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永新人。1910年生。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转为中共党员。曾任共青团永新县委书记,中共吉安县委妇委书记。1927年夏参与组织永新农民暴动,同年冬随袁文才领导的农民自卫军奔上井冈山。1928年同毛泽东结婚,任中共湘赣边特委机关秘书、毛泽东生活机要秘书。
1934年10月参加中央红军长征。后在贵州境内遭遇敌机轰炸身负重伤,乘担架随军转战。
1937年11月从西安经兰州赴苏联治病。
1947年回国到东北。1948年在哈尔滨参加第六次全国劳工大会。
1949年秋任浙江省妇联主任,10月调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工作。后因病长期休养。是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1984年4月19日在上海病逝。
,浙江诸暨人。1905年生。幼时做过童养媳。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5年转为中共党员。1926年,调中共中央出版发行部工作,并与毛泽民结婚。后在上海、天津、武汉等地从事地下工作。1931年6月,经香港进入闽粤赣革命根据地,秋后抵达江西瑞金,任中央政府机关党支部书记兼银行会计。
1934年10月参加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任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国民经济部党支部书记兼会计科科长。
1938年初,因故被滞留在迪化(今乌鲁木齐),到“新兵营”(即西路军失败后由李先念等人率领突围到新疆的400余人所组成的西路军总支队,对外称“新兵营”)工作,担任文化教员。期间,因与毛泽民感情破裂而离婚。钱希均回到延安后,在马列学院和中央党校学习两年。解放战争时期,前往上海从事地下工作,担任中共沪西区委组织部部长。
建国后,先后担任过上海食品局副局长,轻工业部办公厅副主任等职。是上海市第三、四、五届政协委员。
,广东大埔人。1911年8月生。家境贫苦,幼时做过童养媳。1925年,在农运领袖彭湃的影响下参加革命运动,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9月,朱德率领南昌起义部队来到大埔山河坝、百侯镇,萧月华领到一支步枪,从此投入家乡的武装斗争。由于斗争形势严峻,被迫离开大埔。1932年8月,被调到红都瑞金,在少共中央局担任收发员。
1934年10月参加长征,1937年5月在延安正式转为中共党员。
建国后,1960年在湖南省交通厅养路处担任副处长。1983年身患癌症,在胡耀邦的关照下,被接到北京住院治疗。当年,因医治无效不幸逝世,终年72岁。
,原名康桂秀。江西万安人。1911年9月生。幼时做过童养媳。1926年冬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转为中共党员。1928年春参加万安农民暴动,任乡农协会秘书,同年秋上井冈山参加红军。1929年春与朱德结婚。曾任中央苏区女子义勇队队长,红军总司令部交通大队政治委员等职。
1934年10月参加中央红军长征。
1935年9月,随朱德南下转战川康边,后任红四方面军党校党支部书记。
1936年10月长征到达陕北。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前方总部直属队政治处主任,中共中央妇女运动委员会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国解放区战时儿童保育委员会副主席、代理主席。
建国后,历任中华全国妇联第一届至第五届书记处书记、副主席、主席;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秘书长、副主席、主席、名誉主席;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第二届至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常务委员、副主席;中共第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
1992年4月在北京逝世,享年81岁。
,湖南宜章人。生卒年月不详。1928年参加湘南起义,随起义部队上了井冈山,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上,与共同参加湘南起义的红军营长周子昆结婚。
1934年10月参加中央红军长征。长征出发时,因怀有身孕,被留在苏区坚持斗争,但她随后又追上部队。
1935年6月,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曾玉随中央红军先期到达陕北。1938年到新四军工作。
1940年,她在护送孩子回湖南老家寄养时,据说在归队途中失踪,下落不明。
,原名谢琼香,人称“阿香”。海南文昌人。1913年1月28日生。1927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8月转为中共党员。1929年初,到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共南洋临时委员会工作。1932年初回国。
1934年春进入中央苏区,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政治保卫局工作,同年10月参加中央红军长征。长征中,随干部休养连行动。
1935年12月在瓦窑堡与刘少奇结婚,遂改名谢飞。抗日战争时期,在延安中央党校和马列学院学习两年,1939年先后到鄂豫皖区党委、皖南新四军军部工作。
1940年与刘少奇离婚。抗战后期,担任中共余(姚)上(虞)县委书记兼独立营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在中共中央华东局工作,任华东妇联常委兼组织部部长,后任华北革命大学三部副主任。建国后,任中国人民大学专修科主任,1952年考取该校法律系研究生,毕业后任中央政法干部学校副校长。“文革”中,被关押坐牢6年。落实政策后任中央政法干校(后改称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副校长。是全国政协委员,公安部咨询委员,中国法学会理事和北京市法学会副会长。
,福建龙岩人。1913年12月15日出生。15岁小学毕业后,考入石码镇电话公司当接线员,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在厦门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与中共福建省委书记罗明结婚。1931年春到达闽西苏区,在中共闽粤赣特委组织部当干事,后到汀州福建省委秘书处工作。
1934年10月参加中央红军长征。罗明在娄山关战斗中负伤后,二人遂被留在黔北治病疗养。在贵州境内,二人两次被捕两次脱险,后经广州、香港等地辗转到达上海,又一次被捕入狱。抗日战争时期,因与党组织失去联系,谢小梅随丈夫回到广东大埔担任小学教员。1947年春,因处境困难,被迫到新加坡去避难。
1949年秋返回广州大埔,在侯云山区妇联担任秘书。
建国后,被调到广州,先在省民委工作,后在省民族学校当图书管理员,还在百货公司广州采购站从事过工会工作。为一般干部,行政21级。
1981年,中共广州市委批准为其恢复党籍,党龄从1930年8月算起;承认她是老红军,由退休改为离休,工资待遇调整为行政17级。
,原名蔡咸熙。湖南双峰人。1900年5月14日生。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1923年转为中共党员。曾就读于长沙周南女校。1919年12月随其兄蔡和森赴法国勤工俭学。1924年在巴黎与李富春结婚。同年底去苏联入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1925年秋回到广州,任中共广东区委妇女运动委员会书记。1926年11月任中共江西区委妇女部部长。1927年任中共湖北区委妇女部部长。1928年春天去莫斯科参加中共六大。1931年冬到中央苏区工作,历任江西省苏维埃政府工农监察委员会主席,中共江西省委组织部部长、妇女部部长。
1934年10月参加中央红军长征。长征中,在军委第二纵队政治部民运部工作。到达陕北后,任中共陕甘省委妇女部部长、组织部部长,中共陕甘宁省委白区工作部部长,陕甘宁边区党委妇女部部长。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妇委常委、书记等职。
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妇委书记,后兼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妇委书记,1948年被选为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副主席。建国后,长期担任中共中央妇女工作委员会书记,第一、二、三届全国妇联主席、第四届全国妇联名誉主席。是中共第七届至第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一届至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1990年9月在北京逝世。
,原名廖娇。广东省惠阳人。1911年4月生。幼时做过童养媳,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转为中共党员。1930年春,被派往香港,在共青团广东省委机关工作。不久,与何克全(凯丰)结为伴侣。1933年冬到达中央苏区。
1934年10月参加中央红军长征,随干部休养连行动。到达陕北后,任共青团中央巡视员。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被派往武汉、重庆等地从事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和妇运工作。
1941年皖南事变后调回延安,参加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解放战争时期,1948年8月,参加了在哈尔滨召开的第六次全国劳工大会,并当选为中华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后随第四野战军南下,参加接管武汉、广州的工作。建国后,任中共广州市委副书记兼市总工会主席,广东省工业厅副厅长,中共广东省委工交部副部长、组织部副部长,广东省政协第四、五届副主席等职。是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2004年7月2日在广州逝世,享年93岁。
摔瓦盆,又叫摔“吉祥盆”、摔“阴阳盆”、摔“老盆”等等,是在我国流传了千百年的一种丧葬习俗。农村的葬礼通常来说,流程都很繁杂,各地的风俗也不一而同。但是有一项传统,却在广大农村都有保留。那就是在出殡前...
鞋为旧时婚嫁吉祥物,主要是着眼于其音,“鞋”“谐”相谐,是夫妇两情相谐、和合美好的吉祥象征。旧时婚俗,新妇嫁妆常备有铜镜和鞋,寓“同偕到老”之意。张云璈《四寸学》卷一云:“今俗新婚之夕,取新妇鞋,以帕...
侗戏相传在一百多年前,由侗族歌师吴文彩创制而成,他在侗族长篇说唱叙事歌的基础上,以汉族传书《二度梅》为蓝本,编出了第一部侗戏《梅良玉》。侗戏是受汉族戏曲的启发而产生的,并在其发展过程中接受了一些如桂戏...
郑州清真寺因地处北大衔,故又名北大街清真寺、北大清真寺或北大寺,是伊斯兰教在郑州建造最早、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伊斯兰教与其它宗教最不同的一点是民族与宗教合一,哪里有穆斯林哪里也就有清真寺。所以郑州伊斯兰...
顺德本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有发音盏鬼的顺德话,更有朗朗上口的俗语和接地气的方言。“唔使问阿贵”释义:对某个判断十分有把握、认为必然如此。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例句:“唔使问阿贵”,尼件事肯定系...
甘肃庆阳饮食文化饮食庆阳素以小麦为主,辅以糜子、谷子、高粱、荞麦,六七十年代又引进玉米。面食为基本主食,杂粮搭配食用。过去向来流行一日两餐,早九时前为早餐,下午四时左右为午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
王铎,字觉斯,号痴庵、嵩樵,别号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有“神笔王铎”之誉,明末清初时的著名书法家。官至礼部尚书,精行、草书,兼能画山水、竹、兰。有书法史论家认为,王铎的书法艺术成就不仅...
德化九仙山下,大铭登地,有一株与茶丛不同,其味道也不一样的茶树,人们称它祖师公茶。相传,明万厉年间,史云济儒士,看到九仙山荇菜的灯火明亮,要到荇菜坐化。来到这里,有一位老大娘,安排他吃住,热情接待,他...
祝酒的传说 在不同场合,都有可能被提议祝酒。祝酒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开始有历史记录的年代。古代的勇士向他们的神祝酒。希腊人,罗马人如此,古代的北欧人则相互祝酒。几乎每一种文化都有祝酒的习俗,最终演变成...
拉壶为印度神话其中之一是海界中的海神,出生时是只巨人,半人半兽的身体,住在海中的宫殿中。据早期所流传下来的故事,拉壶因犯错得罪了天神而被打入人间变成乌龟,其用意是为了让他体会民间疾苦及有所改进。时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