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年抬花桌,是元宵节一道靓丽的风景,每年正月十五,该县临洺关镇及其周围各村便挑起自己精心装饰的花桌,吹吹打打地抬上街比试。表演时万人空巷,争相观看。
据了解,永年抬花桌相传在明清时期就已流行。为祈祷五谷丰登,每逢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由当地的“清乐会”精心装饰各具特色的六乘花桌,每个花桌由八人抬着,向镇中心的观音阁出游汇聚,表演风趣、滑稽、技艺高超而别具风采,深受群众喜爱。
2018年11月,《永年抬花桌》入选河北省第五批省级非遗项目,项目传承人为裴保林。
永年县临洺关抬花桌主要流传于永年县的临洺关镇六道街,始于唐代初期,距今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是一种具有强烈燕赵地域文化特色的民间舞蹈文化样式,融民间工艺制作,抬舞,吹奏、打击等于一体,其中抬舞是其主体部分,是一种具有强烈燕赵地域文化特色的民间舞蹈文化样式。
据史料记载,隋末秦王李世民在临洺关西五里处之娄山驻军,与在永年称王的窦建德对阵打仗,后李世民取胜,建立唐朝。李世民登基,并开创贞观盛世,他命尉迟敬德在临洺关造观音阁,民间大庆,结花插桌,锣鼓开道。自此,每逢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时,抬花桌的习俗便延续下来,花桌装点也不断丰富,它逐渐成为民间欢庆丰年、祈祷来年五谷丰登和节典盛庆不可缺少的重要文化活动。
花桌制作有独特的传统工艺,一般重达百余公斤,在类似八仙桌一样的桌子上遍插各类花卉,形成高拱造型,由八人或十六人抬着原地舞动或舞蹈行进。“人动杆不动”,抬舞者需掌握一定的传统舞蹈动作技巧。花桌以鼓吹乐队为前导,常演的曲目一般为《霸王鞭》《小木碗》《扯不断》等。一个花桌队伍一般要有四五十人组成。抬花桌一般固定在农历正月元宵节期间表演展示。
说起抬花桌,“花桌”不可不提。它有三大特色:
其一是“重”。花桌制作有独特的传统工艺,一般由紫檀木或红木制成,重达百余公斤,为方形八仙桌。桌背及两侧镶制的栅栏精雕细刻,描龙画凤,自栅栏向上以细竹条、铁丝绑扎成6尺多高的椭圆形花架,点缀着数千朵奇花和数百支蜡烛。花桌的腰部两侧各凿两个方洞,由长约一丈六尺的两根大型木杆穿过。杆端绑一中型横杆,横杆两端是两个十字形小竖杆,以绳捆系。花桌由8人或16人抬着原地舞动或花步行走。一人扶杆,呼唤口号并进行指挥。
其二是“俏”。一张类似八仙桌的桌子上方用鲜花或绢花插出高拱造型,中央是洁白的观音坐像,美艳,芳香,摇曳,美轮美奂,美而生俏。
其三是“神圣”。别看一张花团锦簇的桌子,那是祭祀观音之供品,从祭桌、插桌、抬桌,到最后拆桌、封桌都有一套约定的仪式流程,马虎不得。
通常抬花桌时,花桌前要有永年鼓吹乐队,即吹歌表演,它也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全国名头也是响当当的。抬花桌加上伴奏,花桌的艺术性和娱乐性更胜一筹,抬花桌队员全靠吹歌指挥,前面吹什么曲,后面走什么路,舞姿和乐曲前后呼应。抬花桌时常吹奏的曲目一般是《霸王鞭》、《小木碗》、《扯不断》等,抬花桌的舞步由前后搓步、八字步、花步、秧歌步、抖肩换肩等组成,行走起来鼓乐声喧,花枝飞舞,整齐协调,十分壮观。
在永年临洺关,说起抬花桌,当地人都会滔滔不绝,他们会告诉你东街的桌好,西街的桌大,南街的桌舞扭得妖,抬花桌要的就是这个劲儿———比!看谁桌上花最艳,看谁吹歌奏得响,看谁的仪式最排场。
临洺关六道街的花桌穿街走巷,直抵观音阁,阁前灯火通明,大家摆开阵势,开始“对花桌”。各路锣鼓队伍使劲给自己的队伍加油,唢呐朝天吹,锣鼓震天响,抬舞扭得花枝乱颤,鼻扎八字胡、嘴叼旱烟袋的抬舞队员直扮鬼脸,人挤人,人喊人,笑闹声仿佛要将夜色戳穿。这是这个古老的仪式最热闹的时候了。
永年抬花桌为宁静老城增添了一份古朴,一份亲切,一份别样的沧桑,成为当地百姓平凡日子里不可或缺的喧嚣。在这里,可以真切地体会万众欢腾的场面,感受到民间社火的旺盛生命力。
每逢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当地的“油蜡会”便精心装饰出自己的花桌,每个花桌由8人抬着。走遍六道街的主要街道,围观的人们对这些花桌点评一番。做得最好的花桌是最被人关注的,连抬花桌的人都神气十足。如果有两个花桌队迎面相遇,他们就互不相让,吹唢呐的歌手就在此进行吹歌比赛,看谁吹得好、吹得响、吹的曲子多,这种场景是最有趣、最好看的。
然而,最令人惊叹的是抬花桌绝技———腾空跳。民间艺人们把花桌的小抬杆前端顶在自己的肩锁骨和后肩边上,他们需步调一致劲一股,不能出丝毫的差错,只听一人高喊一声:“腾空,跳!”8人同时将肩向上一纵,花桌便离肩腾空跳起半尺多高,然后再稳落在抬桌者的肩上。这个绝活,难度很大。当花桌抬到最高潮时,百支蜡烛火焰闪烁,千朵奇花上下翻飞,沿途观众无不眼花缭乱。
文革期间,抬花桌曾经中断10年。上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花桌的装点逐步丰富,并吸收了不少现代工艺,近年来,抬花桌渐渐呈现出了繁荣的态势。
据介绍,目前,临洺关各街抬花桌的经费来源和组织协调,主要由村委会负责。抬花桌只在正月十五元宵节举行,平时偶尔参加一些活动,闲时无人问津,没有常设性的组织。参加抬花桌的民间艺人也多为年过六旬的老者。
永年临洺关抬花桌作为一项民间舞蹈文化形式,有着传统的抬舞技巧、步伐程式以及主要仪式,但随着老一代艺人的逐渐逝去,其传统的技巧及内涵日渐丧失,加强保护刻不容缓。
牙克石市 是由满语“雅克萨”音转而来。雅克萨为“涮坍的河湾子”。牙克石市附近扎敦河有一个很大的河湾洲渚,故名。免渡河 镇名,滨洲线铁路站地。因免渡河流经境内,镇以河名。“免渡”是蒙古语“门都”的音转,...
大家对加拿大的饮食文化有多少了解呢?由于加拿大是一个移民国家,所以也拥有一个丰富多采的饮食文化。其中,“三不”饮食文化便是别有一番情趣。1、不设烟酒对于中国人来讲,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到酒店招待朋友吃饭,...
潞安大鼓是北方富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传统鼓书暨鼓曲形式,又称“潞安老调”,因流行于古潞安府(今山西长治)一带而得名,另外还有“干板腔”和“潞安鼓书”等别称。早在清乾隆三年便有驰名于上党一带的鼓书艺人路占元...
所罗门群岛(Solomon Islands)是南太平洋的一个岛国,位于澳大利亚东北方,巴布亚新几内亚东方,是英联邦成员之一。所罗门群岛的首都霍尼亚拉(Honiara),全国有87种方言,通用皮钦语,官...
土库曼斯坦的饮食较为广泛地使用胡椒、洋葱、茴香、薄荷等调味品是土库曼斯坦乃至中亚厨艺的一大特色。比较有名的土库曼传统食品有烤肉、抓饭、烤馕、烤肉饼、炸馓子和包子等,饮料以茶为主,夏天人们往往喝酸骆驼奶...
玻璃银光刻是在制镜基础上进行的美术创作,即在玻璃上作画,故而又称“镜画”。又因其在镜画中的线条都是银色的,所以通称“玻璃银光刻”。约在民国初期,上海市场的衣柜门上出现了一种既具有观赏性又具有实用性的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
拉洋片,是一种传统民间艺术。表演者通常为一人,道具是一个约一人高两臂宽的大木柜,柜的前面有四个直径二三厘米的圆洞,洞上安了凸透镜,柜子的一侧安装有锣、鼓、镲,由两条小绳控制。透过柜子上圆洞观众可以看到...
利比里亚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Liberia)利比里亚国旗利比里亚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9∶10。由红、白相间的11道平行横条组成,左上角为蓝色正方形,内有一白色五角星。1...
孟加拉国人以米饭为主食,也喜欢各种各样的甜食。他们对中餐倍加喜欢。当地人除了在高级饭馆或正式社交场合使用刀叉外,平时一般用右手抓食取饭。男子和妇女通常是分开就餐。家中妇女常在男子吃过饭之后才用餐。在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