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武楼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芦溪镇蕉路村,清代建筑,系平和县首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世界上最精美的土楼之称。
绳武楼自清嘉庆年间始建,历经五十多年才最终建成。楼名“绳武”二字典出《诗经·大雅》中的“绳其祖武”,意思是继承先祖的业绩。
作为福建土楼系列单元式与通廊式相组合的古建民居土楼典范,绳武楼处处可见石雕、木雕、泥塑、壁画等,富丽精工,精美绝伦。绳武楼的雕刻式样各异,造型美观,品味不凡,仅木雕就有六百四十六处,无一雷同,散见于屏风、壁橱、门窗、梯手上,既有人物花草、文字对联,又有飞禽走兽、诗画结合,动静相宜,显示出一种恢弘的气势,令人叹为观止。
绳武楼于清嘉庆年间由芦溪镇十八世太学生叶处候始建,从奠基到完工长达五十余年,历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五朝。
绳武楼呈圆形筒状,楼外直径,43.8米,建筑面积1056平方米,外墙墙皮已经斑驳,夯打的混凝土层清晰可见,门楼石梁门楣已经断裂,雕刻的“绳武楼”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清晰易见。
绳武楼楼体结构为三层,呈内外双环,第一层是内环,共有72个开间,一二层有12个上下开间和一个天井的独立式住户单元,三楼为环楼通道走廊,有24个开间,属单元式住屋与通廊式开间相结合之境况。这种空间布局,既有公共空间,又有私密地,使用方便。
绳武楼内部装饰精美绝伦,瓦房、门窗、墙壁,处处都有泥塑、石雕、木雕和壁画,仅木雕就有600多处。文字对联,人物花鸟,飞禽走兽,应有尽有,鲜活灵动,竟无雷同之处,难怪专家学者称绳武楼为“木雕博物馆”。
楼内面墙均以青砖干砌而成,天井埕面,以不规则砾石组成吉祥图案。楼内各层、各单元楹联,门窗、厅面楼梯通道,基本保存初建时的精细木雕近700处。每单元木雕花样均不雷同。墙头泥雕堆塑、壁画、彩绘百处以上。始建至今,未经大修,较大保存其完整性。
绳武楼有个真实的故事。早年,楼内的叶氏族人并不知道此楼的价值,觉得内庭的门窗墙壁被油烟熏染,黑如泼墨,欲拆除换新。突然一小偷入内,没盗走钱物,却撬走一块窗扇变卖,获的一笔钱财,经过民间演绎,形成多种版本,传为天文数字,叶氏族人适才光然大悟,开始视绳武楼为文化遗产,防火防盗,保护起来。
绳武楼的绳武二字出自《诗经 . 大雅 . 下武》。书中有云:“昭兹来许,绳其祖武”。绳:继续。武:足迹,意喻继承祖业,踏着祖先的足迹继续前进。
据绳武楼家谱载录,叶处候乳名贞卿,生于嘉庆辛酉年(1801年)十一月二十一,卒于同治已巳年二月十六(1869),享年68岁。
叶妻陈氏,乳名蔡娘,生于嘉庆甲子年,卒于光绪庚辰年,享年76岁。
叶母乳名智娘,生于大坪新厝社黄姓一大户人家。知书达理,孝敬公婆,左邻右舍和睦相处,人人称赞。
父亲人称居竹公,乳名苞,生于乾隆四十年(1775年),育五子。叶处候排行老二。叶母打小算过卦,说老二是个大富大贵之人,不是高官定是富贵,之后父母便悉心照顾,捧为至宝。
叶处候是个具有传奇故事的人物。10岁进私塾,中学去县城就读,学习刻苦努力,深得老师称赞,道光年间进入京师国子监为太学生,由于对于考取功名不感兴趣,父母为之痛惜。
未取功名的叶处候,癖之乡野,一心只读圣贤书。25岁那年,母亲张罗给叶处候完婚,婚后生三子,老大名曰贡珠,老二捷法,老三云梯。
有了家小,这位太学生怎能甘愿寂寞。偶然间,从书柜翻出《镜花缘》旧书,乱翻一通,书中唐敖游离海外的故事使他心动,突发奇想,自己何不下南洋闯荡闯荡,赚些钱财回家盖房,将书中花草雕刻予厅房之上该多好呀!
晚上与妻子商议,得到贤妻默许,于是郑重告知父母,二老亦予恩准。
叶处候便告别了父母妻儿,只身远行去了。到达广州汕头,身无银两,饥肠辘辘,偶遇一贵人。贵人五十出头,儿子外出杳无音信,觉得叶处候乖巧诚实,带回家中,供吃供喝。多日的交往,顺收为义子。结拜之日,贵人儿子突然回来,正好结拜为义兄义弟。
原来义兄去南洋打工,深得老板信任,之后,便入赘其家。义兄看过家父,就要远行,临别时尊父命带着义弟叶处候,一同去了南洋。
再说义兄的老丈人,是做布匹生意的,爱才若渴,见叶处候聪明伶俐,有文化,踏实肯干,不长时间,便提携为领班,把生意做的风生水起。
一晃就是五年,叶处候想念家乡父老,带着盖房的图纸和十多根金条回家探亲,到达广州,首先拜见了义父大人,然后回家,马不停蹄,四处寻找取土取石之地。一切停当,便与父母商议,欲建土楼,告诉二老按图纸监施工,主体建好后若自己没有回家,就停止施工,内庭设计装饰必须由自己完成,他要把天下所有的奇花异草搬进土楼,父母虽有疑虑,还是欣然答应。
安排停当后,叶处候重新回到南洋。
家人请来当地最好的土建师傅,以土、砂石、米汁、麻绳丝、木板等为材质,配置混合土开始打夯建造。几年的施工,主体已经完工,不见叶处候回家,只好停建。大约过了七八年,叶处候突然回家,这次,他心意已决,不再回南洋,把所挣银两悉数交予父母保管,自己开始寻找雕刻艺人,做起绳武楼精雕细刻工作。
为了寻找雕刻艺人,叶处侯费了一番周折。
一天,他走到永定村庄,看到一富贵人家正在制作家具,准备给儿子结婚,进入说明来意,看了所做活路,甚是惊奇,就与师傅聊起自己的想法,师傅听后,慨然答应。二人当场拍板,聘他们八位师傅给自己做木雕活。之后又在泉州找寻了两位石雕师傅,在漳州请回两位泥塑艺人共十二人,边商议,边建造。
叶处候为人正派,待人诚恳。转眼间,木雕师傅与儿子在自家辛苦已十余年。儿大当婚,木雕师傅欲给儿回家娶亲,叶处候听说后,立即备一份厚礼,送给师傅,希望他们办完婚事早点回来。木雕师傅父子知恩感恩,办完婚事,速速返回,叶处候遂在工地请客十桌,以示庆贺。
同治八年,叶处候深感自己身体有恙,预料将不久于人世。大年三十晚上,把三个儿子叫到跟前,商议建楼事宜,并说家里的钱除了后续建造所需外,还剩一部分,便一分为二,一半用作工钱,一半埋予土楼里,三个儿子同声应诺:“任由父亲处理”。叶处候继续说,你们三个,老大有文化,老二诚实稳重,老三聪颖能干,望你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齐心协力,把土楼后续工程做好。
三兄弟齐声回答:“请父亲放心”。
叶处候把剩余的银两分成十八分,分别装入十八个瓮中,请来十八人,自己亲自用黑绸缎蒙住眼睛,然后引到三楼走廊,左三圈右三圈转的昏头转向,才把瓮分给每人,引到指定地点放好,再将他们带到一个房子关着,自己亲自掩埋好,觉得万无一失时,才解开他们的蒙布,放人而去。
当晚,叶处候把大儿子贡珠叫去,听取了工程汇报后,觉得贡珠领衔后续工程,自己死能瞑目。不久,叶处候欣然故去。
贡珠打小看着祖父建造土楼主体,又陪父亲一块雕刻装饰,自然得心应手,之后顺利地把楼内的埕和井以及铺设地面等后续工程施工完结。
光绪元年(1875年),绳武楼建设告罄,挑选黄道吉日,进行安门仪式,并把他自己亲手提写的“绳武楼”三字雕刻在门楣之上。
叶处候之气派和胆识的确令人钦佩,是清末中国农村成功人士的一个缩影。
绳武楼巍然屹立在福建平和,气势恢弘震撼。当属中华文明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以历史悠久,雕刻精细,规模宏大,结构严谨、功能齐全、内涵深邃而著名,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大型民居形式,是中国传统民居的奇葩瑰宝。
牙克石市 是由满语“雅克萨”音转而来。雅克萨为“涮坍的河湾子”。牙克石市附近扎敦河有一个很大的河湾洲渚,故名。免渡河 镇名,滨洲线铁路站地。因免渡河流经境内,镇以河名。“免渡”是蒙古语“门都”的音转,...
大家对加拿大的饮食文化有多少了解呢?由于加拿大是一个移民国家,所以也拥有一个丰富多采的饮食文化。其中,“三不”饮食文化便是别有一番情趣。1、不设烟酒对于中国人来讲,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到酒店招待朋友吃饭,...
潞安大鼓是北方富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传统鼓书暨鼓曲形式,又称“潞安老调”,因流行于古潞安府(今山西长治)一带而得名,另外还有“干板腔”和“潞安鼓书”等别称。早在清乾隆三年便有驰名于上党一带的鼓书艺人路占元...
所罗门群岛(Solomon Islands)是南太平洋的一个岛国,位于澳大利亚东北方,巴布亚新几内亚东方,是英联邦成员之一。所罗门群岛的首都霍尼亚拉(Honiara),全国有87种方言,通用皮钦语,官...
土库曼斯坦的饮食较为广泛地使用胡椒、洋葱、茴香、薄荷等调味品是土库曼斯坦乃至中亚厨艺的一大特色。比较有名的土库曼传统食品有烤肉、抓饭、烤馕、烤肉饼、炸馓子和包子等,饮料以茶为主,夏天人们往往喝酸骆驼奶...
玻璃银光刻是在制镜基础上进行的美术创作,即在玻璃上作画,故而又称“镜画”。又因其在镜画中的线条都是银色的,所以通称“玻璃银光刻”。约在民国初期,上海市场的衣柜门上出现了一种既具有观赏性又具有实用性的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
拉洋片,是一种传统民间艺术。表演者通常为一人,道具是一个约一人高两臂宽的大木柜,柜的前面有四个直径二三厘米的圆洞,洞上安了凸透镜,柜子的一侧安装有锣、鼓、镲,由两条小绳控制。透过柜子上圆洞观众可以看到...
利比里亚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Liberia)利比里亚国旗利比里亚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9∶10。由红、白相间的11道平行横条组成,左上角为蓝色正方形,内有一白色五角星。1...
孟加拉国人以米饭为主食,也喜欢各种各样的甜食。他们对中餐倍加喜欢。当地人除了在高级饭馆或正式社交场合使用刀叉外,平时一般用右手抓食取饭。男子和妇女通常是分开就餐。家中妇女常在男子吃过饭之后才用餐。在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