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前敌委员会(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三团团部)旧址
旧址位于江西省宜春市铜鼓县永宁镇定江东路487号。原系“萧永翁祠”,俗称萧家祠。晚清建筑,座北朝南,土木结构,前后两进,前有草坪、门楼及土围墙,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1968年进行第一次大规模维修,并进行了复原陈列,后历年多次维修、完善陈列,并常年开放。2013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27年8月20日,湖南浏阳工农义勇军打着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独立团的旗号,奉命赶往南昌参加武装起义未果而开抵铜鼓休整待命。
驻铜鼓期间,该团团部及直属机枪连驻扎于此。同年9月10日,毛泽东同志以前敌委员会书记的身份,亲临铜鼓组织发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毛泽东在萧家祠召开了三团排以上干部会议,传达了“八七”会议精神和中共湖南省委的决定。同时,宣布部队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正式组建前敌委员会。当晚,毛泽东下榻萧家祠并写下《西江月·秋收暴动》。
萧家祠设置了湘赣边秋收起义的统率机关,前委书记毛泽东坐镇指挥部署行动,由此奠定了秋收起义领导中心的重要地位。萧家祠见证了一支新军队的诞生,由此产生了工农革命军主要创建地的非凡影响。萧家祠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第一面旗帜,由此染红了在人民军队建设史上的独特亮点。
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三团一营营部旧址
旧址位于江西省宜春市铜鼓县永宁镇城南路15号。始建于清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总面积690平方米。2001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奎光书院,为铜鼓客籍人周玉衡所创办,是在奎光堂的基础上创办起来的。奎光堂自清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就已集资筹办,至清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盂冬月转为书院,直到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废科举办学堂,改作了“奎光高等小学”。
大革命时期,这里成为点燃铜鼓革命烽火的策源地,进步的知识分子陈葆元、李秀等,当学生时,就领导了几次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后来,又在此当教员,继续从事革命活动,发展中共党员,于1925年冬创立了宜春地区第一个党支部——中共铜鼓支部。
1927年8月,一支我党领导的革命武装——浏阳工农义勇队(后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三团)进驻铜鼓。该团第一营驻扎在奎光书院,并书写了“南昌暴动”等大量的革命标语。
1928年,平江起义后,彭德怀同志率领红五军多次转战铜鼓,红五军政治部又在这里挥笔写下了《共产党十大政纲》和《土地政纲》等大量的文告标语。
奎光书院是铜鼓县最早期的一处高等教育场所,又是一处重要的革命旧址,也是革命标语保存最多、保护较完好的一处重要革命标语旧址。
旧址位于江西省宜春市铜鼓县排埠镇永庆村。原系“万寿宫”。晚清建筑,座南朝北,土木结构,由宫殿、戏台、吊楼组成,占地面积800平方米。1968年进行首次大规模维修,并进行了复原陈列,后历年经多次维修,完善陈列并常年开放。2006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27年9月15日,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第三团回师铜鼓排埠,团部驻扎于此。9月17日,因一团未能及时赶来会合,毛泽东率三团继续向南转移,直至进军井冈山。期间,曾指示部队,下乡访问群众,并在万寿宫戏台召开了群众大会,宣传革命真理。毛泽东在万寿宫经过三天两夜的认真思考,彻底放弃了攻打长沙的计划,确立了由进攻城市向农村进军的思想,为我党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万寿宫,作为秋收起义一处重要革命旧址,它记载了毛泽东带领起义部队运筹帷幄,深谋远虑的伟大实践,从这里迈出了向农村进军的第一步,使之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转折的起点和中国革命从失败走向胜利的起点。
旧址位于江西省宜春市铜鼓县排埠镇华联村月形湾,原系“吴家祠”。晚清建筑,座东朝西,土木结构,前后两进,前有半月形水塘,占地面积450平方米。2004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从安源奔赴铜鼓指挥秋收起义途中遇团防队扣留。押解途中,毛泽东急中生智,从口袋里抓出几块银圆往地上一甩,借敌人拥抢银圆之机朝对面山上跑去,利用一个拐弯处跳进路边的水沟里,凭借周边的茅草和灌木作掩护躲过了敌人的追捕,并在当地农民协会会员陈九兴的帮助下,当晚住在吴家祠。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在接受美国记者斯诺采访时谈起过他的这段往事。
解放后,毛泽东曾给陈九兴写过信,称他为“救命恩人”。2007年,毛泽东嫡孙、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战略研究部博士后毛新宇在参观吴家祠时,感慨的说:“爷爷在铜鼓经历一次遇险,如果没有铜鼓人民帮助他脱险,也就没有伟大的秋收起义”。
吴家祠见证了一代伟人毛泽东革命生涯中唯一一次真正意义的遇险经历,由此奠定了是翻开新中国革命历史篇章首页的重要地位。
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旧址——毛湾老屋位于铜鼓县棋坪镇大梅村境内,始建于民国初年,砖木结构,占地面积740平方米。
1934年,由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影响,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也受到极大威胁,在最困难的时候由万载小源迁至铜鼓县棋坪镇大梅村的毛湾老屋。当年,这里的群众主动让出自己的住房,拿出自己仅有的粮食来支援湘鄂赣省苏度过难关,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大革命时期当地的群众虽遭反动派的摧残,该旧址也经历了反动派的洗劫破坏,但该旧址至今还由当地村民保护完好,并常年对外开放。
牙克石市 是由满语“雅克萨”音转而来。雅克萨为“涮坍的河湾子”。牙克石市附近扎敦河有一个很大的河湾洲渚,故名。免渡河 镇名,滨洲线铁路站地。因免渡河流经境内,镇以河名。“免渡”是蒙古语“门都”的音转,...
大家对加拿大的饮食文化有多少了解呢?由于加拿大是一个移民国家,所以也拥有一个丰富多采的饮食文化。其中,“三不”饮食文化便是别有一番情趣。1、不设烟酒对于中国人来讲,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到酒店招待朋友吃饭,...
潞安大鼓是北方富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传统鼓书暨鼓曲形式,又称“潞安老调”,因流行于古潞安府(今山西长治)一带而得名,另外还有“干板腔”和“潞安鼓书”等别称。早在清乾隆三年便有驰名于上党一带的鼓书艺人路占元...
所罗门群岛(Solomon Islands)是南太平洋的一个岛国,位于澳大利亚东北方,巴布亚新几内亚东方,是英联邦成员之一。所罗门群岛的首都霍尼亚拉(Honiara),全国有87种方言,通用皮钦语,官...
土库曼斯坦的饮食较为广泛地使用胡椒、洋葱、茴香、薄荷等调味品是土库曼斯坦乃至中亚厨艺的一大特色。比较有名的土库曼传统食品有烤肉、抓饭、烤馕、烤肉饼、炸馓子和包子等,饮料以茶为主,夏天人们往往喝酸骆驼奶...
玻璃银光刻是在制镜基础上进行的美术创作,即在玻璃上作画,故而又称“镜画”。又因其在镜画中的线条都是银色的,所以通称“玻璃银光刻”。约在民国初期,上海市场的衣柜门上出现了一种既具有观赏性又具有实用性的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
拉洋片,是一种传统民间艺术。表演者通常为一人,道具是一个约一人高两臂宽的大木柜,柜的前面有四个直径二三厘米的圆洞,洞上安了凸透镜,柜子的一侧安装有锣、鼓、镲,由两条小绳控制。透过柜子上圆洞观众可以看到...
利比里亚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Liberia)利比里亚国旗利比里亚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9∶10。由红、白相间的11道平行横条组成,左上角为蓝色正方形,内有一白色五角星。1...
孟加拉国人以米饭为主食,也喜欢各种各样的甜食。他们对中餐倍加喜欢。当地人除了在高级饭馆或正式社交场合使用刀叉外,平时一般用右手抓食取饭。男子和妇女通常是分开就餐。家中妇女常在男子吃过饭之后才用餐。在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