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尽日随流水,江月何年初照人”这首题写于桃江亭的集句联,寥寥14字,巧妙地将“桃江”两字嵌入联中,吟桃花之美,咏江水之秀,可谓传神之笔,脍炙人口,令人回味无穷。此联为江南才子萧大猷(yóu)集句而成。
萧大猷中等身材,面貌清癯,丰神朗秀,耿直豁达。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出生在今牛田镇萧家村。其一生弄舟学海,读书、教书、写书、藏书,传文化之精髓,递文明之薪火,笔耕不辍,诲人不倦。他奉行“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之古训,孜孜求学,其足迹东穷吴越,西至天山,南极岭海,后主讲白鹿洞书院、醴陵渌江书院、沅水校经堂等。学子中名流有如谭延闿、程潜、陈明仁等。著有《如园诗古骈文尺牍》、《天山南北考》、《续方舆纪要》、《如园诗集》等诗书作品,赢得“江南才子”盛誉。
清同治甲子年,萧大猷中秀才,光绪己卯年乡试中举人,庚寅殿试后留京城重用,主事翰林院编修、兵部侍郎之职。他上任只半年,便将一块金灿灿的大横匾送进了板溪萧氏宗祠。这块大横匾,长2.6米,宽1.2米,上书“积德洪远”四个大字,黑底金书,苍劲有力。板溪萧氏族人将大横匾高悬中堂,引以为荣。
萧大猷为何要送匾给板溪萧氏?其缘由是,板溪萧氏祖宗家荣公曾送过萧大猷一顶草帽。
幼小的萧大猷天真好动,总是贪玩,在启蒙入学时,先生稍不留心,他便去溪河里捉鱼虾,或是去林子里采野果,家里人对他无可奈何。
一日,板溪人萧家荣挑着一担杂货到了杉树仑,路过萧家村时,正碰上了萧大猷在挨打屁股,家荣公急忙放下货担去扯劝,之后,给七、八岁的萧大猷讲了许多读书做官的大道理。似懂非懂的小大猷对家荣公很亲近,并提出了―个央求:只要家荣公把头上的新草帽给他,他保证会好好读书。当时的草帽是稀罕之物,心地善良的家荣公顾不上这些,为了让这位聪明的孩子读好书,他割爱相赠。
自此,萧大猷开始懂事了。他收心学习,用功读书。求得功名之后,便将“积德洪远”大匾送到了板溪萧家老屋。
江南才子萧大猷手迹
萧大猷考中秀才后,赴岳麓书院攻读。虽然离开了萧家村,但家乡的迷人景色,已深深地印入脑海,成了他作品灵感的源头活水,也奠定了他清丽、洒脱的诗风。萧大猷作诗,借鉴李杜,但不拘泥于古人,善于继承传统,更注重发挥,用词精雕细琢,造句优美,用典恰当,格律严谨,技巧圆熟,品味无穷。
萧大猷中举人后,赴京师参加殿试,从长沙乘船溯湘江北上。一日黄昏,投宿洞庭湖滨的集镇草尾,刚巧,这里有一个酒馆老板和一个伞店老板都是桃江人,他们获悉对门旅店投宿的客官是同乡萧大猷,就结伴过来拜访。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一番叙谈中,两个店老板都感叹身在异乡开店,熟人少,生意冷淡。萧大猷想帮两位老乡一把,就问他们的店子是不是开在一处,两店主告知他们是合租一个铺面开的,半个铺面是酒馆,半个铺面是伞店。萧大猷略一思忖,就让店伙计找来纸笔,写了一副对联:“问生意如何,打得开,收得拢;看世情怎样,醒者少,醉者多。”两店主喜滋滋地拿了对联回去,第二天就贴了出来,不少行人驻足观赏,顾客多起来,生意越做越红火。
萧大猷继续北上,路过武汉,早有文友黄鹤已在汉口船码头等候,邀他上岸逗留了一日。黄鹤住所对面是一个经营日杂为主的市场。午饭之后,黄鹤陪萧大猷去市场转了一圈。两人经过一处相邻开着的花圈店和尿罐店时,被两家店铺贴出的两则小广告吸引住了。花圈店的广告是:张家花圈,历史悠久,经雨不衰。尿罐店贴出的广告是:李家尿罐,乃祖传秘方研制而成,美观大方,用途广泛。看了广告,两人不禁相视而笑。尿罐店店主李克认识黄鹤,硬拉他两人进屋歇歇。黄鹤问其生意如何,对方一脸苦笑。这时,隔壁花圈店店主张清也凑了过来闲聊,说生意不好做了,快要关门了。黄鹤说:“恕我直言,你们做的广告华而不实,没人信,顾客当然就不登门了。”李克忙讨教良策,黄鹤朝旁边的萧大猷努努嘴说:“我这位挚友是江南大才子,一肚子墨水,不知肯不肯帮忙。”两店主都是精明人,连忙向萧大猷打躬施礼,恳请惠赐墨宝。萧大猷碍于朋友面子,不好推辞,思量半晌,挥笔写道:“篾扎纸糊,吹不得风,淋不得雨,鬼要;土做窑烧,焖不得饭,煨不得汤,屁用。”两店主看了,先是傻了眼,继而恍然大悟,忙叫伙计去撕了那两则小广告,换上这幅对联,这下可热闹了,吸引拢来许多人,看热闹的人一多,买东西的人也多了,两店从此生意兴隆起来。
萧大猷为官数载,志洁行廉,德高为范。
萧大猷中举人后北上京师参加殿试,临行前在岳麓书院与师长、学友话别,依依难舍,其诗作《已卯乡举侍徐芸渠师至岳麓题名并将北上留别同学》,寓情于景,扣人心弦:“三年灵麓豁吟眸,望驭扶摇到上头。隔岸水云奔怒马,远山晴雪泊轻鸥。上方钟磬诸天静,太古松杉众壑幽。临别踟蹰惜清福,借将丹灶煮寒流。”
萧大猷步入仕途后,情系社稷安危,心连百姓忧乐,其诗作《赠陈介夫守府鹤鸣之官》,寄寓了他亲民之情:“五溪天险列山城,武水西来见底清。塞上旌旗云墨墨,镜中须发雪盈盈。官卑自有亲民乐,老至难抛爱子情。上马据鞍知勇在,天舒岁月佐升平。”此诗既是对小康盛世的憧憬,也是对黎民百姓的体恤,亲民爱民之情溢于言表,与郑板桥的“一枝一叶总关情”,可谓异曲同工。
光绪戊戌年(1898),萧大猷告老归家,本可颐养天年,却不愿坐享清福,欣然接受当地一家大塾馆的敦请,执教家乡弟子。
萧大猷读书、教书、编书和藏书,毕生与书为伴。他晚年所藏经、史、子、集诸类书籍,达3600卷之多,为桃江首屈一指的大藏书家。
光绪三十二年(1906),江南才子萧大猷合上了他自己生命的神奇书卷,享年62岁。
牙克石市 是由满语“雅克萨”音转而来。雅克萨为“涮坍的河湾子”。牙克石市附近扎敦河有一个很大的河湾洲渚,故名。免渡河 镇名,滨洲线铁路站地。因免渡河流经境内,镇以河名。“免渡”是蒙古语“门都”的音转,...
大家对加拿大的饮食文化有多少了解呢?由于加拿大是一个移民国家,所以也拥有一个丰富多采的饮食文化。其中,“三不”饮食文化便是别有一番情趣。1、不设烟酒对于中国人来讲,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到酒店招待朋友吃饭,...
潞安大鼓是北方富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传统鼓书暨鼓曲形式,又称“潞安老调”,因流行于古潞安府(今山西长治)一带而得名,另外还有“干板腔”和“潞安鼓书”等别称。早在清乾隆三年便有驰名于上党一带的鼓书艺人路占元...
所罗门群岛(Solomon Islands)是南太平洋的一个岛国,位于澳大利亚东北方,巴布亚新几内亚东方,是英联邦成员之一。所罗门群岛的首都霍尼亚拉(Honiara),全国有87种方言,通用皮钦语,官...
土库曼斯坦的饮食较为广泛地使用胡椒、洋葱、茴香、薄荷等调味品是土库曼斯坦乃至中亚厨艺的一大特色。比较有名的土库曼传统食品有烤肉、抓饭、烤馕、烤肉饼、炸馓子和包子等,饮料以茶为主,夏天人们往往喝酸骆驼奶...
玻璃银光刻是在制镜基础上进行的美术创作,即在玻璃上作画,故而又称“镜画”。又因其在镜画中的线条都是银色的,所以通称“玻璃银光刻”。约在民国初期,上海市场的衣柜门上出现了一种既具有观赏性又具有实用性的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
拉洋片,是一种传统民间艺术。表演者通常为一人,道具是一个约一人高两臂宽的大木柜,柜的前面有四个直径二三厘米的圆洞,洞上安了凸透镜,柜子的一侧安装有锣、鼓、镲,由两条小绳控制。透过柜子上圆洞观众可以看到...
利比里亚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Liberia)利比里亚国旗利比里亚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9∶10。由红、白相间的11道平行横条组成,左上角为蓝色正方形,内有一白色五角星。1...
孟加拉国人以米饭为主食,也喜欢各种各样的甜食。他们对中餐倍加喜欢。当地人除了在高级饭馆或正式社交场合使用刀叉外,平时一般用右手抓食取饭。男子和妇女通常是分开就餐。家中妇女常在男子吃过饭之后才用餐。在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