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台寺双石塔位于安阳市林州南四十二公里五龙镇岭后村阳台寺旧址。阳台寺双石塔东西并列,建造于唐。东塔高2.79米,西塔为方形7层密檐式,高3.04米。塔基为方形石板承须弥座,四边雕兽头,伎乐、力士和仰莲。塔身南面辟半圆拱券门,门上雕龙、飞天、羽人、莲蓬和小六角塔,门两侧力士和蹲狮。西北两面无饰,东面刻“维大唐天宝九载(750)岁次庚寅八月十八日,浮图主孟崇仙抽减净财,敬造石浮图”题铭。各层塔檐周边均线刻缠枝花卉,檐四角微翘。每层中间有一龛,龛内雕坐佛一尊。
1979年申报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11月被公布为河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大兴寺塔位于安阳市内黄县城西南17.5公里处,因地属裴村,俗称裴村塔。该塔始建于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距今将近1400年的历史,为九级密檐式八角实心砖雕宋塔。
大兴寺塔建在大兴寺遗址上,东南倚大沙岗,西傍鸬鹚坡(今称老塔坡),四周万亩森林环护,该塔建于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距今将近1400年的历史。经过多次地震和洪水冲击,其最上两层甚至曾遭飞机撞击,但至今仍保存较好,巍然屹立。该塔为7层密檐式砖实八角塔,高18.7米,底层周长15.6米。塔身通体除砖雕外,全用条砖砌筑,棱角分明,表面平滑,塔内为实心砌体,在第4层南面壁设一拱券门洞。塔身各层以条砖叠涩出檐,紧密相接,檐下饰有仿木结构的砖雕斗拱和莲瓣承托。
2013年5月,被评为第七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兴阳禅寺塔俗名丈八佛塔,坐落在安阳市安阳县马家乡李家庄村兴阳禅寺旧址。丈八佛塔共有七层,因其底层立一一丈八寸高的石佛,故名 “丈八佛塔”。塔基平面呈丈八角形,是一座密檐式层砖塔,通高约20米。
兴阳禅寺塔为砖砌仿木结构,重层密檐砖雕斗拱,做工十分考究。一层朝南设有龛门,可由此进入塔室参拜大佛,龛门上有石刻匾额,上书‘丈八佛塔’。塔身二至四层向四方开有龛门,其间有盲窗装饰,上部三层没设门窗。顶部仰莲刹座,上举七层相轮承葫芦刹身,砖石雕砌而成,现略向东北方向倾斜。整塔造型显得厚重沉稳,但建筑十分精细,虽算不上高大,但也不失其巍峨之风。
高阁寺位于安阳市文峰区马号街赵王府内。当初因为是建在砖砌的高台基上,所以才被叫做高阁寺。说是寺,其实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寺庙,并没有和尚尼姑,也不敬佛祖菩萨,只是王府中的一座大殿,当地的老百姓甚至戏言这是一座“金銮殿”。
高阁寺并不是寺庙,而是原明成祖第三子、赵王朱高燧在彰德府所营王府的一部,原称大士阁,传为历代赵王召见下属之所在。明代的藩王府、墓园建筑,保存的不多,就王府来看,粗数之下,有卫辉市中的那一座望京楼(潞藩)、青州城内的两架石牌坊(衡藩)、襄阳府里的一块绿影壁(襄藩),再就是大同的龙璧(代藩)、洛阳的狮子(福藩)、桂林的独秀峰(靖江藩)、和这处安阳的高阁寺(赵藩),都多多少少的把明代藩王府的零零碎碎记录、流传至今——按此,潞藩的望京楼与赵藩的高阁寺,还都孑遗下一座像样的建筑来,到真正算是幸运了。
高阁寺建于成化六年,清乾隆、光绪间,曾重修。通高二十米余,为高台楼阁式建筑,重檐歇山琉璃瓦顶,台基八米。南设石阶三十二级,石阶及承台两围,环护石拦。殿阁底基有石浮雕装饰,为游龙与梵文若干。雕刻细腻而真实,仿若正欲飞升之象。阁正面置门,进深面阔各三间。明间与次间用木柱四根,直达阁顶四架梁下。四根金柱承托上檐五架梁,斗拱精巧复杂。为安阳市中明代建筑之典范作品。
林州惠明寺位于林州市河顺镇申村,现存建筑有天王殿、大佛殿、水陆殿等均系明清建筑,有少量宋元瓦饰和木构件。寺内还有惠明和尚石刻画像,上有“古相州林虑县马店村人法师惠明俗姓张宋政和三年”题记。
惠明寺始建于北宋政和3年(1113年),历经宋、金、元、明、清,到现在已有896年历史,据说该寺因古相州林虑县马店村人惠明法师(俗姓张)在金大定11年(1171年)改建并葬于此,故名惠明寺。
惠明寺中轴线现保留三处建筑,分别是天王殿(供奉四大天王)、大佛殿(供奉如来佛祖)、水陆殿(弥勒佛),均系明清建筑。据古碑石刻记载,由于多种原因,在金大定11年进行了重修;明天启进行了修缮;明崇祯9年进行了重修;清康熙45年进行了重修;清顺治4年对殿宇娄舍进行了装饰。在天王殿东侧立有覆钵式石塔一座(已是危塔),又称喇嘛塔,是藏传佛教的塔,由青石筑砌,有塔基、塔身、塔刹组成,总高16.5米,塔座为六边形弥座,有垂幔、覆莲、牡丹、托塔力士等浮雕。壁门上有明弘治17年(1504年)修佛像题记,他顶为六角形天地盘,考证为元代建筑。
惠明寺经历多变,见证历史。在解放安阳和水冶战役中,惠明寺作为后方医院接受了众多的受伤将士,寺前的放生池(现已不存)有绿色染成了红色,为人民得解放走出了贡献。1974年,惠明寺又接受了新的历史使命,成为村内学校。2000年以后,学校搬迁,虽偏殿得以重建,主殿得以保护,但周围环境不容乐观,有待整修。
惠明寺是县境内唯一保存比较完整的建筑群体,对研究古代建筑艺术,观察宗教信仰有重要意义,属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彰德府城隍庙又名威灵公庙,位于安阳市文峰区鼓楼东街6号,始建于明朝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布局为四进院落、五座大殿。为安阳市现存规模最大、保存较为完好的明清时期的宗教建筑与礼制建筑群。
彰德府城隍庙坐北朝南,占地面积6773平方米,建筑面积2792平方米。布局为四进院落、五座大殿。每院以大殿为主体,配有左右对称的廊房或配房,后院东侧有三座道房,前院有牌楼、照壁、判池,中轴线上为五座大殿。屋顶有硬山式、悬山式、歇山式,屋檐分单檐和重檐结构。布局结构严谨,建筑材料均为木质结构,青砖墙面,方砖地面,草白玉檐石,琉璃瓦顶。
彰德府城隍庙的建筑,基本保持原貌,为研究我国古代建筑艺术和道教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
1986年11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每当“爆竹一声除旧岁”时,在我国广阔的土地上,传统的舞狮活动就伴随着送暖的春风和欢乐的锣鼓,出现在城镇和农村。为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增添了浓郁的欢乐气氛。舞狮是我国一项传统的民间体育活动,起源于南北朝...
邵阳市隆回县岩口镇山区谷雨有采摘茶习俗。传说谷雨这天的茶喝了会清火、辟邪、明目等。所以谷雨这天不管是什么天气,岩口山区人们都会去茶山摘一些新茶回来喝。谷雨茶也就是雨前茶,是谷雨时节采制的春茶,又叫二春...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桌盛宴,那么婚嫁则是其中色味最美最浓最酽的一道佳肴。徐州新沂民间传统婚俗绵延数百年,虽不乏繁文缛节,但很多耄耋老人每当回想起自己年轻时那迎娶婚嫁时的动人一幕,依然禁不住满脸绽开幸福灿然...
达摩易筋经: 镇寺之宝。达摩洗髓经: 镇寺之宝。太虚真经 (练气):各院堂首座选修。太玄真经 (练神):各院堂首座选修。空明真经 (练精):各院堂首座选修。杂阿含经: 藏经阁主修。波罗蜜多心经:藏经阁...
土家人是巴人的后裔,巴文化也被称为巫文化,一谈到巫一般人就想到跳丧,“热热闹闹送亡人,欢欢喜喜办丧事”,这就是土家人豁达的生死观。山寨里,无论谁家老人去世,必请歌师傅打丧鼓。当夜,唢呐高奏,锣鼓大作,...
韶山餐饮以土菜和湘菜为主,突出韶山本土的地方特色。毛泽东一辈子钟情于粗粮糙米、乡菜土味。韶山毛家菜,伟人食俗,湘菜味道,韶山特色,千滋百味。毛家红烧肉韶山最有特色的肉类菜要数毛式红烧肉,要知道当年毛泽...
印度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India),位于南亚次大陆的南部,面积297,47万平方公里,人口8、211亿,是个多民族国家。印地语为国语,英语为官方语言和商业用语。首都新德里(New...
陕西八大怪指陕西省的关中地区(大致包括西安、咸阳、渭南、宝鸡、铜川,秦岭以北,黄土高原以南)出现的八种奇特风俗习惯。由于气候、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关中地区在衣、食、住、行、东等方面,形成了一...
严州干菜鸭是中国浙江建德传统名菜,因以水鸭和干菜合烧而得名。传说,明朝时当地一家菜店突然来了一名知府要用膳,菜店老板没有准备,为应付知府,急中生智,将未下蛋的麻鸭收拾干净,将雪里蕻干菜、肥猪肉、熟火腿...
留园在苏州阊门外留园路338号,占地约50亩,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原为明嘉靖时太仆寺少卿徐泰时的东园,清嘉庆时刘恕改建,称寒碧山庄,俗称刘园,当时以造型优美的湖石峰十二座而著称。经清太平天国之役,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