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县人民思想感情丰富,但含蓄不外露,不习惯在大庭广众前歌唱。但平时生活中,却好哼小曲,表达内心的喜怒哀乐,遇到什么,就哼哼什么曲,题材广泛,内容实。有时边走边自编自唱,别人听了加补充修改,成为一个完整的歌谣。哄孩子时,也好编小曲哼。
他爹真开明,送儿去当兵,
他知道,没没八路军活不成,
大家难安生。
孩儿去当兵,他娘好赞成,
嘱咐他,你要好好杀敌人,
别想老母亲。
丈夫去当兵,妻子来送行,
你看她,手提包袱送出村,
真是明理人。
哥哥去当兵,弟妹都高兴,
家里活,里里外外有我们,
哥哥别操心。
好男儿去当兵,乡亲们齐欢送,
只愿你,保家卫国当英雄,
全村都光荣。
老夯咚咚响呀,咳哟咳哟,
同志们听我讲呀,咳哟咳哟,
劲往一使呀,咳哟咳哟,
地基打得实呀,咳哟咳哟,
泥土砸成钢呀,咳哟咳哟,
今年修好渠呀,咳哟咳哟,
明年粮满仓呀,咳哟咳哟,
林县人民常年累月和石头打交道,对抬石头编了顺口溜:
要抬停、一齐起,放稳脚步莫要挤,
脚踏稳,眼看清,谨防石头绊跌人。
要扶软,莫扶硬,不中不要强扎争,
一齐起,一齐放,七上八下能上当。
林县人民对植树非常重视,形成了习俗,编成歌谣:
河道两旁栽杨、柳,道路两旁毛白杨。
榆、杨种在底凹地,高寒山区油松长。
坟前栽上万年柏,田间防风宜桐、杨。
家院宜栽桐和椿,切忌前桑和后柳。
单改棉棉改单,补丁摞着补丁穿。
单衣补的比棉厚,棉衣套的薄似单位。
全家伙盖一条被,胳膊腿多的数不完。
泥瓦匠住草房,纺织娘没衣裳,
卖盐的喝淡汤,种地的吃谷糠,
磨面的吃瓜秧,炒菜的光闻香,
编凉席的睡光床,卖棺材的死路旁。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
二十七蒸的吃,二十八买黄蜡,
二十九去打酒,三十儿退皮儿(理发),
(正月)初一磕头儿。
小扁担两头尖,哥嫂割草上东山。
拿着绳取着镰,嫂嫂走在哥后边。
走时天还没起晌,回来星星已满天。
哥哥担了一百斤,嫂嫂挑了五十三。
压的扁担吱吱响,汗珠湿透白布衫。
说说笑笑并肩走,叫人看见眼发馋。
甜柿子大又红,姑嫂二人旋柿饼。
软的留下擦柿糠,破的供做柿块用。
不破不浆拣起来,红的大的旋柿饼。
娃娃孩子睡,娘去地里掐谷穗。
掐开谷穗喂老鸹,喂得老鸹衔羊毛。
衔开羊毛杆毡子,杆开毡子卧孩子。
卧孩子白胖,长大不当和尚。
亲戚之间来往,关系亲疏不同,有歌谣如下 :
小蔓菁圪蔫蔫,俺去姥姥家住几天,
姥姥瞧见哈哈笑,妗子瞧见瞅两眼。
妗子妗子你甭瞅,梅豆开花俺就走。
一走走到庙后头,庙后有只老黄狗,
不咬脚就咬手,吓的屙到裤里头。
它娘脚(方言读jue),再也不去姥姥家走亲戚。
月亮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常被编入歌谣:
月亮圆圆,象个盘盘,我要上去,找你玩玩。
小星晶晶,好象明灯,我要上去,拿你照明。
天河长长,好象大江。我要上去,坐船逛逛。
什么出来高又高?什么出在半中腰?
什么出来棒槌打?什么出来棍子敲,
黄豆出来棒槌打,芝麻出来棍子敲。
什么打架角顶角?什么打架脚踢脚?
什么打架咬耳朵,什么打架啄脑壳?
老牛打架角顶角,小马打架脚踢脚。
小猪打架咬耳朵,公鸡打架啄脑壳。
什么弯弯在天边?什么弯弯在水边?
什么弯弯头上过?什么弯弯在眼前?
月亮弯弯在天边,船儿弯弯在水边。
梳子弯弯头瞌睡,眉毛弯弯在眼前。
闲暇时间,人们还常用绕口令取乐开心:
南边过来个瘸子,腰里别个橛子。
北边过来个瘸子,肩上挑着茄子。
北边桃茄子的瘸子直瞧南边别橛子的瘸子腰中的橛子,
南边别橛子的瘸子看到北边挑茄子的瘸子筐里掉出了茄子,
就帮挑茄子的瘸子拾起了茄子,
别撅子的瘸子没小心丢了腰里的橛子,挑茄子的瘸子感谢别橛子给自己拾起了茄子。
别橛子的瘸子感谢北边挑茄子的瘸子帮他拾起了橛子。
今天这篇文章大家一定要认真阅读知晓,对号入座,一旦发现自己身上有这些情况,请第一时间去联系自己信得过的师傅,不要再耽搁拖延下去,以免错过最佳化解时间。1、身边能说知心话的朋友越来越少,自己越来越孤独郁...
斯里兰卡的维达人之间流行氏族交错从表婚,亦即姑舅婚(指姑舅表兄妹三者间的通婚,这是群婚制的一种残余形式。姑舅表兄妹不属同一氏族,因此在实行亲兄妹间禁婚的群婚制时,姑舅表兄妹可以结婚,这在今天的维达人中...
扁担,是壮族互击体鸣乐器。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红水河流域的都安、马山、巴马、南丹和桂西的百色、平果、大新等县广大农村。壮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民间舞蹈盛行,在广西宁明花山崖壁画中,就有两千多年前古代...
“晓日三叉口,连樯集万艘。普天均雨露,大海静波涛。”早在在元人的诗作中,我们已然能找到妈祖的踪影。这位居庙堂之高的神灵,在民间救疾苦,在海上定风波,为劳苦大众送去平安吉祥。妈祖文化,是由妈祖信仰衍生而...
跳曹盖为古老的新春祈祥驱邪的民间祭祀活动,主要流行于四川的平武、南坪以及甘肃文县的“白马藏族”中,于每年农历正月初六举行,驱灾纳吉。白马跳曹盖可以说是白马藏人中最引人注目的,极其原始,具有强烈民族特色...
丽江纳西族的丧葬,是由火葬逐渐改变为土葬的,它在很多方面保存着民族特点。人将死时,至亲们围优在病者身旁守护。把米(男丸枚,女七粒),茶叶和碎银少许,用红纸包好,放人奄奄一息的病人口中,并诸东巴或族中长...
中国古代小说浩如烟海,甄选出来的《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四大名著,可谓耳熟能详,明末清初诞生的这四部经典小说,是我国小说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之作,每一部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凄美《红楼梦》...
真武庙位于蔚县城墙西北角内街道拐角处,即财神庙街西端和守备衙门街交汇处。据说历史上蔚州八百村堡的最高处均建有真武庙,唯城内的真武庙规模最大、等级最高,处于统领地位。现存真武庙为明代建筑,坐落于城墙内的...
西黄寺是北京著名的藏传佛教寺院,始建于清顺治八年(1651年),为清代达赖和班禅在京驻锡地。寺在晚清咸丰年间(1851—1861)遭英法联军掠劫破坏,抗日战争期间又被日本兵占为兵营,达赖楼也被破坏殆尽...
广昌孟戏,是一种演唱孟姜女哭长城的戏曲,俗称为“孟戏”,至今在江西省广昌县传承演出了五百余年。“孟戏”用高腔演唱,经专家考证,具有明代四大声腔之一的海盐腔遗音。“广昌孟戏”在戏班在广昌县有三路,分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