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鲜是指在中国长江下游水域中出产的三种肉质鲜美的鱼类——河豚、鲥鱼和刀鱼。由于大量捕捞,长江中的鲥鱼已经基本绝迹,而刀鱼的产量也急剧下降,价格颇为昂贵。河豚,天生含有剧毒,被冠以最危险的美食之称。
“剧毒河豚”至今在各地的禁食名单之列。
“长江三鲜”均是海鱼,每逢春夏季节溯江而上,入江湖产卵,孵出的幼鱼于秋后入海。江阴农谚说:“七九见河豚,八九见刀鱼。”“河豚来看灯,刀鱼来踏青。”形象地说明了它们游弋的季节习性。
江阴地处长江口道,邻近海口,且江阴水道狭窄,鱼饵丰富,“长江三鲜”喜欢在此产卵,所以,古今往来,江阴的长江三鲜,肉质嫩,味道鲜,产量也高。
每年的三月到五月,在江阴正是品尝“长江三鲜”的时候。
居“长江三鲜”之冠的,当然是让人又爱又怕的河豚了!在长江流域人们吃的比较多的应该是由人工控毒培育的微毒的“暗纹东方豚”(Fugu obscurus Abe),有人形象地称之为“长江带刺玫瑰”。
河豚长相非常可爱,身体短而肥厚,皮上生有毛发状的小刺。据说,坚韧而厚实的河豚皮曾经被人用来制作头盔。河豚游得很慢。这是因为大多数鱼通常在身体的后半部所具有的游泳肌肉,但是河豚只能利用左右摇摆的背鳍和尾鳍划水。河豚一旦遭受威胁,就会吞下水或空气使身体膨胀成多刺的圆球,让天敌难以下嘴。
河豚鱼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但最为鲜美的无疑是长江河豚。
河豚学名河鲀,因其捕获时会发出类似猪叫的声音,故名(豚即为猪)。河豚有三点为人所熟知,一是其遇险时会吸气膨胀、全身伸出锋利的刺;其次是天生剧毒的特质;最后就是丰腴鲜美的口感。
长江河豚肉质洁白如玉,吃起来入口即化、极为鲜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河豚便盛产于吴越一带。相传吴王夫差吃过河豚后盛赞其口感堪比“西施玉乳”,于是人民的众口相传下,河豚又有了“西施乳”的美誉。
每年的3月至5月,正是河豚鱼最肥美、活动性最强、最易捕捞,而且也是河豚鱼毒性最强的季节。苏轼就在《春江晓景》诗中写到: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河豚集刀鱼、鲥鱼的优点一身,肉味鲜美之极,却没有刀鱼和鲥鱼的芒刺,河豚的滋味与口感,颇具个性特色,不仅鱼肉鲜嫩味美,那带有肉刺的鱼皮,胶质浓厚,食之粘口,味觉美感远胜于鱼翅、海参,所以自古就有着“得一口河豚肉,从此不闻天下鱼”的说法。
河豚让人害怕的地方就是河豚毒素,此毒毒性是氰化钾的千倍,0.0005克河鲀毒素足以使2斤重的小狗死亡。河豚毒素潜伏期为0.5至3小时,河豚体内的剧毒主要集中在肝脏、生殖腺、肝脏、肠胃及血液等部位,其含毒量的大小,又因不同养殖环境及季节上变化而有差别。按长江河豚和人工养殖河豚的实例证明,各器官毒性比较如下:卵巢>脾脏>肝脏>血筋>眼睛>鳃耙>皮>精巢>肌肉。
河豚毒性大小,与它的生殖周期也有关系。晚春初夏怀卵的河豚毒性最大。这种毒素能使人神经麻痹、呕吐、四肢发冷,进而心跳和呼吸停止。
河豚鱼中毒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潜伏期很短,短至2~3分钟即会发作。中毒严重者最后多死于呼吸衰竭。如果抢救不及时,中毒后最快的10分钟内死亡,最迟4-6小时死亡。因此待鱼烹饪好后,杀鱼师傅要先品尝,三分钟后待其安然无恙后,再端上桌。
虽然,品尝河豚要冒着生命危险,但是由于河豚的味道十分鲜美。所以,还是有众多贪食的人拼死吃河豚。
我国人民吃河豚的历史可够悠久的。据说早在距今 4000 多年前的大禹治水时代,长江下游沿岸的人们就品尝过河豚。到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长江下游地区的人们就开始广泛地品尝河豚的美味了。
现在世界上最盛行吃河豚的国家是日本。日本人从绳文时代便盛吃河豚,不过他们吃的是海里的河豚。对于日本人来说,又香又嫩的河豚,是致命的诱惑。现在日本的各大城市都有河豚饭店。厨师要经过严格的专业培训。毕业考试时,厨师要吃下自己烹饪的河豚。因此,有些技术不过硬的人,就不敢参加考试逃跑了。
我国《水产品卫生管理办法》以前是明令禁止吃河豚鱼的,但是味美的河豚鱼实在太具有诱惑力了,所以是屡禁不止。
去年九月的一纸解禁令使得被禁了26年的河豚终于可以开放养殖加工,但需要注意的是,我国已知河豚类属已有22种,只有红鳍东方鲀和暗纹东方鲀得到解禁。
在人工养殖过程中,养殖人员先摸清楚野生河豚的生活习性,创造模拟出最适合其生长的养殖环境,每年进行人工繁殖,筛选出无毒的品种。经过多年的人工养殖、筛选,人工养殖的河豚保持低毒水平甚至基本无毒。
现在,市面上销售的河豚都是人工养殖的,不论肉质还是鲜味,都非常“平庸”。为了补充其鲜味,很多江苏的厨师会加入大量的熟猪油、小料、白糖等调味料进行烹调。广东厨师烹调河豚其实没有长三角地区的厨师那么有经验,不过,粤厨们也根据自己的经验发现了一种新的方法,他们在配料上找到了提升鲜味的突破口,这个“黄金配角”就是萝卜丝。
用萝卜丝来搭配海鲜原料是很多厨师惯用的方法,萝卜本身的清甜味可以与海鲜的清甜味形成互补,因此粤厨们创作了“萝卜丝煮河豚鱼”这道菜。
烹调时,不需要太多的油脂和汤料,也不需要加增鲜调料,只需要加入熬好的鱼汤、盐、胡椒粉和少许香芹末,就可以达到非常完美的增鲜效果。虽然增鲜的方法找到了,但是烹调时还需要注意一点,那就是萝卜丝不可以焯水,否则呈鲜物质会流失掉很多。
牙克石市 是由满语“雅克萨”音转而来。雅克萨为“涮坍的河湾子”。牙克石市附近扎敦河有一个很大的河湾洲渚,故名。免渡河 镇名,滨洲线铁路站地。因免渡河流经境内,镇以河名。“免渡”是蒙古语“门都”的音转,...
大家对加拿大的饮食文化有多少了解呢?由于加拿大是一个移民国家,所以也拥有一个丰富多采的饮食文化。其中,“三不”饮食文化便是别有一番情趣。1、不设烟酒对于中国人来讲,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到酒店招待朋友吃饭,...
潞安大鼓是北方富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传统鼓书暨鼓曲形式,又称“潞安老调”,因流行于古潞安府(今山西长治)一带而得名,另外还有“干板腔”和“潞安鼓书”等别称。早在清乾隆三年便有驰名于上党一带的鼓书艺人路占元...
所罗门群岛(Solomon Islands)是南太平洋的一个岛国,位于澳大利亚东北方,巴布亚新几内亚东方,是英联邦成员之一。所罗门群岛的首都霍尼亚拉(Honiara),全国有87种方言,通用皮钦语,官...
土库曼斯坦的饮食较为广泛地使用胡椒、洋葱、茴香、薄荷等调味品是土库曼斯坦乃至中亚厨艺的一大特色。比较有名的土库曼传统食品有烤肉、抓饭、烤馕、烤肉饼、炸馓子和包子等,饮料以茶为主,夏天人们往往喝酸骆驼奶...
玻璃银光刻是在制镜基础上进行的美术创作,即在玻璃上作画,故而又称“镜画”。又因其在镜画中的线条都是银色的,所以通称“玻璃银光刻”。约在民国初期,上海市场的衣柜门上出现了一种既具有观赏性又具有实用性的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
拉洋片,是一种传统民间艺术。表演者通常为一人,道具是一个约一人高两臂宽的大木柜,柜的前面有四个直径二三厘米的圆洞,洞上安了凸透镜,柜子的一侧安装有锣、鼓、镲,由两条小绳控制。透过柜子上圆洞观众可以看到...
利比里亚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Liberia)利比里亚国旗利比里亚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9∶10。由红、白相间的11道平行横条组成,左上角为蓝色正方形,内有一白色五角星。1...
孟加拉国人以米饭为主食,也喜欢各种各样的甜食。他们对中餐倍加喜欢。当地人除了在高级饭馆或正式社交场合使用刀叉外,平时一般用右手抓食取饭。男子和妇女通常是分开就餐。家中妇女常在男子吃过饭之后才用餐。在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