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离三台县城50公里的东北角有一个叫忠孝的地方,因场镇在忠孝场而得名,是中国境内唯一以“忠孝”命名的镇乡。
忠孝乡境内断山林立,丘陵起伏,沟壑纵横,幽幽魏城河蜿蜒曲折,从万千峰峦间匆匆流过,滋润着忠孝这片古老的土地。
忠孝场因“忠孝庵”取名,“忠孝庵”最初是李姓人家的住宅,具体叫什么名字,已经无法考证了,李家有双胞胎儿子,一名全忠,一名全孝,希望儿子成为忠孝之人。兄弟俩长大后,面对父亲的严厉,母亲的唠叨,经常顶撞父母。母亲一气之下,离开了这个家,削发为尼。经父亲苦口婆心的做思想工作,兄弟俩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于是向母亲负荆请罪,并请母亲回家,但母亲不愿改变初衷。兄弟俩只好把准备结婚用的房屋,给母亲作为吃斋念佛的庵堂,取名“忠孝庵”。
随着商贸活动的日渐繁荣,在“忠孝庵”附近,逐渐形成了场镇,清乾隆八年(1743年)场镇正式形成,因“忠孝庵”而取名忠孝场。清末民初,这里属于属井木乡管辖,民国24年(1935年)设为忠孝联保,民国29年,忠孝乡正式进入人们的视野。
民国37年忠孝乡与双龙乡(今双胜乡)合并建仁和乡。关于仁和乡的建立,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据说忠孝乡与双龙乡合并后,为设立乡公所地点和取乡名发生了纠纷。忠孝与双龙两乡的权要人物和乡绅都想在自己的地盘上设立乡公所,双方互不相让,剑拔弩张,大有大动干戈之势。民国三台县政府知道后,派出特派员出面调停。最后商议妥当,乡名改为仁和,乡公所设在两乡临界的石桩井徐家祠堂。而实际上两乡仍设乡公所,都没有派人去徐家祠堂办公,仁和乡只有虚名而已。
1951年5月,撤销仁和乡,恢复忠孝乡、双龙乡。1958年10月1日,忠孝乡更名为忠孝公社。1967年更名为东升公社。1981年复名忠孝公社,1984年改为忠孝乡。1992年9月并入塔山镇为办事处。1995年划出单设忠孝乡。
忠孝乡辖河江、千佛、东坪、四通、五爱、庞岩、石鼓、建兴、大田、隆垭10个村,1个场镇居委会,92个村民小组。其中河江村、东坪村2017年被评为县级文明村,忠孝乡总人口多年来保持在1万人左右,忠孝乡2017年被命名为绵阳市文明乡镇。
忠孝乡是全国唯一以“忠”“孝”命名的乡镇,“忠孝文化”底蕴深厚,自唐朝以来不断涌现孝子、孝媳等,民风淳朴,待人和善。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有纪念李母而形成的“娘娘会”,有娘娘出巡,三牲祭天等传统节目,每次庙会都会表演戏剧“打三鞭”,“忠”和“孝”的德行源远流长,深深地影响忠孝人的行为和生活。为了弘扬忠孝文化忠孝乡举办忠孝文化旅游节,至今已经连续举办四届,通过国学讲堂,文艺表演,大鼓社、舞狮团、舞龙团、腰鼓队、旱船、秧歌等民俗活动,表彰孝亲敬老之星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展现忠孝文化。忠孝文化旅游节上还可以品尝特色小吃有红薯粉、羊肉汤锅、牛肉饺子、醋水牛肉等。
忠孝境内名胜古迹众多。高山寺始建于宋代,明万历年间(1575年)在原址下面重建,据记载,佛高2丈余,由一块天然岩石雕塑而成,佛像端庄,形象生动,寺庙不知毁于何时,佛像在文革中被炸其首,而身犹存。现存寺庙为后来重建,规模较小,目前寺庙周边仍然保存有上百个崖墓遗址,属于县文保单位。
永丰寺位于河江村一组,据民国年间出版的《三台县志》记载,永丰寺始建于唐、宋年间,至明朝洪武初年,李兴宗,施白,陆地为寺庙常住。后来永丰寺损毁,明朝天顺八年( 1472年),钦差户部主事汪回显重新监修。永丰寺正殿建筑用“鸦雀窝”的形式拼合而成,壮观宏伟。正殿塑有大佛三尊,二龙绕室,栩栩如生,著名画家钟山隐曾为此拍照,照片被英国博物院赏识并收藏。后来东西两廊被改为学堂,被命名为“永丰书院”。
抗日战争时期,山东第五服务团来这里办学,宣传抗日救国,在这里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人才,钟山隐即为该校毕业生。
解放后,1950年冬,学校失火,据说燃烧了整整一天,虽经奋力抢救,但正殿仍被烧光,余下两廊,作了讲堂,于1963年拆到场口修了学校。永丰寺只留下了遗址,近年人们在原址重建了永丰寺。现有大雄宝殿、观音殿、财神殿、永丰书院等殿堂,由民间集资修建慈高约18米的孝娘娘塑像,每年的慈孝娘娘会、九九重阳节等敬老孝老爱老的集会和活动都在这里举行,是忠孝乡人气最高的地方。
大佛寺坐落在东坪村八组,据说至今已有700年历史,是三台境内仅有的石壁大佛,历经明、清、民国多次重修,现有中殿和大殿,分别供奉佛家佛像,1999年被公布为县文保单位。
河江桥原为九孔石板桥(七座桥墩刻有人背桥墩图样,又名九孔人背桥)旧址在河江村三组和四组,横跨魏城河南北两岸,是当时南北两岸群众交往的唯一通道。相传在建桥时曾多次修建都被洪水冲毁,后经一高僧指点,在桥墩上加刻人像才得以建成。上世纪80年代初,因修建忠(孝)毛(公)公路,原桥被拆迁至下游100米处重建(现为石拱桥,改名河江桥)。
牙克石市 是由满语“雅克萨”音转而来。雅克萨为“涮坍的河湾子”。牙克石市附近扎敦河有一个很大的河湾洲渚,故名。免渡河 镇名,滨洲线铁路站地。因免渡河流经境内,镇以河名。“免渡”是蒙古语“门都”的音转,...
大家对加拿大的饮食文化有多少了解呢?由于加拿大是一个移民国家,所以也拥有一个丰富多采的饮食文化。其中,“三不”饮食文化便是别有一番情趣。1、不设烟酒对于中国人来讲,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到酒店招待朋友吃饭,...
潞安大鼓是北方富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传统鼓书暨鼓曲形式,又称“潞安老调”,因流行于古潞安府(今山西长治)一带而得名,另外还有“干板腔”和“潞安鼓书”等别称。早在清乾隆三年便有驰名于上党一带的鼓书艺人路占元...
所罗门群岛(Solomon Islands)是南太平洋的一个岛国,位于澳大利亚东北方,巴布亚新几内亚东方,是英联邦成员之一。所罗门群岛的首都霍尼亚拉(Honiara),全国有87种方言,通用皮钦语,官...
土库曼斯坦的饮食较为广泛地使用胡椒、洋葱、茴香、薄荷等调味品是土库曼斯坦乃至中亚厨艺的一大特色。比较有名的土库曼传统食品有烤肉、抓饭、烤馕、烤肉饼、炸馓子和包子等,饮料以茶为主,夏天人们往往喝酸骆驼奶...
玻璃银光刻是在制镜基础上进行的美术创作,即在玻璃上作画,故而又称“镜画”。又因其在镜画中的线条都是银色的,所以通称“玻璃银光刻”。约在民国初期,上海市场的衣柜门上出现了一种既具有观赏性又具有实用性的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
拉洋片,是一种传统民间艺术。表演者通常为一人,道具是一个约一人高两臂宽的大木柜,柜的前面有四个直径二三厘米的圆洞,洞上安了凸透镜,柜子的一侧安装有锣、鼓、镲,由两条小绳控制。透过柜子上圆洞观众可以看到...
利比里亚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Liberia)利比里亚国旗利比里亚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9∶10。由红、白相间的11道平行横条组成,左上角为蓝色正方形,内有一白色五角星。1...
孟加拉国人以米饭为主食,也喜欢各种各样的甜食。他们对中餐倍加喜欢。当地人除了在高级饭馆或正式社交场合使用刀叉外,平时一般用右手抓食取饭。男子和妇女通常是分开就餐。家中妇女常在男子吃过饭之后才用餐。在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