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烽曾是恐龙的家园,传说中龙马的故乡。县境内有许多地名都以“龙”字名命名,并流传着许多有关“龙”的民间故事和传说,绘声绘色,动人心弦。如“龙驹马”传说、龙塘的传说等。
息烽是龙的故乡是有根据的。在息烽一千多平方米的区域内,被叫作龙井、龙泉、龙洞、龙坪、龙塘、龙堰、龙爪的大小地名少说也有上百处。《辞海》把高大的马和恐龙列为“龙”字的注解,这两种动物息烽都有过。
历史上详细记载的龙媒天马就诞生在息烽县养龙司堡子村的龙坑,抛开传说中不可信的神话成份,养龙司产过堪称“龙”的骏马却是千真万确的。据史书记载,这匹龙马出生于一三八六年(洪武元年,明朝开国之年)冬天,先被大夏国征用,一三七一年大夏国降明时又作为贡品献给明廷,朱元璋赐名“飞越峰”。明朝开国文臣之首、文学家宋濂曾作《天马赞》,其中有云:“振鬓鸣,万马惊,闪流电,逐飞星,九霄仿佛从龙行,但闻潇沏潇风雨声。”明代著名文学家杨慎在《无题》诗中写道:“龙马先朝出养龙,御前赐名飞越峰。人间神骏宁无种,天上孙阳不易逢。”
一九九八年,息烽团圆山南麓的龙崩山发现了恐龙化石,这是贵州已发现的恐龙化石中个体最大的一种食肉性恐龙,体长达十米以上。据专家介绍,这里远不止发掘出的两条恐龙化石,很可能是一个恐龙化石群,在远古的侏罗纪,息烽是恐龙的乐园。
传说养龙坑出一白马,又瘦又小,生下3年,只见吃草不见长。一天,一位买马人买了这匹马,牵到龙滩浇洗。这马边洗边长,待洗干净,已长得高头大耳,昂首阔胸,突然一声嘶叫,地动山摇,声震九霄。买马人跨上马背,瞬间已到了养龙站,再看,已到了养龙槽,下到播州府,上至黑羊箐,转回养龙坑,不到一个时辰。买马人将马牵至黔西,在养龙山放牧,牵到养龙井喂水,凡人不能骑,只好献给皇帝。
很久很久以前,马桑岩住着一户姓王的人家,老两口在拥有马桑岩西坡十多升包谷种的土地和东南坡长满马桑树的荒坡,西坡土块平整,泥色好,种庄稼年年都有好收成,东南坡土地贫瘠,只有零星的几小块地可点种荞子和酥麻。
王老汉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王品纯,二儿子叫王品义,比他哥小六岁。王品纯忠厚老实,干活勤快,对二弟十分礼让。他很小的时候就跟爹娘一起下地干活,有时在山坡上摘得些野果,总是把最好的带回来给二弟吃。二弟进县城读书后,他又利用农闲采药材、木耳之类的山货,换钱支持二弟读书。他和父母都有一个心愿,希望二弟好好读书,能求个功名,光耀王家门第。父母兄长脸朝黄土背朝天供养王品义读书,可他四书五经没学会几句,却和县城的二杆子混得很熟,二杆子们那一套流氓无赖的勾当他全都学会了。后来,王老汉两口先后去世,王品义学业无成,回到家中。
料理完双亲的后事,王品纯又为二弟盘亲事。弟媳过门后,两口子不念谈做活,却成天扯拐闹分家。王品纯只得邀来亲戚寨邻把家分了,架不住二弟两口子胡搅蛮缠,加上他对二弟也忍让惯了,最后,他把西坡的好土地全给了二弟,自己要了东南坡的荒山。
有一天,王品纯在家打草鞋,弟媳一边敲门,一边说要向他借柴刀,他开门后正准备拿刀给弟媳,不料弟媳猛然间自己撕破自己的前襟,还大喊救命。随着弟媳的喊声,王品义也跳进屋来,把他大哥毒打一顿,并把王品纯赶出了家门。
没了耕地,没了房子,王品纯只得在马桑岩顶上牛滚凼旁边搭个窝棚住下,向别人家领几头耕牛在自家荒山上放,采些山货换钱度日。
一天, 王品纯正在放牛,突然听见一眼枯井里发出“噼噼啪啪”的声音,他到井口一看,原来这口井并没有完全干涸,井底还有五六寸深的水,一条大鲤鱼正在井里挣扎,它的身体已有一半露出水面了。王品纯小心地爬下井去,把鱼弄上来,飞快地把它送到牛滚凼里。
自从牛滚凼里放进那条鲤鱼,王品纯再也没让牛进凼滚过水,还时常弄些鱼食喂鲤鱼。
一次,一只水獭猫想吃牛滚凼中的鱼,在凼边候了半天,被王品纯一直追到十多里外的刺竹岭。第二年夏天,县城的几个二杆子来王品义家玩,经过牛滚凼时,听到水里有响声,其中一人说水里有大鱼。王品纯灵机一动,用撵牛的鞭子在水里搅出声音,就象鱼儿击水的声音一样,几个二杆子才失望地离开了。
三年后的一天下午,突然间乌云密布,天色昏暗,狂风把树叶生生摘下,刮得满天飞。雨是说来就来,不到两柱香功夫,王品纯的窝棚就被雨水冲跑了。王品纯怕被水冲走,赶紧爬到一棵大酸枣树上。他看到,牛滚凼里慢慢露出一颗奇怪的头,长着鹿一样的角,伸着几尺长的两根须,接着露出布满鳞片的身躯,这怪物一动,弄得地动山摇。王品纯险些从树上掉下来,等他定神一看,牛滚凼也变得有十几挑田那么大了。
王品纯心想:人们传说的龙,一定是这东西了!
洪水越来越大,那龙飞出牛滚凼,随着洪水向山下游去,只见它在王品纯的荒山上摆了几摆尾巴,荒山立即变成了梯田。
大雨过后,人们在一块田边发现一块石碑,上刻“王品纯福田”五个大字。因为有这块碑,王品义打了几次歪主意,都没能把这一坡梯田霸占去。
这些梯田土壤肥沃,水源又有保障,在王品纯的精心侍弄下,年年丰收。从此,王品纯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
那个牛滚凼,如今被叫作“龙塘”,马桑坡也改名“龙塘坡”,发现鲤鱼的那口枯井和它旁边的另一口枯井又有了流不干的水,人称“双龙井”。说来也怪,这个地方方圆数十里都是干山坡,只有龙塘水源特别丰富,这可能是龙在这里住过的缘故吧!
每当“爆竹一声除旧岁”时,在我国广阔的土地上,传统的舞狮活动就伴随着送暖的春风和欢乐的锣鼓,出现在城镇和农村。为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增添了浓郁的欢乐气氛。舞狮是我国一项传统的民间体育活动,起源于南北朝...
邵阳市隆回县岩口镇山区谷雨有采摘茶习俗。传说谷雨这天的茶喝了会清火、辟邪、明目等。所以谷雨这天不管是什么天气,岩口山区人们都会去茶山摘一些新茶回来喝。谷雨茶也就是雨前茶,是谷雨时节采制的春茶,又叫二春...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桌盛宴,那么婚嫁则是其中色味最美最浓最酽的一道佳肴。徐州新沂民间传统婚俗绵延数百年,虽不乏繁文缛节,但很多耄耋老人每当回想起自己年轻时那迎娶婚嫁时的动人一幕,依然禁不住满脸绽开幸福灿然...
达摩易筋经: 镇寺之宝。达摩洗髓经: 镇寺之宝。太虚真经 (练气):各院堂首座选修。太玄真经 (练神):各院堂首座选修。空明真经 (练精):各院堂首座选修。杂阿含经: 藏经阁主修。波罗蜜多心经:藏经阁...
土家人是巴人的后裔,巴文化也被称为巫文化,一谈到巫一般人就想到跳丧,“热热闹闹送亡人,欢欢喜喜办丧事”,这就是土家人豁达的生死观。山寨里,无论谁家老人去世,必请歌师傅打丧鼓。当夜,唢呐高奏,锣鼓大作,...
韶山餐饮以土菜和湘菜为主,突出韶山本土的地方特色。毛泽东一辈子钟情于粗粮糙米、乡菜土味。韶山毛家菜,伟人食俗,湘菜味道,韶山特色,千滋百味。毛家红烧肉韶山最有特色的肉类菜要数毛式红烧肉,要知道当年毛泽...
印度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India),位于南亚次大陆的南部,面积297,47万平方公里,人口8、211亿,是个多民族国家。印地语为国语,英语为官方语言和商业用语。首都新德里(New...
陕西八大怪指陕西省的关中地区(大致包括西安、咸阳、渭南、宝鸡、铜川,秦岭以北,黄土高原以南)出现的八种奇特风俗习惯。由于气候、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关中地区在衣、食、住、行、东等方面,形成了一...
严州干菜鸭是中国浙江建德传统名菜,因以水鸭和干菜合烧而得名。传说,明朝时当地一家菜店突然来了一名知府要用膳,菜店老板没有准备,为应付知府,急中生智,将未下蛋的麻鸭收拾干净,将雪里蕻干菜、肥猪肉、熟火腿...
留园在苏州阊门外留园路338号,占地约50亩,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原为明嘉靖时太仆寺少卿徐泰时的东园,清嘉庆时刘恕改建,称寒碧山庄,俗称刘园,当时以造型优美的湖石峰十二座而著称。经清太平天国之役,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