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锦是座移民城市,绝大多数人是清顺治十年受清政府颁布的《辽东招民开垦则例》政策驱动,从山东、河北等地迁来的移民后裔。几百年来,受满族等东北土著民族的影响,还有特殊的地理环境限制,人们多有吸烟的习惯。
盘锦地处北温带,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特征是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适合种植烟叶。因为它株型丰盈,叶片如芭蕉扇般奇丽,花序繁茂,可做园艺观赏,所以移民很早就开始种植。烟叶分为三种。一是红烟,特点是香味浓而劲儿大;二是黄烟,味香而柔和;三是青烟,又称蛤蟆烟,盘锦人也称“蛤蟆癞”,特点是味冲而刺鼻。这些烟叶史称“关东烟”。
旧时吸烟是很讲究的。比如走进庄户家,最打眼的要属火炕上和火盆放在一起的烟笸箩。它是装烟叶用的,多是大汤碗大小,在取材上有纸糊的,木雕的、竹编的。有巧手的人家还会在上面油上漆,画上“连年有余”、“鱼跃富贵”、“长命百岁”等内容的小画。有的还会帖上自己的剪纸作品,例如鹤、鹭、鱼蟹等图案,颇具地域特色;第二个烟具要属烟荷包了,这是底大口小,口上有条绳抽松紧,用布制或皮制的物件,平时多是装满烟叶别在腰带上。同时,它又是满族、锡伯族的特殊民俗饰品,因此常有闺中待稼女孩把缝好的荷包上,绣上山水花卉等图案或点缀上玉石球等物,制得小巧玲珑当成定情物送给意中人;再有就是抽烟用的烟袋杆,这有长有短,即上了岁数的用长的,年青的则用短的。而烟袋嘴分别有琉璃的、玉石的、金属的,有钱人则用玛瑙的。到了建国后,因为盘锦盛产芦苇,周围造纸厂林立,居民家里废旧纸张也随之增多,所以抽烟多改用纸卷。
盘锦人重礼尚义,吸烟时的说道也不少。如在猫冬时互相串门的人很多,这时主人要把客人让到热炕头,并把烟笸箩拉过来。这连童谣也说:“娘家客(音qiě)上炕里,烟袋笸箩递给你。”按规矩,客人用烟杆抽烟,主人还要给对方的烟锅里紧紧地按上一锅烟。遇到喜欢抽卷烟的,主人要把烟卷好后递给对方说:“来,‘可劲儿’(多)抽点!”但绝不能用嘴舔折口,因为这样不讲究。还有,需要留吃饭的客人,必须是先请吸烟,接着请喝茶,然后再就餐。
吸烟礼节还关联到婚事。“姑娘叼着大烟袋”,说的是过去男女老少皆会吸烟,女孩们叼烟袋也就不足为奇了。女孩们吸烟的档次还成为身份的象征。结婚时,娘家都要陪嫁一枝精致、贵重的烟杆。如有民谣为证——“六月里姑娘要得全,父母在上听她言。银丝荷包大烟袋,玉石嘴,上边安。金牌子,配火镰,乌木杆子三尺三。时兴荷包绣金蟾,包铜烟盆不一般。里边装着千层板,辫子烟,料子全。丝罗罗,兰花烟,要紧别忘关东烟”。另外,过去订婚以后,女方去男方家第一次见长辈都要“敬烟”,长辈也要给未过门的媳妇“敬烟钱”。而且到正日子拜堂那天,新娘子要更加恭敬地给新郎家的长辈人装烟,那些长辈照样要给“装烟钱”,这种礼节在盘锦延续至今。
尽管很多南方人把关东烟称为“大炮”,说抽一口像吸一筒子枪药,并风传身体单薄的抽关东烟特别是蛤蟆烟时要靠着墙,否则抽几口就会呛个跟头,嗓子还会呛出个大疙瘩。可在盘锦人眼里,关东烟却是口粮,更是提神、解闷、保暖、防身的东西。吸关东烟是营生。那时,很多人生活还很困苦,特别是闯关东过来的人多在人烟稀少处,住在狭窄阴冷低矮的草房甚至窝棚、马架子、地窨子里,农闲时大伙边抽边唠,打发那漫长的长夜、寂廖的光阴、饥寒的苦闷;关东烟可保暖。过去冬季在二三十度的“嘎嘎冷”天气中,那些行帮外出的、串亲访友的、赶大车的,还有行商坐贾,途中常以频频抽烟的方式来烤手、暖嘴、增加了身体热能;关东烟可防害虫。盘锦的百里大苇荡蚊子很多,生活在苇荡周围的人有时就是靠关东烟驱赶蚊虫的。盘锦的毒蛇少,但在西部农村却有一种叫“野鸡脖子”的毒蛇,它们最怕的就是关东烟的烟袋油子(存在烟杆和烟锅里的膏)。有经验的庄户人在鞋帮上和腿布带子上抹点儿烟袋油子,就可防蛇咬。此外它还可治头虱;烟灰还是一种免费的止血药。人们在农间劳作或野外渔猎时,一旦受外伤,通常就是捏些烟灰抹上,止血又杀菌。
因此,不但盘锦土著居民把关东烟同水稻、井盐、芦苇、文蛤、河刀鱼、海蜇等特产看得一样重要,而且闯关东的人回老家探亲时,一般也要带些送给亲友。山东很多老辈人提起关东烟,就像对曲阜香稻、烟台苹果,乐陵枣、莱阳梨、章丘大葱那样亲切,在他们的眼里价值可以与人参、貂皮、乌拉草媲美。
因为盘锦人喜抽关东烟,所以解放前大都抽自种的烟叶,只有少数人吸卷烟,称“洋烟”。东北沦陷时期,卷烟由盘山县县政府经济股管理,实行“配给”制,由共同贩卖店经销。日本人开的片岗商店、朝鲜人开的吉永商店专卖给日本、朝鲜人卷烟。解放初期,境内以销低档卷烟为主。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后,过滤嘴烟才逐渐占领市场,自种烟叶的日渐减少。
关东烟的浓烈、劲猛,正像盘锦人豪迈、热情、勇敢的脾性,不但“燃”起过一段“烟文化”,而且见证了过去盘锦人在恶劣环境中与苦难抗争的历史,留下的还是那种为追求美好生活而顽强奋斗的辛辣味。
牙克石市 是由满语“雅克萨”音转而来。雅克萨为“涮坍的河湾子”。牙克石市附近扎敦河有一个很大的河湾洲渚,故名。免渡河 镇名,滨洲线铁路站地。因免渡河流经境内,镇以河名。“免渡”是蒙古语“门都”的音转,...
大家对加拿大的饮食文化有多少了解呢?由于加拿大是一个移民国家,所以也拥有一个丰富多采的饮食文化。其中,“三不”饮食文化便是别有一番情趣。1、不设烟酒对于中国人来讲,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到酒店招待朋友吃饭,...
潞安大鼓是北方富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传统鼓书暨鼓曲形式,又称“潞安老调”,因流行于古潞安府(今山西长治)一带而得名,另外还有“干板腔”和“潞安鼓书”等别称。早在清乾隆三年便有驰名于上党一带的鼓书艺人路占元...
所罗门群岛(Solomon Islands)是南太平洋的一个岛国,位于澳大利亚东北方,巴布亚新几内亚东方,是英联邦成员之一。所罗门群岛的首都霍尼亚拉(Honiara),全国有87种方言,通用皮钦语,官...
土库曼斯坦的饮食较为广泛地使用胡椒、洋葱、茴香、薄荷等调味品是土库曼斯坦乃至中亚厨艺的一大特色。比较有名的土库曼传统食品有烤肉、抓饭、烤馕、烤肉饼、炸馓子和包子等,饮料以茶为主,夏天人们往往喝酸骆驼奶...
玻璃银光刻是在制镜基础上进行的美术创作,即在玻璃上作画,故而又称“镜画”。又因其在镜画中的线条都是银色的,所以通称“玻璃银光刻”。约在民国初期,上海市场的衣柜门上出现了一种既具有观赏性又具有实用性的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
拉洋片,是一种传统民间艺术。表演者通常为一人,道具是一个约一人高两臂宽的大木柜,柜的前面有四个直径二三厘米的圆洞,洞上安了凸透镜,柜子的一侧安装有锣、鼓、镲,由两条小绳控制。透过柜子上圆洞观众可以看到...
利比里亚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Liberia)利比里亚国旗利比里亚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9∶10。由红、白相间的11道平行横条组成,左上角为蓝色正方形,内有一白色五角星。1...
孟加拉国人以米饭为主食,也喜欢各种各样的甜食。他们对中餐倍加喜欢。当地人除了在高级饭馆或正式社交场合使用刀叉外,平时一般用右手抓食取饭。男子和妇女通常是分开就餐。家中妇女常在男子吃过饭之后才用餐。在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