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洲,又称小行洲,位于井冈山南面,距朱砂冲哨口5公里。古时候这里人烟稠密,是个比较繁华的地方,当地人称为“行洲府”。红军来到井冈山后,进行了广泛的宣传活动,刷写标语是重要的形式之一。
井冈山行洲红军标语群旧址位于井冈山市茨坪镇南边约13公里处的行洲村。行洲村地方不大,但全国闻名,因为这里有至今保存最原始、最完整和内容最为丰富的井冈山斗争时期的红军标语群。
1928年五六月间,红四军在行洲村的民房墙上写有“实行马克斯(思)主义,实行共产主义”等30多幅标语。这些标语不仅涉及的范围广泛,而且内容极为丰富,有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及红军宗旨的;有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罪恶行径的。这些标语是研究党史、军史的可靠资料依据。
从1928年至今,这些标语是如何保留下来的呢?
在敌人“石头要过刀,茅草要过火,人要换种”的灭绝人性政策下,井冈山的许多村庄被烧毁。行洲村的村民为了保护自家房子不被烧掉,使用一层黄泥巴把写有红军标语的整面屋墙都糊起来,标语也就被覆盖在里边。
解放以后,人们剥去泥巴,一行行大字赫然在目,虽然年代已久,但字迹仍很清晰。这是井冈山革命遗址中唯一保存完好的红军标语群。在两栋房屋的墙壁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30多条红军标语,被称为“山沟里的红军标语博物馆”。
行洲为什么被称为“府”呢?行洲村地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腹地,紧挨井冈山南大门朱砂冲哨口,海拔约400米,地势平坦开阔,背靠井冈山主峰,四面环山,是井冈山红军五大哨口内面积较大、人口较多的一个村庄。行洲村是当年红军经常路过和居住的地方,且比其它的山村较为畗裕,而且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它南出遂川,“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是白军和红军反复拉锯争夺的要地。
行洲保留下来的标语,既是井冈山斗争的珍贵历史见证,也是一笔宝贵的历史财富,是我们研究党史、军史和革命史极为重要的历史依据。
行洲标语群,生动形象,内容丰富,而且通俗易懂,读来朗朗上口,号召力和感染力都很强,在当时对于瓦解敌人的意志和打击敌人的气焰,宣传群众、发动群众拥护共产党、参加红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战士从事的宣传工作,是在国民党反动派强大的舆论面前完全处于弱势的情况下展开的。当年,国民党反动派开动强大的舆论宣传机器,百般诬蔑中国共产党。
在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的宣传兵在行洲等地写下了许多标语、口号,利用这种形式,宣传党和红军的任务,有效地反击了国民党反动派对共产党的诬蔑,对群众的欺骗。宣传建立红色政权的标语,如:“建设工农兵苏维埃政府!”“建设工农兵苏维埃政权!”宣传土地革命的标语,如:“实行土地革命万岁!”“学习苏俄红军精神!无产阶级只有分了田地,才有饭吃有衣穿!”宣传共产党的工商业政策标语,如:“实行民主革命!不妨碍小资产阶级的利益!”“实行保护小商人贸易!”宣传党的对敌统战政策的标语,如:“不杀敌军士兵!只杀敌军官长!”行洲有许多标语是宣传共产党和红军性质、宗旨和任务,揭露国民党十大罪恶的标语。
井冈山斗争的成功首先取决于根据地政策的正确,其次取决于参加井冈山斗争的人员坚定信念和英勇顽强,同时也离不开党的丰富而有效的宣传手段。
行洲村的红军标语是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标语宣传的一个缩影,从中可以看出,当年的红色标语宣传为根据地的创建、巩固与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
庶出旧时的婚姻制度是一夫多妻制,官宦人家、商贾巨富除了娶妻之外,还有纳妾的权利(娶小老婆)。山西民间俗称纳妾为“讨二房”、“讨小”,家中以及外人称小老婆为“姨太太”。小老婆所生的子女,即是庶生(非嫡生...
盘古是传说中的开天辟地的英雄人物。岭南人崇拜盘古的习俗由来已久,并因此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民间庙会。在广西柳州、来宾市一带,盘古庙会最为盛行,其中柳州盘古庙会最有特色。盘古庙会是柳州非常著名的节日。每年农...
苗族人认为祖先的灵魂不死,有着尊祖祭祖的古老传统。其中在饮食上的尊祖方式就是常见的一种生活现象,并逐渐形成了一个饮食祭祖的文化。上香、祭酒、祭菜在苗族人家中大多都没摆有神龛,但在堂屋的中堂某一处墙壁下...
福州“白露必吃龙眼”福州有个传统叫作“白露必吃龙眼”的说法。民间的意思为,在白露这一天吃龙眼有大补身体的奇效,在这一天吃一颗龙眼相当于吃一只鸡那么补,听起来感觉太夸张了,哪有那么神奇,不过相信还是有一...
非遗项目:尼木措毕项目级别:四川省级非遗项目申报单位:美姑县文化馆2012年,冬季,正是农闲时节。正是美姑彝人超度——“尼木措毕”仪式的盛期。“尼木措毕”彝语指超度,是大凉山彝族民间最为隆重、最为盛大...
日本把每年的4月1日至7日定为绿化周。绿化周包括工厂绿化日、荒山绿化日等。每逢植树周,全国所有的公民都参加植树,连天皇也不例外。从1951年起,日本把每年的4月3日定为“植树节”。第一届植树节以荒地造...
哥斯达尼加境内山峦起伏,河流纵横,人口306.4万,主要集中在盆地和中央高原地区,占全国人口的五分之三,人口构成是:白人和印欧混血人种占95%,黑人点3%。在这块土地上生存的最古老的居民印第安人,许多...
路头神是吴地所信奉的一位财神。人们在元月初五祭拜路头神,并以此日为其生日,祭晒迎接,颇为壮观。路头又称"五路神"。据说元末有一何五路,为抵御外寇而死,人们因此祀他为神,名"五路神"。但此五路神似乎与作...
郑氏祠堂位于新密市岳村镇岳村老街,坐北朝南,始建于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后多次重修,占地4900平方米。有门楼、前院、后院、东西厢房、大殿、中庭、戏楼组成,保存较为完整。郑氏祠堂历史悠久,保存...
长江三峡素有“四百里天然立体画廊”之称,位于长江上游,她西起重庆奉节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南津关,全长193公里。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三峡两岸崇山峻岭、悬崖绝壁、风光旖旎。在这壮丽的山川之中,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