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饮食风俗,主要记述县内招待客人习惯用的菜肴及宴席习俗,而人们的主食与饮食习俗则与全国各地大同小异。
大悟人民勤劳朴实,热情好客。绝大多数家庭除自种的新鲜蔬菜外,还备制有各种腌菜、酱菜、干菜、霉制菜和腊荤菜等。作为平时来客的添加菜,这些自制菜肴各自做法不同,别具乡土风味。
腌菜主要有:萝h、白菜、豇豆、辣椒等,均是将新鲜菜通过洗晒、腌制。腌成后,色泽黄亮,脆生爽口。
酱菜有:麦酱、豆酱、辣椒酱、酱黄瓜、酱豆角等,是通过晒、浸、渍等工序制成,色泽红亮,健脾开胃。
干菜主要有:干萝卜丝(条、片),干豇豆、干苋菜、南瓜笋、葫芦笋等,均为新鲜蔬菜晒制而成,都保持着本身的味道和营养。
霉制菜有:臭豆腐、臭豆渣、臭干张、霉豆豉等,都是通过煮、晒、霉制而成,其味闻着臭吃着香,极为开胃。
腊荤腥菜主要有:腊猪肉、腊狗肉、腊鸡、腊鱼等,均为自家养殖,经宰杀腌制后,专门留着待客用,其色泽深红、味道咸鲜。
县内许多农家风味菜,受到外地来客和大悟籍在外首长的青睐,如臭豆腐、霉干张、腌豇豆、干马齿苋等。当地人平时自己吃的都是新鲜蔬菜和一些腌制菜。来客时,则必须冷热荤素兼有,且都是自己舍不得吃的好菜。大悟素有“惜菜待客”的良好习惯,从而使其“好客”的好名声,在省内外传扬。
大悟县绿茶闻名遐迩,而大悟山区老百姓喜爱喝的却是另一种茶——沫子茶。谷雨后,山民从自种茶园中摘取新茶嫩枝,经过杀青、烘烤等工序,制成金黄色片状沫子茶。饮用时,用滚水烫壶,炭火烤壶,待壶内水气蒸发干后,放入茶叶。再用干丝瓜络封壶口,入滚水冲泡五分钟后,经丝瓜络滤去泡沫,斟出清香鲜亮的茶水来。沫子茶入口微苦,回味甘甜,生津解渴满口余香。饮后神清气爽、四体通泰、五脏调和、精神陡长。
此茶的另一种烹制方法是:来客多时,将新锅洗净烘干,入沫子茶翻炒,开水入锅烹煮数分钟。此时茶香绕梁,青汤诱人。沫子茶有特殊吸引力,“一壶茶在手,皇帝也叫不走”,“喝了你还想喝”。县内部分地方老百姓清早披衣下床第一件事就是烧水泡茶喝。初喝此茶,能不知不觉喝饱肚子。闲时一壶茶,三五乡邻共话今昔,其乐融融。姚畈一王姓居民,五蔸茶树履盖半亩田园,上世纪末,茶树粗若碗口。其家产沫子茶历史久远,最具特色。
县内宴席,只在婚丧嫁娶及其他庆典时置办。席间菜肴多寡,各地不尽相同,最丰盛的宴席要数丰店、宣化一带的“三道点”。此种宴席吃完须经三个多小时,其席面的铺张、礼俗的繁杂,是县内绝无仅有的。
其基本情况为:安盅看座,请客入席后上第一道点:海鲜席。其主菜为海菜,如海参、燕窝、银鱼、鱼肚等,称}8个头,共46道主配菜。压完三道汤后,撤席抹桌,洗手上茶,铺上红布或红纸垫桌,上第二道点:果品席。桌上按万字形摆上大小珍稀果品、糕点二十余盘,主客闲话、喝茶、用点心,亦可离席方便。数刻后,重新入席,上第三道点:鱼肉席。鸡鸭鱼肉计28碗(盘)压完两道汤后,三道点结束。席间水陆俱陈,竭尽所能,倾其所有,竟至一席之上,主、配菜及果品、糕点百道以上。
其他地方宴席,则各具特点。芳畈、阳平一带为“20大碗”,即10碗干菜、10碗汤菜,干汤搭配,荤素兼有。刘集、河口一带有“8大碗”,由8个主要荤菜配多道素菜成席。“三圆席”,即席面除一些荤素菜外,还配有鱼圆子、肉圆子和豆腐圆子。夏店、新城等地则有“心肺席”,即以心肺汤、蹄子肉、扣肉、羊肉等为主菜,配以粉条、海带、笋子等素菜成席。“五荤席”,即在“心肺席”的基础上,增加肉糕、肉圆子。“四个头”,即在“五荤席”基础上,增加4碗荤汤菜。“六个头”、“八个头”则为海参席,席间必须有山珍海味,这也是县内较丰盛的宴席。
现在,这些饮食习俗,仍在各地延续。
大悟人宴客,非常注重座次。就一张桌子来说,正堂上方的左边为大首(首席),右边为小首(次席)。左侧上方为第三席,右侧上方为第四席。左侧下方为第五席,右侧下方为第六席。下方对应首席的位置为第七席,斜对首席的位置为末席。(这里的左右,是以坐首席者的位置来说的)县内亦有排“二面席”的,即左右为尊,上下为陪。依坐北向南安席,东上首为一席,西上首为二席,东下首为三席,西下首为四席,上下为陪席。
宴客一次,往往不止一桌。一般少则四五桌,多则十几、二十几桌。桌子多了,就有主次之分。第一张桌子最尊,安放在主人客厅(堂屋)的正上方,首席背靠神柜(祭祀祖先用的柜子)。第二张桌子次之,安放在主人客厅的左侧,首席背靠左山墙。第三张桌子又次之,安放在主人客厅的右侧,首席背靠右山墙。其他桌子,可以安放在其他房子里。顺序是:先左边,后右边;先正房,后厢房。如果主人的房子不够用,也可以向邻居借房使用。
单位宴客,一般按官职的大小定座次。私人宴客,情况就复杂多了。什么样的客人坐第一桌首席,不是一成不变的,要看因什么事而宴客。一般来说,如果是娶媳妇,第一桌(团圆酒,需十人)的首席、次席,由新郎、新娘自坐。第二桌的首席,由送亲的上客坐。如果是女儿回门(嫁姑娘通常在回门时宴客,也有在出嫁这天宴客的),首席由新女婿坐,次席由别的女婿或侄女婿作陪(自家女儿不陪)。如果是房子竣工,第一桌首席由掌线的瓦匠(有的乡镇称石匠)坐。如果是死了人,第一桌从首席到末席由承重的人(抬棺材的人,正好八人)坐。如果是生了孩子,第一桌首席由新生儿的外祖父(老爷、家公)或外祖母(姥姥、家家)坐。
其他各桌的席位,由什么样的客人做主客,也是极为讲究的。如果主人家有几代的亲戚,考虑的顺序一般是:祖母的娘家客人(父亲的舅舅、舅母等),姑爹、姑婆(祖父的姐妹及配偶),母亲的娘家客人(舅舅、舅母、姨父、姨母等),姑爷、姑母(父亲的姐夫、妹夫及姐妹)、妻子的娘家客人(岳父、岳母、小舅子、姨妹等),姐夫、妹夫及姐妹,儿媳妇的娘家客人,女婿和出嫁了的女儿,朋友,邻居,吹鼓手,自家人(同姓的亲族)等。万事从根起,宴客所为何事,即以当事人为主考虑排座次。如新生儿月礼宴,新生儿母亲的娘家为主客。婚宴以新媳妇娘家为主客。办丧事,丧主为男,其母舅家来客为主客,丧主为女,其娘家来客为主客。
一桌之内,定了主客,选什么样的人做陪客,同样有讲究。一般来说,长辈不陪晚辈,年长的人不陪年轻的人(不是同门的亲戚,可以变通),上一代的亲戚不陪下一代的亲戚。如果是同门的亲戚,还不能让子侄(包括女婿)陪父辈(远亲可以变通)。如果隔着一代,反而可以,谓之:“孙陪祖,代代有。”
由于规矩繁多,一般人搞不清楚,又怕失礼于客人,所以就在宴客时,从自家人中挑选一位知书识礼的人充当“知客”,全权处理接待、应酬方面的事务。宴席进行一半时,主人出面谢客,“知客”也可代表东家,到各桌前面对客人讲一次礼,说些“招待不周,安排不当,请多包涵”之类的话。(由于大悟在1933年建县前分属四县,所以,某些乡镇的座次风俗略有出入)
在大悟人看来,“无酒不成礼仪。”而喝酒,就要“扯”,否则喝不出味道。因此,每逢宴席,东家要么自己,要么请个能言善饮的本家代表自己,充当提酒壶的,也就是劝酒的。
是先请喝酒还是先请吃菜呢?按旧时礼节,先请喝酒。现代人怕空腹喝酒易醉,也有先请吃菜的。劝酒时,劝酒者站起来,从坐首席的人劝起,一般先劝大家同饮,然后邀酒量大者单挑。被劝者只要与劝酒者碰了杯,就得喝干,否则会被视为失礼。碰杯后,劝酒者先干为敬,然后同座的人会帮忙劝对方喝下去。
为了将酒劝下去,劝酒者往往会使用很多劝酒的词令,譬如:“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宁可伤身体,不能伤感情。…‘酒不单行,好事成双。”
如果仅凭这些劝酒词令,不能令客人尽兴,劝酒者会邀请某些客人划拳。双方所伸的指数之和,与谁所报之数相合,由谁喝酒。通常划拳的报数方式有“哥俩好呀,好到底呀。三星高照、四季发财、五魁首、六六顺、巧七梅、八仙过海、九节连环”等等。不善划拳的客人,可以选择“猜数目”、“猜单双”等方式。猜中,由对方喝酒。
一场酒劝下来,喝得最多的,如果是劝酒者自己,说明他劝酒的技术还不到家。旧时劝酒,动杯则饮,不动杯不劝,杯酒三请,不喝不劝。辞杯三次者不再斟酒,善饮者需选量大者陪。
德化九仙山下,大铭登地,有一株与茶丛不同,其味道也不一样的茶树,人们称它祖师公茶。相传,明万厉年间,史云济儒士,看到九仙山荇菜的灯火明亮,要到荇菜坐化。来到这里,有一位老大娘,安排他吃住,热情接待,他...
祝酒的传说 在不同场合,都有可能被提议祝酒。祝酒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开始有历史记录的年代。古代的勇士向他们的神祝酒。希腊人,罗马人如此,古代的北欧人则相互祝酒。几乎每一种文化都有祝酒的习俗,最终演变成...
拉壶为印度神话其中之一是海界中的海神,出生时是只巨人,半人半兽的身体,住在海中的宫殿中。据早期所流传下来的故事,拉壶因犯错得罪了天神而被打入人间变成乌龟,其用意是为了让他体会民间疾苦及有所改进。时在天...
“背冰”是发源并流传于山西永济长旺村的一种仪仗队列式的原生态民俗活动。因其表演形式独特,流传历史悠久,深受当地人民喜爱。永济背冰的渊源与太平天国革命有关。相传清朝咸丰年间,正是太平天国革命如火如荼的时...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四月节,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此时气候温暖趋热、万物生长迅速,越冬作物早已收获,新鲜果疏纷纷上市,民间节俗以“尝鲜”为主,谚曰:“立夏尝三鲜。”常州人习惯将...
上蔡一带的小孩,出生后都兴带肚兜,有红的,有花的,有描龙的,有描虎的,各式各样。你着①因为啥?其实带肚兜吃百家饭的习俗跟朱元璋有关系。朱元璋的老娘是从东乡②逃荒到上蔡的,落难就落难到“大铜寨”,当时大...
乳山大鼓是一种山东省的汉族说唱艺术。乳山大鼓,俗称“瞎子唱”,据说西河大鼓传入乳山后,当地盲艺人在世代传唱过程中,加入了自己的方言俚语,逐步演化而成的。由于唱词随乡入俗,通俗易懂,从而激发了群众的欣赏...
蒙古族人每年都要举行踢牛髌骨的一项体育活动,由于人们把整个牛髌骨染成红色,所以把这项体育活动叫踢“乌兰”(蒙古语意为红色)。它的由来,流传着一个古老的历史故事。传说,成吉思汗两次出征都无法战胜塔阳罕部...
中秋节谚语七月十五鬼节,八月十五人节(张家口)八月十五月正南,瓜果石榴列满盘(邢台)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石家庄)吃乱了月饼死公公(冀县,冀县风俗:新媳妇第一年在婆家过中秋,就要连续几年,在娘家也是如此...
每年的3月1日为挪威和加拿大等国的海豹节,以吸引人们认识保护海豹的重要。海豹是级别较高的珍稀海洋动物,已列入濒危动物红皮书中,按照国际贸易公约规定,这些动物不允许买卖并参展。海豹是海洋哺乳动物。在北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