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兴县民间,一直流传着一个“林状元扇打野猪精”的传说,故事是说当年六祖曾显灵庾岭,委托状元林召棠到新兴赶跑一头野猪精,为新兴县民除害。那么,这个故事是说什么的呢?六祖又是如何于林状元“缔缘”的呢?
相传清朝道光三年,林召棠由东安县出发进京赶考,在该榜科举考试中高中状元,接着便衣锦荣归,回东安县省亲。当林召棠一行人到达赣粤交界的大庾岭时,时已黄昏,林召棠一众人便借宿于岭上寺庙中,此地正是当年六祖惠能得法南归隐藏之地。到了深夜时分,突然有一位老僧造访林召棠,林召棠很热情地接见了他,两人交谈甚密。在交谈中,林召棠得知这位老僧是新兴县籍人,老僧得知家乡现在正被一头野猪精祸害,但他已经年老,不能回到家乡为民除害,因此拜托林召棠在回到新兴县之后特地到邻近的新兴县走一趟,为当地民众除害。林召棠很爽快地就答应了,老僧满意地谢辞了。
翌日,林召棠起来后,想找到昨夜与他交谈的老僧辞别,但他走遍了整个寺庙,都未曾发现那位老僧的踪影,细问寺中和尚,和尚也回答寺中并无此人;正在林召棠疑惑之际,他突然看到祖师殿中供奉的六祖菩萨像酷似昨晚那位老僧的面相,回想起昨夜与老僧交谈,老僧自称是新兴县籍人恰好与六祖籍贯吻合。林召棠这才觉悟到,原来昨夜所遇之老僧,乃是六祖所化,这是六祖显灵要委托林召棠到新兴县除去野猪精。于是,林召棠进到祖师殿,对六祖像虔诚三拜,向六祖保证自己会到新兴县为民除害,并祈求六祖庇佑他此行顺利。很快,林召棠就回到了东安县,在一系列省亲行动完毕之后,林召棠不敢怠慢六祖委托,很快就率众进入新兴县境,先是拜谒了禅宗祖庭龙山国恩寺,然后又驻城查访城内一切可疑事件,但是派出人员均无收获。正当林召棠满腹疑虑之时,忽然由官洞圩许村传来阵阵锣鼓声惊动了林召棠,林召棠刻着轿帘往外看,只见许村那边人山人海、群情热闹,像是在举办什么活动,林召棠有点好奇,便请来一位路人打听这是怎样一回事,路人说当天是二月十九日观音诞期,许村观音庙里的观音菩萨很灵验,会将香客留下供品吃光,附近乡民如到诞期不去朝拜,那么其全家就休想再安宁过日子,所以到了诞期,乡民必前往朝拜留下供品待吃。
林召棠听了,觉得奇怪,他心想:莫非这就是六祖所指示之事?遂到观音庙停轿观察。林召棠一行人刚驻轿,四围突然狂风大作,从隔河相思山跑来一头野母猪,大吼着赶到林状元跟前伏下,林状元见状,喝道:“原来是你这畜牲作怪,六祖大师嘱我来收伏你,你以后必要规规矩矩,不准再兴风作浪、乱吃群众供品,否则我决不饶你的!”林召棠说罢,遂将手持的纸扇柄向野母猪的头打了几下,那野母猪居然拜叩状元,然后飞窜回去隔河相思山去,从此便没再下山为祸了。事后,许村观音庙内的观音塑像额头上也被敲落了一小块,任凭大家屡次修补但也补不上,从此,也再没有供品被吃掉的事情发生了。
这便是新兴民间流传的“林状元赶野猪精”的传说故事了,是不是很神奇呢?当然,新兴民间还流传着许多奇异有趣的传说,这些传说都体现着新兴各地山水的灵性,有待我们发现、传播、传承。
郁南连滩张公庙,始建于明朝万历十五年,是一座供奉明朝广东总兵官张元勋的庙宇,迄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四百多年来,张公庙流传着许多张公显灵消灾解难的传说,这些传说在郁南民间广泛流传,其中以清朝同治年间的传说最为经典。
相传清朝同治五年,西宁县邑侯余恩荣下乡催科,巡至连滩喜泉书院。一日晚膳后,余恩荣步行院外,忽遇一位白衣老人向他走来,对他说:“西匪侵犯县城,邑侯为何还在这儿逡巡?”余恩荣听了大吃一惊,急忙问老人姓名。老人答道:“张氏!”待余恩荣再问时,老人已向张公庙方向飘忽而去。余恩荣见状更觉惊异,匆促回到县城,立即加强戒备,组织四乡团练准备抵御。待西匪来时,看见城外红灯四布,兵马环绕,知有戒备而不敢贸然侵犯,遂窜退而去,余恩荣不费一兵一将而平息了西匪来犯。事后,余恩荣感激张公显灵御灾救百姓之恩,便亲书“御灾捍患”四字匾额,让人悬挂于张公庙殿堂上,并写楹联一副以颂此事:“外寇不敢内侵,灯火光中,遥见金甲神兵扬威驱逐;土匪竟成狼贼,泷江道上,幸遇白衣父老传语提防。”此事传出,张公庙香火更盛。此后,每遇县治地方不靖,神灵必先示警,保护治安。咸丰、同治以来,西宁县迭经匪乱,独连滩一隅皆庆安然,足见张公威灵之显赫。
如今,每年农历正月二十日、八月初六日,张公庙都会举办大型庙会,通过一系列民俗活动来缅怀张公、歌颂生活;在过去,甚至有“张公巡三罗”的活动,就是庙会期间人们抬着张公神像巡遍罗定、东安、西宁各地,以祈求张公庇佑各地百姓,该活动可谓是旧时三罗民间最鼎盛的民俗活动。
摔瓦盆,又叫摔“吉祥盆”、摔“阴阳盆”、摔“老盆”等等,是在我国流传了千百年的一种丧葬习俗。农村的葬礼通常来说,流程都很繁杂,各地的风俗也不一而同。但是有一项传统,却在广大农村都有保留。那就是在出殡前...
鞋为旧时婚嫁吉祥物,主要是着眼于其音,“鞋”“谐”相谐,是夫妇两情相谐、和合美好的吉祥象征。旧时婚俗,新妇嫁妆常备有铜镜和鞋,寓“同偕到老”之意。张云璈《四寸学》卷一云:“今俗新婚之夕,取新妇鞋,以帕...
侗戏相传在一百多年前,由侗族歌师吴文彩创制而成,他在侗族长篇说唱叙事歌的基础上,以汉族传书《二度梅》为蓝本,编出了第一部侗戏《梅良玉》。侗戏是受汉族戏曲的启发而产生的,并在其发展过程中接受了一些如桂戏...
郑州清真寺因地处北大衔,故又名北大街清真寺、北大清真寺或北大寺,是伊斯兰教在郑州建造最早、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伊斯兰教与其它宗教最不同的一点是民族与宗教合一,哪里有穆斯林哪里也就有清真寺。所以郑州伊斯兰...
顺德本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有发音盏鬼的顺德话,更有朗朗上口的俗语和接地气的方言。“唔使问阿贵”释义:对某个判断十分有把握、认为必然如此。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例句:“唔使问阿贵”,尼件事肯定系...
甘肃庆阳饮食文化饮食庆阳素以小麦为主,辅以糜子、谷子、高粱、荞麦,六七十年代又引进玉米。面食为基本主食,杂粮搭配食用。过去向来流行一日两餐,早九时前为早餐,下午四时左右为午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
王铎,字觉斯,号痴庵、嵩樵,别号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有“神笔王铎”之誉,明末清初时的著名书法家。官至礼部尚书,精行、草书,兼能画山水、竹、兰。有书法史论家认为,王铎的书法艺术成就不仅...
德化九仙山下,大铭登地,有一株与茶丛不同,其味道也不一样的茶树,人们称它祖师公茶。相传,明万厉年间,史云济儒士,看到九仙山荇菜的灯火明亮,要到荇菜坐化。来到这里,有一位老大娘,安排他吃住,热情接待,他...
祝酒的传说 在不同场合,都有可能被提议祝酒。祝酒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开始有历史记录的年代。古代的勇士向他们的神祝酒。希腊人,罗马人如此,古代的北欧人则相互祝酒。几乎每一种文化都有祝酒的习俗,最终演变成...
拉壶为印度神话其中之一是海界中的海神,出生时是只巨人,半人半兽的身体,住在海中的宫殿中。据早期所流传下来的故事,拉壶因犯错得罪了天神而被打入人间变成乌龟,其用意是为了让他体会民间疾苦及有所改进。时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