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王九岛是大连庄河市王家镇所属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省级风景名胜区、大连市海洋自然景观保护区。全镇由疏密相宜的大海王岛、小海王岛、瘦龙岛、元宝岛、井蛙岛、海龟岛、观象岛、双狮岛、团圆岛等九个岛屿组成,陆域面积6.9平方公里,其中大海王岛4.9平方公里,是全镇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大连海王九岛风景区主要景区景点有
灯塔山位于大海王岛东南角的半岛之上,这里三面环海,海拔102米,是海王九岛的第四座高山。山的南部海域是日本至大连、山东的主要海上通道。山顶巍峨矗立着一座高20余米的国际灯塔,这座塔高20余米,直径5米。
1937年年初,日本侵略者为了能通过海上船只向日本运送从中国掠夺的物资和从日本向侵入中国的部队运送枪支弹药,在大海王岛这座山上动工修建了为来往船只导航用的灯塔。从镶嵌在塔身的铜牌上可以看出,该塔建成于昭和十三年,也就是1938年竣工并使用。灯塔的圆形顶部有一个很大的灯体,灯头为1000瓦灯泡,灯罩呈扇贝壳状,是由纯铜环绕的纵横成格、凹凸有致的天然水晶石制成,夜晚时灯光经过水晶石灯罩的汇聚,形成强烈的光束,通过复杂的齿轮变速系统,以每15秒旋转一次的速度扫过附近岛屿和茫茫海面,灯光照射半径可达30余海里。更为称道的是,螺柱顶的灯台里面盛有1吨左右的水银,为灯头构筑了永久的平衡。该系统为日本光机工业株式会社制于昭和十三年十月。可以说,这座国际灯塔是侵略战争的产物,是日本侵略中国的铁证,这里已被列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黄海北部重要的国际导航装置。
在国际灯塔的东部有几座古朴典雅的伞字顶房屋,每座房屋屋檐下都有精巧的凹槽,管道垂直通入地下。这是日本人为使看塔者有水可用,而专门设计的屋檐接水工程。每当雨天,雨水便从伞形屋顶流入凹槽内,然后进入管道,经过层层过滤,流入和汇聚到旁边的这座“龙泉井”内。这项技术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被我国运用并申请专利,是缺水地区广为推广的屋檐接水技术。国际灯塔现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海王顶的西部就是著名的海王九岛佛事奇观——如来卧海。这个天然塑成的巨大卧佛静静地卧在海面上,仰视苍天,侧耳倾听着人世间悠悠漫漫的沧桑变故,保佑着辽东半岛风调雨顺,物阜丰泽。据说在上万年前,如来大佛途经海王九岛,被这里美丽的景色所吸引,于是便顿足憩息,他一边观看着美景,有边喝着美酒,当他正准备要起身行走时,便醉倒在这里,从此,如来大佛也乐得悠然,躺在九岛边上再也不愿意走了。我们瞻仰卧佛,感受人生,心底自然是另一番感慨。
在大连海王九岛的东部海面上赫然耸立着两组黑白分明、各无杂色的礁石,这就是远近闻名的黑白奇石,当地人称它们为“青蛇石”和“白蛇石”。黑白奇石有一段动人的传说,在几千年前,盘据在长白山脉的一对青仙蛇和白仙蛇不顾天规戒律,偷偷相爱并生下了几个不同肤色的小蛇,这件事被玉皇大帝知道后非常恼火,便派天兵欲抓青仙蛇和白仙蛇到天庭问罪。为了逃避玉帝的追杀,他们携带着儿女从鸭绿江边下水,准备从海上游到山东五台山一带生活,当游到大海王岛东部时,不料被玉皇大帝派出的天兵发现,经过一番苦斗,天兵把这对情侣蛇和他们的儿女全部打死在这里,不久,在他们死去的地方逐渐凸出了二组黑白各异的大型礁石,在不远处,又凸出了几组小的黑石和白石,它们就是青仙蛇和白仙蛇与他们儿女们的化身。
还传说有一对小蛇在父母的保护下幸免于难,它们逃到了大连外的一座孤岛上定居下来,并在那里繁衍生子,最终使这座孤岛成为现在著名的蛇岛。大家如果能到黑白石近处观看,会发现黑石群和白石群都是中间高大,前后矮小,并都朝西倾斜,就象父母携带着儿女匆匆赶路。
在黑白石东部的海域,就是我国著名的甲午海战战场。光绪二十年,也就是1894年9月17日,中日黄海海战,即甲午战争爆发,据老人们回忆,当时海战的情景非常激烈,白天浓烟滚滚,晚上火光冲天,大连海王九岛上就曾掩埋了二十多具漂浮上岸的清兵尸体。
望海楼山是海王九岛的第三座高山,海拔109米。如果说在海王顶观日出,那么我们可以在这里观日落晚霞。望海楼山是观赏海王九岛的最佳地方,大家站在正面向北望去,可以看到貌美姿娇的海王九岛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犹如一组极富神韵的海上盆景,如果有雾霭轻纱斜落其上,群岛会时隐时现,如临仙境。如果哪位朋友喜欢摄影,会在这里拍到优美的海上群岛风光。望海楼山的名称由来与海王九岛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它所具备的军事要塞有关。
明朝洪武二年,也就是1369年,倭寇常常从海上侵入我国,为了防止倭寇侵略,明朝便在这座山上修筑了烟墩,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烽火台、狼烟台。据《明宗录》记载,永乐17年,也就是1419年6月14日,倭寇2000余人,乘船30余艘,在大海王岛上奸淫抢劫,无恶不作。当晚,驻守在金州望海埚城堡上的明军,在海上巡逻时发现大海王岛这座山上火光冲天,便断定倭寇已来,第二天,当倭寇窜到金州望海埚,顿时陷于明军的重重包围,在此次战役中,倭寇全部被毙俘。山上留有的一口大铁钟是清朝嘉庆年间,即1796年岛上300多名群众合伙铸造的一口大钟,为了海岛百姓安全,他们把这口钟挂在烽火台旁,每当敌人入侵时,便敲响大钟向岛民报警。
1943年,日本侵略者为了防止海岛人民反满抗日活动和对海上来往船只进行监视,强行驱使岛上居民在这里修筑了望海楼,当时这座楼呈正方体,约有两间房大,高两丈,四周有了望孔,楼内砌有火炕,供自卫队员值班用,楼上有石砌的烽火台,如发现情况,晚上举火为号,白天则发狼烟。楼的门口就挂着这口大铁钟,供报警时用。日本投降后,该楼逐渐被拆毁,但这座山从此改叫望海楼山。其实,望海楼山也是一座空山,山的半腰处都是纵横交错、互为相通的军事暗道和防空洞。在望海楼山,大家还可以观赏长山列岛的全貌,可以看到大连海王九岛三个村和中心镇区的全貌。
祈祥园位于大连海王九岛的东部山上,这里供奉着渔家人肃穆仰视的海中之神——海神娘娘塑像。海神娘娘是是行善济人、拯救海难的女神,她的故事广泛流传于我国东南沿海一带,海神娘娘在沿海地区可以说妇儒皆知,有很高的知名度。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她救助渔民和商船的神话故事。
据说在她十来岁的时候,有一天天气非常晴朗,渔民们正准备展帆出海捕鱼,只见她从家里冲奔海滩,跪在岸上恳求大人们不要出海,许多渔民不听她的请求执意出航,只见她跳进大海里,随即化做一道彩光从海中升腾而起,把渔船已经扬帆的帆绳全部斩断,迫使渔船不能出海。几个小时后,只见天空狂风大作,海中巨浪滔天,由于渔民们都没有出海,一个个都保住了生命,从此,渔民们都把她称作海神娘娘。
据说每当渔民们出海时,海神娘娘都会站在高山上,手提着一盏明灯,为来来往往的渔船指航,保偌人们海上平安。渔民传说她死后仍然飞翔在海上,时常显灵保佑船只,拯救海难。
传说每年的正月十三是海神娘娘的生日,在这一天里,海岛上停泊在岸的一艘艘渔船,桅杆上都会饰满彩旗,舵楼上张贴对联,渔民们一个个争先恐后地来到海神娘娘塑像前磕头、上香、烧纸,燃放烟花鞭炮,祈求海神娘娘泽施四海,保偌渔民海上平安,一年之中能有更好的收成。到了晚上,家家户户门前都要挂上红灯,大人小孩聚集在海滩对海神娘娘进行祈祷祭祀,并举行隆重的放海灯仪式。他们会把预先扎好的彩船彩灯点燃蜡烛后放入大海,由海浪推动海灯飘向大海深处,飘得越远海灯不灭,放海灯者则越感到吉祥。之后,渔民们便在海岸点燃鞭炮焰火,敲响锣鼓,挥舞彩带扭起秧歌,其盛况逐年有加。如果游客对海岛的风俗感兴趣,可以在正月十三这天到海王九岛来,一定会感受渔家人特有的民风民俗。
牙克石市 是由满语“雅克萨”音转而来。雅克萨为“涮坍的河湾子”。牙克石市附近扎敦河有一个很大的河湾洲渚,故名。免渡河 镇名,滨洲线铁路站地。因免渡河流经境内,镇以河名。“免渡”是蒙古语“门都”的音转,...
大家对加拿大的饮食文化有多少了解呢?由于加拿大是一个移民国家,所以也拥有一个丰富多采的饮食文化。其中,“三不”饮食文化便是别有一番情趣。1、不设烟酒对于中国人来讲,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到酒店招待朋友吃饭,...
潞安大鼓是北方富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传统鼓书暨鼓曲形式,又称“潞安老调”,因流行于古潞安府(今山西长治)一带而得名,另外还有“干板腔”和“潞安鼓书”等别称。早在清乾隆三年便有驰名于上党一带的鼓书艺人路占元...
所罗门群岛(Solomon Islands)是南太平洋的一个岛国,位于澳大利亚东北方,巴布亚新几内亚东方,是英联邦成员之一。所罗门群岛的首都霍尼亚拉(Honiara),全国有87种方言,通用皮钦语,官...
土库曼斯坦的饮食较为广泛地使用胡椒、洋葱、茴香、薄荷等调味品是土库曼斯坦乃至中亚厨艺的一大特色。比较有名的土库曼传统食品有烤肉、抓饭、烤馕、烤肉饼、炸馓子和包子等,饮料以茶为主,夏天人们往往喝酸骆驼奶...
玻璃银光刻是在制镜基础上进行的美术创作,即在玻璃上作画,故而又称“镜画”。又因其在镜画中的线条都是银色的,所以通称“玻璃银光刻”。约在民国初期,上海市场的衣柜门上出现了一种既具有观赏性又具有实用性的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
拉洋片,是一种传统民间艺术。表演者通常为一人,道具是一个约一人高两臂宽的大木柜,柜的前面有四个直径二三厘米的圆洞,洞上安了凸透镜,柜子的一侧安装有锣、鼓、镲,由两条小绳控制。透过柜子上圆洞观众可以看到...
利比里亚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Liberia)利比里亚国旗利比里亚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9∶10。由红、白相间的11道平行横条组成,左上角为蓝色正方形,内有一白色五角星。1...
孟加拉国人以米饭为主食,也喜欢各种各样的甜食。他们对中餐倍加喜欢。当地人除了在高级饭馆或正式社交场合使用刀叉外,平时一般用右手抓食取饭。男子和妇女通常是分开就餐。家中妇女常在男子吃过饭之后才用餐。在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