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川的祭祀与捕鱼有关,目的也是祈求渔获物丰收和渔人安全。台湾原住民大体皆知捕鱼,但对河伯的祭仪则不大普遍。曹族在狩猎祭后数日,各氏族的男子都在河边祭祀河伯,称为“密敖斯古”。阿美族在收获祭之后也有集体捕鱼,带有河川祭的意思。住在兰屿的雅美人,因捕鱼在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有关捕鱼的祭仪不少,有飞鱼渔祭、渔组结成祭、渔组招鱼祭、小船初渔祭、个人渔中止祭、食飞鱼祭、飞鱼干收藏祭、飞鱼终食祭等。
原住民花莲大港口阿美人祈神丰渔的祭仪。通常在农历五月间一月夜举行,由年青人携兽肉、糯糕、酒等到秀姑峦溪口祀奉鱼神,祭司祈祷丰渔。祭毕,大家下海网捞或垂钓,各逞其技,翌日中午回村前,将所捕鱼虾当场烹煮,并全部吃尽,禁忌剩余。尔后,青年级首领令参加者奔跑汲泉水饮用。鱼祭当天禁忌上山农作,否则祭祀失灵,一年捕鱼无获。
原住民阿美人纪念祖先开基、祈神赐福的传统祭祀,又称“海祭”。源于祖先神话:相传古时,阿美人女始祖里漏所部客居异乡,她的儿子基波托与海神沙依宁交游甚笃,情同手足。海神向基波托传授游泳、造船、驾船与祭船等技艺,还一同制造了三艘黑心本古船。后来里漏率众出海,遭遇风暴,三艘古船载其脱险,于台湾东岸登陆,开基建社。为感谢海神及古船的恩赐,后人遂设祭祀奉。
祭仪原为十四年举行一次,后改为七年举行一次。通常在七八月问卜日举行,为期十天。祭前,在当年里漏始祖登陆的海滩搭建一大茅草棚、船屋及祭坛。行祭时按长序级别入棚落座,由长老主祭,面对大海祭拜船屋里的古船,祈海神和祖灵保佑人寿年丰。此时,禁忌女性人内。祭毕,男女青年席地宴飨,向长老敬樽致谢。
宴飨之后,举行隆重的“试船祭”,即按六至八人编组,分批乘古船划浆出海,约百米之遥折回,如此往复。青年模拟当年祖先登陆情景,操浆击水,齐唱古战歌;岸上观众群情激昂,歌舞助兴,直至试船完毕,将古船放回原处供奉。宴飨歌舞,连日不歇。
原住民雅美人酬谢飞鱼王,祈神丰渔的传统祭仪。源于神话:
雅美人以猎捕飞鱼为生,世居的兰屿岛是太平洋黑潮暖流的必经之地,鱼类靡集,尤以飞鱼为最。相传太古时,雅美人祖先梦见黑色飞鱼王翩然而至,禀告渔汛、捕鱼海域、捕鱼方法以及有关禁忌等等。雅美人祖先视为吉兆,遵嘱出海,果然满载而归。雅美人从此以猎捕飞鱼为业,衣食丰足,并以隆重祭仪酬谢飞鱼王,同时立下禁规,世代相袭,恪守不违。每年三月渔汛初潮至十月禁食飞鱼,断断续续长达10个月。仪式繁复,禁忌颇多。
按照猎鱼程序,三四周飞鱼旺季,以部落为单位组织船队夜间出海,先后举行招鱼、丰渔、初夜、尝新、解散等仪式。船员戴银盔、坎肩,给新船、渔具、火把、竹筒等许血禳祓,唱招鱼歌,祈神丰渔,并绕船狂跳呐喊作驱鬼状。船员集体食宿,住处围以篱笆,防范恶灵侵扰,禁止接触异性。初尝新鱼须祭奠鱼灵,酬神谢祖。四月船队解散开禁,撤去宿地篱笆,船员回家食宿,以家庭为单位驾舟白天捕捞,直至六月,其间举行昼渔、昼食、贮藏等仪式,除照例为小舟、渔具等禳祓之外,取淡水烹煮飞鱼三条,合家默祷聚餐,并将晒干之鱼贮瓮备食。七月一日终止捕鱼,家家户户打扫庭院,宰一山羊,举行终食祭。十月禁止食鱼,家藏鱼干,最后一顿食后,剩余部分抛至野外,以示‘终食”。
祭祀与捕鱼期间,恪守不交合,不越界捕鱼,煮与吃鱼时不开膛破肚,不投石于海,不喧哗嘻闹,不吃掉地之鱼及豆、姜、柑等诸多禁忌。
郑州清真寺因地处北大衔,故又名北大街清真寺、北大清真寺或北大寺,是伊斯兰教在郑州建造最早、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伊斯兰教与其它宗教最不同的一点是民族与宗教合一,哪里有穆斯林哪里也就有清真寺。所以郑州伊斯兰...
顺德本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有发音盏鬼的顺德话,更有朗朗上口的俗语和接地气的方言。“唔使问阿贵”释义:对某个判断十分有把握、认为必然如此。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例句:“唔使问阿贵”,尼件事肯定系...
甘肃庆阳饮食文化饮食庆阳素以小麦为主,辅以糜子、谷子、高粱、荞麦,六七十年代又引进玉米。面食为基本主食,杂粮搭配食用。过去向来流行一日两餐,早九时前为早餐,下午四时左右为午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
王铎,字觉斯,号痴庵、嵩樵,别号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有“神笔王铎”之誉,明末清初时的著名书法家。官至礼部尚书,精行、草书,兼能画山水、竹、兰。有书法史论家认为,王铎的书法艺术成就不仅...
德化九仙山下,大铭登地,有一株与茶丛不同,其味道也不一样的茶树,人们称它祖师公茶。相传,明万厉年间,史云济儒士,看到九仙山荇菜的灯火明亮,要到荇菜坐化。来到这里,有一位老大娘,安排他吃住,热情接待,他...
祝酒的传说 在不同场合,都有可能被提议祝酒。祝酒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开始有历史记录的年代。古代的勇士向他们的神祝酒。希腊人,罗马人如此,古代的北欧人则相互祝酒。几乎每一种文化都有祝酒的习俗,最终演变成...
拉壶为印度神话其中之一是海界中的海神,出生时是只巨人,半人半兽的身体,住在海中的宫殿中。据早期所流传下来的故事,拉壶因犯错得罪了天神而被打入人间变成乌龟,其用意是为了让他体会民间疾苦及有所改进。时在天...
“背冰”是发源并流传于山西永济长旺村的一种仪仗队列式的原生态民俗活动。因其表演形式独特,流传历史悠久,深受当地人民喜爱。永济背冰的渊源与太平天国革命有关。相传清朝咸丰年间,正是太平天国革命如火如荼的时...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四月节,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此时气候温暖趋热、万物生长迅速,越冬作物早已收获,新鲜果疏纷纷上市,民间节俗以“尝鲜”为主,谚曰:“立夏尝三鲜。”常州人习惯将...
上蔡一带的小孩,出生后都兴带肚兜,有红的,有花的,有描龙的,有描虎的,各式各样。你着①因为啥?其实带肚兜吃百家饭的习俗跟朱元璋有关系。朱元璋的老娘是从东乡②逃荒到上蔡的,落难就落难到“大铜寨”,当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