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东县大岭镇小布村全村1000多人,全部姓丘。据村中“福首”(当年主理村中拜祀活动的机构,俗称“福首”,有的地方叫作“头家”)介绍,每年正月初四“三圣祖师报笔日”的民俗活动是从老祖宗传承下来的,已经延续了几百年。
惠州人嘴里的“老爷”,专指凡人通过修炼后,有了天耳、天眼、他心、宿命能力的飞仙。比如谭公爷,关帝爷等。记忆里,“老爷”都是高高地被供奉在神台上,小心翼翼地祭拜,唯恐有什么差池,若“老爷”不高兴而降罪。而小布村人说,就是要惹“老爷”不开心,雷霆大怒,然后才会生云下雨——原来,逗“老爷”是一种祈求降雨的仪式。
我问“逗老爷”活动的意义,众“福首”说,主要是“娱乐”,即是“人神共乐”,乐享风调雨顺、太平盛世,祈求神明保佑全村平安,五谷丰登,农事顺利。
“逗老爷”和汕头市澄海区盐灶村的“抢老爷”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来源于最原始的民俗风情。据说小布村的“逗老爷”民俗正在准备申办“非遗”。预祝他们如愿以偿。
小布村是惠东县大岭镇洪湖村的自然村,据说350多年前,为避战乱,三个年轻人从闽南逃至此地。为表示世代友好,三位年轻人不仅桃园结义,还把自己的姓氏全都改成邱姓,同供一个祠堂——邱氏宗祠。而旁边三圣宫里的三位神仙,就是是当初三兄弟的祖公之仙。一个姓姜(莫非是姜子牙),一个姓刘(刘海,也是武财神),一个姓杨(二郎神杨戬)。
每年的大年初四,就是小布村民逗老爷的时间。2017年初四早上8点多,陆陆续续有人集合在祠堂周围。我一看,20多个摄影爱好者,比村民还多呢。半小时后,才有稀稀拉拉几个负责敲锣打鼓的村民出现。近10点,两只威猛的麒麟才正式拉开祭祀序幕。先在空场上,翻跳跪拜,再进祖庙祭拜,然后在邱氏祠堂里外,一模一样重来一遍。
我站在高高的楼梯下,没敢下来,生怕好容易得来的高地被人占领。却不知道,此时三圣宫里正在打卦请神。后来听村民说,每次都会一个神一个神地问,你愿意玩不?我好奇心又泛滥起来。追问道,这是怎么问的呢?村民说,就是每个神面前打卦啊。如果连打三次,没一次是圣卦,就表示此神不愿意下神台。不过,每年都是二大一小。就是说,每年都会有一个大神不下神台的。
我注意到,神台上有三座大神像,四座小神像。我就问,小神像是什么神?村民说,我们就叫童子功。
祷告一番后,就把二大一小三个爷请出来,牢牢地绑在一个亦椅亦轿的凳子上。两男丁各扛一头,边走边磕凳,直至把另一方摔出去为胜。然后,换上新人继续逗老爷。逗老爷中,以能把别人摔出去为荣。而如果每次能两人一起,摔个四脚朝天,观众都会大声喝彩。所以,逗到后来,往往变成摔跤表演了。但摔跤也是讲究技巧的,一是要双方配合,最主要的都是年轻人——年轻人经摔。腾空360度转体,仰面朝天,或摔个饿狗扑食,起来,拍拍屁股,鲜有摔伤的。刚开始,大家还规规矩矩地听从指挥,站在圈外观看。后来,圈子越挤越小,而逗老爷的男丁们越战越勇,都想获个满堂红。为防止伤人事件,理事们赶紧宣告活动结束。
这种拿神偶玩耍,有的甚至鞭打神偶,表面看是对神的大不敬。然而,人不打,神不怒,神不怒,则天不下雨,打是为了感天动地,使神怒而化雨,以保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这时人们把尊神敬神变为戏神罚神。因为,平时人们祭祀神灵,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但是遇有久旱不雨,影响农作物播种、生长、直至造成灾害之时,人们怨天怨地祭神灵,对神灵产生不满情绪,于是将其抬着戏耍,摇来晃去,以示惩罚,同时又许愿,让其改变麻木不仁的态度,赐雨于民,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民俗。
顺德本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有发音盏鬼的顺德话,更有朗朗上口的俗语和接地气的方言。“唔使问阿贵”释义:对某个判断十分有把握、认为必然如此。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例句:“唔使问阿贵”,尼件事肯定系...
甘肃庆阳饮食文化饮食庆阳素以小麦为主,辅以糜子、谷子、高粱、荞麦,六七十年代又引进玉米。面食为基本主食,杂粮搭配食用。过去向来流行一日两餐,早九时前为早餐,下午四时左右为午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
王铎,字觉斯,号痴庵、嵩樵,别号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有“神笔王铎”之誉,明末清初时的著名书法家。官至礼部尚书,精行、草书,兼能画山水、竹、兰。有书法史论家认为,王铎的书法艺术成就不仅...
德化九仙山下,大铭登地,有一株与茶丛不同,其味道也不一样的茶树,人们称它祖师公茶。相传,明万厉年间,史云济儒士,看到九仙山荇菜的灯火明亮,要到荇菜坐化。来到这里,有一位老大娘,安排他吃住,热情接待,他...
祝酒的传说 在不同场合,都有可能被提议祝酒。祝酒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开始有历史记录的年代。古代的勇士向他们的神祝酒。希腊人,罗马人如此,古代的北欧人则相互祝酒。几乎每一种文化都有祝酒的习俗,最终演变成...
拉壶为印度神话其中之一是海界中的海神,出生时是只巨人,半人半兽的身体,住在海中的宫殿中。据早期所流传下来的故事,拉壶因犯错得罪了天神而被打入人间变成乌龟,其用意是为了让他体会民间疾苦及有所改进。时在天...
“背冰”是发源并流传于山西永济长旺村的一种仪仗队列式的原生态民俗活动。因其表演形式独特,流传历史悠久,深受当地人民喜爱。永济背冰的渊源与太平天国革命有关。相传清朝咸丰年间,正是太平天国革命如火如荼的时...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四月节,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此时气候温暖趋热、万物生长迅速,越冬作物早已收获,新鲜果疏纷纷上市,民间节俗以“尝鲜”为主,谚曰:“立夏尝三鲜。”常州人习惯将...
上蔡一带的小孩,出生后都兴带肚兜,有红的,有花的,有描龙的,有描虎的,各式各样。你着①因为啥?其实带肚兜吃百家饭的习俗跟朱元璋有关系。朱元璋的老娘是从东乡②逃荒到上蔡的,落难就落难到“大铜寨”,当时大...
乳山大鼓是一种山东省的汉族说唱艺术。乳山大鼓,俗称“瞎子唱”,据说西河大鼓传入乳山后,当地盲艺人在世代传唱过程中,加入了自己的方言俚语,逐步演化而成的。由于唱词随乡入俗,通俗易懂,从而激发了群众的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