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大将故居位于湖南省会同县坪村镇枫木村,毗邻209国道与枝柳铁路,距县城约6公里。故居始建于清光绪1851年间,由前厅、正屋、横仓楼三栋两层木楼房组合成二进式的独立院落,占地面积450平方米;房屋坐东南朝西北,房屋建筑均为穿斗式梁架结构,雕梁画栋,飞檐翘角,极富有湘西民族特点。粟裕故居1984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粟裕故居分东、西两个院落,大小房间约三十间,占地约1000平方米,由一条小溪与一条村道所隔。现存的东院为正屋房,占地415平方米,由三栋二层楼的木房组成,呈三开间二进式结构,是其家人居住的地方,1907年8月10日粟裕就出生横厢房里,并在此度过了青少年时代。西院为一排坐西朝东的房屋,是粟裕幼年读书的私塾讲学的地方,还有他练习武术的晒谷场、花厅、帮工住房、牛栏、马圈。
粟裕同志在这里生活了17个春秋,1923年常德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在湘西各县招生,粟裕报名考试并被录取。于1924年离家徒步来到常德,进入二师27班。就这样,一次外出求学机会,使粟裕的人生发生了90度的转折,从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戎马一生,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建设事业做出了伟大的贡献,直至他于1984年2月5日在北京逝世,也没有回过故居。
粟裕大将(1907—1984),湖南省会同县人,侗族。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叶挺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四师,参加了南昌起义。1928年参加湘南起义后,随部队上井冈山。1934年参与指挥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转战闽浙赣皖。后挺进浙南,任挺进师师长、闽浙军区司令员。
抗日战争时期,指挥和参与指挥了苇岗、黄桥、车桥等战役战斗。1945年当选为中共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1946年与谭震林一起指挥苏中战役,七战七捷。1947年任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1948年任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代政委。1949年任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参与指挥了淮海、渡江、上海等战役。
建国后,历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总参谋长,第一至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1959年后任国防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第一政委、中央-军委-常委。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84年2月5日逝世。
1980年,粟裕大将郑重地向夫人楚青口授自己深思熟虑的意愿:“我在革命战争年代,在党的领导下,身经数百战,在和我共同参加战役、战斗的同志中,牺牲了的烈士有数十万,而我还活着,见到了革命的胜利。在我身后,不要举行遗体告别,不要举行追悼会,希望把我的骨灰撒在曾经频繁转战过的江西、福建、浙江、安徽、江苏、上海、山东、河南几省市的土地上,与长眠在那里的战友在一起。”
粟裕自17岁离开家乡会同去常德求学之后,在有生之年一直没有回归故里。1984年2月5日,一代名将去世后,经中央军委批准,楚青遵照大将军生前的遗愿,亲自护送大将军的骨灰,撒放在其驰骋疆场、转战大江南北的八省、市,实现了大将军与其数十万战友长眠在一起的宿愿。应家乡人民的请求,楚青将其部分骨灰交其亲属护送大将军魂归故里,被撒放在会同县城的林城公园内;并建造了一座粟裕同志纪念碑和粟裕同志纪念馆,馆名由曾任国家主席杨尚昆题词;同时,将公园命名为“粟裕公园”,并将粟裕公园门前的一条主干道命名为“将军大道”。
如今粟裕同志纪念馆,已经在时任第二炮兵政治委员、党委书记张海阳上将的鼎力关心,在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下,在紧靠粟裕故居边,重新建成了一座集现代建筑、设施与时代气息相配套的,并且运用多媒体、多视角、多功能融为一体的粟裕同志纪念馆,向世人呈现出粟裕——这个集立功、立德、立言于一身的会同侗族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次革命战争和反法西斯侵略战争中,战功赫赫、业绩辉煌,尤其是对缩短解放战争进程、夺取全国胜利作出独特贡献,创造了许多中外战争史上奇迹的、在世界军事史上十分罕见的军事奇才,我党、我军名副其实的常胜将军,伟大而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华夏子孙敬业的楷模和为人的典范辉煌而璀灿的一生。
半世生涯戎马间,一生系得几危安。
沙场百战谈笑过,际遇数番历辛艰。
松苍敢向云争立,草劲何惧疾风寒。
生死沉浮寻常事,乐将宏愿付青山。
时晴时雨正清明,万里送君伴君行。
宽慰似见忠魂笑,遣怀珍惜战友情。
唯思跃马挥鞭日,但忆疆场捷报频。
东南此刻花似锦,堪慰英灵一片心。
1946年2月,粟裕在组织大兵团作战中,用兵灵活,不拘一格,被陈毅誉为“愈出愈奇,越打越妙”。
1946年8月28日,毛泽东发电报《华中野战军的作战经验》:“粟裕指挥正确,既灵活,又勇敢,故能取得伟大胜利”。
1949年,毛泽东说:“淮海战役,粟裕立了第一功”。
1949年,刘伯承说:“粟裕同志智深勇沉,非常优秀,百战百胜,有古名将之风,是我军最优秀的将领,是中国的战略家”。
1955年9月27日,粟裕被授予共和国“十大大将”之首。
1988年10月,粟裕被中央-军委评为“中国共产党36位开国军事家”之一。
1992年解放军出版社王希先发表文章《浅谈粟裕的军事思想》说:“粟裕是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
黄桥战役 粟裕 7千——1.5万余人 歼敌1.1万余人
苏中战役 粟裕 3万余人——12万 歼敌53700人
鲁南战役 粟裕 歼敌53530人
莱芜战役 粟裕 歼敌56800人
孟良崮战役 粟裕 16万——约45万人 歼敌32680人以上
豫东战役 粟裕 歼敌93970人
济南战役 粟裕 14万——10万多人 歼敌10.4万人
淮海战役 粟裕、刘伯承、邓小平、陈毅、谭震林 60万——80万 歼敌555570人
渡江战役 粟裕 60万人——45万人 歼敌30余万人
粟裕大将是中国近代史上非常有名的优秀指挥员,就连林彪元帅对粟裕大将也是赞誉有加——“尽打神仙仗”,特别善于对恶仗,险仗,奇仗,硬仗,他总是以少胜多,针锋相对,出其不意,致敌于死地,他打仗风格是强悍勇猛,雷厉风行,反应敏捷,深思熟虑,迅雷不及掩耳。
在解放战争中,国民党的五大王牌主力,粟裕将军就消灭了三个,特别在淮海战役中,从酝酿,构思,策划,到指挥,他都是主要负责人,我军参战部队60万人,敌军先后出动兵力80万人,共歼敌55.5万余人,使蒋介石在南线战场上精锐部队被消灭干净。
在大兵团作战的指挥能力和水平上,粟裕与林彪、彭德怀、刘伯承、徐向前相比较的话,各有千秋,但毫不逊色!
牙克石市 是由满语“雅克萨”音转而来。雅克萨为“涮坍的河湾子”。牙克石市附近扎敦河有一个很大的河湾洲渚,故名。免渡河 镇名,滨洲线铁路站地。因免渡河流经境内,镇以河名。“免渡”是蒙古语“门都”的音转,...
大家对加拿大的饮食文化有多少了解呢?由于加拿大是一个移民国家,所以也拥有一个丰富多采的饮食文化。其中,“三不”饮食文化便是别有一番情趣。1、不设烟酒对于中国人来讲,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到酒店招待朋友吃饭,...
潞安大鼓是北方富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传统鼓书暨鼓曲形式,又称“潞安老调”,因流行于古潞安府(今山西长治)一带而得名,另外还有“干板腔”和“潞安鼓书”等别称。早在清乾隆三年便有驰名于上党一带的鼓书艺人路占元...
所罗门群岛(Solomon Islands)是南太平洋的一个岛国,位于澳大利亚东北方,巴布亚新几内亚东方,是英联邦成员之一。所罗门群岛的首都霍尼亚拉(Honiara),全国有87种方言,通用皮钦语,官...
土库曼斯坦的饮食较为广泛地使用胡椒、洋葱、茴香、薄荷等调味品是土库曼斯坦乃至中亚厨艺的一大特色。比较有名的土库曼传统食品有烤肉、抓饭、烤馕、烤肉饼、炸馓子和包子等,饮料以茶为主,夏天人们往往喝酸骆驼奶...
玻璃银光刻是在制镜基础上进行的美术创作,即在玻璃上作画,故而又称“镜画”。又因其在镜画中的线条都是银色的,所以通称“玻璃银光刻”。约在民国初期,上海市场的衣柜门上出现了一种既具有观赏性又具有实用性的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
拉洋片,是一种传统民间艺术。表演者通常为一人,道具是一个约一人高两臂宽的大木柜,柜的前面有四个直径二三厘米的圆洞,洞上安了凸透镜,柜子的一侧安装有锣、鼓、镲,由两条小绳控制。透过柜子上圆洞观众可以看到...
利比里亚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Liberia)利比里亚国旗利比里亚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9∶10。由红、白相间的11道平行横条组成,左上角为蓝色正方形,内有一白色五角星。1...
孟加拉国人以米饭为主食,也喜欢各种各样的甜食。他们对中餐倍加喜欢。当地人除了在高级饭馆或正式社交场合使用刀叉外,平时一般用右手抓食取饭。男子和妇女通常是分开就餐。家中妇女常在男子吃过饭之后才用餐。在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