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尽日随流水,江月何年初照人”这首题写于桃江亭的集句联,寥寥14字,巧妙地将“桃江”两字嵌入联中,吟桃花之美,咏江水之秀,可谓传神之笔,脍炙人口,令人回味无穷。此联为江南才子萧大猷(yóu)集句而成。
萧大猷中等身材,面貌清癯,丰神朗秀,耿直豁达。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出生在今牛田镇萧家村。其一生弄舟学海,读书、教书、写书、藏书,传文化之精髓,递文明之薪火,笔耕不辍,诲人不倦。他奉行“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之古训,孜孜求学,其足迹东穷吴越,西至天山,南极岭海,后主讲白鹿洞书院、醴陵渌江书院、沅水校经堂等。学子中名流有如谭延闿、程潜、陈明仁等。著有《如园诗古骈文尺牍》、《天山南北考》、《续方舆纪要》、《如园诗集》等诗书作品,赢得“江南才子”盛誉。
清同治甲子年,萧大猷中秀才,光绪己卯年乡试中举人,庚寅殿试后留京城重用,主事翰林院编修、兵部侍郎之职。他上任只半年,便将一块金灿灿的大横匾送进了板溪萧氏宗祠。这块大横匾,长2.6米,宽1.2米,上书“积德洪远”四个大字,黑底金书,苍劲有力。板溪萧氏族人将大横匾高悬中堂,引以为荣。
萧大猷为何要送匾给板溪萧氏?其缘由是,板溪萧氏祖宗家荣公曾送过萧大猷一顶草帽。
幼小的萧大猷天真好动,总是贪玩,在启蒙入学时,先生稍不留心,他便去溪河里捉鱼虾,或是去林子里采野果,家里人对他无可奈何。
一日,板溪人萧家荣挑着一担杂货到了杉树仑,路过萧家村时,正碰上了萧大猷在挨打屁股,家荣公急忙放下货担去扯劝,之后,给七、八岁的萧大猷讲了许多读书做官的大道理。似懂非懂的小大猷对家荣公很亲近,并提出了―个央求:只要家荣公把头上的新草帽给他,他保证会好好读书。当时的草帽是稀罕之物,心地善良的家荣公顾不上这些,为了让这位聪明的孩子读好书,他割爱相赠。
自此,萧大猷开始懂事了。他收心学习,用功读书。求得功名之后,便将“积德洪远”大匾送到了板溪萧家老屋。
江南才子萧大猷手迹
萧大猷考中秀才后,赴岳麓书院攻读。虽然离开了萧家村,但家乡的迷人景色,已深深地印入脑海,成了他作品灵感的源头活水,也奠定了他清丽、洒脱的诗风。萧大猷作诗,借鉴李杜,但不拘泥于古人,善于继承传统,更注重发挥,用词精雕细琢,造句优美,用典恰当,格律严谨,技巧圆熟,品味无穷。
萧大猷中举人后,赴京师参加殿试,从长沙乘船溯湘江北上。一日黄昏,投宿洞庭湖滨的集镇草尾,刚巧,这里有一个酒馆老板和一个伞店老板都是桃江人,他们获悉对门旅店投宿的客官是同乡萧大猷,就结伴过来拜访。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一番叙谈中,两个店老板都感叹身在异乡开店,熟人少,生意冷淡。萧大猷想帮两位老乡一把,就问他们的店子是不是开在一处,两店主告知他们是合租一个铺面开的,半个铺面是酒馆,半个铺面是伞店。萧大猷略一思忖,就让店伙计找来纸笔,写了一副对联:“问生意如何,打得开,收得拢;看世情怎样,醒者少,醉者多。”两店主喜滋滋地拿了对联回去,第二天就贴了出来,不少行人驻足观赏,顾客多起来,生意越做越红火。
萧大猷继续北上,路过武汉,早有文友黄鹤已在汉口船码头等候,邀他上岸逗留了一日。黄鹤住所对面是一个经营日杂为主的市场。午饭之后,黄鹤陪萧大猷去市场转了一圈。两人经过一处相邻开着的花圈店和尿罐店时,被两家店铺贴出的两则小广告吸引住了。花圈店的广告是:张家花圈,历史悠久,经雨不衰。尿罐店贴出的广告是:李家尿罐,乃祖传秘方研制而成,美观大方,用途广泛。看了广告,两人不禁相视而笑。尿罐店店主李克认识黄鹤,硬拉他两人进屋歇歇。黄鹤问其生意如何,对方一脸苦笑。这时,隔壁花圈店店主张清也凑了过来闲聊,说生意不好做了,快要关门了。黄鹤说:“恕我直言,你们做的广告华而不实,没人信,顾客当然就不登门了。”李克忙讨教良策,黄鹤朝旁边的萧大猷努努嘴说:“我这位挚友是江南大才子,一肚子墨水,不知肯不肯帮忙。”两店主都是精明人,连忙向萧大猷打躬施礼,恳请惠赐墨宝。萧大猷碍于朋友面子,不好推辞,思量半晌,挥笔写道:“篾扎纸糊,吹不得风,淋不得雨,鬼要;土做窑烧,焖不得饭,煨不得汤,屁用。”两店主看了,先是傻了眼,继而恍然大悟,忙叫伙计去撕了那两则小广告,换上这幅对联,这下可热闹了,吸引拢来许多人,看热闹的人一多,买东西的人也多了,两店从此生意兴隆起来。
萧大猷为官数载,志洁行廉,德高为范。
萧大猷中举人后北上京师参加殿试,临行前在岳麓书院与师长、学友话别,依依难舍,其诗作《已卯乡举侍徐芸渠师至岳麓题名并将北上留别同学》,寓情于景,扣人心弦:“三年灵麓豁吟眸,望驭扶摇到上头。隔岸水云奔怒马,远山晴雪泊轻鸥。上方钟磬诸天静,太古松杉众壑幽。临别踟蹰惜清福,借将丹灶煮寒流。”
萧大猷步入仕途后,情系社稷安危,心连百姓忧乐,其诗作《赠陈介夫守府鹤鸣之官》,寄寓了他亲民之情:“五溪天险列山城,武水西来见底清。塞上旌旗云墨墨,镜中须发雪盈盈。官卑自有亲民乐,老至难抛爱子情。上马据鞍知勇在,天舒岁月佐升平。”此诗既是对小康盛世的憧憬,也是对黎民百姓的体恤,亲民爱民之情溢于言表,与郑板桥的“一枝一叶总关情”,可谓异曲同工。
光绪戊戌年(1898),萧大猷告老归家,本可颐养天年,却不愿坐享清福,欣然接受当地一家大塾馆的敦请,执教家乡弟子。
萧大猷读书、教书、编书和藏书,毕生与书为伴。他晚年所藏经、史、子、集诸类书籍,达3600卷之多,为桃江首屈一指的大藏书家。
光绪三十二年(1906),江南才子萧大猷合上了他自己生命的神奇书卷,享年62岁。
“双簧戏”在北方各地较为普遍,在南方就比较少了。“双簧戏”的发展历史并不是很长,起源于清朝末年。慈禧太后当权时,常常把外面的著名戏剧、杂曲演员找到宫里为她演唱。在名角中,有个唱单弦的艺人名叫黄辅臣,他...
我的家乡是在湖南省平江县的一个村子,虽说春节是中国传统文化节日,但是许多地方的庆祝方式以及过年方式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接下来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在我们那边是怎样过春节的。除夕那天我们叫辞年,在上午我们会去附...
提到欧洲或许首先想到的会是德国,与众不同的文化和较好的经济发展速度,在配合独有的建筑风格吸引了不少的朋友,那么德国境内十大城市都有哪些呢?下面就随本站来一探究竟吧!德国十大城市排名1、柏林2、慕尼黑3...
结婚生育,繁衍后代,此乃人生之大事、喜事。从婴儿呱呱坠地,到渐渐长大成人,主家一般要举行各种仪式,庆贺家庭添丁进口,并祈愿孩子健康成长,成龙成凤。分娩 旧时孕妇临产,家人急速请来接生婆为婴儿接生。接生...
惠山位于无锡市西郊,山脚下的泥土非同寻常,宋代大诗人苏轼就有“惠泉山下土如濡”之咏。这里土质细腻,粘度较高,可塑性强,是制作泥人的天然良才。惠山泥人有着久远的历史,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惠山的乡民便在...
古代赞美女人的经典的十九首诗一肤若美瓷唇若樱,明眸皓齿百媚生。亭亭玉立柳腰细,说话笑声燕语莺。二幽兰芳草回眸笑,嫣然婉媚如月明。美目盼兮眉柳叶,巧笑倩兮若吹笙。三山水不厌高与深,沈吟至今青子衿。呦呦鹿...
普贤菩萨,梵音名号Samantabhadra,或Vishvabhadra。音译三曼多跋陀罗菩萨、三曼陀菩萨。又作遍吉普贤菩萨。菩萨。我国佛教四大菩萨(观音菩萨、文殊菩萨、地藏菩萨、普贤菩萨)之一。普贤...
陕菜包含的口味很多,东府,西府,陕南,陕北都是陕西的菜,下面介绍一下东府蒲城当地的美食。1、八宝辣子八宝辣子夹馍,看一眼就让人口水四溢,恨不得咬一口才过瘾!尤其是蒲城特色的椽头蒸馍夹上诱人的八宝辣子简...
过去人们常用半斤八两来形容两个事物是一样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原来我们祖先使用的秤是十六两为一斤,所以半斤和八两就是一样的。我们的祖先为什么定为十六两为一斤呢?是他们不聪明吗?不是的。传说我们的先人观察...
乌克兰人结婚,从说媒、相亲、订婚到婚礼,有一整套习俗。有专职的媒婆,常用“你家中有奇货,我手头有买主”来当开场白,探听口气。如果女方的父母同意这门亲事,就和媒人一起绕桌走三圈,再对神像画个十字,然后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