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名对联,是将药名巧妙的融入对联中,这列对联出联容易,对联难,不但要求思维活跃,知识广博,还要求对海量的药名有一定的熟悉度!
相传唐代诗人杜甫,老年多病,贫困潦倒,开了一间中药店,对联是:
由四个药名联成,寓意深邃。还有一副长联:
上、下联共用药名18个,对伏非常工整,令人耳目一新。
药名亦可入谜。明代文人祝枝山聚宴赋诗,乐不思归,深夜仆人迎接,手提灯笼,他触景生情,吟成一首诗:
既是药名诗,也是药名谜,道出了谜底"灯笼"的结构、用途,可谓工巧神奇。
更有把药名写入戏曲者,元代著名戏曲家王实甫的杂剧《西厢记》第五本有一典写道:
共用了7个药名,构思厅特,含而不露,道出了张生眼中的莺莺形象,及张生对莺莺的衷情。
我国中药药名多达数千种,不少医家以中药为素材编出许多“药名对联”的故事来,颇为有趣。
1、有位中医,善用中药名做对联,一天,客人一进门就指着门口的灯笼说:“
。”医生笑对道:“
。
客人在院子里坐下后,又出一联:“玫瑰花开,香闻七八九里。”医生不假思索地应道:“
。”
客人看了病,告辞出来,说道:“
。”医生对道:“
”
2、张氏父子在外地行医,因医技高超,求医者不绝,生意兴隆,财源滚滚。可是,他们却遭到本地一名医霸的百般刁难。为此,父子俩决定返回故乡。临行之前,他们在店门口贴了一副对联:“
”。横批是“
”。然后,他们悄悄离去。
次日一早,病人见到门前对联,都为张氏父子的遭遇鸣不平,同时也为他们的离去感到惋惜。
3、某地一位客人,慕名前去拜访善作“药联”的名医。客人进门见竹,不由赞道:“
。”名医从容笑答:“
。”
进入堂屋,此人想难倒老中医,便出了一长联:
。老中医胸有成竹,坦然答应:
。
此人闻之,不禁被老先生渊博的学识和深厚的医药、文学功底所折服。此联妙就妙在将十余种中药名自然编入联中,对仗匹配工整,意境诙谐生动,实乃杏林千古绝对。
4、在著名中药店“仁和堂”,门两侧红漆抱柱上悬挂着一副楹联:
。此联巧妙地将熟地、白头翁、益母草、红娘子、一见喜、淮山、牵牛子、国老、使君子、千年健十味中药名串联成句,一迎一送,对仗工整,搭配巧妙,语意幽默,生活气息浓厚,读后乐趣无穷。
5、还有一中药铺门前写有:
。此联共嵌入六味中药,不仅构思奇妙,且暗指医生要有救死扶伤,普救众生的高尚医德。语意双关,令人拍手称绝。
6、古时候,有一穷秀才,在过年的时候写了一副对联贴在门上,这副对联的上联是:“
;下联是:
”读后令人拍手称快。为什么?联中用了八味中药,而且都是用数字命名的中药,但是唯独没有用“一”和“十”开头的中药,也就是说缺一少十。
细品之,“一”和“衣”,“十”和“食”,不是谐音吗?此联的寓意正是在此,揭露了当时社会“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黑暗。全联对社会的黑暗不着一字,但是却揭露得入木三分,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无独有偶,清朝末期,某地有一姓陈的药贩子,靠走街串巷贩药赚了不少钱。有了钱他就想权,很想过一下官瘾,可无奈腹中墨水太少,他知道自己走考状元之路,是万万行不通的。于是他挖空心思,花了几万两银子,从朝廷里买了个“五品官”头衔。虽有名无实,但一有热闹的机会,他就穿上天青色的“五品服”向众人炫耀。
有一年春节时候,他请人为他写一副春联。写春联的人知道他的底细,提笔一挥就写成了“
”。陈某不知是讥讽,反而认为写得惟妙惟肖,便堂而皇之地贴在门前,邻里见之无不哑然失笑。
为什么?肾是人的“先天之本”,六味地黄丸恰恰是滋补肾阴的中药。“肾”与“身”正好是谐音。肾虚意即身虚也。由此可见,这副对联妙就妙在,用对比、相承、谐音的手法,毫不留情地讽刺挖苦了这个“五品官”的虚荣心,暗中寓意先天不足,腹内空空,不学无术,巧妙地剥开了“青天服”包裹中的灵魂的卑微,所以是一副很有讽刺意义的中药数字对联。
摔瓦盆,又叫摔“吉祥盆”、摔“阴阳盆”、摔“老盆”等等,是在我国流传了千百年的一种丧葬习俗。农村的葬礼通常来说,流程都很繁杂,各地的风俗也不一而同。但是有一项传统,却在广大农村都有保留。那就是在出殡前...
鞋为旧时婚嫁吉祥物,主要是着眼于其音,“鞋”“谐”相谐,是夫妇两情相谐、和合美好的吉祥象征。旧时婚俗,新妇嫁妆常备有铜镜和鞋,寓“同偕到老”之意。张云璈《四寸学》卷一云:“今俗新婚之夕,取新妇鞋,以帕...
侗戏相传在一百多年前,由侗族歌师吴文彩创制而成,他在侗族长篇说唱叙事歌的基础上,以汉族传书《二度梅》为蓝本,编出了第一部侗戏《梅良玉》。侗戏是受汉族戏曲的启发而产生的,并在其发展过程中接受了一些如桂戏...
郑州清真寺因地处北大衔,故又名北大街清真寺、北大清真寺或北大寺,是伊斯兰教在郑州建造最早、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伊斯兰教与其它宗教最不同的一点是民族与宗教合一,哪里有穆斯林哪里也就有清真寺。所以郑州伊斯兰...
顺德本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有发音盏鬼的顺德话,更有朗朗上口的俗语和接地气的方言。“唔使问阿贵”释义:对某个判断十分有把握、认为必然如此。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例句:“唔使问阿贵”,尼件事肯定系...
甘肃庆阳饮食文化饮食庆阳素以小麦为主,辅以糜子、谷子、高粱、荞麦,六七十年代又引进玉米。面食为基本主食,杂粮搭配食用。过去向来流行一日两餐,早九时前为早餐,下午四时左右为午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
王铎,字觉斯,号痴庵、嵩樵,别号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有“神笔王铎”之誉,明末清初时的著名书法家。官至礼部尚书,精行、草书,兼能画山水、竹、兰。有书法史论家认为,王铎的书法艺术成就不仅...
德化九仙山下,大铭登地,有一株与茶丛不同,其味道也不一样的茶树,人们称它祖师公茶。相传,明万厉年间,史云济儒士,看到九仙山荇菜的灯火明亮,要到荇菜坐化。来到这里,有一位老大娘,安排他吃住,热情接待,他...
祝酒的传说 在不同场合,都有可能被提议祝酒。祝酒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开始有历史记录的年代。古代的勇士向他们的神祝酒。希腊人,罗马人如此,古代的北欧人则相互祝酒。几乎每一种文化都有祝酒的习俗,最终演变成...
拉壶为印度神话其中之一是海界中的海神,出生时是只巨人,半人半兽的身体,住在海中的宫殿中。据早期所流传下来的故事,拉壶因犯错得罪了天神而被打入人间变成乌龟,其用意是为了让他体会民间疾苦及有所改进。时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