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散文家柳开《游天平山记》中记:“今惟深自上党入于相州,至林虑,过天平山明教院”,记中所记的明教院,即明教禅院,又名天平寺、十方院,亦曾称过祝圣寺。位于林州市城郊乡桃园村天平山上。周围群峰环抱,陡崖壁立,真有深山藏古刹的意境。
柳开在《游天平山记》中说,某一日,桂林好友惟深,五台山归来路过天平山,与供职汤阴的他聊风景闲话。惟深曾在柳开任桂州知州时盛赞过湖南衡山的秀美山水,这会儿却说:“今惟深自上党入于相州,至林虑,过天平山明教院,寻幽穷胜,纵观泉石,过衡岳远胜。”柳开不信,于是二人一起进山,果然好山!遂著上文一篇。感觉天平山比南方名山还好。还有一人,是北宋宰相韩琦,他说:“林虑天平山者,天下绝胜之景也,雄伟秀拔,虽江南诸山素有名者,皆所不及。”天平山的确是个修炼的好地方。
明教禅院坐北面南,地处百余亩大的田坳阔地上。寺周六峰耸翠,洞壑流清,且环围层峦,叠嶂秀丽,美不胜收。寺院南临高岸,最前边是山门,面阔3间,大门顶为圆拱券式,灰板瓦覆顶,今易之为黄色琉璃瓦。后面是大雄宝殿,为石构建筑,又称无梁殿。
无梁殿建筑是我国特有的建筑形式,整体用青石拱券垒砌而成,不施梁柱构件,故俗称“无梁殿”。后来寺院僧人借用佛经中“六情不能量故名无量”的谐音,又雅称为“无量殿”。无量殿是盛行于明清时期的一种特殊建筑样式,此殿整体用青石砌成,没用一根柱子,结构奇特,充分运用了力学的原理,外观是殿宇结构,实际是个一层的穹隆拱券式建筑,拱洞由一块块青石垒砌,扶摇直上,边上边缩。前檐用石刻仿木檐椽结构。外边檐下墙角上部砌有墀头。前墙正中开二版门,圆拱券,上额刻四个门簪,中间两个为小八角形,两侧是方形。下边左右门砧石上各有一蹲石狮子。门两侧各辟一万字石棂窗。顶上原是灰色瓦,现已换作黄色琉璃瓦盖顶,无梁殿是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具有很高的艺术、历史和研究价值,也是林州市内明代建筑中不可多得之瑰宝。
在林州市还有黄华山的玉皇阁、乌云山、白云山等处还存有无梁殿建筑。
在寺内有两通明代刻立的石碑,其中一通是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的《重建十方院丛林碑记》。院中还有两件石刻,一件可能为北宋残碑,上失碑头,下失碑尾,已裂为数块,平铺在草中。文中有“崇宁”二字,是宋徽宗的年号,还有“皇城使端州刺史……事因官外都”等字样。另一件是石柱,半掩在寺东南坡岸废土中,上刻“洛阳陈彦修思楚宫戚询仲谋,元丰六年立秋日来,游天平山诗”。又有彰德军节度推官张宗臣元祐初(1086年)与周“师朴、师右,遍游胜境,共成拙诗五章”等字样。元丰六年为1083年,是宋神宗赵顼的年号,元祐是宋哲宗赵煦年号。此二石刻较为重要,说明自柳开后,确有士大夫相继登临天平寺。
唐张鷟《朝野签载》:“稠禅师,邺人也,幼落发为沙弥,时辈甚众,每休暇常为角力腾趠为戏……禅师后证果,居于林虑山,入山数千(十)里,构精庐殿堂。”《宋高僧传》卷十《唐邺都圆寂传》云“行相部依附者多,久居天平山,稠禅师往迹,无不遍寻。”书名虽是《宋高僧传》,但记载的大都是前代高僧的行踪。《圆寂传》还说圆寂生于唐咸亨二年(671年),享寿一百五十五岁。圆寂既居天平山,说明唐代就已出现天平寺了。寺院始建于东魏兴和年间(公元540年),创建寺院的是僧稠禅师,至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了,是林州最古老的寺庙之一。
稠禅师俗姓孙,河北巨鹿人,通经史,曾经做过太常博士的官,后弃官出家。先从道房禅师学止观,后从道明禅师学六分,被佛陀师托道房度化,教其武功禅学,与慧光同为佛陀的两大弟子。之后僧稠禅师到嵩山少林寺拜谒跋陀禅师海陆学艺,“葱岭以东,禅学之最,如其人矣”。跋陀曾给了僧稠极高的评价。后来到天平山修建寺院,动辄数千人。北齐文宣帝高洋发兵剿除,被僧稠禅师“施法吓退”。公元553年,剿除不成的文宣帝请其至邺都(安阳北)为云门寺住持兼安阳石窟寺主持,号大禅师,朝野视之如圣,徒弟随从常达千人,使得禅法在北方大兴。乾明元年(公元560年)四月,僧稠禅师无疾坐化于龙山云门寺,寿81岁。僧稠武学是少林、天平武学之源头。后晋天福年间(936—943年),名僧从漪任寺院主持,僧徒众多,热闹非凡。
天平寺神秘莫测,是历代仙释之徒,圣人雅士游赏栖息之地。唐吕洞宾曾隐居于此,遗迹犹存。高僧稠禅师在此修建天平寺,被称为莲花佛国。历代名臣文士如柳开、韩琦、张商英、许有壬、潘耒等慕胜而游,都曾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游记诗篇。清代万化《游天平寺》诗曰:“昔年曾读‘天平记’,今到名山旧院边。九曲潺湲奔绝涧,六峰突兀插诸天。连云阁里闻仙籁,环翠亭中对老禅。尽日登临犹未倦,忘归桥畔几回还。”诗歌生动记录了万化当年游历天平寺时看到的美景和依依不舍的留恋之情。
每当“爆竹一声除旧岁”时,在我国广阔的土地上,传统的舞狮活动就伴随着送暖的春风和欢乐的锣鼓,出现在城镇和农村。为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增添了浓郁的欢乐气氛。舞狮是我国一项传统的民间体育活动,起源于南北朝...
邵阳市隆回县岩口镇山区谷雨有采摘茶习俗。传说谷雨这天的茶喝了会清火、辟邪、明目等。所以谷雨这天不管是什么天气,岩口山区人们都会去茶山摘一些新茶回来喝。谷雨茶也就是雨前茶,是谷雨时节采制的春茶,又叫二春...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桌盛宴,那么婚嫁则是其中色味最美最浓最酽的一道佳肴。徐州新沂民间传统婚俗绵延数百年,虽不乏繁文缛节,但很多耄耋老人每当回想起自己年轻时那迎娶婚嫁时的动人一幕,依然禁不住满脸绽开幸福灿然...
达摩易筋经: 镇寺之宝。达摩洗髓经: 镇寺之宝。太虚真经 (练气):各院堂首座选修。太玄真经 (练神):各院堂首座选修。空明真经 (练精):各院堂首座选修。杂阿含经: 藏经阁主修。波罗蜜多心经:藏经阁...
土家人是巴人的后裔,巴文化也被称为巫文化,一谈到巫一般人就想到跳丧,“热热闹闹送亡人,欢欢喜喜办丧事”,这就是土家人豁达的生死观。山寨里,无论谁家老人去世,必请歌师傅打丧鼓。当夜,唢呐高奏,锣鼓大作,...
韶山餐饮以土菜和湘菜为主,突出韶山本土的地方特色。毛泽东一辈子钟情于粗粮糙米、乡菜土味。韶山毛家菜,伟人食俗,湘菜味道,韶山特色,千滋百味。毛家红烧肉韶山最有特色的肉类菜要数毛式红烧肉,要知道当年毛泽...
印度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India),位于南亚次大陆的南部,面积297,47万平方公里,人口8、211亿,是个多民族国家。印地语为国语,英语为官方语言和商业用语。首都新德里(New...
陕西八大怪指陕西省的关中地区(大致包括西安、咸阳、渭南、宝鸡、铜川,秦岭以北,黄土高原以南)出现的八种奇特风俗习惯。由于气候、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关中地区在衣、食、住、行、东等方面,形成了一...
严州干菜鸭是中国浙江建德传统名菜,因以水鸭和干菜合烧而得名。传说,明朝时当地一家菜店突然来了一名知府要用膳,菜店老板没有准备,为应付知府,急中生智,将未下蛋的麻鸭收拾干净,将雪里蕻干菜、肥猪肉、熟火腿...
留园在苏州阊门外留园路338号,占地约50亩,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原为明嘉靖时太仆寺少卿徐泰时的东园,清嘉庆时刘恕改建,称寒碧山庄,俗称刘园,当时以造型优美的湖石峰十二座而著称。经清太平天国之役,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