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民,高级工程师,1943年生于河南南阳一个农民家庭,1962年考入中国科技大学。
1978—1983年,以5年之功研究并发明了“五笔字型”,首创“汉字字根周期表”。进而又发明了25键高效汉字输入法和字词兼容技术。首次解决了计算机汉字输入大关,获得中、美、英三国专利。
王永民曾5次应邀赴联合国讲学。10余年推广普及“五笔字型”,使之转化为生产力。
王永民发明“五笔字型”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发明了一种叫做“五笔字型”的输入法。
他的发明,冲破了为汉字输入设计大键盘的“主流”思想,使得汉字输入能像西文一样方便、一样共享标准键盘、避免了中国pC的畸形发展。
不难想象:假如每一台pC都需要配上一个特制的汉字大键盘,那么,汉字必将在计算机领域被淘汰。
1983年,王永民发明“王码五笔字型”,使用标准键盘每分钟可以准确地打出100多个汉字,在国内外引起轰动。五笔字型先后获得了美、英、中三国专利,美国DEC、微软、苹果、惠普、IBM公司先后购买了五笔字型的专利使用权,成为中国第一个出口国际的电脑专利技术。这项被誉为中国文化史上“意义不亚于活字印刷术”的重大发明,开辟了我国计算机时代汉字应用的新纪元。
王永民,著名中文电脑专家、“五笔字型”与“五笔数码”的发明者,有“毕升再世”与“发明企业家”之称。1943年12月出生于河南南阳,1968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
20年前的一天,一位身着廉价西服的中国人自信地走进联合国大楼,在当时号称世界第一的AT微机上插进五笔字型软件。操作员信手轻弹,眨眼间,一行又一行方块字飞快地跃上屏幕。击键停止,统计结果显示:每分钟输入112个汉字。这一结果如一石击浪,轰动了联合国。“汉字一串一串地出来,是怎么一回事?”联合国的专家吃惊不已。“这叫作‘词语输入’,不管多长的词,只需击四下键即可打出,而且‘字词兼容’,见字打字,见词打词,字词之间不用任何附加操作。”那位中国人在解说的同时,按下“口、亻、人、囗”四个键,“中华人民共和国”七个字一下子跃上了屏幕。“奇迹!”“字词兼容,举世无双!”赞叹声此起彼伏。这位黄皮肤的“解说员”就是今天已闻名全球的五笔字型(王码)发明人王永民。
也许没有人会想到,就在王永民第一次走上联合国讲坛之前的一个多月,有则消息让这位王码创始人有些不快。
1984年8月,美国洛杉矶奥运会的赛场上,传来这样一条报道:“法新社洛杉矶8月5日电……在全世界报道奥运会的7000名记者中,只有中国人用手写他们的报道。”英雄的巨人,落后的工具,是多么的不协凋!王永民似乎听到了命运的叩门声,他庆幸自己早在几年前已选定了个人一生中最大的“大事”,那就是解决“汉字输入电脑”这一世界性难题。
1977年,从中国科技大学毕业工作了8年的王永民,因肝病回到老家南阳。在南阳,他在一间极为简陋的10平方米的工作室里,一边治病,一边以惊人的毅力抄录编写十多万张摞起来有12米高的卡片。从甲骨文到简化汉字,王永民对汉字进行了浩繁的历史研究和分析。之后,他公布了世界上第一套《汉字字根组字频度表》和《汉字字根实用频度表》。他以文、理兼备的学科优势,在多学科的接壤处,对汉字电脑化的基础理论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他用5年的时间,研究汉字输入法并发明了五笔字型输入法,在世界上首次突破电脑汉字输入每分钟100字大关,获中、英、美三国专利,被誉为中华文明史上“意义不亚于活字印刷术”的重大发明。
1995年8月,王永民赴美国学习。1997年5月回国之后,他又发明了“一步到位”将汉字数字化的“五笔数码”,使“只用数字键,单手打汉字”成为可能,被国内外专家和媒体评价为“汉字输入技术的又一次革命”。
王永民出生在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一个农民家庭。小学五年级时,11岁的王永民与教算术的教务主任在课堂上发生过一场轰动全校的争论。在课堂上,老师拿着一个木制的直角三角板,按在黑板上,用粉笔在周围画了三下:“这是一个直角三角形,请看,这儿有一个直角。”老师用手指着直角说。然后,老师把同一个三角板的长边放平,又画了一周,宣布:“这是一个锐角三角形,请看,它有两个锐角。”老师用手指着斜边两头的锐角说。
王永民立即举手站了起来:“老师,您说的不对!明明是沿同一个三角板的三个边画出来的,只不过一个‘睡’着,一个‘站’着,为什么就是不同的三角形?”老师说这是书上说的,没有错。王永民不经许可,便跑到讲台上一边比划,一边给全班同学讲了一遍,跟老师辩论了起来。这场争论,以王永民取得胜利而告终。后来,那位老师被调走了。从此,王永民懂得了一个道理,大人、老师甚至书本,有时候也会错的。既要相信别人,也要相信自己,凡事必须独立思考。不过,王永民的“狂妄自大”,从此也就出了名。
1956年夏天,王永民带着行装,穿过齐腰深的白河,到县城考中学。结果,六十多名考生中被录取到县一中的只有两名,其中一个就是王永民。父母目不识丁,养育的孩子居然考上了全县的最高学府,这一新闻轰动了乡里。王永民一心想念书考“状元”。12岁的他,身背草垫、草席,由父亲送过白河,再一个人边走边问路从早走到黑,终于来到了南召一中。报考大学时,王永民雄心勃勃,第一志愿是中国科技大学,第二志愿还是中国科技大学,第三志愿才是清华大学。果然,他不负众望,1962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真成了全地区的“状元”。
20年过去了,现在的电脑汉字输入方法已有多种,但是,五笔字型输入法仍然是被人们普遍使用的方法之一。
牙克石市 是由满语“雅克萨”音转而来。雅克萨为“涮坍的河湾子”。牙克石市附近扎敦河有一个很大的河湾洲渚,故名。免渡河 镇名,滨洲线铁路站地。因免渡河流经境内,镇以河名。“免渡”是蒙古语“门都”的音转,...
大家对加拿大的饮食文化有多少了解呢?由于加拿大是一个移民国家,所以也拥有一个丰富多采的饮食文化。其中,“三不”饮食文化便是别有一番情趣。1、不设烟酒对于中国人来讲,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到酒店招待朋友吃饭,...
潞安大鼓是北方富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传统鼓书暨鼓曲形式,又称“潞安老调”,因流行于古潞安府(今山西长治)一带而得名,另外还有“干板腔”和“潞安鼓书”等别称。早在清乾隆三年便有驰名于上党一带的鼓书艺人路占元...
所罗门群岛(Solomon Islands)是南太平洋的一个岛国,位于澳大利亚东北方,巴布亚新几内亚东方,是英联邦成员之一。所罗门群岛的首都霍尼亚拉(Honiara),全国有87种方言,通用皮钦语,官...
土库曼斯坦的饮食较为广泛地使用胡椒、洋葱、茴香、薄荷等调味品是土库曼斯坦乃至中亚厨艺的一大特色。比较有名的土库曼传统食品有烤肉、抓饭、烤馕、烤肉饼、炸馓子和包子等,饮料以茶为主,夏天人们往往喝酸骆驼奶...
玻璃银光刻是在制镜基础上进行的美术创作,即在玻璃上作画,故而又称“镜画”。又因其在镜画中的线条都是银色的,所以通称“玻璃银光刻”。约在民国初期,上海市场的衣柜门上出现了一种既具有观赏性又具有实用性的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
拉洋片,是一种传统民间艺术。表演者通常为一人,道具是一个约一人高两臂宽的大木柜,柜的前面有四个直径二三厘米的圆洞,洞上安了凸透镜,柜子的一侧安装有锣、鼓、镲,由两条小绳控制。透过柜子上圆洞观众可以看到...
利比里亚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Liberia)利比里亚国旗利比里亚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9∶10。由红、白相间的11道平行横条组成,左上角为蓝色正方形,内有一白色五角星。1...
孟加拉国人以米饭为主食,也喜欢各种各样的甜食。他们对中餐倍加喜欢。当地人除了在高级饭馆或正式社交场合使用刀叉外,平时一般用右手抓食取饭。男子和妇女通常是分开就餐。家中妇女常在男子吃过饭之后才用餐。在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