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子”是古代一种盛溺的容器,是中国古代的马桶和尿壶。虎子的材质一般是陶瓷的,敛口、腹深,上有口,因其形状象伏虎,有长形、圆形、椭圆形等形状。有陶制、瓷制或铜制的。虎子作为小便的亵器在周代就有文献记载了。
古代的马桶为什么叫虎子呢?虎子起源于战国,风行于汉及两晋,口部似张口的虎首,背有提梁,圆腹,下有四足因器形似虎而得名,融装饰与实用于一体。
《周礼·天宫·玉府》:“掌王之燕衣服衽席床第凡亵器。”上有口,因其形状象伏虎,故而得名虎子。
中国最早的马桶,也许是受了汉高祖刘邦的启发。据《史记》记载“沛公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当年刘邦为了侮辱儒家的知识分子,曾经把自己的尿撒在他们的帽子里。这一颇为流氓的行为激发了汉朝后世皇帝们的惰性,他们从此也都懒得亲自上厕所了,就开始想办法将自己的燃眉之急化解到一个特殊的容器之中。据《西京杂记》记载,汉朝宫廷曾经用玉制成一种容器,然后由皇帝的侍从拿着,以备皇上随时方便之用。
还有一种传说,马桶之所以被称为虎子,相传是在西汉时期“飞将军”李广曾射死卧虎,然后让人铸成虎形的铜质容器并朝里面撒尿,以此来表示对猛虎的蔑视,所以后世也就管这类容器叫做“虎子”了。由此可见,作为一种承接秽物的容器,与马桶、尿盆相伴相生的往往是一侮辱轻蔑之意。
于是,到了唐朝时,问题就出现了,因为唐高祖李渊的祖父叫李虎。所以为了避讳,从唐朝开始,“虎子”就改称为“兽子”或着“马子”,再往后的俗称也就是沿用到今天的“马桶”和“尿盆”了。
为什么叫”马子“呢?历史上有很多跟马相关的词汇,有些到今天我们仍在使用,比如马路,古时候的大路都是骑马、马车走的;马靴,骑马的人穿的;马灯,晚上喂马时掌的灯;马子,因为如厕的方式像骑马的姿势,所以叫马子。
马桶发展到清朝,皇帝、后妃们使用的马桶被称为“官房”,分为长方形和椭圆形两种,采用木、锡或瓷制成。木质的官房为长方形,外边安有木框,框上开有椭圆形口,周围再衬上软垫,口上有盖,像抽屉一样可以抽拉。一般木质官房也都装有锡质内里,以防止渗漏。锡质官房为椭圆形,盆上有木盖,正中有钮。从资料看这种便盆要与便凳配合使用,便凳比较矮,前端开出椭圆形口,便盆放在下面对准圆口。便凳有靠背,包有软衬,犹如现在没扶手的沙发一般,坐在上面如厕,舒适度一点儿也不比现在的马桶差,只不过不能冲水罢了。
而要说到最为奢华的古代马桶,那还等算是慈禧老佛爷的“太后官房”。这种官房是用檀香木制成的,外表雕成一只大壁虎,壁虎的四条腿就是官房的四条腿,壁虎的鼓肚是官房盆屉,尾巴是后把手,下颌是前把手,嘴微微张开,手纸就放在其中。壁虎的脊背正中有盖子,打开后就可以坐在上面“出恭”了,同时官房的底部还放有干松香木细末。当太后需要“出恭”时,太监要把用绣云龙黄布套裹着的官房顶在头上送到太后的寝宫门外,请安以后,打开黄布套,取出官房,由宫女捧着送进净房。
净房一般设在卧室床的右侧,明面上装一扇或两扇小门,里面是不足一米宽的死夹道,专门为便溺用。宫女把油布铺在净房地上,把官房放在油布上,再把手纸放进壁虎嘴里。太后如厕之后,再由宫女将官房捧出去,交给太监,太监仍然用布套包好,举到头上顶出去,清除完脏物后,擦洗干净,放入新的干松香木细末,恭等老佛爷的下一次使用。
对于马桶最先做了详细文字记载的,是北宋时期欧阳修的《归田录二》,原文为:
“燕王好坐木马子,坐则不下,或饥则便就其上饮食,往往乘兴奏乐于前,酣饮终日。”
这位燕王不知道为什么如此偏爱“木马子”,坐上去就不愿下来了,饿了就在上面吃饭,听听音乐,终日酣饮,是一个酒鬼。
抽水马桶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在欧美盛行,后来传到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80年代初在北京够点档次的宾馆里才见得到。
古代可没有手纸,那么在上完厕所怎么办呢?在中国古代估计不会有这样的马桶,那么古人又是如何解决如厕后的清洁问题呢?虽然造纸术是中国的一大发明,但是直到元朝,手纸才被真正运用于到人们的厕后清洁之中。据后人揣测,元朝是蒙古人在马背上建立起来的,所以对于他们来说,“敬惜字纸”的意识也没有汉民族那么强烈,所以厕纸才进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
《元史》列传第三后妃二记载“裕宗徽仁裕圣皇后”伯蓝也怯赤当太子妃的时候对婆婆“昭睿顺圣皇后”非常孝顺,她要在婆婆拭秽之前用自己的脸试试手纸的柔软度,“后性孝谨,善事中宫,世祖每称之为贤德媳妇。侍昭睿顺圣皇后,不离左右,至溷厕所。”贤良孝顺的伯蓝也怯赤精通婆媳相处之道,连婆婆用的手纸都要先用自己的脸试试软硬度,不过从中我们也得知那时候的手纸可能没有现在这么柔软吧。
而在此之前的一段相当长的时间里,古人又是用什么作为如厕的主要卫生用品呢?答案是:竹片。而且即使是皇室一族也不例外。
在唐宋以前,人们用的是一种叫做“厕筹”的竹片。与手纸相比,其最大的问题就是毛刺甚多,万一竹片不够光滑,伤了使用者的臀部,那想来也是让人心塞不已的事情。据《南唐书•浮屠传》记载,南唐后主李煜就曾亲自动手削竹片以供僧徒如厕时使用,并用面颊检验品质。
解放初,舒城县城乡遍布木业、纸业、铁业、砖瓦、纺织、缝纫、豆业、面作、酱制、榨油、糕点、酿造等手工业店铺和作坊及制陶、制革、铸造、油漆、卷烟、编织等工场,还有众多的手工匠人活跃于广大民间,称为做“乡活...
锡伯族的居住是同营旗制度相联系的,一个旗(牛录)就是一个大村落,也是一个作战单位和生产组织。因此都筑有城堡,便于守卫。城堡围长3~7里不等,城堡里住着100~200户人家。街道井然,每户都围有矮墙,住...
长寿山景区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东北10公里处的长城西北侧山麓。距秦皇岛市区18公里。是地质公园类自然风景旅游区。景区占地面积约13.34平方公里,其中可供游览用地3.45平方公里。最高峰鹦鹉峰海...
北方农村民谚——“冬定果,年定瓜,正月十五定棉花”。有几个字眼,需要搞明白。农谚中的“冬”是指冬至;“年”是指农历大年初一;“正月十五”是指元宵节这天。一、冬定果民间自古有“冬至天气晴,来年百果生”的...
满族的婚俗比较有讲究。有三日婚之说。皆为媒约之说,通常是用三天来完成的,比较有特色,和其他民族截然不同。满族的婚姻制度和婚姻观满族婚姻是一夫一妻制。原来一般实行族内等级婚,后来限制放松,可与汉族通婚。...
柬埔寨王国国庆日为11月9日,也是该国的独立日柬埔寨位于亚洲中南半岛南部。首都金边。面积18.10 万平方公里。人口约920万。于公元1世纪下半叶建国。9至14世纪的吴哥王朝为鼎盛时期,创造了举世闻名...
技术推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不过在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技术灾难,有些会造成很大的技术和人员的损失和伤亡,下面本站就整理了世界十大技术灾难,一起来看看吧!一、爱沙尼亚号海难在世界十大技术灾难中爱沙...
缘分是什么?有人问隐士。隐士答:缘是命。此人听的糊涂,问高僧。高僧说:缘是前生的修炼。这人不解前生,就问佛。佛不语,手指天边的云。这人看去,云起云落,随风东西,顿悟:缘不可求,缘如风,风不定。云聚是缘...
相传公元208年,诸葛亮奉命出使东吴,与孙权共商抗魏大计,两人曾联辔(pèi,驾驭牲口的嚼子和缰绳)石头山、蛇山一带观察山川地势。宋代张敦颐《六朝事迹编类》载,当时诸葛亮为这得天独厚的险峻地势所震撼,...
农历九月,在古人的心目中是一个非常的时月。他们仰观于天,俯察于地,产生了许多推理和传说。在《易经》中,九为阳数。《夏小正》曰:“九月内火(大火星休眠)。”《黄帝内经·素问》曰:“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