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位于长江北岸,安徽省西南部,其饮食属于徽菜系。有皖南、沿江、沿淮三种地方风味。
安庆地方菜擅长烹调家禽、河鲜,如老鸡汤泡沙米、剑毫鳝鱼、石塘甲鱼、油淋回鱼等位列安庆十大名菜之列(其余六道名菜:为米粉肉蒸蓬蒿、山粉圆烧肉、蓠蒿炒腊肉、雪湖贡藕、蒿尔菜烧豆腐、酱汁肉)。
此外,安庆烹饪中的烟熏技术也别具一格,最著名当属蓠蒿炒腊肉,那独特的烟熏风味在腊肉中尽得体现。
安庆,还有一些当地风味小吃是不可不尝的,如迎江寺素锅贴、江毛水饺、肖家桥油酥饼、桐城菜心粑、蒋大顺粉蒸肉、韦家巷汤圆,铁板烧,老奶奶花生米,百兆记的小点心,臭豆腐,鲥鱼、鲚刀鱼、大闸蟹、墨子酥、油酥饼、桐城丰糕、石牌贡糕、江毛水饺、鸡汤炒米、大关水碗等。
老母鸡汤泡炒米,是安庆的招牌菜。来了安庆不吃一顿老母鸡汤泡炒米,确是一大损失。
清人袁枚在《随园食单》中说:“鸡功最巨,诸菜赖之”。老母鸡汤泡炒米的浓浓香味,就是炒米与老母鸡天作般的融合。炖煨的老母鸡必定是当地的“本鸡”。据说,过去家境殷实的人家最多时是用三只这样的老母鸡一起炖煨,图的是汤汁更加鲜浓;当然,还有增加鸡腿数量一说。这种用三只老母鸡炖煨而成的老汤,在更多的时候也不是一次性用的,往往要在吃的时候再兑一点开水,以应付大量的春节来客。
老母鸡汤泡炒米这道大菜终于端上了节日的酒席,你会看到,用沙锅盛装正在沸滚的老母鸡汤与用蓝边碗装的酥脆炒米分别放在了客人的面前。盛情的主人会逐一将鸡汤盛入客人的碗中,这里的关键是鸡腿的分配,当然是要看客人的年龄与身份。但在通常的情况下,客人是不会接受那鸡腿的;主人家还要去应付春节其他的来客。最后,轮到客人自己动手了,他们用小勺将炒米盛入自己的汤碗里,就着鲜美滚热的老母鸡汤,待炒米还没有完全泡化时就开始品尝。一碗吃罢,再添汤盛米,热腾腾的的老母鸡汤泡炒米往往会将节日的酒席气氛引向高潮。
藜蒿炒腊肉以其"脆嫩爽口,醇香柔润"的特点。在所有蔬菜与腊肉的组合中,要数藜蒿达到了最高境界。咸香柔软的腊肉,配上藜蒿独特的淡香。吃上一口,唇齿生香,回味无穷。也难怪上至宾馆酒楼,下至酒家排档家庭餐桌,都少不了它的身影。招待外地朋友,藜蒿炒腊肉也成了首选,是必备的一道压轴菜。
关于藜蒿炒腊肉的历史渊源,人们说法不一。一种说法是与晋代著名道教师和治水名家许逊有关。据传许逊本是南昌人,曾任旌阳县令,后弃官返里。时值彭蠡湖(今鄱阳湖)水灾连年,许逊便决心为民治水,足迹踏遍湖区各地。一年开春,他来到彭蠡湖区一个地势高峻的孤岛探察地形,突遇狂风暴雨,湖水迅涨,被围困在岛上好几天,不得外援。当时,他所带干粮的几乎全部吃光,只余下一点腊肉。饥寒交迫中,许逊突然发现岛上长满了一丛丛的藜蒿草,一望无边,他想,要是这草能吃就好了。于是,他随手摘取了一些嫩茎,试着与剩下的一点腊肉烹制,谁知,这藜蒿不仅能吃,且清香扑鼻,脆嫩可口。
另一则传说与明朝皇帝朱元璋有关。元朝末年,朱元璋与陈友谅为争夺天下,曾在鄱阳湖周边对战十八载春秋。一年春天,朱元璋被陈友谅的水军围困于康山草洲,半个月过去,船上所携带的蔬菜全吃光了。朱元璋数天未食蔬菜,食欲大减,人也日渐消瘦。伙头军着急之际,忽然发现草洲上生长着一种碧绿的野草,便随手扯了一根嫩茎嚼了一下,立时觉得满口生香,清脆爽口。伙头军灵机一动,采摘了许多野草,去其叶,择其茎,与军中仅剩的一块腊肉皮同炒。当这道香飘四溢的野蔬端上桌后,朱元璋食指大动,吃后连声叫好,精神振奋,后来一举挫败了敌军。朱元璋大喜,遂赐名此草为藜蒿。传奇,总是被劳动人民的想象赋予种种神秘色彩,至今我们已难以论证这道菜背后的历史渊源。
提起腊味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又有谁会去探索它的来由呢?
具有香、脆、爽、回味无穷的腊味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远在清朝初期,太平盛世,人生活富庶,六畜兴旺,当时的猪肉除正常屠宰销售外常有剩余。一次偶然的机会,当地有一个村民把剩余的猪肉用食盐铺撒面上,次日又将用盐腌制了一夜的猪肉用绳吊挂起来,时值冬至,连日大雪,无法出门,那户人家便将腌制的猪肉取下煮食,却发现味道不同一般,咸香可口。从此,用盐腌制猪肉成腊味的工艺便流传开来。
还可追溯的上世纪的1912年,以关遂昌等人为代表,对腊味的加工制作有了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他们以杉木为支架,以竹笏扎搭五、六米高的晒棚,顶部盖上松树皮,四周无遮挡,以便通风,避免太阳直接晒射。白天在凉棚晾晒,晚上五更天将腊味从棚里晾出露天外“打冷风”,至日出后又将腊味收回凉棚,反复晾晒直至腊味风干至成品。经过不断积累经验,终于创造出别具一格、风味独特的腊味。由于品质独特,浓香可口,回味无穷,一时间,腊味声名远扬。至上世纪三十年代,老字号 “遂昌号”腊味已经远销香港和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等东南亚地区,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现在的腊味品种更为丰富,有腊肉、腊肠、腊狗、腊鸭、腊鸡、腊蛋等品种,一般选用农家饲养了200天到250天以上的生猪、鸭和鸡,选用农家野外饲养的鸡、鸭,约重3市斤左右,腊狗则选用5-7市斤左右的小狗。
腊味的品质与季节的选择有密切的关联,每年只能利用寒露节至小寒节之间的秋冬季进行生产,提前或超出此时间生产出来的腊味,就会失去腊味独有的风味。
每当“爆竹一声除旧岁”时,在我国广阔的土地上,传统的舞狮活动就伴随着送暖的春风和欢乐的锣鼓,出现在城镇和农村。为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增添了浓郁的欢乐气氛。舞狮是我国一项传统的民间体育活动,起源于南北朝...
邵阳市隆回县岩口镇山区谷雨有采摘茶习俗。传说谷雨这天的茶喝了会清火、辟邪、明目等。所以谷雨这天不管是什么天气,岩口山区人们都会去茶山摘一些新茶回来喝。谷雨茶也就是雨前茶,是谷雨时节采制的春茶,又叫二春...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桌盛宴,那么婚嫁则是其中色味最美最浓最酽的一道佳肴。徐州新沂民间传统婚俗绵延数百年,虽不乏繁文缛节,但很多耄耋老人每当回想起自己年轻时那迎娶婚嫁时的动人一幕,依然禁不住满脸绽开幸福灿然...
达摩易筋经: 镇寺之宝。达摩洗髓经: 镇寺之宝。太虚真经 (练气):各院堂首座选修。太玄真经 (练神):各院堂首座选修。空明真经 (练精):各院堂首座选修。杂阿含经: 藏经阁主修。波罗蜜多心经:藏经阁...
土家人是巴人的后裔,巴文化也被称为巫文化,一谈到巫一般人就想到跳丧,“热热闹闹送亡人,欢欢喜喜办丧事”,这就是土家人豁达的生死观。山寨里,无论谁家老人去世,必请歌师傅打丧鼓。当夜,唢呐高奏,锣鼓大作,...
韶山餐饮以土菜和湘菜为主,突出韶山本土的地方特色。毛泽东一辈子钟情于粗粮糙米、乡菜土味。韶山毛家菜,伟人食俗,湘菜味道,韶山特色,千滋百味。毛家红烧肉韶山最有特色的肉类菜要数毛式红烧肉,要知道当年毛泽...
印度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India),位于南亚次大陆的南部,面积297,47万平方公里,人口8、211亿,是个多民族国家。印地语为国语,英语为官方语言和商业用语。首都新德里(New...
陕西八大怪指陕西省的关中地区(大致包括西安、咸阳、渭南、宝鸡、铜川,秦岭以北,黄土高原以南)出现的八种奇特风俗习惯。由于气候、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关中地区在衣、食、住、行、东等方面,形成了一...
严州干菜鸭是中国浙江建德传统名菜,因以水鸭和干菜合烧而得名。传说,明朝时当地一家菜店突然来了一名知府要用膳,菜店老板没有准备,为应付知府,急中生智,将未下蛋的麻鸭收拾干净,将雪里蕻干菜、肥猪肉、熟火腿...
留园在苏州阊门外留园路338号,占地约50亩,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原为明嘉靖时太仆寺少卿徐泰时的东园,清嘉庆时刘恕改建,称寒碧山庄,俗称刘园,当时以造型优美的湖石峰十二座而著称。经清太平天国之役,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