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长到30天要举行隆重的礼仪,叫“过满月”或“做满月”。多数地方在正日做,有些地方要提前一天(男孩)或推后一天(女孩)。晋中的寿阳一带,一般不在正日做,而是在满月之后的半个月内择个吉日举行。长治市及附近县是男少两日,女多两日。过满月时,外祖母家要送各种食品、衣物,有的要把食品衣物装在多层的食箩(亦称“食盒”)内,由两人抬着送到女婿家,女婿家还要雇佣鼓乐,在村内游街,以示夸耀。
姑姑、姨姨给婴儿制作老虎枕头,老虎帽(男孩),鱼帽或莲花帽(女孩),老虎鞋,蒸面狮子、面羊,给婴儿项上戴长命锁,戴银手镯。在晋中一带,用白面蒸一个大花馍圈,俗叫“园囵”,由两位七八十岁的老婆婆将婴儿从“园囵”中穿过,一个送,一个接,口中还念诵“七十的送,八十的接,荣华富贵活一百”等谣谚。曲沃、翼城一带要为过满月的外孙“插竹子”,青竹一对,外加幼竹捆绑成形,俗称“子竹”。上悬红布旗、红布条、圆镜、铜铃及枣、核桃、桂圆等干果。竖于大门两旁。晋北代县一带,姥姥家除为外孙送衣物外,还特地为女儿制作形似乳房的“奶头馍”,里面包糖,外面捏制七个小面人,象征“五男二女,七子团圆”,让女儿吃了下奶。闻喜县送油煎俘饪,男婴送99个,女婴送101个,含意为待结婚时女的要财礼多多益善。吕梁一带,亲友们给婴儿送“长命锁”,用红布扎一条指头粗细的带子,带子内装有从七只白狗身上剪下的狗毛,再系上铜钱,或银制的银人银鳖,给孩子戴在脖上,取意将命锁住。
晋中一带,娘家要给女儿烤制疤饼,方法是:白面中放油、白糖、鸡蛋等和I好,将小石子在鏊子上烤热,取出一半,留下一半,将饼子放在上面,再把取出的石子摊在饼上。这样烤制的饼子凹凸不平,因而称“疤饼”,酥而脆,易消化,耐存放,是产妇的极好食品。娘家要制作两大摞,用红布包袱包好,用担子挑着送来。做满月送来的礼品,主人家要全部留下,不能用做回礼,以免产妇奶水被回回去。和顺、昔阳一带过满月时,姥姥要送一个布动物,男是布老虎,女是布狮子。狮乃兽中王,比老虎厉害,寓意女的不能受气。
满月前后还要给婴儿举行剃发礼和命名礼。如果是在姥姥家剃发,则要在后脑勺处留一小撮头发,叫“舅舅毛”。给孩子取名,一般都起吉祥名字。有的则专取贱名,以反其义,乃古时“贱名长寿”之遗风。为的是孩子容易抚育,免灾免病,顺利成长,如狗蛋、臭狗、丑妮、茅勺、不喜、愣狗等等,别人听起来似乎难听,对其家人来说则是爱称和昵称。满月过后,娘家要把女儿和外孙接回去住些日子,有的要住一个月,叫“搬满月”。雁比、晋中和晋东南还有“出行”习俗。满月这天,请一位儿女双全的长辈,抱婴儿出门,如遇到第一个人是上有父母、下有子女,本人有妻或夫的“全人”,这人就把孩子接过去,抱回家停留一会儿再给亲母送回去。主人以红包相谢,称“撞喜”,祝孩子也像撞见者那样幸福美满。
上巳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俗称三月三,该节日在汉代以前定为三月上旬的巳日,后来固定在夏历三月初三。“上巳”最早出现在汉初的文献。《周礼》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据记载,春秋时期...
自清雍正八年(1730年)建城至今,百色城已有280多年的历史。百色城既是文化古城,也是革命红城。1929年12月11日,邓小平、张云逸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百色城发动了百色起义,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留...
寿阳县位于山西省东部,枕恒岳,络太行,居潇河中上游。地理坐标为东经112度46分至113度28分,北纬37度32分至38度5分。县界北起高丘山,南至盘垴,南北最宽直线相距61.2公里;西起罕山,东至马...
您恐怕没有想到,在中国古代,“枣”是“木本粮食”、“铁杆庄稼”,和米、面同等重要;枣是水果,还是粮食。《战国策》载,苏秦曾对燕文侯说:“北有枣栗之利,民虽不由田作,枣栗之实,足食于民矣”。早在2000...
麦秸画麦秸画,又叫麦秆画、麦草画,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汉族传统工艺美术品,始于隋唐时代的宫廷工艺。相传这种麦秸画,系在数十年前由印度尼西亚华侨传入广东潮州,然后发展起来的。经过历代传承,一直延续至今,经久...
“尚西”是蒙古语,神树的意思。过去蒙古族群众有祭尚西的习俗。通常是在一棵孤独的神树下,用五颜六色的花布条把树枝装饰得特别艳丽。一位“尚西老人”盘膝坐在神树之下,男女老少聚集在周围,拜祭尚西,并推选几名...
1934年5月,美国首次发行母亲节纪念邮票,邮票上一位慈祥的母亲,双手放在膝上,欣喜地看着前面的花瓶中一束鲜艳美丽的康乃馨。随着邮票的传播,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把母亲节与康乃馨联系起来,康乃馨便成了象征母...
灵峰寺正月十五庙会是三台县唯一的、民间自发组织的以庙会为主兼农具交流会二者合一的盛大庙会,还有二月十九日、六月十九日、九月十九日观音庙会。一到会期,来自于三台及邻县的善男信女及群众前来参加庙会,游人如...
这可能是中国最古老的庙会,也是中国最浪漫的庙会。每年仲春二月。从农历二月初二到三月初三,这期间每天有几万到十几万人涌向周口市淮阳太昊陵朝圣,最多时一天可达40万人,这就是淮阳太昊陵庙会,俗称“二月会”...
普米族人的春节一般要持续三天到半个月时间,在宁蒗以腊月初七为岁首,兰坪和维西的普米人则在正月 过春节。春节期间,普米族同一氏族的人邀约集体上山放牧,共同聚餐。青年男女举行赛马、打靶、赛跑 、踢毽子、荡...