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中国佛教宗派之一,主张修习禅定,故名。又因以参究的方法,彻见心性的本源为主旨,亦称佛心宗。传说创始人为菩提达摩,下传慧可、僧璨、道信,至五祖弘忍下分为南宗惠能,北宗神秀,时称“南能北秀”。
菩提达摩,南天竺国香至王的三王子。少时神慧疏朗,闻皆晓悟,志存大乘,深入禅法。后随二十七祖般若多罗学大乘义理,四十年后受嘱衣钵,续佛法脉。梁武帝普通七年(公元526年)达摩祖师泛海来到广州,后于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时人称“壁观婆罗门”。
毕生提倡“二入四行”之教法,于弘法时屡遭险难,先后五次遭毒害。约魏文帝大统二年,因化缘已毕,传法得人,遂于第六次被毒害时从容灭度。因其将佛陀“明心见性”的禅法传入中土,故为中国禅宗的初祖。
慧可大师,南北朝人,俗姓姬,武牢人,中国禅宗二祖。早年精于儒道,通老庄易学,后弃俗学,依宝静禅师出家。为求无上大法,立雪断臂,师事达摩。毕生力排诽议,虽屡遭险难,但仍坚持随宜说法,广渡群品。周武宗灭佛时,与同参昙林法师力挽狂澜,护送经典佛像。后隐司空山,付法三祖僧璨。慧可得师精髓,承师遗志,弘扬达摩禅法。
寂于隋文帝开皇十三年(公元593年),世寿107岁,谥“大祖禅师”,可谓中土禅宗第一人。
僧璨大师,中国禅宗三祖。初以白衣谒二祖,既受度传法,隐于舒州之皖公山。后周武帝破灭佛法,三祖往来太湖县司空山,居无常处,积十余载,时人无能知者。至隋开皇十二年壬子岁,传法四祖道信。后适罗浮山,悠游二载,却还旧址。逾月士民奔趋,大设檀供。三祖为四众广宣心要讫,于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合掌立终,谥“鉴智禅师”。传灯法本为《信心铭》。
道信大师,隋朝蕲州人,俗姓司马氏,中国禅宗四祖,世称双峰道信。幼慕空门而出家,开皇十二年(公元592年)入舒州皖公山,参谒僧璨,言下大悟,奉侍九年,得其衣钵。
唐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归蕲州,住破头山三十余年,传法于弘忍,另有弟子法融别立“牛头禅”。永徽二年(公元651年),道信大师垂诫门人,安坐而逝,世寿七十二岁,建塔于东山黄梅寺。世人称道信与弘忍的道法为东山法门,遥尊为东山法门之初祖。著有《菩萨戒法》、《入道安心要方便门》等书传世。
弘忍大师,俗姓周,湖北黄梅人,生于隋仁寿元年(公元601年)。 七岁时,从四祖道信出家。年十三岁,正式剃度为僧。他在道信门下,日间从事劳动,夜间静坐习禅。道信常以禅宗顿渐宗旨考验他,他触事解悟,尽得道信的禅法。
永徽三年(651)道信付法传衣给他。同年九月道信圆寂,由他继承法席,后世称他为禅宗第五祖。因为四方来学的人日多,便在双峰山的东面冯茂山另建道场,名东山寺。唐高宗咸亨五年(公元674年)二月,五祖示寂,世寿74岁。传灯法本为《最上乘论》。
慧能大师,俗姓卢,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人,生于唐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三岁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砍柴为生。因闻客读《金刚经》有所悟,前往黄梅礼五祖弘忍大师为师。初见五祖,五祖问他是哪里人?来求什么?慧能说是岭南新州百姓,来求作佛。五祖说:“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若为(如何)堪作佛!”他说:“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五祖心惊而不便表示,后让他去碓房舂米八个多月。
五祖选衣钵传人时,慧能因呈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而独得五祖之心。后五祖秘传衣钵与慧能。
慧能离开五祖后,隐居猎人队中17年,后于曹溪广演顿悟禅,开创出禅宗一花开五叶的辉煌禅史。唐先天元年(公元712年)六祖示寂,世寿76岁。弟子法海记录其教法成《六祖坛经》,流传于世。
青原行思, 唐代高僧,俗姓刘,庐陵(今吉安)人。少年出家,24岁慕名前往岭南曹溪拜六祖慧能为师,亲近慧能大师15年,后住吉安青原山静居寺,四方禅客云集,世称青原行思。他继承六祖慧能的“顿悟”禅法,并发扬光大。他认为,客观世界及其变化,都是“心”的幻觉,由“心”所决定,就是六祖在《坛经》中所说的“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
心就是佛,而佛性是人皆有之的本性。他教导信徒们发扬自身的佛性,不要“心”外求佛,力倡禅宗“本性是佛”的观点,比佛教原有的修行方法、学说主张都更为直截便当,简易而有力。青原行思68岁圆寂。唐玄宗赐建“弘济禅师归真之塔”于青原山后,历代信徒顶礼膜拜。
南岳怀让,唐朝人,俗姓杜,金州(今陕西省安康县)人。10岁就只喜欢读佛书,天资聪颖。15岁时,辞别亲人依荆州玉泉寺弘景律师出家。公元687年受戒后,志慕禅宗,先参嵩山慧安,继参曹溪。因慧能问“什么物?怎么来?”不能作答,为究8年,忽有省悟,往慧能处谈个人领会,得到慧能的赞许,于是随侍六祖慧能12年。慧能示寂后,怀让告别曹溪,于公元713年来到南岳,住般若寺,广收法徒,大力弘扬慧能的禅宗“顿悟”法门。于唐天宝三年(公元744年)八月十一日圆寂于南岳般若寺(今福严寺),唐敬宗赐谥为“大慧禅师”。慧能南宗正是通过青原行思、南岳怀让,形成了唐代中国佛教“一花五叶”(南岳怀让系后衍化出沩仰、临济宗;青原行思繁衍出曹洞、云门、法眼三宗)、“五叶流芳”的兴盛局面。
百丈怀海,俗姓王,福州长乐人,依潮阳西山慧照出家,从衡山法朗受具足戒,后往庐江(今安徽庐江县)浮槎寺阅藏经多年。听说马祖道一在南康(今江西赣县)传法,即前往参学,后侍奉马祖6年,得到印可。马祖圆寂后,他初住石门(今江西靖安县),继往新吴(今江西奉新县),住大雄山,岩峦高峻,又称为百丈山。于百丈山开堂说法二十余年,人称“百丈怀海”。师禅风朴素自然,于生活上,主张亲自劳作“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首创“百丈清规”,规范禅僧组织和生活方式。禅宗于唐武宗的灭佛运动中能度过难关,得以蓬勃发展、繁荣,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百丈怀海所提倡的“农禅并重”宗风。唐元和九年(公元814年)示寂,谥“大智禅师”。师著有《百丈怀海禅师语录》、《百丈怀海禅师广录》各一卷传于世。
一
马祖道一,唐朝汉州人,生于唐景龙三年(公元709年),俗姓马,世称马大师、马祖。本邑罗汉寺出家。容貌奇异,牛行虎视,引舌过鼻,足下有二轮文。
幼依资州唐和尚出家,就渝州圆律师受具足戒。开元年间,跟南岳怀让学习曹溪禅法,怀让以“磨砖既不能成镜,坐禅岂能成佛”的机语点拨,于言下顿悟,密受心法。马祖以“平常心是道”、“即心即佛”弘扬禅法,用棒喝、隐语、动作、手势等方式接引学人,取代以往看经、坐禅的传统,机锋峻烈,杀活自在,蔚然成一股自由活泼的禅风,也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禅宗公案。
师于唐贞元四年(公元788年)示寂,谥“大寂禅师”。马祖道一门庭繁茂,英才辈出,计有入室弟子一百三十九人,后各为一方宗主,散布天下,禅宗至此风靡南北,称洪州宗。
石头希迁,俗姓陈,端州高要(今广东省高要县)人,生于武周久视元年(公元700年)。十二岁时投奔曹溪,依慧能大师披剃出家,后礼青原行思为师,受其印可,叹师为:“众角虽多,一麟足矣。”天宝初年,前往湖南南岳南台寺,结庵坐禅于寺东石台上。其间大阐曹溪宗风,广开法化,四方学徒闻名而至,有“湖南海众”之谓。
石头禅法理事并重、顿渐并存,认为万法殊相,名异体一,等无差别;主张触目见道、即事而真,为当时的马祖、怀让等人所推重。师德宗贞元六年(公元790年)示寂,门人为之建塔于南台,德宗谥“无际大师”。著有《参同契》、《草庵歌》各一篇行世。
赵州从谂,唐代禅僧,俗姓郝,曹州郝乡人。幼年于曹州扈通院出家,未受戒便抵池阳参谒南泉普院,深契南泉禅法,道法自然、超尘越俗,呈现明心见性、断执无碍的朗朗宗风。师先后历参黄檗、宝寿、盐官等诸大德,八十岁止于赵州城东观音院(今河北赵县柏林禅寺),四十年间大阐禅理,其示众、问答之公案,如“狗子无佛性”、“庭前柏树子”、“至道无难”等语,皆脍炙人口。朝廷谥为“真际大师”,后人称为“赵州古佛”。唐乾宁四年(公元897年)示寂,世寿一百二十岁。著有《真际大师语录》三卷。
黄檗希运,唐代高僧。幼年出家,后因人启发,往江西参马祖道一。时道一已圆寂,希运后游京师,遇一老妇指示前往洪州礼拜百丈怀海,得到怀海的印可,并说他有超师之见。后于洪州高安县鹫峰山建寺弘法,并改其山名为黄檗山,四方学僧云集而来。
大师继承马祖道一“即心即佛”的思想,力倡“即心即是佛”之说,反对以“见闻觉知为心”,将“洪州宗”喝、捶、踏兼行的禅风发扬光大,其宗风“孤行峻道”,深深影响后来临济宗的传法风格。河东节度使裴休迎请说法,旦夕问道,并记录所说,即为现行的《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和《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师唐大中年(公元855年)示寂,谥“断际禅师”。
沩山灵祐,唐代高僧,俗姓赵,福州长溪(在今福建)人,沩仰宗初祖。年十五岁从建善寺法常律师出家,于杭州龙兴寺受具足戒,究大小乘教。后到江西参百丈怀海。有一次,怀海让他拨炉灰,看有火没有,他拨后说没有,怀海往深处拨,找到火星,责备他说没有,于是大悟。唐宪宗元和末年,至沩山弘扬禅风,村民感德,群集共建同庆寺。相国裴休前来闻道,声誉大扬,学僧云集,遂于此敷扬宗风达四十年之久,世称沩山灵祐。
沩山的基本思想是“三种生”说,即把主客观世界分为“想生”、“相生”、“流注生”,这也是他为接引学人证得大圆镜智(佛智),达到自由无碍境地而设的三种机法。 唐宣宗大中七年(公元853)示寂,世寿八十三岁,谥“大圆禅师”。有《潭州沩山灵祐禅师语录》、《沩山警策》各一卷传世。
每当“爆竹一声除旧岁”时,在我国广阔的土地上,传统的舞狮活动就伴随着送暖的春风和欢乐的锣鼓,出现在城镇和农村。为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增添了浓郁的欢乐气氛。舞狮是我国一项传统的民间体育活动,起源于南北朝...
邵阳市隆回县岩口镇山区谷雨有采摘茶习俗。传说谷雨这天的茶喝了会清火、辟邪、明目等。所以谷雨这天不管是什么天气,岩口山区人们都会去茶山摘一些新茶回来喝。谷雨茶也就是雨前茶,是谷雨时节采制的春茶,又叫二春...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桌盛宴,那么婚嫁则是其中色味最美最浓最酽的一道佳肴。徐州新沂民间传统婚俗绵延数百年,虽不乏繁文缛节,但很多耄耋老人每当回想起自己年轻时那迎娶婚嫁时的动人一幕,依然禁不住满脸绽开幸福灿然...
达摩易筋经: 镇寺之宝。达摩洗髓经: 镇寺之宝。太虚真经 (练气):各院堂首座选修。太玄真经 (练神):各院堂首座选修。空明真经 (练精):各院堂首座选修。杂阿含经: 藏经阁主修。波罗蜜多心经:藏经阁...
土家人是巴人的后裔,巴文化也被称为巫文化,一谈到巫一般人就想到跳丧,“热热闹闹送亡人,欢欢喜喜办丧事”,这就是土家人豁达的生死观。山寨里,无论谁家老人去世,必请歌师傅打丧鼓。当夜,唢呐高奏,锣鼓大作,...
韶山餐饮以土菜和湘菜为主,突出韶山本土的地方特色。毛泽东一辈子钟情于粗粮糙米、乡菜土味。韶山毛家菜,伟人食俗,湘菜味道,韶山特色,千滋百味。毛家红烧肉韶山最有特色的肉类菜要数毛式红烧肉,要知道当年毛泽...
印度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India),位于南亚次大陆的南部,面积297,47万平方公里,人口8、211亿,是个多民族国家。印地语为国语,英语为官方语言和商业用语。首都新德里(New...
陕西八大怪指陕西省的关中地区(大致包括西安、咸阳、渭南、宝鸡、铜川,秦岭以北,黄土高原以南)出现的八种奇特风俗习惯。由于气候、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关中地区在衣、食、住、行、东等方面,形成了一...
严州干菜鸭是中国浙江建德传统名菜,因以水鸭和干菜合烧而得名。传说,明朝时当地一家菜店突然来了一名知府要用膳,菜店老板没有准备,为应付知府,急中生智,将未下蛋的麻鸭收拾干净,将雪里蕻干菜、肥猪肉、熟火腿...
留园在苏州阊门外留园路338号,占地约50亩,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原为明嘉靖时太仆寺少卿徐泰时的东园,清嘉庆时刘恕改建,称寒碧山庄,俗称刘园,当时以造型优美的湖石峰十二座而著称。经清太平天国之役,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