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六百年蔡国,三千年蔡酒,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新蔡形成了独特的饮酒风俗。
在新蔡,无论红白喜事、逢年过节还是亲朋小聚,处处体现着无酒不成席的地域特色。习惯上新蔡人把小时的闺女亲切地称为父亲的“大酒坛”,新蔡人对酒的喜爱程度可见一斑。酒,像生命的强心剂,唤醒了新蔡酒客作为男人的自豪感。那些开怀痛饮的新蔡酒客,会永远记住血液从消沉到沸腾的瞬间,这一瞬间会促使他们顽强地去超越自我、战胜对手、乐享生命的精彩。
新蔡酒俗既固守传统,也不拒绝改变。正对着堂屋门的座位为上席,使用八仙桌时,“桌角对肚皮,不算坐上席”。酒席沿袭祖上传下来的“7个菜待客,8个菜待鳖”、“7个碟子8个碗”的风俗。来响枚时不出“五魁首”是新蔡自古以来的惯例。按照宴席礼仪,主、客依次落座,每人喝三杯“入场券”后开始步入正题。敬酒、推酒还只是个小小的序幕,真正的宴席要等到来枚行令时才算正式开始。主、客们你方唱罢我登场,一醉方休。
新蔡人喝酒时必来枚。来枚,是新蔡的饮酒文化积淀,它可以让酒的作用发挥极致,为酒席增趣添彩。来枚的规矩五花八门、别具一格,让不明就里的人眼花缭乱。
开始来枚时,双方要伸出拇指,同辈的喊“哥俩好”,差辈的喊“爷俩好”,而后双方还要轮番唱出“一心敬您”、“十年好运”、“实在实哩”、“再亲亲”等外交辞令以示尊重,直至双方约定“一枚好,二枚到”或“伸手到”,这种外交礼仪才算结束。
新蔡酒客来枚的形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打通关。一般是主陪先挑头来枚,与酒席上的每个人一一交手。打关的顺序,可以正时针、逆时针,也可以“见缝插针”。打通关的规矩最多,持续时间也最长,最常用的方法有五种。一是“大压小”,也叫“哑巴枚”,又叫“压指儿”。五指从大压到小,小拇指又压大拇指,相邻的被压者为输。二是“响枚”。双方伸手指,所猜数字与双方所出手指数总和相同的一方胜,酒令有“空(或‘不出’)”、“一心敬你”、“哥(爷)俩好”、“三桃园”、“四季来财”、“六六大顺”、“七巧枚”、“八到后”、“九常有”、“全来到(或‘满’)”。三是“大西瓜小西瓜”。打关者说大西瓜,应关者双手比划小西瓜;打关者说小西瓜,应关者双手比划大西瓜,比错者输。四是“老虎杠子”。按照“杠子打老虎、老虎吃鸡、鸡吃虫、虫拱杠子”的顺序循环,被压制者喝酒。五是复合枚,即“一明一暗一老虎”。 共分三个层次:“一明”——响枚、“一暗” ——大压小、“一老虎” ——老虎杠子,每一个层次输者喝酒,重新交手时错出上一层次的枚也为输。
咋样打关规矩多。在酒场上,酒客们捍卫自身利益的“防火墙”,不是靠辈长、年长,而是要靠娴熟的枚法、灵活的战略战术和时来运转。为便于分出双方的输赢,来枚时酒的数量为单数,最低要来3杯酒,多者不限。打关者收酒的数量,单、双数不定,如“收里2”、“收里5”等,由双方商定。个别枚法失常者、轻敌者和新手,有时输了数十个酒才能勉强过关。打关者啥时间收够要收的酒数,啥时间才能与下一位应关者交手。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平枚不走”的规矩内容更丰富,显示了新蔡酒客较深的文化底蕴。两人输酒的数量一样时,叫“平枚”,剩下的一杯酒不来,把“平枚”的酒喝完斟满再来一盘叫“不走”。来枚者为显示男人的气量,大多自愿坚持“不走”。如双方不愿重来,也可以把最后一杯酒来完,决出胜负。这时是走还是不走,双方要果断决定,否则,剩下的一杯酒如被他人主动抢喝,打关者要重新来一盘。
新蔡酒客对枚法的称呼也极为别致。开始打关,称“上枚”。酒场上的常客,有的指法养成了固定的模式,常习惯出固定的几个数,为避免他人的指法与自己冲突,来枚者自己先喝一个酒,买断个别酒令,称“封枚”,如来枚者出“4、10枚”,他喝了“封枚”的酒后,“4”和“10”这两个数别人就不能再出,出者为输;请别人帮自己来枚,称“搬枚腿”;喊叫的酒令小于出的数,称“失枚”;来枚时两拳交替进行,称“梅花枚”;连续两次以上都出一样的枚,称“卧枚”;出拳时故意等别人出后再出或首次不出,称“闪枚”。
自己少喝酒、对方多喝酒,是新蔡酒客一致的目标,内中名堂也有很多。“借一个”,来枚者输的酒多,可先“借”给别人一个,一般有借无还;“上一消”,把自己杯中的酒喝一部分留一部分;“攀一个”,自己喝酒时,力邀别人陪喝一杯;“霸一关”,打关者气势旺盛,强求重新打一关;“学一个”,满盘皆输者只喝一个酒,经打关者允许可再重新练习一盘;“等一个”,输的酒留一个不喝,等别人输时再一块喝,是应关者给自己创造消化吸收时间的一个借口;有好事者喝一杯酒后,把你的一杯酒“蹾蹾”,你乖乖地要喝两杯酒才能过关。
观枚人既是裁判,又是观众。交战双方出枚的喜好,五指的变化,操作速度的快、慢等都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当某一个应关者惨败,有时会有一位观枚人打抱不平,不让应关者喝,主动、强烈要求与打关者一决高下——“挡枚挡酒”。挡枚者挡输了,自己甘愿喝;挡赢了,打关者不必喝,接着继续打关。
来枚的第二种形式是“打胜家”、“挖稀泥”。规模较小的酒席,两个人来枚时,让第三者从中选择本盘结束后与谁来枚。选择与输的来枚叫“挖稀泥”,与赢的来枚叫“打胜家”。酒量小的会选择“挖稀泥”;为了趁机出出风头,同时也为了压制好枚法者,选择“打胜家”者更多。
来枚的第三种形式是“双扳(ban)”。两个人一组来枚,结束后扳给事先各自约定好的人员,直至主、客都相互“见面”,这种形式不常用。
掳拳奋臂、猜拳行令的场景在二十多年前随处可见,客人喝得拉拉淌,主人认为脸上才有面子。吃“连灯拐”的坐庄客,从如日中天,喝到暮色四临,能囫囵着回家的往往不多。
新蔡人如今喝酒,碰杯代替了来枚,除了老相识偶尔还能甩几枚,新生代已不大知晓来枚的习俗,真的是极少见了!
牙克石市 是由满语“雅克萨”音转而来。雅克萨为“涮坍的河湾子”。牙克石市附近扎敦河有一个很大的河湾洲渚,故名。免渡河 镇名,滨洲线铁路站地。因免渡河流经境内,镇以河名。“免渡”是蒙古语“门都”的音转,...
大家对加拿大的饮食文化有多少了解呢?由于加拿大是一个移民国家,所以也拥有一个丰富多采的饮食文化。其中,“三不”饮食文化便是别有一番情趣。1、不设烟酒对于中国人来讲,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到酒店招待朋友吃饭,...
潞安大鼓是北方富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传统鼓书暨鼓曲形式,又称“潞安老调”,因流行于古潞安府(今山西长治)一带而得名,另外还有“干板腔”和“潞安鼓书”等别称。早在清乾隆三年便有驰名于上党一带的鼓书艺人路占元...
所罗门群岛(Solomon Islands)是南太平洋的一个岛国,位于澳大利亚东北方,巴布亚新几内亚东方,是英联邦成员之一。所罗门群岛的首都霍尼亚拉(Honiara),全国有87种方言,通用皮钦语,官...
土库曼斯坦的饮食较为广泛地使用胡椒、洋葱、茴香、薄荷等调味品是土库曼斯坦乃至中亚厨艺的一大特色。比较有名的土库曼传统食品有烤肉、抓饭、烤馕、烤肉饼、炸馓子和包子等,饮料以茶为主,夏天人们往往喝酸骆驼奶...
玻璃银光刻是在制镜基础上进行的美术创作,即在玻璃上作画,故而又称“镜画”。又因其在镜画中的线条都是银色的,所以通称“玻璃银光刻”。约在民国初期,上海市场的衣柜门上出现了一种既具有观赏性又具有实用性的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
拉洋片,是一种传统民间艺术。表演者通常为一人,道具是一个约一人高两臂宽的大木柜,柜的前面有四个直径二三厘米的圆洞,洞上安了凸透镜,柜子的一侧安装有锣、鼓、镲,由两条小绳控制。透过柜子上圆洞观众可以看到...
利比里亚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Liberia)利比里亚国旗利比里亚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9∶10。由红、白相间的11道平行横条组成,左上角为蓝色正方形,内有一白色五角星。1...
孟加拉国人以米饭为主食,也喜欢各种各样的甜食。他们对中餐倍加喜欢。当地人除了在高级饭馆或正式社交场合使用刀叉外,平时一般用右手抓食取饭。男子和妇女通常是分开就餐。家中妇女常在男子吃过饭之后才用餐。在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