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甘肃西和县大桥乡的仇池山,是古仇池国所在地,山上的八沟十坡中有小有洞天、八仙上寿、伏羲仙崖、洞油神鱼、麻姑山洞、金龙戏珠、石勺奇潭、无根之水等仇池八景以及玉泉洞、汪猴洞、峰崖洞、骆驼洞等古洞。山上出一种石头叫仇池石。
仇池石是一种柱状布满瘤状石质的石灰岩,表面有圆瘤或小孔洞,涡洞相通,嶙峋异趣,颜色为淡红淡绿,石质软硬相间,硬若玛瑙,软如吸水石。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任陕西风翔县判官时,偶得一方仇池石,置于一个由朝鲜进贡的高丽铜盆之中,供于案上,每逢闲暇之际,或邀友共赏,或独自观赏,望石自乐,迷恋遐思,爱不释手,视若珍宝,并留有《仇池石》一诗:
海石来珠穹,秀色以珠绿。
陀陀尺寸间,宛辅陵恋足。
连娟二华顶,空洞三茅腹。
初疑仇池化,又恐赢州蹙。
殷勤峤南使,馈饷扬州牧。
得之喜无殊,与汝交不渎。
盛以高丽盆,藉以文登玉。
幽光先五夜,冷气压三伏。
老人生如寄,茆舍久未卜。
一夫幸可致,千里常相逐。
风流贵公子,窜谪五当谷。
见山应已厌,何事夺所欲。
欲留嗟赵弱,宁许负秦曲。
传观甚无许,间道归更速。
关于这“仇池石”,还有一个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这道山岭上古柏成林,怪石林立,虎豹出没,乌鸦群栖。《山海经》上称它为“瞿堆山”。相传是一位瞿氏老人堆积而成的山丘。后来,又有一个人们称做龙兴的老人雕凿了山体,又被呼为“龙兴山”。再往后,又有个叫仇维的老道人凿井炼丹,引水蓄池,才改称它为“仇池山”。
就在仇池山西南仇维老道炼过丹药的小有洞天旁边,住着一位手艺精巧的雕刻老人。银须齐胸,白发如霜,手艺出众。他刚正耿直,脾性古怪,终身不娶。然而,他对山上的孩子爱得如命,珍惜山上的一草一木,犹如十指连心。谁家有困难,他愿意帮助,哪个有忧患,他愿意解除。人们不愿意直呼其名,也不愿意喊他的姓氏,都把他视为吉祥的龙,给他起了个吉祥的名字叫“龙兴”。他足踩过的山头呼为吉祥山,他开辟过的山峦叫做龙兴山。而那些石子儿呢,后世人给它起名叫“仇池石”。
一天,龙兴老人起得绝早。他在山边转了一圈,又在山脚绕了一遭。忽然,他拣起一块块细白如棉的石子儿,掂了又掂,看了又看,心有所思,似有所悟地自言自语说:“自己孤身一人,无牵无挂,又对山上无所作为。不如我用自己的一点雕刻手艺,雕它一座山体,流传于世,也不枉过了这孤苦伶仃的一生。”于是,他就用伏羲仙崖脚下的石子,开始雕刻这座山。
动工了,人们都赶来为他搬运石子,又为他细打碎敲,供他顺手选用。叮叮叮,当当当,敲得石子火花扬,哧溜溜,哧溜溜,雕得农家屋上楼。先过七七四十九天,又过了九九八十一个春秋,山体还没雕刻完美,可山上的庄稼地已荒芜成蒿。人们开始饿开了肚子。龙兴老人看在眼里,闷在心里,眉毛拧成一股绳,皱纹结成道道渠,不声不响,只是叹息。大伙儿知道他的脾气,也没有问他究竟。突然,他从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手里夺过铁锤,狠狠地将快完工的雕刻品砸得粉碎,然后把锤扔在地上,愤愤地说:“都给我种田去吧,守着这劳什子干什么!不顶吃!”说罢,飘然而去,音讯全无……
不知又过了多少个春秋,熬过了多少个岁月,人们从山岭侧面的一个小山洞里,发现了龙兴老人。他在这儿雕刻了玉柱雕梁,又开凿了山村小舍,桌椅矮凳,杯盘家具,天上吊灯,地下布泉,高低错落,层次繁絮,景中有致,致中有景,人们叫它“景致洞”。家家户户,村村舍舍,全像一幅十样景图。这个喊“这是我家院落”,那个叫“看,我娘还给猪儿倒食呢!”就这样,你夺我抢,吵吵嚷嚷,喋喋不休。
就在这个时候,王母驾着祥云赴蟠桃会路过这里,听到吵闹声,即拨开一道云缝,向下望了良久。她被这景致吸引住了,手里痒痒,口里啧啧。旁边的八仙也都赞不绝口,看得呆了。寿星老儿为了讨好王母,自告奋勇地说:“娘娘若爱,待我下凡喊他们献上珍宝便是了。”于是,他拄着葫芦拐杖,按下云头,来到景致洞前喊道:“老头儿,王母看中了你这石子儿刻的艺术珍品,命我前来取,快拿来吧,她还要赶赴蟠桃会呢!”“不给!”龙兴老人斩钉截铁地说。“果真?”“果真!”“老实?”“老实!”“好吧!”寿星一边愤然走开,一边回头说:“你等着!”“我等着哩!”龙兴老人毫不畏惧地答应着,看他远去。
王母听了这寿星老儿添油加醋的话,气得直打哆嗦,随即大把大把地将净瓶里装的细沙粒向着龙兴老人抛撒,扑噜扑噜地还吹着口气。霎时间,天昏地暗,飞砂走石,打得龙兴老人鲜血淋淋。但他始终护着这些精心雕凿的山水鱼虫,村舍茅庵,大声喊道:“乡亲父老们,各保村舍,各保田亩,各饲牛羊,务好田园,整好村容,保住山体,山体,山……体……”山风呼啸,雷电交加,龙兴老人的声音也越来越弱,渐渐就消失了……
从此,这些石子就被龙兴老人的鲜血染上血红的斑迹,后来人们索性给它起名“仇池石”。那座龙兴老人苦心雕凿的洞里,仅存下了石碟石碗,按数数,又叫十碟十碗,成为仇池山的景中之景。
牙克石市 是由满语“雅克萨”音转而来。雅克萨为“涮坍的河湾子”。牙克石市附近扎敦河有一个很大的河湾洲渚,故名。免渡河 镇名,滨洲线铁路站地。因免渡河流经境内,镇以河名。“免渡”是蒙古语“门都”的音转,...
大家对加拿大的饮食文化有多少了解呢?由于加拿大是一个移民国家,所以也拥有一个丰富多采的饮食文化。其中,“三不”饮食文化便是别有一番情趣。1、不设烟酒对于中国人来讲,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到酒店招待朋友吃饭,...
潞安大鼓是北方富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传统鼓书暨鼓曲形式,又称“潞安老调”,因流行于古潞安府(今山西长治)一带而得名,另外还有“干板腔”和“潞安鼓书”等别称。早在清乾隆三年便有驰名于上党一带的鼓书艺人路占元...
所罗门群岛(Solomon Islands)是南太平洋的一个岛国,位于澳大利亚东北方,巴布亚新几内亚东方,是英联邦成员之一。所罗门群岛的首都霍尼亚拉(Honiara),全国有87种方言,通用皮钦语,官...
土库曼斯坦的饮食较为广泛地使用胡椒、洋葱、茴香、薄荷等调味品是土库曼斯坦乃至中亚厨艺的一大特色。比较有名的土库曼传统食品有烤肉、抓饭、烤馕、烤肉饼、炸馓子和包子等,饮料以茶为主,夏天人们往往喝酸骆驼奶...
玻璃银光刻是在制镜基础上进行的美术创作,即在玻璃上作画,故而又称“镜画”。又因其在镜画中的线条都是银色的,所以通称“玻璃银光刻”。约在民国初期,上海市场的衣柜门上出现了一种既具有观赏性又具有实用性的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
拉洋片,是一种传统民间艺术。表演者通常为一人,道具是一个约一人高两臂宽的大木柜,柜的前面有四个直径二三厘米的圆洞,洞上安了凸透镜,柜子的一侧安装有锣、鼓、镲,由两条小绳控制。透过柜子上圆洞观众可以看到...
利比里亚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Liberia)利比里亚国旗利比里亚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9∶10。由红、白相间的11道平行横条组成,左上角为蓝色正方形,内有一白色五角星。1...
孟加拉国人以米饭为主食,也喜欢各种各样的甜食。他们对中餐倍加喜欢。当地人除了在高级饭馆或正式社交场合使用刀叉外,平时一般用右手抓食取饭。男子和妇女通常是分开就餐。家中妇女常在男子吃过饭之后才用餐。在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