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须糕是郑州一道历史悠久的小吃,因糕点表面呈须状,故名龙须糕。是以米、面粉、糖、油作为主料,并佐以姜、虾、盐、肉、蛋松等混合制成。具有色泽美观,甜咸适口,风味独特等特点。关于龙须糕的来历,涉及到一个人们非常熟悉的神话故事——哪咤闹海。
传说托塔李天王在陈塘关作总兵时,夫人怀孕三年半,到头来生下一个肉蛋。李天王认为是不祥之物。一剑劈开,却蹦出一个手套金镯,腰围红绫的俊俏男孩,这就是后来起名为哪咤的神童。
哪咤自幼喜欢蹦蹦跳跳练习武功。有一天,他同小朋友在海边嘻戏,正好碰上东海龙王三太子出来肆虏百姓,残害儿童。小哪咤见此恶徒,义愤填膺,挺身而出,打死三太子又抽了它的筋。
东海龙王得知此讯、勃然大怒,降罪于哪咤的父亲。随即兴风作浪,口吐洪水,大有不淹没陈塘关决不罢休之势。小哪咤好汉做事好汉当,决不愿牵连父母。于是自已剖腹、剜肠、剔骨,还筋肉于双亲,借着荷叶莲花之气脱胎换骨,变作莲花化身的哪咤。后来大闹东海,把龙宫砸了个落花流水。哪咤骑在老龙王背上,剥了它的皮,抽了它的筋。最后把龙须也割了,交给厨师做成了食品,分给天下百姓吃。这食品,就是流传至今的河南传统名糕点——龙须糕。
原料 糯米面(干粉)250克 面粉250克 燕根苗(野生植物,俗称“打碗花”,具有浓郁香味)250克 白糖150克 樱桃25克 青梅25克 瓜条25克 桃仁25克 葡萄干25克
1、燕根苗摘去老根,切成长3.3厘米的段,用水洗净;青梅、瓜条、桃仁均剁碎。
2、面粉蒸熟晾凉、擀细、过罗,与糯米面,燕根苗、白糖和水200克等一起拌匀。
3、在四方木框内,将拌好的燕根苗粉面倒入,按实压平,上撒樱桃、葡萄干和剁碎的青梅、瓜条、桃仁、上屉蒸约1个多小时,成熟为止。
4、蒸熟出屉,去掉木框,晾凉,切成长方块,摆盘内即成。
产品特点
清香味浓,甜爽适口。
夏布因轻柔胜丝,避暑爽身,实为暑天衣料佳品而得名。夏布原料为苎麻,苎麻经过传统手工工艺绩纱、纺织加工而成的苎麻布,现称为夏布。夏布有生夏布和熟夏布之分,生夏布是淡草黄本色易于创作中国画,熟夏布经漂白后...
念佛与持咒,本来源于修定的方法之一,然在净土教及密教独立成派之后,便与修定的方法分了家。如果站在整体佛法的立场来说,仍是彼此呼应的。念佛的方法,可以涵盖念一切佛与一切菩萨的圣号在内,未必单指念的阿弥陀...
很多人眼中的博物馆大多是枯燥的建筑物或者是高端的科技产品,再有的就是旧时的古物,大多数年轻人都不太愿意去现在的博物馆,但是在世界的某些角落有着风格不同的博物馆,今天本站小编就带你认识世界上最温情奇特的...
清凉山在怀仁县何家堡乡悟道村西约五里远的地方,山势陡峭,峰峦叠嶂。山上有一寺名清凉寺,据说是文殊菩萨赴五台山途中的第一道场。主峰北山凹处有一石窟,石窟中一尊石雕文殊菩萨像,高1.78米,栩栩如生,端坐...
庶出旧时的婚姻制度是一夫多妻制,官宦人家、商贾巨富除了娶妻之外,还有纳妾的权利(娶小老婆)。山西民间俗称纳妾为“讨二房”、“讨小”,家中以及外人称小老婆为“姨太太”。小老婆所生的子女,即是庶生(非嫡生...
盘古是传说中的开天辟地的英雄人物。岭南人崇拜盘古的习俗由来已久,并因此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民间庙会。在广西柳州、来宾市一带,盘古庙会最为盛行,其中柳州盘古庙会最有特色。盘古庙会是柳州非常著名的节日。每年农...
苗族人认为祖先的灵魂不死,有着尊祖祭祖的古老传统。其中在饮食上的尊祖方式就是常见的一种生活现象,并逐渐形成了一个饮食祭祖的文化。上香、祭酒、祭菜在苗族人家中大多都没摆有神龛,但在堂屋的中堂某一处墙壁下...
福州“白露必吃龙眼”福州有个传统叫作“白露必吃龙眼”的说法。民间的意思为,在白露这一天吃龙眼有大补身体的奇效,在这一天吃一颗龙眼相当于吃一只鸡那么补,听起来感觉太夸张了,哪有那么神奇,不过相信还是有一...
非遗项目:尼木措毕项目级别:四川省级非遗项目申报单位:美姑县文化馆2012年,冬季,正是农闲时节。正是美姑彝人超度——“尼木措毕”仪式的盛期。“尼木措毕”彝语指超度,是大凉山彝族民间最为隆重、最为盛大...
日本把每年的4月1日至7日定为绿化周。绿化周包括工厂绿化日、荒山绿化日等。每逢植树周,全国所有的公民都参加植树,连天皇也不例外。从1951年起,日本把每年的4月3日定为“植树节”。第一届植树节以荒地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