上就来了精神。
此后他们来往的密切程度,我说了也不算,你看陆龟蒙是怎么说的:
轮蹄相压至,问遗无虚月
“轮蹄”就是指车马了,你刚刚来我这里,我很快又去到你那里。用皮日休的话来说,就是:
半年得酬唱,一日屡往复
一天之间两个人的诗歌唱和就来来回回好几次,我突然想到一个成语叫“如胶似漆”,我感觉用在他们身上是合适的,而且这种如胶似漆的时光不是一两个月,而是近两年的时间。那么,这近两年的时间他们把苏州以及附近的大大小小的景点几乎都逛了个遍,也几乎写了个遍,有时候更是一组一组地写,比如说写太湖,写四明山,陆龟蒙与皮日休都是一写就是很多篇。其实皮日休此前这个人是以傲慢,怪诞闻名于外,而陆龟蒙如果他看不上的俗人,是连正眼也不看一下的,但这两个人那么傲娇的人,遇到了一起,就全部放下了平时的骄傲与傲慢,他们平和亲亲切得简直像换了一个人似的,现在知道诗歌对一个人能够产生的力量该有多大了吧。
拉壶为印度神话其中之一是海界中的海神,出生时是只巨人,半人半兽的身体,住在海中的宫殿中。据早期所流传下来的故事,拉壶因犯错得罪了天神而被打入人间变成乌龟,其用意是为了让他体会民间疾苦及有所改进。时在天...
“背冰”是发源并流传于山西永济长旺村的一种仪仗队列式的原生态民俗活动。因其表演形式独特,流传历史悠久,深受当地人民喜爱。永济背冰的渊源与太平天国革命有关。相传清朝咸丰年间,正是太平天国革命如火如荼的时...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四月节,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此时气候温暖趋热、万物生长迅速,越冬作物早已收获,新鲜果疏纷纷上市,民间节俗以“尝鲜”为主,谚曰:“立夏尝三鲜。”常州人习惯将...
上蔡一带的小孩,出生后都兴带肚兜,有红的,有花的,有描龙的,有描虎的,各式各样。你着①因为啥?其实带肚兜吃百家饭的习俗跟朱元璋有关系。朱元璋的老娘是从东乡②逃荒到上蔡的,落难就落难到“大铜寨”,当时大...
乳山大鼓是一种山东省的汉族说唱艺术。乳山大鼓,俗称“瞎子唱”,据说西河大鼓传入乳山后,当地盲艺人在世代传唱过程中,加入了自己的方言俚语,逐步演化而成的。由于唱词随乡入俗,通俗易懂,从而激发了群众的欣赏...
蒙古族人每年都要举行踢牛髌骨的一项体育活动,由于人们把整个牛髌骨染成红色,所以把这项体育活动叫踢“乌兰”(蒙古语意为红色)。它的由来,流传着一个古老的历史故事。传说,成吉思汗两次出征都无法战胜塔阳罕部...
中秋节谚语七月十五鬼节,八月十五人节(张家口)八月十五月正南,瓜果石榴列满盘(邢台)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石家庄)吃乱了月饼死公公(冀县,冀县风俗:新媳妇第一年在婆家过中秋,就要连续几年,在娘家也是如此...
每年的3月1日为挪威和加拿大等国的海豹节,以吸引人们认识保护海豹的重要。海豹是级别较高的珍稀海洋动物,已列入濒危动物红皮书中,按照国际贸易公约规定,这些动物不允许买卖并参展。海豹是海洋哺乳动物。在北半...
每逢傣历"泼水节"前〈公历四月中旬〉景谷勐戛的傣族都要到山上采来娇嫩欲滴的鲜花到缅寺敬献给佛,祈佛多多降福给百姓。这一传统的活动当地人称之为"采花节"。采花节前,人们要沐浴净身,换上最漂亮的衣裳。节日...
天干无雨,田地干旱,人们抬着菩萨在旱区行走,称为"求雨"。求雨的方式分“文”求和“武”求两种。“文求”出动温和的菩萨如观音、佛祖、娘娘等。坐上大轿,前后排着仪仗,鼓乐相随。主求人领僧道、信士执香火,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